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苏联AA-2空空导弹

AA-2空空导弹是苏联研制的第一种红外制导的空对空导弹。该导弹是根据从中国获得的美制“响尾蛇“AIM-9B的样品仿制的。苏联代号为K-13,西方国家称之为AA-2“环礁”。该弹最早装于米格-19C;于l959年2月进行了飞行试验。1960年,AA-2投入批量生产,这种导弹的外形、尺寸和性能与AIM-9B相似。其弹长为2.83米,弹径0.127米,弹翼翼展0.53米,弹重75.3千克,射程7千米,最大速度M数2.5。

基本特点

AA-2空空导弹在歼击机的整个速度范围内和昼夜间均可使用。六十和七十年代,苏联对这种导弹进行过多次改进,其中有一种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方式的改进型,弹长增至3.5米。发射重量增至93千克,射程8千米。后期的红外制导型采用硫化铅制冷探测器,灵敏度有较大提高。

AA-2“环礁”主要装备六七十年代苏联的主力战斗机米格-21、米格-23等,曾在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中被广泛使用。概述:这是苏联最早批量生产的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代号K-13,是根据美国“响尾蛇”AIM-9B导弹研制而成,1961年开始服役,并曾出口30多个国家。这种导弹在越南战场上和中东战争中都曾广泛使用。

主要性能

AA-2空空导弹全弹长2.84米弹径0.127米最大射程约7千米|低空最大射程2~3千米,只能对目标尾追攻击。

AA-2空空导弹是苏联在对1959年获得的美国“响尾蛇”AIM-9B空空导弹的残骸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并大量装备战术空军歼击机的第一种红外型空空导弹。研制单位是由伊凡。托罗波夫领导的第134试验设计局,即现在的“三角旗”机械制造设计局的前身,在1966~1968年苏联军工设计局体制再次调整时改为现名。

AA-2空空导弹第一个型号于1960年投入生产,1961年进入苏联前线战术空军服役。该导弹的系统代号和编号分别为К-13和310,空军使用代号为Р-3。1961年7月9日,携带К-13空空导弹系统的米格-21战斗机首次在土希诺空军机场举行的航空节飞行表演中露面。随后,西方和北约集团按照自行确定的对苏联武器装备的命名规则,给予该导弹的编号和命名为AA-2“环礁”。

结构特点

AA-2空空导弹与美国的AIM-9B“响尾蛇”空空导弹相似,采用鸭式气动外形布局,由5个舱段组成。第1舱为被动式红外导引头舱,内装反射式光学系统、圆形玻璃片调制盘、硫化铅目标热辐射接收器、三自由度陀螺目标位标器等,只能在昼间、晴天和偏离太阳角度大小20°的条件下工作,位标器最大偏转角±28°,制导时间21秒。第2舱为舱机和能源系统舱,内装双控制通道舱机、驱动舱面偏转和涡轮发电机的燃气发生器、供给导弹单相交流电的电磁感应涡轮发电机。

第3舱为战斗部舱,内装黑索近、梯恩梯和铝粉混合炸药,壳体爆炸形成的破片数量超过1000块,破片飞散角10°~16°,有效杀伤半径9~10米。第4舱为红外近炸引信舱,内装敏感目标热辐射的光电组件、热敏化学电池和保险执行机构,重量为3千克,只能在距目标距离9米以内、相对速度150~800米/秒、交会角030°的条件下工作。

触发引信共有4个由钢制切刀和绕在切刀上的绝缘导线组成的信触发器,分别装在导弹的4片控制舵面后缘,导弹命中目标时该导线被切断,保险执行机构接通引爆电路,电雷管引爆战斗部。第5舱为火箭发动机舱,内装带八角星形内孔的单根圆柱形药柱,其端面和外表面有包覆层,重量36kg,燃烧时间超过1.7s,总冲量38kNs。4片稳定弹翼固定在第五舱后部外表面,与4片控制舵面串列配置。

外形布局

AA-2空空导弹采用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4片后掠三角形弹翼位于弹体中、后部,十字形尾舵位于弹体尾部,舵面偏转角±35°,圆柱形弹体由4块1/4圆弧的弯板铆接而成,弹体内部采用舱段式结构,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3个舱段,前舱段装制导与控制电子设备,中舱段为弹体结构部分,后舱段为飞行控制部分。各型号导弹的气动外形布局相同,使用同一种弹体结构、自动驾驶仪和控制系统,各型号的区别在于导引头:A/B型采用电视导引头,装在弹体的前部,内有电视摄象机和电子系统。为保护光电器件,在镜头和光电摄象机之间涂有保护层,在镜头上方装有光敏元件。C/E型采用半主动激光导引头,D/F/G型采用红外成像导引头,H型采用主动毫米波雷达导引头。

动力装置均采用1台双推力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但型号不同:A/B/C型采用的是SR109-TC-1两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D型采用的是TX-481两级推力少烟固体火箭发动机,其长为1.02米,直径280毫米,重47千克,助推段推力4450dN,巡航段推力968dN,E/F型采用TX-633两级推力无烟固体火箭发动机,其性能比TX-481有所改进。该系列导弹采用两种战斗部与引信:A/B/D型采用前端点火聚能装药喷流与爆破型战斗部,总重58.7千克,装药重37.6千克,装触发引信。C/E/F型采用MK19钢制穿甲爆破杀伤战斗部,总重136千克,装触发或延时引信。 pSZ7hWUvhbXg6hpCeR4nmjBgwTOmOdgIrIjAii5lySSY/O+Pp1WqIjt9EFWaQjw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