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天国

由12门徒协助的传道活动,几乎扩展到犹太全境。只是文士和法利赛人开始阻挠耶稣进入会堂。传道场所多选在旷野、山坡或海滩。

耶稣讲道,一个经常的题目是“天国”。

那么,天国是什么样的呢?早在《以斯拉记》中,就曾这样描述天国降临人世的情形:

突然间,黑夜出日白昼见月,树木滴血,岩石悲鸣。诸国暴乱,星辰失序,有一位地上居民所从未敢期盼的大权威者来临。群鸟远遁(dùn),苦海生鱼。夜间有异鸣,人人听见,却不解其意。多处有深渊裂陷,地火上喷,烈焰遍地。兽弃其穴,女生怪胎,淡水泛盐……这就是“世界末日”即“末世”来临的情景!一切犯有各种“罪过”的人,都必在这浩劫中覆(fù)灭。只有从无过失的善人得入天国。没有拯救,没有宽恕,民众只能从中感到神对世人的愤恨和惩罚。这就是当时威慑(shè)着每个灵魂的“末世论”。

耶稣对此早有疑惑。小时候他就在听过讲经的归途上,多次问约瑟:“神既然是公正的,可为什么像经上说的,要把他的愤怒倾倒下来,惩罚世界呢?”如不是见约瑟沉下脸来,他还要问下去。他确信:“神容许罪人改悔。”

那么,耶稣又怎样解释“天国”的降临呢?

“天国就像酵母。妇人把它揉进一团面里,它就能让整个面团发起来。”从迦百农到伯大尼,耶稣这样描述。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酵(jiào)母太神奇了,竟能俏悄地改变面团的质地。

“天国就像这样:一个男人在地上播种,晚上回家去睡觉;第二天一早,种子已经发芽。怎么会这样,他不知道。”从拿撒勒会堂到耶路撒冷圣殿的廊柱下,耶稣这样讲解。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种子也太神奇了,竟能慢慢地长成庄稼甚至大树。

有些法利赛人质问耶稣:“天国何时来临?”

“你不能说用眼睛看见天国的降临。没有人能说‘看吧,它在这里’或‘它在那里’。”耶稣含笑回答着,“因为,天国就在你们之中。”

《约翰福音》曾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即神。”耶稣不但改变着神的形象,让耶和华在世人心目中由严厉变为仁慈,而且改变着神关于“天国”的训言,让“天国”从“末世论”的黑暗深处上升到一个光明境界中来。他把希望交给每个真诚悔改的灵魂。于是,耶和华关于“天国”的训言,给世人带来的不是绝望的深渊,而是希望的地平线。耶稣的“天国论”同传统的“末世论”告别了。“天国”就是世人的生活与希望,它起于微而成于大。只一撮(cuō)酵母,一粒种子,世界就会大有希望,就会变成天堂。“每个真诚改悔者,都会升入天堂,坐在上帝右边。”

有一天,一个青年财主来见耶稣,问道:

“老师,我应该做什么善事才能得到永生?”

“你如果想得到永生,就应该遵守上帝的诫(jiè)命。”耶稣回答。

“遵守哪些诫命呢?”青年财主又问。

“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见证;当孝敬父母,当爱人如己。”耶稣回答。

“这一切我都遵守了。还缺少什么呢?”他又问。

耶稣见他颇有诚意,很喜欢他,就恳切地对他说:

“如果你想要完全,还应该去变卖你所有的财产,把钱分给穷人,然后来跟随我。”

那青年财主听了这话,用手搔着头发,呆呆地一言不发。耶稣知道他舍不得养尊处优的世俗生活,便开导他说:

“年轻人,《律法》上明明地写着‘当爱人如己’,这一点你做到了吗?看,你周围有多少弟兄缺吃少穿,饥寒交迫,无家可归。他们都和你一样是亚伯拉罕的子孙,而你住的是舒适的房屋,穿的是华丽的衣服,吃的是牛犊羊羔,竟不愿意把多余的钱财拿出来帮助他们。你怎么能说一切诫命都遵守了呢!”

