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苏联的“A”导弹防御系统

研制背景

1930 1940 年代,德国火箭专家沃纳·冯·布劳恩向纳粹政府提议研制A 9 / 10 系列导弹,而这个计划就是最早的洲际弹道导弹的设计思想。由于后来二战德国战败,这些构想未能实现。但是,冯·布劳恩在二战期间主持设计制造的V 2 火箭(“V”取自德语词Vergeltung的首字母,意为“复仇”)确实世界上最早的中程弹道导弹。V 2 上装备的是液体燃料发动机和惯性制导系统,从移动发射车上发射以避免遭受盟军的空袭。二战结束前夕,德国V -2 弹道导弹使苏、美两国领导人清醒地认识到:弹道导弹武器将是战后遏制对方的撒手锏。

1945 年4月底,美军抢先进入了本属于苏军占领区的德国诺德豪森市V -2 弹道导弹地下制造厂,抢走了已经制造好的 100 枚导弹、所有导弹制造设备和技术文件资料。当然,美军的最大收获应该是俘虏了维尔纳V -2 导弹研究中心的著名导弹专家冯。布劳恩教授和瓦尔特尔。托恩贝格教授,并将其送往美国。随后,美军将来不及运走的导弹制造设备和资料全部就地销毁。

当苏军赶到诺德豪森市V -2 导弹地下制造厂时,整个制造厂已经变为一片废墟。联合考察委员会首先在诺德豪森市V -2 导弹制造厂附近,找到了没被美军发现的德国导弹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他们的帮助下,苏联专家在V -2 制造厂几条通道的废墟中发现了许多没有被完全破坏的导弹零部件。随后,苏联专家与德国工程师一起,使用搜集到的零部件组装几枚V -2 导弹,并对部分破坏较轻的导弹制造设备进行了修复。

1946 5 月,苏联全面展开导弹研究工作,并决定在苏联兵器部、工业和通信装备部、造船部和航空工业部组建洲际弹道导弹科研中心。同时,苏联还将建立国家导弹试验靶场和导弹部队。同年 8 月,苏联部长会议任命特种设计局总设计师科罗廖夫担任洲际弹道导弹自动控制系统总设计师。

1947 10 15 日,在苏联阿斯特拉汗州卡普斯京亚尔扬国家试验场,科罗廖夫领导的特种设计局首次成功进行了国产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点火试验。而冯·布劳恩和大批曾为纳粹服务的德国科学家转移到美国后,加入了美国军方发起的名为“文件夹行动”的中程弹道导弹研发计划,在V 2 设计思想的基础上研制了“红石”和“丘辟特”中程弹道导弹。

1948 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R -1 弹道导弹。随后,特种设计局在对R -1 改进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射程达到 600 千米的R -2 弹道导弹。 1952 12 月,科罗廖夫研制出了P -7 洲际弹道导弹。该弹发射重量为 170 吨,弹头重量为 3 吨,射程为 8000 千米。

1953 9 月,科罗廖夫首次提出了在P -7 导弹的基础上,将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到空间轨道的设想。 1954 5 26 日,他致信苏联兵器部部长乌斯基诺夫,“根据您的命令,我已经向上级正式呈递参与研制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报告”。

1957 10 7 日,苏联使用P -7 洲际弹道导弹火箭发动机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空间轨道,从而使苏、美在洲际弹道导弹的军备竞争进入高潮。

“有矛就必有盾”。导弹防御作为国家级的战略问题第一次摆在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面前。 1953 年,苏联领导人得知美开始试验弹道导弹,而且还传来核武器正在被完善的信息,这就意味着苏联可能会对带有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束手无策。于是苏军总参谋部开会商量对策,开展讨论建立反导弹防御手段的问题。

