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常规潜艇

概述

常规潜艇是用柴油机作为动力源,边航行边带动发电机给电池充电。由于柴油机工作需要大量的氧气,因此只有在水面状态、半潜状态和通气管状态航行时才能充电。

完成一次充电过去需10~12个小时,现在使用快速充电器的情况下,需4~6小时。完成充电后,潜艇在水下潜航,高速(12~20节)航行一般可持续一小时左右;低速(2~4节)航行可持续数10个小时。

由于潜艇充电时是处于暴露状态,因此一般是在夜间或低威胁海区进行充电。这样,在作战情况下一天24小时中,白天在水下潜航,夜间浮起充电。

由于目前水下通信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因此潜艇只能按计划以按时间协同或按海区协同的方式配合水面舰艇作战。

潜艇主要作战方式有4种:阵地伏击、区域游猎、引导截击和护航警戒。

阵地伏击是将潜艇预先展开在敌舰艇必经的海域待机设伏;

区域游猎是在一个比较宽阔的海域内,主动寻歼敌人;

引导截击是由海上、岸上或空中的预警系统引导潜艇对敌舰艇实施攻击;

护徼警戒则是采取区域护航、伴随护徼和保卫航线等方式进行。

历史

潜艇是能潜入水下活动和作战的舰艇,又称潜水艇,它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较强的突击威力。

在很早以前,人们就探索能在水下行驶的船只。有确切记载,并得到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艘能在水下航行的船只由荷兰人C·德雷贝尔于1620年发明的。

德雷贝尔是名物理学家,他在英国制作了一艘木制框架,外包有皮革的小艇,艇峰外涂油,艇内有羊皮囊。向囊内注水,艇就下潜,可潜3~5米的深度把囊内水排出艇外,艇就能浮上水面。艇身有桨孔,由12名水手划桨行进。这是世界上第一艘人力潜艇,也是现代潜艇的雏形,它曾在泰晤士河成功地潜航了两个小时。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美国人D·布什内尔建造了一艘单人驾驶,以手摇螺旋桨为动力的木壳潜艇“海龟”号,能在水下停留约30分钟。

1776年,“海龟”号潜抵英国战舰“鹰”号舰体下,全力固定炸药炸毁它,但未能成功。这是使用潜艇袭击敌舰的首次尝试。

1863年,法国建造了“潜水员”号潜力艇,它以压缩空气瓶内的压缩空气推动活塞式发动机作为动力,这是世界上第一艘机械动力潜艇。

1881年,爱尔兰籍美国人约翰·霍兰建造了一艘安装有一台15马力汽油内燃机的“霍兰-II”型潜艇,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内燃机动力潜艇。这种潜艇还装备了鱼雷,曾在哈德逊河上成功地进行了试航。

1884年,俄国工程师维捷斯基发明了使用蓄电池电动机的潜艇,艇上还装有潜望镜和空气再生系统。现代的常规动力潜艇在水面航行时使用内燃机,在水下航行时使用电动机,正是霍兰和维捷斯基等人的发明,为现代潜艇的诞生提供了动力装置方面的物质条件。

一般认为现代潜艇诞生是瑞典人诺德费尔特与英国人加莱德使用设计建造的“诺德费尔特-1”号开始的。这艘潜艇于1881年开始建造,1885年下水。它以蒸汽机为动力,当潜入水下时,锅炉熄火以剩余蒸汽作为动力。该艇还装有鱼雷发射装置。“诺德费尔特-1”号是当时比较大,也是比较成功的潜艇。

霍兰在“霍兰-II“型取得了成功后,又制造了更为先进的“霍兰-III”型,这种潜艇采用水面以汽油内燃机,水下以蓄电池为动力的双推进系统。该艇机动灵活,操作方便,并装有多枚鱼雷,攻击力强,后来的潜艇,除了改用些油之外,基本上都沿用霍兰的设计。

1898年,美国海军订购了6艘“霍兰-III”型潜艇,并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潜艇部队。1897年,美国人S·莱克建成了第一艘双层壳体潜艇,在两层壳体间布置有可使潜艇下潜上浮的水柜。

20世纪初,潜艇已具有一定的作战能力,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主要海军国家共拥有260艘潜艇。这些潜艇大多采用柴油内燃机一电动机双推进系统和双层或部分双层壳体,航速和续航力有了明显提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潜艇就投入海战。战争期间,潜艇共击沉舰艇192艘。潜艇在攻击海上运输船方面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战果,仅被德国击沉的运输船就有1300余万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潜艇的战术技术性能又有很大提高。活动范围几乎遍及各大洋,战争后期,潜艇装备了雷达和自导鱼雷,这使潜艇的攻击能力大为增强。德国潜艇还首先采用了荷兰人发明的通气管,大大增加了潜艇在水下的续航力和航速。 cz+Scf3CKjlrHNKXOZCWofBZVMlbiJKkKXikn7dZklrsfYButVsXElAbC+mAMQ+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