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苏联杨基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概 述

杨基级核潜艇是苏联第二代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北约代号,此级核潜艇包括了667A级(杨基I级)、667AУ级(杨基I级改进型)、667AM级(杨基II级)。

该级潜艇自1968年服役,统一划归在代号为“627计划”的研究计划中,由红宝石设计局设计总设计师为C·H·科瓦列夫。该级中24艘由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建造,划归北方舰队,还有10艘为共青城建造,划归太平洋舰队。该级的北约代号为杨基是因为该级外形颇像美国潜艇乔治·华盛顿级。现在部分杨基级潜艇退役。

杨基级是苏联第一级能与美国的战略潜艇导弹装载量媲美的级别。由于消音装置技术的提升使得杨基级H级更为安静,但仍比当时北约的潜艇噪声要大。

古巴导弹危机时,苏联由于核动力潜艇的不稳定和技术不过关造成只能调集常规潜艇前往支援。而这深深刺激了当时的苏联政府。

在杨基级尚未服役之前,苏俄的H级和G级所有潜艇所携带的弹道导弹全部才27枚,其中一些还必须在水面上发射。而仅仅1962年,美国所有战略潜艇所带弹道导弹总共达到约300枚。以上种种情况使得杨基级的研究建造提到了当时潜艇研究建造序列的第一位上。

1962年杨基级正式开始研究,首舰K-137艇于1964年11月在北德文斯克开始建造,1967年11月交艇,次年正式服役,所有杨基级潜艇中只有这一艘是在耐压艇体上没有安装消声瓦的。

共青城建造的第一艘杨基级K-339艇是于1968年2月开工,1969年12月交艇。杨基I级最后一艇于1974年12月25日交艇,全部34艘潜艇仅用了10年就建造完毕。在北德文斯克建造的K-408和K-415艇后来转到了太平洋舰队,转场航行时一直未露出水面。

1971年3月〛〛B·H·切尔纳文海军少将领导K-408艇前往美国海岸附近巡航,此后大量次的杨基级潜艇进入了美国附近的百慕大海区,并且至少三艘杨基级潜艇与美国潜艇发生了大大小小的相撞事故。

技术要素

水面排水量:7850吨,水下排水量:10100吨;艇长:128米,最大宽度:11.7米,吃水:7.9米,工作下潜深度:320米,极限下潜深度:400米。

核动力装置:OK-700型压水反应堆,功率180兆瓦;齿轮传动式汽轮主机组,双轴/双桨两台20000马力自主式轮机发电机,两台3000千瓦辅助动力,两台460千瓦柴油发电机。

水上最大航速:16.5节,水下最大航速:27节;自给力:60天;人员编制:114人。

武器装备:16枚SS-N-6潜射弹道导弹,导弹射程2400公里,单弹头,战斗部威力100万吨TNT当量,圆概率误差1.3公里;除弹道导弹外,Y-1型还装备4具533毫米和两具400毫米的鱼雷发射管,用于发射533毫米和400毫米的鱼雷。 e/wcZx30cwFxpd9w6G1p5608n5D5sBps56eAc58uicCBvRSQRu0hpF68BZWYz6s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