二战后,大规模机械化兵团作战成为了苏联最高军事当局的热衷时尚, 1949 8 23 日,苏联首枚原子弹爆炸成功,随后苏联导弹火箭技术获得突破。使得大规模机械化兵团作战理论的发展以及核武器战略思想的形成造成了苏联最高当局重视大陆军、重视战略核武器的发展,而赫鲁晓夫的上台意味着苏联的核战略思想达到了巅峰,赫鲁晓夫高度重视苏联战略火箭军的发展,不遗余力大力发展战略导弹核武器,甚至偏好到不惜压缩海军航空母舰建设,全力发展战略火箭军,所以反导系统研制的提出真是恰逢其时。

因此,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采纳了建议,并表示将下大力气解决导弹防御问题。经过军政高层的慎重考虑和仔细研究,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先后发布了两道命令,分别是由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于 1956 2 3 日联合签发的第 170-101 号命令和由苏联部长会议于 1956 8 18 日签发的第 1160-596 号命令,决定以第1设计局为骨干多家科研机构为辅助,开始研制苏联的第一代导弹防御系统。当时 36 岁的第1设计局专家戈利高里-基苏尼科被任命为“A”导弹防御系统的首席设计师, 1958 年被任命为“A”导弹防御系统的总设计师。

由于导弹防御系统是个新生事物,苏联的科研工作者在研发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复杂性远远超出了预先的想象。当时,美苏两国都在开展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发设计工作,谁都没有现成的经验相借鉴,再说两国正处于冷战时期,互为假想敌,因此更不可能实现技术上的交流与合作。

经过一系列试验,科研人员认为:“第一,所有现役雷达的测量精度都不符合导弹防御系统的战术技术要求,对来袭弹道导弹的三种坐标测量值(间隔距离、方位角、高低角)的精确度太低。尤其是当弹头与弹体分离后,弹头的雷达特征会变得更小,这就使得雷达更难捕捉到弹道导弹弹头(战斗部)信号。第二,敌弹道导弹的飞行速度很快,而我方现役雷达的探测性能却不是很强,给我方导弹防御系统留下的作战反应时间太短。因此,研发性能先进、功率强大的雷达设备是我们目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否则,以现役雷达设备担任反导任务,不但工作效率低下,很难捕捉到导弹目标,而且其测量精度又不高,将会造成拦截导弹无法或来不及发射升空的局面,这样的导弹防御系统岂不成了摆设,白白耗费国家的巨额资金,却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第三,为了提升导弹防御系统的工作效能和拦截成功率,拦截导弹必须具备三种能力——精确的制导能力,高速的飞行能力,灵活的机动能力。拦截导弹的研制须在此三项指标上下功夫。”

首席设计师戈利高里·基苏尼科在最终形成的《导弹防御系统总体建设构想》中明确提出了导弹防御系统的五条设计原则:

第一,通过选择最佳工作波段、采用高灵敏度接收设备和大型天线阵列,研发出新式大型大功率辐射雷达,以扩大雷达的探测范围和提高雷达的探测精度。虽然导弹防御系统的雷达设备必将耗资巨大,但其在导弹防御系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完全值得国家为此付出;

第二,要想提高雷达的三坐标(间隔距离、方位角、高低角)探测精度,必须抛弃传统的雷达测量方法,采用新式的三角测量法(即把 3 部雷达部署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每部雷达占据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由三部雷达分别测量空中目标的三种坐标,然后再由专门的处理设备进行数据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得出空中目标精确的飞行弹道轨迹);

第三,研发和应用高性能的电子计算机和数据处理程序,电子计算机与雷达之间应通过宽带通信线路相互链接,以提高雷达的实时测量能力和雷达数据的传输处理能力;

第四,增强雷达的辨识能力,特别是当来袭弹道导弹的弹头与弹体实施分离之后,应能根据二者之间不同的雷达反射信号迅速准确地辨识出弹头目标,并继续跟踪之;

