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优生与避孕

1.优生常识

(1)计划生育基本知识。

计划生育就是指有计划地生育子女,它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而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根据我国的宪法,除在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以外,都要实行计划生育。计划生育的内容包括提倡晚婚和节制生育实行计划生育,既是国家推行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优生的方法。

提倡优生,改进人类的遗传素质,把已有的不良遗传素质阻断,不让其传给后代是当务之急。因此,我们必须讲究生育的优质性,做到优生、优育、优教,这是每一位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优生就是生个聪明健康的孩子,给社会造就优质的人力资源,防止先天性畸形和遗传性疾病的孩子出生。

孩子要做到体格发育正常、健康、活泼,必须采取一系列优育措施:坚持母乳喂养,定期对小儿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身长、体重等各项指标);进行计划免疫(如结核、麻疹等),以预防传染病;防止婴儿期贫血、佝偻病、营养不良的发生。

另外,为了小儿的体格健壮、聪明伶俐,早在胎儿期就应该进行教育,这称为“胎教”。

(3)“三优优生法”。

①优选配偶法:血型要匹配,性格要协调,知识要相当,年龄要合适,不近亲婚配,不选有遗传病的配偶。

②优选怀孕时机法:酒后、病中、大病初愈不宜怀孕,男女双方生物钟运行不在高潮期不宜怀孕。

③孕后母体的最优护理法:衣宜宽,以棉毛质料为优选,不用电热毯。味宜淡,不偏食,要多吃蔬菜。行须缓,可做适当的运动,不参加或观看带有刺激性、惊险性的活动或表演节目。居要安,卧室空气要新鲜,生活环境要赏心悦目,心情愉快、舒畅。

(4)优生的一般条件。

不能近亲结婚;男女都应身体健康;结婚生育年龄要适宜,最好在24~28岁。

父母应不嗜烟酒;受孕时间要选择适当。孕期前3个月应避免性生活;怀孕期要保持良好情绪;怀孕期要平衡膳食。要荤素兼食,动植物食品搭配合理,且勿偏食。

勿喝生水,勿食变质的食物,且忌暴饮暴食,避免发生食物中毒或肠道传染病。

孕妇勿乱服药物,如:镇静、催眠等药物及一些抗菌素。如需服药应遵医嘱。

避免做农药、印染等有毒作业,防止X光和放射性物质的照射。

孕妇需避免蚊虫叮咬。

(5)与优生相关的因素。

①精气。“精气”是生命的本源,是先身而生,具有遗传特性的一种特殊的精微物质。

精气形成具有生命的形质体,是通过生殖机能,由父母媾精之精来形成的。

父母之精结合是构成新的个体的最基本物质,就个体的体质因素而言,主要与先天禀赋有关,即父母的体质因素,通过精子和卵子里的染色体(主要成分是核酸),遗传给后代,形成子女体质的个体特性,包括个体外形、容貌、性格、体内外环境的应变能力,以及智力等方面。因此,优生的物质基础是“精气”,即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

②肾气。肾具有藏精、主生殖的机能。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效应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生殖能力。在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衰老的生理过程中,肾中精气的盛衰起着关键作用。就生殖机能而言,肾中精气不断充盛,性腺的发育渐趋成熟,具备了生殖能力。而随着肾中精气的衰退,生殖能力亦随之下降以至消失,由此可知,肾具有主生殖的作用。

③少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人口太多会造成很多不利因素,首先无法满足孩子的营养和兴趣,而这又必将影响和妨碍到他们的前程,也会造成继续贫穷落后,给生活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作为即将成为父母的夫妇,应该牢记:只有少生,才能优生这样一种最简单的道理。

④选择。所谓“择优而生”,就是指怀孕过程中健康的胚胎能生存,而一些发育不健康的胚胎在怀孕初期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淘汰掉。约有60%~70%的受精卵不能完成发育过程而“丢失”,而另外那些受精卵中一部分有缺陷者,则被以流产的形式自然淘汰掉。

