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泡利提出不相容原理

泡利(Wolfgang Ernst Pauli,1900~1958),瑞士籍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1900年4月25日生于维也纳。1918年中学毕业后就成为慕尼黑大学的研究生,导师是A·索末菲。1921年以一篇关于氢分子模型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922年在哥廷根大学任M·玻恩的助教,结识了来该校讲学的N·玻尔。这年秋季到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学研究所工作。1923~1928年,在汉堡大学任讲师。1928年到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任理论物理学教授。1935年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到美国,1940年受聘为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的理论物理学访问教授。由于发现“不相容原理”(后称泡利不相容原理),获得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46年重返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1958年12月15日在苏黎世逝世。

泡利不相容原理是泡利于1925年1月16日提出的。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子处在同一状态。电子的状态可以用四个量子数来表示,则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子的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具有多个电子的原子,其中主量子数n和轨道量子数l相同的电子称等效电子,这类电子的n、l两个量子数已经相同,故至少要有一个不同,因此这类电子的状态要受到泡利不相容原理的限制。这正是原子结构中电子按壳层分布并出现周期性的主要原因。 s7IynQS6mnPrJV5AFi20W8E9JvIz5Vv9pxmLJrgQx+wqEq+5F0ayab5giJmYIT9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