那青年财主听完耶稣的话,呆了半晌,低着头忧忧愁愁地走了。

耶稣对他又可怜又可惜,不禁感慨地对门徒们说:

“我实在告诉你们,有钱的人进天国是何等的难哪,骆驼穿过针的眼比有钱入进天国还容易呢!”

耶稣并不认为有钱的人全都是坏人,但他认为追求天国和追求钱财是互不相容的,很难设想一个肯把自己的财富与穷人分享的人会以不正当的手段去聚敛 [1] 财富。

耶稣讲过一个比喻:

“有一个财主,穿的是上好的紫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吃喝宴乐。又有一个乞丐,名叫拉撒路,贫病交加,满身生疮(chuānɡ),被人放在那财主的门口为要得到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残羹(ɡēnɡ)剩饭。后来,乞丐拉撒路死了,被天使送到亚伯拉罕的怀里;那财主也死了,而且被他的亲属厚葬了,但他的灵魂却被送到阴间去受苦。财主被抬着远远地看见亚伯拉罕和他怀里的拉撒路,就大声喊叫说:‘我祖亚伯拉罕啊,求你打发拉撒路来用手指尖蘸(zhàn)点水凉凉我的舌头吧,我在这火焰里被烘烤得难受死了。’亚伯拉罕回答他说:‘孩子,你应该回想一下你生前享过的福和拉撒路所受的苦。现在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却要在那里受苦了。’财主说:‘既然这样,我还有五个兄弟活在世上,求你打发拉撒路到我家里去把这些事告诉他们,给他们作见证警告他们,指示他们该怎么做,免得死后也到这地方来受苦。’亚伯拉罕说:‘他们自有《律法》和《先知》可以听从,何必叫拉撒路去说呢!’财主说:‘不,我祖亚伯拉罕,如果有人从死里复活到他们那里去,他们必然悔改听从他的话。’亚伯拉罕说:‘如果他们连摩西和先知的话都不听,就算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人去作见证,他们也是不听劝告的。’”(《路口福音》十六19~31)

耶稣讲这个比喻的时候。并没有说这个财主生前做过什么坏事,他之所以在阴间受苦只不过是因为他生前不肯与穷人共享他的财富。可见耶稣的用意是在警告那些富而不仁的人,劝告他们丢下今世的财对追求天国的公义,因为天国里没有富人的容身之地。为此,耶稣又指出:

“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受过你们的安慰;

你们饱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饥饿;

你们喜笑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哀恸 [2] 哭泣……”

那么,有钱人能够进天国吗?

耶稣的回答是:“对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但对上帝来说,则凡事都能。”这就是说,有钱人进天国要靠上帝的“神迹”,这“神迹”就是有钱人自愿放弃自己的财产而专心追求天国和公义。因此,耶稣劝告人们对财物采取超然的态度。他说:

“一个人不能同时服侍两个主人,他若不是恨这一个爱那一个,就是忠于这一个轻视那一个。你们不能又服侍上帝又服侍金钱。”

“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因为地上有虫蛀,会生锈,又会有盗贼来抢、来偷。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天上,那里没有虫蛀,不会生锈,也没有盗贼。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

这就是说,有钱人把自己的财产拿出来与穷人共享,就能“积攒财宝在天上”,就能进天国,这就是“神迹”。

人不去追求财富,生活怎么办?

耶稣又说:“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也不要为身体忧虑穿什么。难道生命不比食物重要吗?身体不比衣服重要吗?你们看天空的飞鸟,它们不撒种,不收割,也不贮藏粮食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们,难道你们不比飞鸟更贵重吗?你们有谁能用忧虑使自己的寿命延长一刻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试想田野里的百合花是怎样生长的,不经劳苦,也不纺织。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最荣华的时候所穿的衣服也比不上这花中的一朵。野地里的花草今天还在,明天就可能被丢进炉子里烧掉,上帝还这样照料它们,何况人呢!所以,你们不要为吃的、喝的、穿的忧虑,更不要把这些东西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你们所需用的一切,天父是知道的。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你们所需要的一切就会都赐给你们了。”

为此,耶稣讲过一个比喻:

“有一个财主的田地获得了丰收。他想:‘我的粮食太多了,已经没有地方贮藏了。怎么办呢?干脆我拆掉现有的仓房另建造一座更大的,把我所有的粮食和货物都收藏在里头。那样,我就可以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啊,你有这么多好东西,足够你享用好多年,只管舒舒服服地吃喝玩乐吧!’但是,上帝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啊,今夜我就要取走你的灵魂。你所准备的这一切要归谁呢?’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为自己积攒财物,在上帝面前却不富足的,都是这样。”

耶稣用飞鸟和野花作比喻,劝人们不要为生活忧虑,并不是要求人们饱食终日不去从事生产劳动,而是指出追求天国与追求财富的辩证关系。他相信,只要人们首先追求天国和公义,那么,大家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就会公平合理地归大家共同分享,人们的衣食住行自然就不成问题了。可惜的是,人们不懂得这个道理,也不愿与别人共享社会财富。一旦人们懂得了这个道理而且都去身体力行,这就成了“神迹”。对此,耶稣进一步解释说:

“到最后审判的日子,人子将在他的荣耀里带着众天使降临,坐在他的宝座上,世上的万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受审判。他将按照各人所行的把人分开,好像牧羊人把绵羊、山羊分开一样;把绵羊安置在右边,把山羊安置在左边。人子要对右边的人说:‘你们是蒙我父赐福的,可以来承受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我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照料我;我在监里,你们来探望我。’义人们问他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看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什么时候看见你作客旅留你住,看见你赤身露体给你穿?又什么时候看见你病了或在监里而来照料、探望过你呢?’人子要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坐在我的一个最卑微的弟兄身上,就是坐在我的身上了。’人子转过身来对左边的人说:‘你们这些被咒诅的人,离开我到为魔鬼和它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吧!因为我饿了,你们不给我吃;我渴了,你们不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不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不给我穿;我病了,你们不来照料我;我在监里,你们不来探望我。’他们要问:‘主啊,我们什么时候看见你饿了、渴了、作客旅、赤身露体、病了或在监里而不理睬你、不服侍你呢?’人子要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不做在我的弟兄中最卑微的一个身上,就是不做在我身上了。’”

耶稣深信,经过他的努力,人们会在上帝与金钱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那时,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社会——天国就会实现了。

有一次,门徒问耶稣说:“老师,天国里谁是最大的?”耶稣叫过一个小孩子来站在他们当中,对门徒说:“如果你们不回转,变成小孩子一样,就肯定不能进天国。所以,凡像小孩子一样谦卑 的人,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凡因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耶稣的这种社会理想,门徒们当时并不十分理解。他们中间曾经为地位问题而发生争论。一次是在迦百农,耶稣在路上听见门徒们争论他们中间谁的地位应当最高,就问他们说:

“你们争论什么?”

门徒们面面相觑(qù),一声不响。

耶稣一针见血地指出:

“你们中间谁想当最大的,谁就该做最小的,做众人的仆人。”

另一次是在耶稣去耶路撒冷的路上,雅各、约翰的母亲(也就是耶稣的姨母)带着他俩来向耶稣请求一件事。

“你们想要什么?”

雅各、约翰没有作声,他们的母亲替他们请求说:“求你答应我让我这两个儿子在你的国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

耶稣见连他最亲密的两个门徒都不理解自己的理想与使命,不禁有些伤感地对他们说:

“你们不知道你们所求是什么!我将要喝的杯你们能喝吗?”

“我们能!”雅各、约翰同声回答说。

耶稣语重心长地说:

“我所喝的杯你们固然要喝,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给的,乃是我父给谁预备的就赐给谁。”

其他十个门徒听了雅各、约翰的请求,都非常生气。耶稣就开导他们说:

“在世俗的王国里,有君王统治人民,有大臣百姓。但你们却不是这样的。谁想在你们中间成为最大的,谁就应当做最小的;谁想在你们中间做首领,谁就应当做你们的仆人。因为凡抬高自己的,必被降卑;凡自己谦卑的,必被抬高。正如人本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做许多人的赎价。”