⑤环境。化学物质污染可以影响胎儿的发育或导致畸形,也可以引起孕妇流产、早产和死产;物理因素主要是X射线照射,若胚胎在怀孕12周内,X射线对胎儿有很强的致畸作用;在怀孕早期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如风疹和血清肝炎等可导致胎儿发生畸形。此外,巨细胞病毒、麻疹、水痘等感染,亦可能引起胎儿畸形。

为了防止胎儿畸形,要搞好污水、污气、污物的处理;加强孕期保健,尽量杜绝各种被感染的机会,在怀孕头3个月内甚至更长一些时间,应禁止X光照射,一般认为,即使是常规的肺部透视,也要推迟到妊娠7个月时方可进行;加强劳动保护,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农村孕妇最好不从事喷洒农药等劳动。从事放射线工作的女同志,怀孕后应调换工作,脱离该环境。

空气污染乃优生之大敌,孕妇吸收有害有毒的气体后,会严重干扰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引起胎儿畸形或自然流产。污染的空气多出现在油烟弥漫的厨房;吸烟或被动吸烟;现代装潢的居室;职业环境污染等。

⑥营养。胎儿发育的营养全靠母体供给。因而,孕妇的营养对胎儿的成长至关重要。孕妇营养不足,就容易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或胎儿畸形等。可见要达到优生,妊娠期就必须加强营养。

在怀孕期及出生后半年到2年内,供给大量蛋白质食品,能促进脑的发育,使婴儿更聪明。

⑦药物。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措施,如果使用不当,可造成不良反应,对有的孕妇还可使胎儿致畸。

可能致畸的常用药物有:抗菌素、激素类药、抗痫药、抗肿瘤药、镇静安眠药、抗疟药、抗过敏药、活血化阏的草药。

⑧烟酒。孕妇饮酒不仅对胎儿有害,对自身也是有害的。其害处有:增加胎儿畸形发生率;抑制性功能;使妇女提早出现绝经;通过乳汁毒害婴幼儿导致流产与早产。

⑨血型。妊娠期间孕妇血液循环的一个最重要的改变是,母体的血液要通过胎盘与胎儿的血液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供给胎儿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排出胎儿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而当胎儿和母体血型不合时,先由母体形成一种抗体,这种抗体随母体血液运行到胎盘,通过膜面侵入到胎儿血液中,会引起胎儿血液的红细胞和该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而使红细胞遭到破坏,导致胎儿严重的黄疸和贫血症。

因此,怀孕后孕妇要到医院进行血型检查,同时,胎儿的父亲也应同去,这样才好预测胎儿血型,由此确定对策。

⑩年龄。除了高龄孕妇会有较高染色体异常机率外,父亲高龄也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基因突变有关。

超过40岁的男性致孕后,新生儿痴呆症的机率明显提高,而且每提高5岁,其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的机率提高1%;生育出畸形儿的机会可较40岁以下的男性高出20%。

生物钟。掌握生物钟规律,对优生优育是有密切关系的。如果想生一个健康、聪明、活泼的宝宝,可以先记录夫妇两人生物钟的活动周期,如果两人的体力钟、智力钟及情绪钟都处于高潮期的,那么此时受孕将是最佳时期。

(6)最佳怀孕条件与因素。

①最佳的怀孕年龄。从生育科学的角度来看,最佳生育年龄女性为23~25岁,男性为25~27岁。然而,对于不同的新婚夫妇来说,往往受着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因而不能肯定地说,除了在上述年龄阶段生育,就不算是理想的生育。特别是许多年轻夫妇,在事业处于关键时刻,把生育年龄稍稍推迟也是无妨的。又如有的夫妇一方或双方生殖系统的功能需要诊治,也不妨等完全康复后再生育。这样做也可以视为另一种意义的最佳生育年龄的选择。

②最佳怀孕季节。夏、秋季怀孕可使胚胎在前3个月避开流行病毒感染,又有利于孕妇多在室外散步,充分吸收氧气,还有大量的水果蔬菜供应,以保证母子合理的营养结构和营养量。夏季分娩为产妇和婴儿提供了良好恢复和生长的气候条件。所以,夏秋两季可以说是理想的怀孕季节。

