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主义,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是一种精神。它的最高标准是一切言论和行动符合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这是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其科学含义在于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服从集体利益。一切行动和言论以集体为重个人为轻。
有人说:有德有才是良才,有才无德是坏才,有德无才是庸才,无才无德是无赖,可见,德育在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德育教育的内涵很广泛这里就集体主义教育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谈谈一些看法。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它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
在学校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链条中,集体主义教育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集体主义教育承接爱国主义教育使其更加贴进学生实际,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化和升华;集体主义思想又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价值观又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有助于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集体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把学校作为培育集体意识和观念的起点,作为培养集体主义的摇篮,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共识。目前,我们学校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已经很明确。
目前,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是途径和方法的问题。学校实施集体主义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讲有显性和渗透性教育两种。显性教育的方式我们运用的比较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