第五,拦截导弹击毁弹道导弹的方式——拦截导弹弹头爆炸后产生了大量弹片,这些弹片凭借动能与敌弹道导弹实施碰撞,从而将其击毁。

为了加快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制进度,苏联政府决定建设一个专门的导弹防御试验靶场。经过详细的论证和慎密的分析,苏联政府决定将导弹防御试验靶场建造在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地区别特巴克塔拉草原的萨雷-沙甘。 1956 年夏天,“A”导弹防御系统试验靶场的大规模建设拉开了序幕。在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的辛勤劳作下,在半荒漠化的草原上迅速建起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试验设施。

系统组成

“A”导弹防御系统只是一种靶场试验型的导弹防御系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导系统,其作用主要是为了检测和试验反导技术和反导兵器。该系统进行过多次实弹拦截射击试验,拦截导弹的型号是B -1000 ,靶弹的型号是P -5 和P -12 弹道导弹。

这个完整的系统包括:弹道导弹探测雷达;中央计算工作站;精确制导雷达;拦截导弹观测雷达;指令发送站;发射阵地;技术阵地;中央显示器;数据传输系统;靶场测量数据记录及处理设备。

作战流程

当敌弹道导弹目标进入弹道导弹探测雷达的工作区域之后,探测雷达就会自动捕捉、跟踪该目标,测量其当前的位置坐标,并将收集到的信息数据传输至中央计算工作站。

中央计算工作站对敌目标的坐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之后,向 3 部精确制导雷达发出目标指示信息,并测算出敌目标的飞行轨迹。

3 部精确制导雷达根据中央计算工作站传来的目标指示信息,自动捕捉和跟踪敌目标,并将敌目标不断变换的方位坐标数据源源不断地传送至中央计算工作站。

接到精确制导雷达传输来的数据后,中央计算工作站便开始测算敌弹道导弹的落点位置及己方拦截导弹的拦截弹道参数,并将生成的数据传输至拦截导弹发射阵地,供拦截导弹发射装置、自由陀螺仪、天线等设备使用。此外,中央计算工作站还需测算出己方拦截导弹最佳的发射时间,并下达发射指令。

拦截导弹发射后,拦截导弹观测雷达将对己方拦截导弹的飞行情况实施跟踪和监测,并将拦截导弹的飞行坐标数据传送至中央计算工作站。中央计算工作站根据拦截导弹的坐标数据,及时修正或调整其飞行弹道参数,并将拦截导弹的目标指示信息传送至精确制导雷达。

精确制导雷达收到目标指示信息后,将测量到的敌导弹与己方拦截导弹之间的间距数据不断地传送至中央计算工作站。中央计算工作站将这些数据分析处理之后,再适时地下达引爆拦截导弹战斗部的作战指令。

中央计算工作站向拦截导弹发出的各项指令都是通过指令发送站传输给拦截导弹的。

“A”导弹防御系统各个作战设施之间的情报数据交换都是通过数据传输系统来实现的。数据传输系统采用无线电中继线路,数据的传输格式是二进制数字码。

技术设施

“A”导弹防御系统的技术设施主要有:“多瑙河 -2 ”远程探测雷达站(包括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设施编号为 #14 ;中央计算工作站,设施编号为 #40 号; 3 部精确制导雷达,设施编号分别为 #1 #2 #3 ;B -1000 拦截导弹发射阵地(包括和 2 个导弹发射场、 2 套CM -71 П型导弹发射装置和1个地面指挥所),设施编号为 #6 ;技术阵地(用于B -1000 拦截导弹的组装、检测和加注燃料),设施编号为# 7 ;拦截导弹观测雷达站;指令发送站;数据传输系统无线电中继站下辖 16 个分站,按类型分为三种,分别是中央无线电中继站(部署在 #40 设施)、终端无线电中继站(部署于 #1 2 3 14 设施)和中间无线电中继站;靶场测量数据记录及处理设备。“A”导弹防御系统试验靶场还设有许多测量点号,设施编号依次为 #16 17 18 19 20 21 22 。此外,试验靶场还装配有时间统一勤务系统及其相关设备。