有一次,一个名叫西门的法利赛人请耶稣吃饭,耶稣高兴地去了。按照犹太人当时的习俗,客人一到,主人要同他亲嘴表示亲热,还要吩咐仆人打水给客人洗脚以表示尊敬。但是,耶稣来到以后,西门竟不与他亲嘴,也不给他洗脚,这分明是一种故意的冷落。耶稣心里明白,但也不说破。正吃饭的时候,从外面走进来一个女人(犹太人家的门是开着的,外人也可以随便进来)。这女人是本城有名的荡妇,是法利赛人最看不起的“罪人”。她听过耶稣的教诲,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这一天,她听说耶稣在西门家里做客,就去买了一瓶极其贵重的香膏来到西门家里,站在耶稣背后,挨着他的脚轻声哭泣,眼泪湿了耶稣的脚,就俯下身去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连连亲他的脚;然后打开玉瓶把香膏涂在耶稣的脚上。西门见了很是生气,但又不便发作,他想,如果耶稣真是一位先知,他肯定会知道这个女人是个令人看不起的罪人,看他怎样来处理这件事。耶稣并不是不知道这个女人过去的行为;但被她的痛悔的心情感动了,本想对她说几句安慰的话,但看见西门等法利赛人脸上那种鄙夷 [3] 的神情,就不再作声。大家都默默地看着那女人。这是一场无声的较量,是两种价值观的较量。突然,耶稣对西门说:

“西门,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先生,请讲。”西门说。

“有一个债主,他有两个债户,一个欠他50两银子,一个欠他500两银子。因为他们都无力偿还,债主大发慈悲,免了他们的债。你认为这两个债户哪一个更爱这位债主呢?”耶稣说。

“我想应该是欠债多的那一个。”西门想了一下,回答说。

“好,你说得对。”耶稣说着,转过身对着那女人,却仍然对西门说:“西门,你看见这女人做了什么吗?我作为你请来的客人,进了你的家,你没有给我水洗脚,但这女人用眼泪给我洗脚,又用头发擦干;你没有与我亲嘴,但这女人却连连亲我的脚;你没有用油抹我的头,但这女人却用香膏抹我的脚。所以我告诉你,这女人犯了许多罪,但她的爱多,罪都赦免了;而那些爱少的人,得的赦免也少。”接着,耶稣对那女人说:“你的信心救了你,你的罪赦免了,平平安安地回去吧!”

有一次,一个法利赛人请耶稣和他的门徒一起吃饭,他发现耶稣及其门徒在吃饭之前没有洗手,觉得很奇怪。耶稣对他说:

“你们法利赛人只注意把杯盘的外面洗净,而里面却充满了勒索 和邪恶。难道你们不知道那造外面的不是也造了里面吗?你们把薄荷、茴(huí)香等蔬菜献上十分之一,这是应该做的,但你们却把公义和爱上帝的事给忽略了。因为你们注意的事都是不重要的,而你们忽略的事却恰恰是最重要的,这样,你们就有祸了!你们还喜爱会堂里的首位,又喜欢人们在街市上向你们问安。你们如同不显露的坟墓,走在上面的人并不知道。”

在座的一个律法师向耶稣提出了抗议:“先生,你的打击面太大了,把我们也侮辱了。”

耶稣立即抨击说:“你们律法师也有祸了,因为你们叫别人担难担的担子,自己连一个指头也不肯动……你们夺走了知识的钥匙,自己不进去,又阻止要进去的人。”

耶稣讲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有一个人,他有两个儿子。一天,他对大儿子说:‘孩子,今天你到葡萄园里去干活吧!’他儿子说:‘我不想去。’但他后来改变了主意,就去干活了。那人又去对小儿子说:‘孩子,今天你到葡萄园里去干活吧!’小儿子满口答应说:‘好!’但他父亲走后,他却不到葡萄园里去干活。”耶稣问大家说:“你们说这两个儿子哪一个听他父亲的话呢?”

人们回答说:“是大儿子!”

耶稣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税吏和娼妓比那些只说不做、阳奉阴违的人先进天国。”

[1] (liǎn):重税搜刮(民财)。

[2] (tònɡ):极为悲痛。

[3] 夷(bǐ):轻视,看不起。 tPZ5CuCNJBj2eRIgTNvYAWqpnkl3RMIsj6zR9ySSc2gU3l+B4xGwTo4d1IQCYWX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