③最佳怀孕生物钟。计算排卵日与母体排卵日的总天数。再算父母各自的各种生物节律数值。例如某夫妻,女方生日是1955年8月24日,预知女方排卵是1985年2月20日,从女方生日到排卵日应是9577天。排卵这天,母体生物节律数值分别是:智力97、体力63、情绪22;父体生物节律数值分别为智力99、体力89、情绪62。

我们把父母体相应生物节律平均值,定义为未来胚胎先天方面的智力、体力、情绪的基数,数值越大越好。上述这对夫妻若按预定方案怀孕,未来宝宝的各种生物节律基数分别是:

由此可知,此月怀孕,未来的儿童会有较高的智力基数,身体素质稍逊于父母,性格内向。

④最佳的怀孕阶段。女性在每个月经期中,可能怀孕的时间仅5天左右。同时女性生殖细胞卵子在输卵管里的寿命仅12~36小时。而精子即便处在良好的宫颈粘液环境中也只能存活3~5天,受孕通常也只能发生在性交后的24小时里。

⑤最佳的怀孕肾气。当出现腰痛、小便多、性欲减退,男性阴茎勃起无力时,即为肾阳不足,应及时治疗,坚持食疗与药配合进行效果会更好,非常有利于保持最佳肾气,利于怀孕。

⑥最佳的怀孕情绪。家庭要尽可能创造和谐、欢乐的生活气氛,夫妻之间要多交流、多体贴,避免孕妇受到不良刺激。作为孕妇自己,同样要正确对待生活中发生的许许多多的矛盾,应该学会作一些自我安慰,使个人情绪经常处于稳定状态。

⑦最佳的怀孕经期。排卵往往发生在妇女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大多数正常的育龄妇女,其月经周期都有一定规则。如果您能记录下月经周期中出现的一些现象,经过一段时间,您就能观察到自己月经周期的类型,并能在最大程度上掌握最佳的受孕时机。

例如,通过定期记录月经周期的长度可以推算出最易受孕期;记录宫颈粘液变化可发现和了解易受孕型粘液的基本特征和出现规律;触摸宫颈。会体会到宫颈的变化;通过身体其他部位的变化也可了解排卵情况。

⑧最佳的怀孕心理。夫妻双方要善于主动调节相互间的心理平衡;善于安排适宜的生活节律,以消除某种容易招致的心理失调;彼此都应善于在特定的情况下加大自己处理与对方关系的“容忍度”。

⑨最佳孕前心理。心是指心思、心意,理是指条理、准则。心理活动是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也是人的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应。人的心理现象是人的大脑机能的反应。心理卫生是专门研究促进心理健康的科学,就是要求人们用积极的、平衡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中的社会环境。

“准妈妈”作为特殊的人群,最起码应该具有一般人心理健康的标准,这样才能孕育一个可爱的宝宝。

孕前心理健康的内容包括:感、知觉尚好;记忆良好;逻辑思维健全;情感反应适度;意志坚强;态度和蔼可亲;人际关系良好;学习能力基本不变;有正当的业余爱好;和大多数人的心理活动基本保持一致;保持正常的行为。

孕前心理健康的表现: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理智、稳定、愉快的情绪,开朗、豁达的心胸;总是乐于与他人交往,能够和各种人融洽相处,并能和少数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具有正确、稳定的人生观和信念,并以此为中心形成高尚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将自己的需要、愿望、思想、目标与行为统一起来,形成完备统一的人格。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具有正确良好的自我观念。对社会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深刻的认识力和理解力,因而能正确认识、了解社会并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和行为跟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要求相适应。善于调整自己对现实的期待和态度,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

⑩最佳的性爱生活。性爱就是心理和情感的最直接最形象的表现。

最佳的性爱生活主要包括:和谐的性生活;满足的性生活;适度的性生活;心理卫生的性生活;生理卫生的性生活;最佳准备的性生活;最佳时间的性生活;最佳乐趣的性生活;最佳适应的性生活;最佳高潮的性生活。

