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生爱国教育的指导内容

爱国主义是人们世世代代巩固发展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爱”的教育中的最高境界。历经磨难、饱经沧桑的人们都有刻骨铭心的亲身经历,所以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眷念和爱。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生逢盛世,早已习惯了和平时代的幸福生活,一说到爱国,就觉得空洞教条,仿佛离自己遥不可及。如何触及青少年学生的灵魂,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呢?

从了解历史文化开始

我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宝贵财富。如果没有对祖国的了解,就根本谈不上爱。庄严的国旗国徽是我们国家尊严的象征,幅员辽阔的疆土和天然雕饰的自然风光是我们无尽的骄傲,彪炳千古、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是我们最好的榜样,蕴含着成败经验的历史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我们要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途径、多样形式进行生动活泼地教育,让青少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到爱国的真正含义,在耳濡目染中彰显爱国情怀。

1.了解祖国国情,培养爱国意识

当青少年学生看到五星红旗和国徽或听到《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知道那些就是我们祖国的象征,以培养孩子的爱国情结和爱国意识,让孩子与祖国共荣辱。

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应以感情教育为主。比如,老师可组织学生坐在一起聊聊国旗的来源,可以形象地讲讲关于八国联军如何瓜分我们的国家,可把八个国家比做是八个坏人,霸占了我们的房子,但是我们中国人不屈服,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把八国联军赶跑了,为了纪念我国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和革命的胜利,从此以后就有了国旗。

要告诉青少年学生如果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功,不尊重国旗,那么也就不尊重我们这个国家,也就不尊重这个社会。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对国旗的尊重也会慢慢积淀在他们心中,内化为一种爱国意识。

2.领略祖国河山,增强民族自豪感

“江山如此多娇”,且不说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故宫和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长城等,单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春景就足以让青少年学生惊叹不已,就会时刻感受到自己祖国大好河山的秀丽。

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们看着地球仪认识我国地图,了解我国的地图是什么形状,有多少个省,多少个民族,哪个省在我国的什么位置。还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我国的自然风光图片,把祖国美好的一面展示给他们,以培养他们对自己祖国的自豪感。

虽然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小,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文化底蕴,但是,好玩的地球仪、秀美的图片还是可以引起他们很大兴趣的,再加上教师有趣地讲解,学生们就更喜爱了。这样,祖国的概念就会在这种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中自然种植在他们的意识中。

中高年级的学生,对我国的名胜古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一些条件好的学生还有过很多次跟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的亲密接触,所以可以采用知识竞赛形式,如说说“中国之最”,比比谁是“中国名胜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名胜古迹有更全新的认识,培养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荣誉感。

3.深谙爱国故事,浸染高尚人格

“中华五千年,英雄千千万”。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就像一幅浩瀚的画卷,无数爱国志士就是镶嵌在这幅画卷上最耀眼的明珠。

如果说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于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那么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历经磨练征服太空,奥运柔道冠军冼东妹忍受离别女儿一年之久进行艰苦训练,北京学生梁帆参加“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活动时要求升起中国国旗,这些既平凡却又震撼心灵的爱国事迹,就足以唤醒现代青少年学生对于榜样的最深刻记忆。

学生的年龄小,我们要尽可能把爱国主义的榜样生活化、艺术化、具体化、形象化,比如,可以采取讲英雄故事、看爱国电影、读伟人传记、唱爱国歌曲等多种形式让爱国英雄人物形象深深植根于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让他们从小就对英雄人物的行为有一种认同感,他们能够在这些事迹中认识到我国人是伟大的,都拥有一颗忠于祖国的中国心。

我们可以采取唱《北京的金山上》、《我爱北京天安门》、《放牛的孩子王二小》等爱国歌曲,听通俗易懂的英雄故事,让低年级的孩子了解爱国故事,通过读爱国书籍和收看爱国主义教育的专题节目,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进行爱国英模人物的形象教育。

从生活细节之处开始

思想决定行动,有爱国之心才能有报国之志。反过来,行动也会指引思想,只有将爱国之心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才会让青少年学生心中庄严的种子生根发芽。

很多人片面的认为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对小学生来说太难,做出一番大事还得他们长大了才能干,所以小学生的爱国主义很难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维护国家利益是爱国,爱护一草一木也同样是爱国。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抽象的、遥远的,而是可以具体到日常生活之中。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从小事、小节、细致具体的行为入手,在点滴小事中引申发掘出其爱国积极的一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爱国从身边开始

首先,爱祖国,从爱妈妈做起;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爱祖国,从爱身边的人开始。一个人如果不热爱自己的故乡,不热爱家乡的父老乡亲,不热爱养育自己的土地,他还会热爱自己的祖国吗?家乡是我们生长和生活的地方,一草一木皆是情。

其次,我们就是要爱身边的人。家人、老师、同学,是生活在孩子身边的人。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孝敬老人、尊重老师、团结同学这样的小处入手,培养他们健全健康的人格,让他们意识到这样既是对自己负责,又是爱国的具体体现。

2.爱国从爱国旗开始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不爱国旗也不会爱自己的国家。当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奥运赛场上升起时,每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都会滋生出自豪感;当神七登上太空,五星红旗在太空中摇摆时,全中国人民都无比骄傲。但是,我们也常常看到,有些学生在学校升国旗的庄严时刻,还在嬉笑打闹、随意走动。每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的时候,我们教师首先要面对着国旗肃立,给学生做出一个行为的榜样。

3.爱国从小事做起

爱国常常在一个个微小的地方,只要一个人心系祖国,哪怕在一件平常的小事上也能表现出爱国之情。主动承担责任、爱校爱家是爱国,爱护环境、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是爱国,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爱国,尽量购买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是爱国……

我们要培养学生从最普通、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爱国无小事,事事皆能爱国。一个人如果连这些“小事”都做不到,怎么可能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挺身而出去做“大事”呢?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呢?

4.爱国从节日活动开始

重大节假日要给学生们营造一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氛围。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先烈的日子,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时机。

在清明时节,学校可组织学生参加清明节扫墓活动,让他们自己制作小白花、花圈,向已逝的亲人、先烈庄重地送上思念与敬意,让他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安心学习。

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光辉节日,是祖国的生日。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们可以为学生营造喜庆的祖国生日的氛围,引导学生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鞭策学生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激励自己,规范言行举止,树立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立下“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的志向,做新世纪的小主人。

端午节、建党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等很多节日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最佳时机,我们要在不同的时候,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活动,给学生适当引导,让他们在活动中共同享受到了一份浓浓的爱国热情。

爱国主义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指路明灯,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指南针。培育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给学生一颗中国心,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我们要把爱国主义融入每节课、融入每件事中去,由近及远,由抽象到具体,由情感熏陶到道德情操,让爱国主义成为我们教育的主旋律! NFvOUjH+HMSQMtJb49ruZLovje1rDWAAo6irAZC2imqSZfYj+wpSJIGfnUFcgM6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