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瑞格(1869—1930),奥地利化学家。发明了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微量分析的方法,大大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获得了1923年诺贝尔化学奖。
普瑞格出生于南斯拉夫的拉巴克。在上小学期间,他惟一的爱好就是体育。临近考试时,同学们都加紧复习功课,他却在操场上兴致勃勃地玩球,因此考试成绩总是不好。
普瑞格越来越迷恋体育,15岁时,他考入了体育学校。毕业后他一心想当一名创造纪录的运动员,接连两次参加了奥地利的全国运动会,但是没能创出什么纪录,甚至连个名次也没有。普瑞格很快做出了决定:从头学起,另走一条新路。年轻好胜的普瑞格没有消沉,经过一年的苦读,终于被格拉茨大学录取为医科预科生。
他深知自己基础太差,为了把基础打牢,他坚持比别的同学多学习了一年,终于写出了以探索胆酸为课题的毕业论文。他的论文不仅受到了学校重视,也引起了化学界的关注。医学院一毕业,他就被母校聘为病理研究院的教师。
普瑞格意识到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他必须要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普瑞格离开了母校到德国留学,跟随奥斯特瓦尔德教授进修物理化学。不久他就受到瑞士著名化学家亚伯德赫丹教授的邀请,去协助研究蛋白的制造和分解。在实验室里,他负责分析人体尿液蛋白质成分,这是当时最难的渗透分析。可是普瑞格不畏困难,他运用最精细的方法,反复测试,常常通宵达旦地呆在实验室里。经过3个月的努力,他出色地完成了对人体尿液的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于物资极端缺乏,供给研究院的药品和材料越来越少。为了确保实验不被中断,普瑞格要用最少量的材料,做出最准确的判断,他必须要有一种新的分析方法。为此,他不得不放下自己的课题,转而进行分析方法的研究。1912年,凭着自己的钻劲和韧劲,普瑞格发明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定量分析方法,为化学分析法填补了一项空白。
他的《微量分析论》发表不到半年时间就成了化学界的经典著作。普瑞格曾在柏林和维也纳,两次公开演示过这种微量分析的化学实验,吸引了许多知名化学家前来观摩。
普瑞格的微量分析法对现代科学发展仍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人们对原子量的若干精确研究就离不开这种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