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中医对肾病的认识

肾的中医生理

中医理论认为:肾属于五脏之一,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理论,肾与心、肝、脾、肺四脏形成一个相生相一的整体。肾与膀胱相为表里,开窍于耳朵。肾有藏精、主生长生殖和发育、主水液、主纳气和主骨生髓的作用。

生命动力之源

我们的祖先经过数千年的观察,认为肾“藏精”,而“精”包括了“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肾脏是禀受于先天、连接后天的枢纽。当孩子出生时,他从父母处所禀受的“先天之精”就贮存在肾中,而在后天的成长发育中,人体从自然界吸收并萃取的精华也归于肾。先天之精需要不断得到后天的滋养和充实才得以生长、强壮和延续,而后天之精的化生又依赖于先天之精的蒸化,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肾精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既能推动自身的各种生命活动,又是产生新生命的物质基础。先天之精不足,婴幼儿就会生长发育不良,出现“五迟”(站立迟、行走迟、出齿迟、长发迟、说话迟)和“五软”(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青壮年期还表现出生殖能力低下、早衰等。所以说先天之精是生命的肇始,是构成人脏腑、气血、骨骼、肌肉、筋脉等的物质基础,故中国历代医家将肾称作为先天之本和生命之本。

天癸的产生与消亡

当肾中的精气充盛到一定的阶段,就会产生一种促进和维持生殖机能的物质——天癸,于是男子就得以发育成熟,产生精子和排精现象;女子则月经来潮,具有了生殖能力,标志着进入青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肾中精气也会慢慢减少,这时天癸也随之逐渐衰竭,机体就开始从强壮走向衰老。《黄帝内经》就有这样的记载:女子到了“七七”四十九岁以后,由于天癸的衰竭而出现绝经,生殖系统功能减退,不再能生育子女。天癸的产生取决于肾中精气的盛衰,它与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有关,可见肾中精气的重要性。所以养生的关键就在于懂得如何保养肾中的精气。

生命之门——命门

《难经》称命门是“诸神精之所舍,元气之所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命门好比是“走马灯”中的烛火,烛火旺则走马灯中的图案就会转动得快,烛火微弱则转动得就慢,而一旦烛火熄灭也就不再转动了。命门的功能还包括“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即人体的生殖功能。因此,命门具有肾的功能,肾亦具有命门的作用。

肾主水液

人体中的水液主要通过脾的运化、肺的宣发肃降和肾的蒸腾气化,并以三焦为通道而得以布散到全身,然后再经过代谢,化成尿液、汗液和气排出体外。这个过程虽然是人体中多个脏器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但是肾脏在其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无论是肺的宣发肃降,还是脾的运化都依赖于肾的蒸腾气化,都要靠肾的推动来发挥它们各自的功能。由于尿液的生成与排泄在维持人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而尿液的形成与排泄与肾的蒸腾气化功能直接相关。如果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功能失去正常,或者气化功能不足,则水液无法得到正常排泄,就会出现小便量少、下肢浮肿等症状;或者由于肾气不能固守水液,会出现小便清长、夜尿明显增多等症状。

肾主纳肺气

只有依赖肾的纳气作用才能使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从而使肺吸入的清气能下达到肾,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故称“肾主纳气”。古代医家就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之说。所以当一些中老年人患了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出现呼多吸少、动则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治疗上采用相应的补肾纳气的方法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肾主骨生髓

“肾主骨生髓”与肾中所藏的精密切相关,因为肾精可以生髓,骨骼要靠骨髓的滋养才能生长、发育,并且坚强有力;同时脊髓又向上与大脑相连,脑海也要靠髓的充盈才能聪颖敏锐。因此中老年人和肾虚患者出现肢酸乏力、骨质疏松、头昏耳鸣、反应迟钝等症状都与肾中之精的衰减有关。可见在肾与骨骼、大脑之间有一个体系,相互影响,当肾脏功能衰退的时候,骨骼和脑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而当骨骼和大脑发生退行性改变时,也会累及肾脏的正常功能。

中医认为肾病的病因

肾脏病的致病因素比效复杂,中医概括起来可分为外感因素、内伤因素、病理产物因素和药邪致病等四类。

外感因素

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疠疫之气皆为外感因素。由于人生活在自然界里,任何疾病的发生均会受到自然界各种气候的影响,上述外邪侵犯人体同样也会造成或诱发肾病的发生。