最佳的怀孕环境。良好的环境能使怀孕妇女有一个好的心情。在这期间受孕更有利于优生。最佳环境包括气候、周围整洁清爽、空气清新等。这有利于精子、卵子结合着床和胎儿的发育成长。选择最佳环境条件,要求夫妻双方感情融洽,思想统一,步调一致,还要注意兼顾工作、学习等,在经济和物质方面能够协调一致。

妊娠期理想的声音环境是,大于10分贝,低于35分贝。受孕一般选择在家中进行。

最佳的怀孕生活。首先,居室应该整齐清洁,安静舒适。其次,保持一定的温度,即20℃~22℃。再次,保持一定的湿度,即50%的空气湿度。居室中的一切物品设施要便于孕妇日常起居,消除不安全因素。最后,居室中要有良好的音像刺激,经常播放一些有益的胎教音乐、经常对胎儿说话,但争吵和打骂是决不应有的。还要合理调整居室中的色彩搭配。使居室充满活力,让劳累了一天的孕妇容易消除疲劳。

最佳的怀孕营养。为了给胎儿准备好“全面营养”,最好在准备妊娠前的几个月即开始加强营养调配,尤其是应多吃一些青菜、水果、肉类和豆制品类,以通过对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的摄取,充分为子宫内膜输送胚胎发育所必需的各类氨基酸及其他营养物质。

(7)不宜怀孕的主要情况。

①未婚不宜怀孕。婚前怀孕往往是在恶劣环境下受孕的,双方情绪极不稳定,精神高度紧张,不了解性生活常识,也不注意性生活卫生,甚至可能在身患疾病的情况下性交,这既容易造成女方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也对优生造成不利影响。

②婚后不宜很快怀孕。有很多年轻人刚结婚就怀孕,这是欠考虑的。婚后不立即怀孕,可以使夫妇双方相互了解,培养感情,让婚前的恋爱情感延续,这对双方感情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婚后马上要小孩,繁琐的家务事多会使他们身心劳累,会对事业造成不利影响。如果避免过早怀孕,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潜心研究,努力学习,事业将会更上一层楼,就不会因平淡无味的生活而怨天尤人了。

③身体疲劳时不宜怀孕。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很容易使人身心疲劳。疲劳已变成优生的严重障碍了,它的害处主要是降低人类精子质量。

精子质量随现代生活方式之日趋疲劳而在日趋恶化。能引起疲劳的现代生活因素很多,例如:连续的夜班;常赴舞会并频下舞场;操办或参加旧式婚嫁礼仪。因此,为了实现优生的梦想,一定要努力节制能引起疲劳的生活因素。

④蜜月旅游中不宜怀孕。站在优生学的角度看,如果新娘在旅途中受孕则是很不妥当的。原因是旅游途中生活无规律,居无定所,在偶尔的长途奔波后可能已很疲惫了,新婚后较频的性生活,因受客观条件限制不易保持性器官的清洁卫生,易使新娘患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甚至女性生殖器官的感染等。如果男方(或女方)在旅途中大量吸烟、饮酒,对刚发育的胚胎具有刺激损害。所以,蜜月旅游时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一旦途中发现女方怀孕,则不宜在外继续逗留,应尽早回家以防意外。

⑤酒后不宜怀孕。如果怀孕的妇女饮酒下肚,酒精就会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胎盘并进入胎儿的血液,但胎儿的代谢比母亲慢50%,即使次日清晨孕妇头痛消失很久之后,酒精仍可持续对胎儿产生影响。是导致儿童智力障碍的最危险因素。

