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有生命的行星在何方

自古以来,许多人就好奇地问:大千世界中,我们人类是孤独的和惟一的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回答:“太阳系中别的行星上有生命或智慧生物吗?”“在太阳以外也有类似我们这样的行星或行星系吗?”

今日天文学的研究表明,在太阳系内至少在现阶段,除了地球以外,还没有适合于我们这样的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天地,我们人类在太阳系中是惟一 的。

但在太阳系以外呢?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在恒星周围拥有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星周盘,乃是天体演化过程中的普遍规律。我们太阳系就是从这类围绕着原始太阳的气体和尘埃物质盘演化而来的。星周物质盘的存在已为天文观测,特别是红外波段的天文资料所证实,我们银河系内约有1000~2000亿(1011)个恒星。据统计,拥有行星或行星系的单一恒星达10亿(109)个,其中具有可存在科技文明条件的行星1000万(107)个。在银河系之外还有千千万万个与其类似的星系,也应该有为数众多的行星和行星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人类绝不是孤独的,而应该是朋友遍宇宙 。因此,多年来科学家苦苦探索着地球外的智慧生命。

智慧生物与生命是两个不等同的概念。尽管我们现在已能十分有把握地断定,在太阳系诸天体中,除地球外没有任何一个天体拥有智慧生物,但仍不能肯定在其他天体中也不存在任何生命活动,特别是那些低等的微生物。

经探测发现,地球外可能存在有生命的行星。

1.火星

在20世纪70年代中,“水手号”和“海盗号”宇宙飞船对火星的探测,终于否定了“火星人”的神话。然而,从“海盗号”所做的三项实验来看,却不能绝对地肯定,那里也不存在任何生命形态。

其中,第一项实验是检查有无光合作用为基础的物质交换,结果是否定的。第二项是仿效 地球上的物质交换,以澄清土壤样品中有无微生物。实验时在土壤样品中加入含碳-14的培养液,若土壤中有生物,会吸收与消化养分,会排出有放射性的碳-14,这可在计数中进行检测,结果果然记录到了;而预先经过消毒处理的土壤则没有。第三项实验是测量生物与周围环境所发生的气体交换。在加入培养液的土壤样品中,质谱仪记录到有氧的发生,但两小时后却突然停止,不过微量二氧化碳的析出却持续了11天之久。有人指出,如果土壤中存在过氧化物,那么氧的析出就可能不是生物造成的。因此,根据这三项实验的结果,我们既不能肯定火星上有生命存在,也不能否定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即使退一步说,这三项实验证明了火星没有生命,但它毕竟只能反映实验地点的情况,而不能以点代面地说明整个火星的情况。要知道,40多年前我们对地球南极环境极为恶劣的地区进行考察时,也曾认为那里是不适宜生命存在的,在早期的考察活动中也确实没有发现“定居型”的生物。然而,1977年人们却在那里的石缝中找到了地衣和水藻。此外,一些火星研究者还指出,在火星赤道附近 有两个地方,土壤中水的含量要比别处丰富得多。每天每平方厘米的地面至少能释放出100毫克的水。一到夜晚,水汽则凝结为霜,因此这两个地方从地球上看去要比火星其他地方明亮得多。他们认为,这两个地方的环境比地球上一些已发现有微生物的极端恶劣环境,更适宜于生命的存在。

总之,对火星是否拥有低等的生命形态这一问题,目前还无法作出肯定与否的回答。

2.土卫6

“土卫6”是土星的第六颗卫星。它的直径约5800千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卫星。它也是太阳系里已知的惟一具有真正大气层的卫星。

根据著名科学家米勒等人对生命起源的实验研究,用紫外线 照射甲烷和氢,就能形成许多有机化合物,如乙烷、乙烯、乙炔等。事实上,1979年9月,“先驱者十一号”宇宙探测器在距离“土卫6”35.6万千米处拍摄到的照片显示,这颗卫星呈现桃红色。这表明它的大气中确实含有甲烷、乙烷、乙炔等,还可能有氮的一些成分。乙烷、乙炔的存在使人相信,“土卫6”表面有可能找到更复杂的有机物。因此我们认为,在“土卫6”表面可能存在一层由较复杂的有机物构成的海洋和湖泊。其情形也许十分酷似地球生命发生前夕的所谓“有机汤海”。如果这一推测是可能的,那么“土卫6”上就很可能有一些原始的生命形态。