科研人员在“A”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发过程中,还对弹道导弹的雷达特性进行了相关的试验和研究:利用部署在 2 号设施的РЭ -2 雷达对中程弹道导弹目标开展了雷达特性研究;使用РЭ -2 M雷达对洲际弹道导弹目标进行了雷达特性研究。

B-1000型拦截导弹

B -1000 型拦截导弹是一种两级制导导弹,其首席设计师是П·Д·格鲁申,是在第1设计局刚刚研制成功的C -25 防空导弹基础上改进而成。该型导弹的平均飞行速度可达到 1100 米/秒,专门用于拦截敌来袭的弹道导弹。

B -1000 拦截导弹安装有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固体燃料助推器,可使导弹的飞行速度瞬间加速至超音速。此外,固体燃料助推器上还安装有 3 个稳定器,以保证导弹在加速阶段处于稳定飞行状态。B -1000 拦截导弹的弹翼不长,和空气动力舵一起被安装于导弹的第二级面上。弹翼与空气动力舵成“X”形状,相互垂直。

B -1000 拦截导弹在飞行过程中的制导过程如下:地面指挥所发出制导指令后,传输给弹载接收设备,弹载接收设备再传送给弹载自动驾驶仪,弹载自动驾驶仪在风动式操舵机的协助下,根据指令的要求调整导弹的飞行轨迹,从而完成制导任务。

当B -1000 拦截导弹接近敌弹道导弹时,地面指挥所发出弹头引爆命令,通过传输设备传送至弹头的保险-执行装置,保险-执行装置在确认命令无误后,才会启动爆炸程序引爆弹头,从而击毁敌弹道导弹。

B -1000 拦截导弹的战斗部是高爆弹头,其首席设计师是К·И·科佐列兹夫。弹头爆炸后,可产生 16000 个主动杀伤体(杀伤体呈球状,表面是一层薄薄的金属壳,内部由碳化钨制成),杀伤体向四周高速飞散,速度可达到 170 米/秒。在杀伤体的强力碰撞下,敌弹道导弹将会直接被引爆。即使它侥幸逃过了这场“飞来横祸”,其外表也肯定被撞得是“千疮百孔”,等其进入大气层后,失去了保护层的弹头仅靠空气的摩擦力也可以将其燃烧殆尽。

试验中的靶弹包括了P -5 中程弹道导弹和P -12 中程弹道导弹。

代号P -5 的单级近中程双重能力地地弹道导弹,北约代号SS -3 “讼棍”,系SS -2 导弹的后继型,是苏军液氧和酒精推进剂导弹的最终型号。 1954 年装备部队。采用地面发射方式,导弹牵引运输,在发射阵地加注推进剂,测试后点火发射。

总长 20.747 米,直径 1.652 米,总重量 28900~29100 千克,最大射程 1200 千米,发射方式为地面发射架垂直发射,命中精度 1250~1500 米(俄罗斯数据)、 2500~5000 米(西方数据),战斗部型号为常规弹头或核弹头,主动力型号为单级液体火箭发动机,氧化剂/燃料液氧/ 92 %酒精 +8 %水(总重量 24400 千克)(燃烧时间 115.4 秒),制导方式为惯性制导,最大射程 1200 千米,命中精度 1250 米,实际散布横向 2500 米,纵向 5000 米,发射方式为地面固定阵地发射。

P -12 导弹,北约代号SS -4 “凉鞋”,苏联第一代战略火箭军一级液体燃料单弹头中程弹道导弹。 50 年代中期初始设计, 59 年定型生产,装备部队。装备总数 500 余枚。导弹发射方式有地面固定阵地和发射井两种。

导弹战术技术性能数据:全长 21 米,直径 1.65 米(最大),最大射程 1930 公里,起飞重量 27.2 吨,制导方式惯性制导,弹头重量 1360 公斤,核弹当量 50 万吨,命中精度 2300 米,反应时间 60~90 秒,发射方式为地面阵地或发射井发射。