如《素问水热穴论》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跗肿,本之于肾,各日风水。”《医学入门》指出:“阳水多外因,涉水冒雨,或兼风寒暑气。”从临床来看,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等肾病的发生或诱发加重,与这些外感因素的侵袭均有密切关系。外邪致病,可单独致病,亦可相兼为患,但临床以两种或两种以上致病因素联合作用多见。如急性肾炎的发病,常常有感受风热,或风寒,或风寒湿等外邪的病史。祖国医学认为,外邪一般是在人体正气虚弱的情况下才能侵袭人体致病。外邪伤肾可分直中和递传两种形式。因肾居下焦,位于人体较深层次,故外邪伤肾,多首先侵袭肺卫肌腠等浅表层次,由表入里,由上而下。因此,外邪直接侵及肾脏者较少,大多经标本倾移,脏腑传受,逐渐波及肾脏。

内伤因素

内伤致病是指排除近期外邪干扰的情况下,由机体的内在原因而导致的疾病。同外邪致病相比,内伤致病有两大特征:一为复杂性,即其发病多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而是若干因素相互作用、交结而成。其发病后,病理机制也较为复杂,病位多为数脏同病,病性多为虚实错杂。二为潜发性,即内伤致病,很难指出明确的发病时间,病人未觉察病情,其病理机制早已暗成。内伤致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先天不足、七情内伤、饮食不节、久病过劳等。

(1) 先天不足

精气禀赋不足和妊娠调养失宜导致的先天不足、阴是偏颇是形成肾病的重要因素。先天禀赋不足,如后天喂养得法,用后天饮食水谷之精,补其先天精气之不足,也容易造成肾病;如后天失调,脏腑失养,易为外邪侵袭,甚则生长发育迟缓,也会导致致产生筋骨痿软、鸡胸、龟背、遗尿等肾病的病征。先天禀赋不足,与肾气的强弱和肾中阴阳的偏盛偏衰密切相关,这种关系又构成肾脏致病的病理基础。如有的人禀赋阴盛阳衰,其致病多形成肾阳不足、虚寒内盛的病理征型;反之则易形成阴虚内热之症。

(2) 七情内伤

七情是人类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或自身的各种活动的情感反应,包括喜、怒、悲、恐、忧、思、惊七种情志活动。

一般情况下,七情属正常生理活动范畴,并不致病。但这些情志活动过于强烈、持久或失调,即可引起脏腑失调、气血紊乱而致病。实际上,人类的各种情志活动,均以肾精为物质基础,七情过用,必引致肾精的过耗,从而导致肾病;另外,七情还可通过其他脏腑,间接导致肾的损伤,如悲可伤肺、金不生水等。情志失调不仅是引发肾病的一个因素,也是诱发肾病趋向严重的原因。如遗精、阳痿这些性功能不全的患者中,由于精神紧张,常常导致病情反复不愈,甚至日趋严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若遇情志失调,亦常致病情恶化加重。

(3) 劳倦过度

劳倦包括房劳和形劳,前者指色欲过度,后者指运动过极,过分消耗体力。人的一切运动能力皆以元气为动力,而元气又由肾精所化生,如体力过用,扰伤筋骨,必然耗精伤气,内损及肾;而房事过度,不但耗精,而且伤神,而神亦以精为之守。在临床上,劳倦伤肾,多以虚症为主。一般常可见到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眩晕遗精等肾气亏虚之症。但由于人的体质不同,又有阴虚、阳虚之分,阴虚者可兼见潮热、盗汗、梦遗、口干、舌红等虚热之象;阳虚者可兼见畏寒、肢冷、滑精、阳痿、舌淡等虚寒之症。女人劳倦,还可损及冲任,引起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流产不孕等症。

(4) 饮食不节

过饥、过饱和五味龟背都属饮食不节。过饥指摄食不足,体内所需营养得不到充分供应,气血生化之源则匮乏,后天之精无以濡养先天之精,久必先天之精亦不足,从而导致肾精的虚亏。过饱指饮食过量,超过了体内正常的需要,发生营养过剩。这种过剩的营养,常化为脂肪,存积体内,久之则形成气衰,痰湿内生,阻滞气血,遏伤阳气,从而导致肾阳不布,百脉不畅,产生诸多肾虚之症。另一方面,摄食无度,暴饮暴食,还可损伤脾胃,进而及肾。五味偏嗜,恣食膏梁厚味、辛燥刺激食物,不但可使某些脏气偏盛偏衰,亦可造成肾中积热,消谷耗液,五脏之阴液失其滋养。