1980年底,“旅行者号”飞船飞临土星上空时,我们曾期望它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有关“土卫6”的信息。遗憾的是只发现“土卫6”的大气并不像早先所认为的以甲烷为主,而是以氮为主,约占98%,甲烷仅占不到1%。此外,还有乙烷、乙烯、乙炔和氢。值得高兴的是,在红外探测资料中发现其云层顶端含有与生命有关的分子,可能是属于生命前的氢氰酸分子。但是,由于它的大气几乎完全呈雾状,妨碍了飞船对“土卫6”表面的观测。1986年美国宇宙探测器“旅行者二号”飞临“土卫6”时,发现它的大气里出现了有机分子的“踪影”。因此,“土卫6”上是否真有生命,也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3.木卫2

第三颗引起我们注意的可能拥有生命的天体是“木卫2”。

“木卫2”是木星的第二颗卫星,直径是3000千米左右,在木星的卫星中属第四大卫星。依据近红外波长的光谱 分析,这个卫星的表面存在大量由水构成的冰。而根据其平均密度为3.03克/厘米3来估算,它可能有一个厚约100千米的冰和液态水组成的壳层。

1979年3月,当“旅行者号”飞船飞越“木卫2”上空时,我们曾非常惊奇地注意到,“木卫2”具有奇特的与众不同的外貌,分布着许许多多纵横交叉的条纹,犹如一大堆乱麻。经分析,这些条纹应是“木卫2”冰壳上的裂缝,其中有些裂缝的宽度可能达数十千米,长达上千千米,深为100米至200米。更有意义的是,我们还注意到,这种像乱麻一般交叉的裂缝具有褐色的基调,与其周围颜色浅得多的部分相比,显得轮廓分明。对这种褐色物质所作的光谱分析表明,它们很可能是有机聚合物。据此,科学家推测当“木卫2”从原始星云中形成时,可能也和地球等天体一样,聚集有一些来自原始星云的甲烷 和氨。以后,这些气体可能在内热的作用下不断地释放出来,当其渗透到表面时,便会在太阳紫外线辐射和来自木星的带电粒子的激发下,合成为有机物。尽管同样的辐射也会摧毁这些有机物,但液体水却能保持它们,促使它们进一步水解,复合形成氨基酸,为生命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来自地球的一项发现也启迪着我们的思想。那就是在南极的干谷,有一些常年冰封的湖泊。极地微弱的阳光在透过上部厚厚的冰层以后,到达湖底已是微乎其微。然而,当我们潜入这冰冷的、幽暗的湖底时,却意外地发现那里生活着一大片蓝绿藻。它们就靠这微弱的阳光生活。“木卫2”尽管离太阳比地球远得多,温度低、阳光弱,但并不比南极冰湖下的环境更差。而且由于自转和公转的偶合关系,它有长达60小时的白昼。因此在一些冰裂缝刚刚破裂开来的地方,其水体有可能接受到较充足的阳光,从而使生命有可能在那里繁殖存在。一直到5年至10年后,当裂缝重新为厚厚的冰层所覆盖时,生命也就暂时地潜伏起来,等待另一次机会。

当然,以上所述还只是一些推测,要证实这一猜想,需要有一个能潜入“木卫2”冰壳下的太空潜水装置。

4.金星

不仅是上述三个天体,就是对金星 、木星、“木卫1”,甚至我们的月球,是否就没有任何生命形态,也没有完全排除怀疑。

金星以其表面具有高达400℃以上的温度,而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不适宜生命生存的。可是,1977年以来,科学家在调查洋底的地壳裂缝时,却发现在一些摄氏二三百度,甚至更高温度的海底喷泉旁,生活着许多可耐高温的生物。这使我们认识到,生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大许多。因此,我们不能保证金星对生命来说就是绝对的禁区。何况,即使金星地面没有生命,也不能肯定排除在它的大气层里和温度适宜的地方,就没有漂浮着一些含微生物的云层。

5.木星

木星是一个主要由氢和氦组成的天体。理论分析表明,它的云层厚约730千米,下面是厚约2.4万千米的液态分子氢组成的木星幔,然后才是一个可能由硅和铁组成的石质木星核。木星距太阳较远,理论计算表明,其云层顶部的表面温度应在-168℃左右,但实测的结果,比理论值高出20℃至30℃。这表明它有来自内部的热量。因此可以算出,在云层底部,温度可达5500℃。

1979年“旅行者号”飞船飞临木星上空所作的光谱分析表明,在木星大气中除了氢 、氦、甲烷和水外,还可能有乙炔、乙烷、硫化铵、硫化氢铵、磷化氢等各种有机或无机聚合物。科学家还发现木星上不时发生闪电。这使我们推测出,在木星的大气层里完全有可能合成复杂的有机物,甚至出现生命。一些研究者认为,由于木星大气存在着垂直湍流运动,来自云层底部的高温、高压气流会对生命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ercisUiy7oN7YQSiqjfJ8xjMVkb5nLvSemPOKygoaZ7Eyj6trsBu/JFUXLvK6f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