弹道导弹探测雷达

“多瑙河 -2 ”远程探测雷达主要用于探测来袭的敌弹道导弹目标,测算其三坐标(间隔距离、方位角、高低角)和飞行弹道,并将目标指示信息传输给精确制导雷达。“多瑙河 -2 ”远程探测雷达的首席设计师是В-П-索苏里尼科夫。

“多瑙河 -2 ”远程探测雷达是米波雷达,由天线系统、发射机、接收机、指示设备、目标自动跟踪设备、坐标测定设备组成。“多瑙河 -2 ”远程探测雷达的各系统呈分散部署状态,其天线系统与发射接收设备之间有大约1公里的间距。发射天线的外形呈抛物柱面形状,尺寸为 8 × 150 米,安装有 2 个缝式波导辐射器。发射天线在空间形成 2 个方向图,其波瓣宽度为 0.6 ×12 度。

接收天线由两排天线组成,尺寸为 20 ×150 米,安装有 2 对缝式波导辐射器。接收天线在空间形成1个方向图,其波瓣宽度为 0.6 ×12 度。“多瑙河 -2 ”远程探测雷达的发射机由 2 个发射器组成,其中每个发射器的辐射功率是 40 千瓦。

中央计算工作站

“A”导弹防御系统各技术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都是通过中央计算工作站来完成的,其首席设计师是苏联计算机技术之父C-A-列别捷夫。

中央计算工作站的主要职责是:第一,根据探测雷达收集到的数据,初步测算来袭弹道导弹的飞行弹道;第二,生成目标指示信息,并传送至精确制导雷达;第三,根据精确制导雷达收集到的数据,精确测算出来袭弹道导弹的飞行弹道;第四,精确测算来袭弹道导弹的落点位置;第五,计算己方拦截导弹的飞行弹道参数;第六,给拦截导弹发射阵地及发射设备提供必要的发射准备数据;第七,确定拦截导弹观测雷达天线和指令发送站天线转向角的度数;第八,确定拦截导弹的发射时间,并下达发射指令;第九,对发射后的拦截导弹实施指挥控制;第十,测算拦截导弹与敌来袭弹道导弹的相遇时间,并对拦截导弹下达引爆指令。

中央计算工作站由中央计算机、特种计算机、分配-转换设备、时间计数器(电子时钟)和中央控制面板组成。

中央计算机是一台三址并联式高速电子计算机,采用定点二进制数,运算速度达到 40000 次/秒,内存容量为 4096 字节,每秒可进行 5 万次乘法运算和 30 万次加法运算。时间计数器也叫电子时钟,是把当前的时间数据传输至计算机系统,使“A”导弹防御系统各技术设施之间的工作时间保持同步。

精确制导雷达

3 部精确制导雷达根据中央计算工作站传来的目标指示信息,对敌弹道导弹目标实施自动捕捉和跟踪,并将敌目标不断变换的方位坐标数据源源不断地传送至中央计算工作站。

精确制导雷达采用三角测量法测量来袭弹道导弹的三坐标,其间距测量误差不超过 10 米。该雷达还安装有间距测量自动校准仪。

拦截导弹探测天线的直径为 4.65 米,可向拦截导弹发射询问脉冲,并接收来自拦截导弹接收应答器回复的应答脉冲。其可移动部分的重量为 8000 公斤。天线传动装置的功率分别为 2 千瓦(E1轴)和 2 千瓦(E 2 轴)。天线发射机发出分米波雷达高频询问脉冲,其脉冲功率达到1兆瓦,脉冲持续时间为 0.5 微秒,脉冲跟踪频率为 400 赫兹。天线接收机具备自动调整增益系数的功能,确保雷达可连续使用脉冲进行弹道导弹目标三坐标的测量。