病理产物因素

指因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产物,主要指水湿、淤血。这些因素成为肾病加重、恶化的病因,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由于肺、脾、肾功能失调,致使水湿内生,这些水湿又可影响脏腑功能,如湿邪困脾,可使脾气进一步虚弱,进而及肾,致使水肿愈重;湿邪滞内,又可阻碍气机,可致机体气机升降失常,气血逆乱;水湿亦可阻碍血液运行,形成血淤,使水肿进一步加重。淤血是许多肾脏病如肾肿瘤、肾动脉硬化症、肾静脉血栓等形成的重要病因和病理产物,亦存在于多种肾脏病如急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的发病过程中。现代医学证明,肾脏局部或弥漫性淤血,可引起肾血流量减少,继发性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临床在辨证的基础上使用活血祛淤药,可取得更好的疗效。淤血的形成可因脏腑功能障碍而致气滞血淤;或气虚血淤;或脉络损伤,血出离经而导致血淤;或因湿热郁久不解导致血淤。

药邪致病因素

药邪伤肾一般多因误治或用药不当所致。如误用或过量使用对肾有毒副作用的药物(氨基甙类、镇痛剂、雷公藤、关木通等)常可引起肾功能不全、间质性肾炎等肾病的发生;又如过用苦药,日久可致肾阴不足,过用寒药日久可伤及肾阳;或以温补药治疗肾阴虚症,以养阴清热药治疗肾阳虚症,这种由误治导致的药邪,于病无益,反而加剧原来病情的发展。另外,现代医学治疗肾病而运用的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常伐真阴,助生湿热,形成阴虚内热或湿热内蕴之症,并使原有肾病病情加重或迁延难愈。

此外,久病及肾也是肾病发生的不可忽视的一个致病因素。

中医认为肾病的病理

肾脏疾病的病理是指肾脏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肾脏疾病种类繁多,病变之理也相当复杂,但其基本的病理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主要表现如下:

肾脏疾病,系由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后引起的肾脏及其与之相表里的膀胱功能失常、脏器实质性损害。因此,此类病变的主要病变部位当以肾与膀胱为中心,临床上以肾主水功能失常及肾主封藏失职为主要病机,以水肿和蛋白尿为基本表现,但肾主水及主封藏功能的正常发挥,还有赖于脾、肺、肝、心、膀胱、三焦、胆、小肠及其所属之经络等能够正常地行使各自的生理功能,肾与其他脏腑生理上的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必致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传变。肾脏功能失调,常常影响其他脏腑,从而出现其他脏腑的病理变化,而其他脏腑之病变,亦每每导致肾脏受累,从而决定了该类疾病在发病之初即具备了其病位非及一脏一腑一经一脉,病机非为一端之病理复杂性,此亦正是运用六经辨证方法论治该类疾病的前提。

肾之病变

肾为先天之本,内寓真阴真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肾主水液,此项功能之发挥,有赖于肾中精气之气化,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排泄、体内代谢平衡,起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当各种原因致使肾元亏虚,气化失常,皆可导致肾主水液功能的削弱甚或丧失,从而出现水肿等病证。同时,肾又主封藏,其意是指肾脏对精气具有闭藏作用。肾对精气的闭藏,使精气不致无故外泄,为精气在体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理效应,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若肾气亏虚,精关不固之时,必使蛋白精微失守而下泄尿中,从而在临床上出现蛋白尿等,精微遗泄日久,更耗肾之阴阳,致肾中阴阳更亏,使病情加重。各种肾脏疾病的中、后期,多有突出的肾虚表现,或肾阳不足,症见腰痛、畏寒、肢冷,或肾阴亏虚,而见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等等,另有一部分患者,经过恰当治疗,在蛋白尿消失之后,仍可出现肾虚的表现等,此与中医“久病及肾”之说颇为切合。肾虚之后,一方面无力抑制固邪,使固邪萌动,再则肾中阴阳失衡,又可生成固邪,从而致内外相招,发生本病,在病变过程中又可致下虚、邪留等诸多病理变化,则可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

主要是机体自稳态的失衡,突出表现为免疫功能的紊乱。无论是肾阴虚或是肾阳虚,皆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失调。各种肾脏疾病无论初起表现为何种证型,最终都会影响到肾,使肾的功能紊乱,水液代谢失调。发病之后,以肾、膀胱及三焦等为中心,各种有害因子潴留不去,致肾阳衰败,阴阳离决而死亡。在其病变过程中,肾虚是否纠正,则关系着整个疾病的进展,若肾虚转实,机能逐渐恢复,将各种毒邪排出体外,则疾病即可向愈。反之,若肾虚久久不复,且进一步恶化,使各种毒邪留滞,则最终形成正气衰败,由多种肾脏疾病进入慢性肾功能衰竭。