父亲饮酒也可对后代产生持续的影响和发育变化。饮酒成性的父亲所生的婴儿,比偶然饮酒的父亲所生的婴儿体重平均低181克。

⑥吸烟不宜怀孕。首先,烟草的有害成分可以使染色体和基因发生变化,遗患后代。如果孕妇本人吸烟,胎儿则受到更为直接的损害。

丈夫应在妻子妊娠前一段时间戒烟。如果难以戒掉,妻子妊娠后,要做到不在妻子跟前吸烟。孕妇要绝对禁烟,并且不到香烟缭绕的地方去。

⑦春节期间不宜怀孕。新春佳节之际,夫妻都整日劳碌,睡眠少,疲乏时多,若酒后同房,一旦受孕,胎儿畸形或智力低下者比不酗酒者高2倍。

⑧患有性病时不宜怀孕。患有性病的孕妇(如淋病)婴儿经产道娩出时很容易受到淋病双球菌的感染,引起眼炎、口腔炎、肺炎等。为了保证下一代的健康,避免不良后果,无论哪一方在性病期间均应停止性生活,避免怀孕和相互传染,经彻底治疗痊愈后方能怀孕。

⑨患性传播疾病不宜怀孕。患艾滋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及其他生殖道的病毒感染的病人不宜怀孕,否则会使病毒感染胎儿,造成胎儿患病、胎儿死亡等。

⑩消化系统溃疡患者不宜怀孕。在怀孕初期,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会导致胃肠粘膜的溃疡面破损,出现呕血、便血;怀孕后期,因胎儿渐渐长大,胃向右上方移位,同时旋转45°,胃内食物也易运流到食管,易患食管炎或胃炎,使原有溃疡病变加重,体内大量的孕激素可引起全身脏器的肌肉松弛、胃肠道肌肉的张力明显下降,蠕动弱而且少,食物停留在胃肠内的时间延长,从而刺激胃粘膜,容易使溃疡面出血。所以消化道溃疡患者应积极就医,在征得医生同意后方可怀孕。否则,应避免怀孕。

(8)孕前的全面准备工作。

①孕前须做的全面准备。为了做到优生优育,年轻夫妻应该制定一个育儿计划,并提前半年学习必要的孕前知识和开始一些准备工作。这对于生养一个健康可爱的小胎儿是非常重要的。

夫妻双方还不要忘记到有关医疗服务机构进行遗传咨询,看自己是否适当怀孕。这一切都有了理想的结果后,还要做好充分的生理准备和心理准备。

②孕前身体的调养。做好孕前身体素质的调养,最关键的是夫妇要分别坚持进行健美活动,包括健美运动和有益于健美的艺术活动。满足于自我封闭式的新婚生活,无节制的纵欲则是重要的“禁忌”。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是身体素质向正常发展的“精神卫生”条件,绝对不能忽视。

③孕前心理的调适。根据夫妻性生活的心理特点,为保持性生活的和谐,提高满意度,避免心理性的性功能障碍,夫妻双方同房时应创造良好的环境,排除一切情绪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做爱之中,并同步进入性兴奋、性高潮期,和谐地渡过消退期,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性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夫妻性生活保持最佳心理状态,获得极大的精神愉悦。

④经济上做好安排。要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来添置所需物品,能代用的尽量代用,或者利用旧物改制。总之,要合理安排经济支出,以免关键时刻手头拮据,造成夫妇间的不愉快。

另外,要准备一些音乐唱片、磁带,以及一些比较好的书籍,作为孕期实行胎教时用。

⑤孕前加强活动锻炼。孕前锻炼的时间每天应不少于15~30分钟,一般适于在清晨进行,锻炼的项目有跑步(慢跑)、散步、做健美操等,节假日还可以从事登山、郊游等活动。

⑥孕前加强劳动保护。应暂时停止有强烈噪音、污染或强烈有害放射线源的工作。

除适度的公务、劳务之外,应暂时停止繁重的工作劳动。尤其是从事个体劳动的人,更要注意掌握好适宜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