精确制导雷达的测距设备主要用于测定敌弹道导弹与己方拦截导弹之间的相隔距离。工作时,测距设备通过数字化跟踪系统利用脉冲探测的方式完成测量任务。此外,测距设备还安装有弹头自动辨识系统,能根据空气阻力的不同,自动分辨出敌来袭弹道导弹的弹头与弹体部分。这样,测距设备只需跟踪测量弹头的相关数据就可以了,既简化了测量过程,缩短了测量时间,又提高了测量精度,真是“一举多得”。

角跟踪系统主要用于控制天线的转动。根据目标指示信息,天线在角跟踪系统的操控下实施角度转动,使用单脉冲方法完成对来袭弹道导弹的自动化跟踪任务,并测量出其角坐标。功能检测设备主要用于检测精确制导雷达的战备和工作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显示器设备的功能:操作人员通过该设备,可及时了解雷达各个分系统的工作状况,并对其在作战模式和功能检测模式下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精确制导雷达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在作战模式下,精确制导雷达几乎所有的运作都由中央计算工作站通过数据传输系统的无线电中继线路实施远程控制,很少需要操作人员的手工参与。

精确制导雷达将导弹三坐标的测量数据以数字码的形式传输给中央计算工作站,既可以确保数据的质量,也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精确制导雷达的电子设备大量采用了离散计算技术,应用了多种新型半导体元器件和布线新技术。这在现在看来并不算什么,可在当时 20 世纪 50 年代后半期,这些可都是最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精确制导雷达从值班模式转入作战模式约需要 15 秒的时间。在作战模式下,精确制导雷达的电力功率是 650 千瓦。

拦截导弹观测雷达

拦截导弹观测雷达主要用于跟踪己方的拦截导弹(从导弹发射直到弹头引爆),其首席设计师是С-П-拉宾诺维奇。

拦截导弹观测雷达是脉冲型分米波雷达,探测距离为 1~60 公里,距离测量误差为 30~50 米,角坐标测量误差为 10 分。拦截导弹观测雷达通过弹载接收应答器发回的信号对拦截导弹实施自动跟踪,并将收集到的三坐标数据传输给中央计算工作站。

1 个拦截导弹观测雷达站由 3 个观测雷达(其中 2 个是备用雷达)、1个中央操作台和1个自动化监控站组成。每个观测雷达包括天线-馈线系统、发射机、接收机、测距系统、天线阵指控系统、坐标离散转换系统和控制面板。

拦截导弹观测雷达的天线系统被设计成一个呈三面的抛物镜,可旋转,有三个信道,分别是目标捕捉信道、精确跟踪信道和补偿信道。三个抛物镜的直径分别是1米、 2.5 米和 2.5 米。

天线发射机是一种磁控管,可生成重复频率为 880 赫兹的高频脉冲,脉冲功率为1兆瓦,脉冲持续时间为1微秒。

天线接收机也分为三个信道,即目标捕捉信道、精确跟踪信道和补偿信道。

拦截导弹观测雷达也是由中央计算工作站实施远程控制与操作,二者之间的联系与指令传输也是通过数据传输系统的无线电中继线路实现的。

拦截导弹观测雷达从值班模式转入作战模式约需要 15 秒的时间。该雷达是固定式安装,无法移动,并配备有专门的雷达罩和安全掩体。

指令发送站

指令发送站的功能:转换和传输用于控制拦截导弹的指令。

中央计算工作站发出指令后,通过数据传输系统的无线电中继线路,以频率为 400 赫兹的二进制数字码的形式传输至指令发送站。指令发送站将这些数字码转换成无线电信号后,再以频率为 40 赫兹的加密调频形式传输给指定设备。

指令发送站的工作波段是分米波,其电话勤务模式下的输出功率不低于 180 千瓦。指令发送站由中央计算工作站实施远程控制与操作。该站从值班模式转入作战模式约需要 15 秒的时间。指令发送站是固定式安装,配备有专门的安全掩体。

