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粽子的由来

从南北朝以后,中国民间开始有了吃粽子的习惯,据说这一习惯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

南朝学者吴均(公元467~公元520)在《续齐谐记》中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若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关于吃粽子的传说,民间还有另外一个说法。该说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

粽子与屈原关联的说法,由于其浪漫主义色彩,而被广为传颂。粽子在文人歌赋中屡有出现。

元稹曾在诗中写道:“彩缕碧筠糭,香粳白玉团。”

宋代杨无咎在《齐天乐端午》中写道:“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OkD2wby4kms6SdA6WGw4LnWXi2DcF+Jeg24mHSRq095b1c78VTy7X6Hi9RuLcc9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