男性应暂时避开可能影响精子正常生成的不利因素,例如长时间低温水下作业就有可能导致睾丸常温失调,以致影响或降低精子生成的机能。

⑦孕前注意饮食服药。计划受孕前的食物不要太精细,食用五谷杂粮最好,加上花生、芝麻等含有丰富的促进生育的微量元素锌和各种维生素,以及适量的含动物蛋白质较多的猪肝、瘦肉、新鲜蔬菜和各种水果,就会对男子精液的产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还给准备受孕的妇女提供了在体内储存一定养料的机会。同时应注意食物不能太咸,尤其是炒菜应少放盐。过多的摄入盐会给孕妇带来不便,引起高血压和水肿,对胎儿身体的某个器官,如心血管发育留下不良隐患。

孕前因病或其他原因服药时,也要特别注意。因为一些药在体内停留和发生作用的时间比较长,有时会对胎儿产生影响。

如果经过慎重的考虑,认为需要在某月怀孕,那么在怀孕月的前6个月首先应当停服避孕药品,因为避孕药中含有影响精子和卵子质量的激素,为了保证由高质量的精子和卵子进行结合,必须排除各种不利的干扰因素。

⑧孕前注意过性生活。不要强行过性生活;不要经期过性生活;不要病体过性生活;不要疲劳未消过性生活;不要孕初孕末过性生活;不要浴后过性生活;不要七情太过时性交;不要产后过性生活;别在恶劣气候环境性交;不要“在黎明前”过性生活;不要忍尿过性生活;不要饥饱过性生活。

2.避孕方法

(1)避孕的基本常识。

所谓避孕,就是用科学方法来阻止和破坏正常受孕过程中的某些环节,以避免怀孕,防止生育。

避孕是夫妇双方的事,尤其是丈夫更要关心、爱护和体贴妻子,不能把避孕的事完全推给女方。为了妻子的健康,丈夫要多承担一些责任,不能只图一时方便,造成避孕失败,给妻子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2)避孕的主要方法。

避孕方法的选择应因人、因地、因时而异,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新婚夫妇可采用避孕药膜、阴茎套、避孕胶囊、口服避孕药或注射避孕针剂。

②身体健康的妇女,可放置宫内节育器,口服避孕药,使用阴道隔膜、阴茎套等。

③哺乳期妇女可用阴道隔膜、阴茎套,产后3个月可放置宫内节育器,产后6个月可口服避孕药或注射避孕针。

④夫妇两地分居者,可于探亲时服用探亲避孕药,亦可用避孕工具或避孕药膜。

⑤有子宫脱垂或外阴道裂伤者,提倡男女一方行绝育术。

⑥不需再生育者、因有重大疾患不宜生育者,提倡男方行输精管结扎术。

⑦有心、肝、肾、肺部严重疾患者,不宜用口服或注射避孕针。

(2)避孕的主要药品及特性。

常用的避孕药品有口服避孕药和外用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有短效口服避孕药、长效口服避孕药和探亲口服避孕药几种。

短效口服避孕药:目前常用的有口服避孕片I号、口服避孕片II号、口服避孕药片(复方18-甲基炔诺酮,简称复方18-甲)等。

长效口服避孕药:目前以复方18-甲应用最广。注意不要与短效口服避孕药复方18-甲基炔诺酮混淆。

探亲口服避孕药:目前常用的探亲避孕药有炔诺酮、甲地孕酮(探亲1号)、18-甲基炔诺酮、53号抗孕片。

以上口服避孕药均为女方应用,在使用前应详细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凡患有下列疾病者忌服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急、慢性肝炎、肾炎患者及有乳房肿块者禁用;心脏病或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者禁用;栓塞性血管病与血液病患者禁用;高血压症及肾原性高血压患者禁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禁用;癌瘤前期变化者禁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禁用;肺结核、子宫肌瘤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慎用;用药期间发现持续头痛或偏头痛者,宜停药观察。

(4)不宜的避孕方法。

①紧急避孕法:这只能看作是一种应急措施,就是在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性交后的3日内,让妇女吞服大剂量雌激素。雌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防止精子和卵子进入子宫。但副作用较大,对身体有害。