发射阵地

发射阵地包括 2 个发射场区、 2 套СМ -71 П型固定式导弹发射装置和1个地面指挥所。

地面指挥所是固定式安装,配备有安全掩体。导弹发射自动化监控设备、电力传动监控设备、发射校检设备和发射控制台都被安装在地面指挥所内。发射阵地通常都做好发射两枚拦截导弹的准备,一枚是主弹,另一枚是备用弹。如果主弹拦截失败,则立即发射备用弹拦截敌弹道导弹。

拦截导弹的射前准备及发射过程都是自动化的,不需要操作人员的参与。中央计算工作站将各项指令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传送至地面指挥所,然后再由地面指挥所发射控制台进行自动化操作。

技术阵地

技术阵地的工作职责:组装B -1000 拦截导弹;对弹载设备进行自动化综合检测;为B -1000 拦截导弹加注固体燃料、油料、气体和战斗弹药。

在分解状态下,B -1000 拦截导弹的第二级部分被运送至安装-测试厂房,在这里完成导弹第二级的启封和装配工作。组装完成后,技术人员还要使用各型技术设备(比如无线电指控设备、观测设备、自动驾驶设备、引爆设备、遥测设备、电气设备等等)对导弹的第二级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测试。与此同时,对ПРД -33 型固体燃料助推器、导弹点火装置、起爆管的加注和装药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之中。

待测试和加注工作都完成之后,技术人员再将ПРД- 33 固体燃料助推器加装到导弹的第二级上。然后,再使用运输拖车将装配好的导弹运至燃料加注站,加入燃料、气体和氧化剂。加注完毕后,拖车会把导弹运至弹药加装站,为导弹安装战斗部。最后,再把组装后的导弹运送至发射阵地。

中央显示器

中央显示器主要用于:观测敌弹道导弹/己方拦截导弹的运动轨迹和三坐标;给反导设备发送工作模式指令;接收反导设备工作模式状态报告。中央显示器由目标指示显示器、制导显示器、高度显示器和操作控制台组成。

目标指示显示器可显示半径 450 公里之内的作战态势,一些重要标点(如敌来袭导弹的飞行弹道、己方拦截导弹的飞行弹道、拦截爆炸点、精确制导雷达的位置、发射阵地的位置等等)都以发光的形式突出标识在显示器上。制导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与目标指示显示器基本相同,只是显示的范围小了不少,只显示半径 160 公里之内的作战态势。

上述两种显示器表现的都是水平面态势,而高度显示器显示的是垂直面态势。高度显示器主要是以高度和时间作为基本参数来展现作战态势,其最大高度值为 225 公里,最大时间值为 130 秒。此外,在显示器还能看出离两导弹相撞剩余时间的长短。操作控制台是“A”导弹防御系统远程制导指挥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工作模式主要有三,分别是战前模式、作战模式和功能监控模式。

数据传输系统

在数据传输系统的协助下,“A”导弹防御系统各技术设施之间可以相互传输数据和指令,以增强工作的协作性和交互性。此外,数据传输系统还可以传输时间统一信号、提供电话通信服务、同步测量设备之间的工作。

从本质上讲,数据传输系统是一个分米波无线电中继线路网,其发端就是中央计算工作站,其终端就是“A”导弹防御系统的各个技术设施。无线电中继线路有长有短,以中央计算工作站为起点,到“多瑙河 -2 ”远程探测雷达站的距离是 10 公里,到发射阵地的距离是 146 公里,到1号精确制导雷达的距离是 135 公里,到 2 号精确制导雷达的距离是 296 公里,到 3 号精确制导雷达的距离是 150 公里……总之,无线电中继线路全长约为 1230 公里。据统计,数据传输系统拥有中央无线电中继站、终端无线电中继站和中间无线电中继站的数量竟高达 16 座。

终端无线电中继站安装有脉冲信号编解码及转换设备、分米波雷达接收-发射设备、天线-馈线设备、显示设备、功能监控设备、电力供应设备等等。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都以脉冲二进制数字码的形式实施传输,脉冲持续时间为 0.3-0.6 微秒。由于使用了脉冲信号暂时分离技术,每条无线电中继干线都包含有 16 个独立信道,而每个信道都能传输 14 位二进制码。也就是说,一条无线电中继干线每秒可传输 10 万个脉冲信号。对于整个数据传输系统来讲,每 8 个小时就能传输 300 亿个脉冲信号。

