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患者早期常出现眉部外1/3的皮脂肥厚和眉毛脱落。麻风病也名汉森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细菌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侵入人体,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
过去认为这是一种遗传疾病,是一种不治之症,但现在已经弄清该病与遗传无关,可以治愈。
根据皮肤症状和神经症状,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面部、躯干、四肢伸侧、臀部等处出现界线分明的大小不一的红褐色斑。由于最终侵害周围神经,所以引起感觉障碍。此外,病变的神经不规则增粗、变硬,由于神经功能障碍使皮肤萎缩,手指变曲呈爪形手。
全身出现半球状的大小结节。当面部出现较多的结节后,呈狮子一样的面形。
麻风病人可以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如一般的农业劳动,轻便的手工操作等,劳动不仅可增强体质,且可纠正手足畸形,促进疾病痊愈。
麻风病人常常有皮肤的损伤,所以,应保持皮肤的清洁,经常洗澡、更衣。当皮肤有破损时,应保护好破损处,可用清洁纱布覆盖,并保持其干燥,以免遭到污染。病人的足底最容易发生慢性溃疡,不易愈合。因此,要保护好足部。不要赤脚行走,平常要穿柔软的袜子和鞋,避免外伤。因为病人的触觉、温度感觉、痛觉功能均有障碍,所以要注意避免接触热的物体,或与尖锐的物器碰撞,以免造成伤害;还要经常检查身体有无破损处,以防止病人因疼痛不敏感未发现破溃处而耽误治疗。如有破溃,应每天清洁创面,可用3%硼酸溶液,0.5%~1%腐殖酸钠溶液,1∶4000~8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伤口;然后用凡士林纱条或鱼肝油纱布外敷,促进肉牙组织的生长。部分畸形者给予外科矫形术或成型手术。对兔眼行筋膜悬吊术,对脱眉施行植眉术,对鞍鼻用软骨或硅胶填充成型,同时注意调整神经功能。
一般没有传染性的结核轻型麻风及查菌阴性的未定类麻风患者,在有条件时可以在家治疗,不必进行特殊的隔离。有传染性的瘤型,界线类、中间界线类,结核样型麻风反应期及查菌阳性的未定类患者,原则上还是应隔离治疗。过去对这类病人专门建立麻风村,远离人群实施较长时间的隔离治疗。现在,在坚持采用联合化疗方法的前提下,麻风病人原来的隔离治疗方法已经不再强调作为常规的要求和必要的措施了。而且麻风是与病人密切接触才有可能感染。不过,对这些病人还是应该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病人可单独居住,避免集体生活,所需的日常工作用品应固定使用,没有经过消毒处理,不要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物品,可以煮沸10分钟,不能煮沸的,用消毒剂浸泡。被、褥可在阳光下暴晒3~4小时。病人的分泌物,如痰、唾液等,加等量的10%~20%漂白粉乳液,搅拌后放置2~4小时;排泄物如粪、尿、稀便可直接加漂白粉,用量为粪便量的1/5,充分搅匀后放置6小时;成形便加2倍量的10%~20%的漂白粉乳液,搅拌后放置6小时;每100ml尿中加漂白粉3g,充分搅拌后放置2小时后弃去。沾染了病人分泌物的敷料,可以焚烧。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特别是在有伤口的时候。
在有麻风的地区,应早期发现麻风患者,在有条件而病人较多的地区,可进行普查,对已经治愈的病人也应定期进行随访,早期隔离和早期治疗麻风患者是控制和消灭麻风的重要关键。对病人家属及密切接触者要给预防性服药,可服用氨苯砚50mg/天,或者二乙酰氨苯面油剂1.5ml(含25mg)每隔75天肌内注射1次,为期2年。在长期用氨苯砚治疗的地区,在药物预防时应短期服用利福平。尤其是儿童,应该接种卡介苗。以提高机体对麻风杆菌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