②哺乳期避孕法:一般认为,哺乳期的妇女在生育后6星期内,如果月经还没有恢复,便不能受孕。其实,尽管这一时期受孕的可能性有所减少,但避孕仍然是必要的。

③灌洗阴道法:即性交后灌洗阴道,是一种几乎毫无效果的避孕方法。不仅无法阻止精子在性交后90秒钟内进入子宫颈,而且灌洗所使用的液体反而帮助精子游动。

④无高潮性交避孕法:曾经认为妇女没有性高潮,便不可能受孕,这是错误的,许多妇女没有性高潮,却仍然会怀孕。

⑤阴茎内插管法:这种方法是在一根很细的橡皮管末端系一只橡皮小袋,然后把细管插进男性阴茎的尿道里,这样,射精后精子便被装进了小橡胶袋。这种方法对尿道有伤害,且容易引起感染,所以不宜使用。

⑥安全期避孕法:此法虽然方法简单,也不需要任何避孕工具,但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因为精神、情绪环境的改变、性生活刺激、妇女自身健康等都可以引起排卵的提前或错后,甚至发生额外排卵,故真正的安全期实难掌握。

⑦体外射精避孕法:认为男子只要人为控制在即将射精的一瞬间中断性交,迅速抽出阴茎,将精液排在女性生殖道之外,即可以达到避孕目的。但实际上失败率较高,因为多数男子不能准确地把握时机,难免将少量的精液留入阴道,更重要的是在射精之前的分泌物中就含有精子外溢,即便男子有很好的自控能力,也会导致避孕的失败。

(5)男女避孕的利弊。

单纯就避孕而言,男性避孕有许多女性没有的方便和好处。如结扎法,男女结扎手术都有严格的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但相对比较,男性结扎手术比较简单,因输精管较容易在很薄的阴囊壁触及固定,只须在阴囊皮肤上穿一个绿豆大的小洞便可提出输精管结扎,手术仅需要几分钟,万一需要做吻合术也较输卵管吻合术简单,因此一般情况下应以男方避孕为主。

(6)人工流产及其危害。

人工流产是在避孕失败导致怀孕时的一种补救措施。人工流产可根据妊娠月份的不同而采用负压吸宫术、钳刮术或天花粉引产、水囊引产等方法。一般术后在观察室休息2个小时,无异常情况即可回家休息。2周内免做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

反复多次的施行人工流产会引起月经紊乱或闭经、发生子宫腔粘连、易患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穿孔、引发盆腔炎、如严重损伤则会引起子宫内膜硬化而诱发癌变。因此,不少专家建议对一个未婚青年应该避免婚前性行为,防止未婚先孕的发生。

当必须要行人工流产术时,应注意:最好在妊娠10周以内,最迟不宜超过12周,如超过14周就需用引产术了。

据临床观察表明,未产妇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可达15%以上,对卵巢功能恢复也有一定影响,容易发生人流综合症及术后宫颈、宫腔粘连造成腹痛闭经。如人流后再次妊娠时,前3个月容易发生阴道出血,胎盘容易前置、后置、粘连或残留,导致妊娠晚期出血、早产或引起死产,分娩过程中发生急产、宫缩乏力及产后不明原因的出血增多,新生儿死亡、畸形、低体重儿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为了自己和未来孩子的健康,未产妇最好不做或少做人工流产。

(7)停止避孕与开始怀孕。

刚停用避孕药就怀孕不好,因为避孕药是激素类药物,在服用期间对卵巢的分泌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在刚停药的几次行经中,由于卵巢分泌性激素的水平尚未恢复到正常,会使子宫内膜有些变薄,容易导致受精卵着床不牢而流产,所以刚停服避孕药应改用其他方法避孕一段时间,一般以半年左右为佳。卵巢的功能和子宫内膜的周期变化都恢复正常,这时再怀孕就可以顺利着床,并生育出健康的小宝宝了。 +Dun56Zb/fBc8sW4ynUfwQ1U+tPnhKGr6QE67Ls6Pc2aolFi9mNxFffd918QpW9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