多次试验证明,“A”导弹防御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靶场测量数据记录及处理设备

在试验或作战模式下,“A”导弹防御系统的各个技术设施都记录下了大量的数据,包括输入数据、输出数据、雷达工作参数、中央计算工作站工作参数等等。这些数据都被统一记录在专用磁带上。

靶场测量数据记录及处理设备主要包括:M -50 型万能高速电子计算机;输入/输出数据监测-记录设备;磁带数据专用输入设备;外弹道测量设备等等。

外弹道测量设备是测量数据的一个主要来源,其职能主要有两个:第一,记录敌弹道导弹和己方拦截导弹的坐标数据;第二,在遥测设备的协助下,记录拦截导弹弹载指控系统的工作参数。

至于被记录在磁带上的数据信息,其处理工作则是由M -50 型万能高速电子计算机来完成的。数据处理完毕后,计算机就能得出一些对后续研究工作极为重要的结论,比如敌弹道导弹的雷达反射特征、敌弹道导弹运行轨迹的特点、己方拦截导弹指控系统的动态性能、拦截试验作战分析等等。M -50 万能高速电子计算机采用定点 40 位二进制数,运算速度达到 50000 次/秒,内存容量为 4096 字节,每秒可进行4万次乘法运算和 30 万次加法运算。

成 功

1955 年,为了使反导研制工作协调一致的进行,第1设计局又成立了由基苏尼科领导的第 30 特别科研小组。他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该反导系统不仅要能远距离发现敌弹道导弹的能力,还要有识别真假弹头并对其跟踪的能力。为了实验发现真假弹头的可能性,基苏尼科带领第 30 特别技术小组在哈萨克斯坦导弹靶场研制出了PO -1 远程警戒实验雷达和PO -2 远程警戒实验雷达;后又在堪察加实验场研制出PO -3 远程警戒实验雷达。为了实验该雷达识别真假弹头的能力,第1设计局向堪察加靶场发射了数枚P -5 ,P -7 和P -12 导弹。结果表明了只要加大雷达发射机的功率,便可远距离发现敌人的导弹。

在进行了多次的模拟仿真试验之后,科研人员决定实施一次实弹拦截试验。 1961 3 月4日,在萨雷沙甘靶场,“A”导弹防御系统成功地拦截了一枚P -12 型弹道导弹(靶弹)。因为毕竟是试验,所以该枚弹道导弹的弹头填装的并不是战斗弹药,而是惰性装药。但在 1961 3 26 日的反导试验中,P -5 型弹道导弹(靶弹)的弹头便填装了真正的战斗弹药,当然这次试验也获得了圆满成功。

1961 3 月4日,A反导系统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对在 25000 米高空飞行,速度 3000 米秒的P -12 导弹的常规弹头实施了拦截。这次实验取得圆满成功。该系统的成功标志着苏联的反导系统的研制方面已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25 年后,美国才研制出同样的系统。试验取得成功的消息传到了莫斯科,令火箭狂尼基塔·赫鲁晓夫欣喜若狂,以至于他在一个大型国际论坛上得意洋洋地宣告:“……苏联有着这样一些能人,……我们的导弹,可以说,击中太空中的苍蝇……”

苏联科研人员通过一系列的反导试验,得出了如下结论:第一,“A”导弹防御系统完全具备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第二,“A”导弹防御系统内的各型雷达表现良好,性能优异,不但能准确分辨出弹头与弹体,而且还能提供精确的坐标测量数据和制导信息;第三,“A”导弹防御系统具备一定程度的抗干扰性。 3GapMyfixXUIJ5SJ/YQj2Xno3Ik3MEGH5x6yxQ+dEJEsuFI/AkzuFkZ+tY6DQAG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