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抓住特点教授科普课

在科普课教学上,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灵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知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俗话说:“理只有一个,法却有千万。”在现代科技教学中,要抓住低年级年龄小、爱玩、爱动、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玩”中学、“想”中学、“用”中学、“做”中学,以取得好的效果。

例如,《小蝌蚪》一课中对于蝌蚪成长为青蛙的过程的教学,如果教师只是平淡地讲小蝌蚪是先长后腿,再长前腿,等等,那学生只会觉得枯燥无味,没有多少兴趣而言。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充分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天性,将有关蝌蚪生长特点的知识传授融进《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中,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到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成长为青蛙的,课下每个同学都会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都能说出小蝌蚪是“先长后腿—再长前腿……一步一步成为青蛙的”。

再如,教学《垃圾》一课,为了使学生养成不乱扔垃圾,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教师可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开展“垃圾和我”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妈妈、小学生、居民等,汇报在产生垃圾、处理垃圾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教学方法设计抓住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积极状态中,不仅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增强了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参与更加积极主动

心理派代表人物布鲁纳曾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心理需要,符合儿童好玩、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只有创造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才能切实增强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又启发学生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有重量的气体。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参与了整个认识过程,不但使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而且还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让学生参加学习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教师指导绝不可“越俎代庖”,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独立获取的知识,教师要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的时间,让学生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获取成功的体验,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创造意识更加强烈

现代科技课需要学生机智、巧妙、创新、独特的思维参与,而学生的这一思维活动同环境、气氛、情感、兴趣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小学生来说,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能激发求知欲望,增强探索的勇气,而且会帮助他们开拓新思路,引发创造灵感。

教师应积极探索创造这种课堂气氛的方式、方法。在教学中要本着多鼓励、多启发的原则,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多给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和发明创造的机会。

学生的创新想法或做法无论多么荒唐、幼稚都不能嘲笑,反之要给以鼓励和表扬,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创造的热情,发挥创造性。

例如,科技活动“改造玩具”一课,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改造玩具”,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大胆发言。

有的说“将我的布娃娃改成会叫的娃娃”,有的说“将我的飞机做成会飞的小鸟”。学生发言多种多样,甚至异想天开,显示出非常强烈的创造欲望。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引导。学生独特的想法得到了尊重和鼓励,能使他们极大地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4fplVhp70AKavcg3xUuuWlmx/z0lAXdLg73dDqusS5x0XlFK3QaIIvXzk88EyBb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