心之病变

心与肾,同属少阴,二者为水火之脏,心主君火,肾主水液,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使肾水不寒,肾水上升,使心火不亢,从而水火既济,阴阳交泰,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反之若种种原因破坏了这种平衡状态,即可发生病变,在各种肾脏疾病中主要表现在:一是心阳不振,不能下温肾水,使肾水泛溢。二是肾阳不足,寒水上逆,致心阳亦亏,从而出现心悸、气短、小便不利等。三是阴虚火旺水留,是证之形成或由肾水亏虚,不能上济心火,致心火偏亢,或心火先亢,下及肾水,使肾水亏耗,肾失气化,又致水留,临床可见口干少津,或口舌生疮,五心烦热,心烦失眠,小便不利等。

脾之病变

脾之病变,亦与本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除脾虚不能抑制固邪外,脾虚尚可产生一系列肾脏疾病的病理变化。首先,脾虚易致或加重水肿。各种肾脏疾病多表现为水肿,脾主运化,属土而制水,当脾虚之时,运化不力,则每每导致水湿内停,内犯脏腑经络,外溢肌肤而为水肿。脾脏功能好坏,直接关系到肾主水功能,当脾虚湿盛之时,可传之于肾,发为水肿。从临床角度来看,在各种肾脏疾病中,尤其是慢性者,脾虚之见证往往较为明显,如面色苍白,身重肢沉,纳呆(注:胃的受纳功能呆滞,故名,也称“胃呆”。即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便溏,疲乏无力等。导致脾虚的主要原因有:

(1) 饮食不节等后天失调

先天禀赋不足,乃体内固邪沉伏,损伤脾气而致。总之,无论是先天不足,或是后天失调,或是体内固邪留滞而致脾虚,脾虚一旦形成,则又可导致水湿潴留,加重水肿。

(2) 脾虚易致和加重蛋白尿

蛋白尿亦是各种肾脏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究其机理,固有诸多原因,但脾虚在此亦起重要作用。盖与脾虚失于运化及统摄、肾虚失于封藏密切相关。脾气散精,灌注一身,脾虚不能运化与统摄水谷精微,既不能上注于肺而布散全身,又不能下注于肾而藏之,则清阳不升,精微流注,加之湿热胶结,肾虚不固,则精微自小便而出,即形成大量的蛋白尿。同时,在病变的过程中,脾运正常,则水谷源源不断地化生精微,足以对从尿中流失之蛋白进行补充,复因脾虚不运,后天匮乏,人体精微得不到及时补充,必致机体更虚,加重病情。

(3) 脾虚可致或加重血尿

血尿在各种肾脏疾病中亦相当常见,究其原因,虽与湿热迫血妄行有关,但脾统血,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脾气充足,统摄血液,循经流注,不致外溢。当各种原因造成脾气不足之时,脾失统摄,血不归经,则可形成血尿。

(4) 脾虚可导致和加重贫血

贫血在各种肾脏疾病尤其是各种肾脏疾病后期极为常见,究其机理,莫不与脾虚密切相关。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当脾气虚弱,不能化生水谷精微,则血失化源。又因脾失统血而致血尿,使从小便中丢失,复因肾主藏精,精血互化,今脾虚不能达肾而藏之,则肾精亏乏,无以化血等,皆可形成贫血。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肾炎或慢性肾衰之贫血,可能与低蛋白血症以致胃肠道水肿,尿素在胃肠道被尿素酶分解成氨刺激胃肠黏膜产生炎症或溃疡,肾功能衰退影响胃泌素的排泄或灭活,形成高胃泌素低胃酸等,致不能正常地消化吸收有关。另外,慢性肾炎或慢性肾衰时,不仅破坏了大量的肾小球,同时也毁坏了大量的肾小球旁器,不能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皆可引起难治性的肾性贫血,此与中医学的认识有相同之处。

(5) 脾在免疫学中亦占有重要位置

实验证明,对脾虚患者采用补气健脾之方药治疗,在纠正脾虚的同时,也看到免疫功能的改善。当脾机能低下时,对免疫反应就失去应有的控制能力,则表现为免疫机能的紊乱,此与各种肾脏疾病发病及预后的关系极为密切,多种肾脏疾病尤其是肾小球疾病乃是由于免疫机能紊乱,大量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而机体不能顺利清除,影响肾小球功能而发病,进而导致疾病逐渐恶化。

综上所述,脾虚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从临床角度来看,多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初、中期多见脾气虚或气阴两虚之象,甚至有一部分病人从发病到治愈,始终以脾气虚或气阴两虚为主要病机,而无明显的肾虚表现,说明了脾虚不仅是多种肾脏疾病常见的病机,而且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脾虚水肿时正虚程度较轻,病邪尚未深固,机体组织的损伤尚不严重,因此较为容易治疗,经过准确地辨证,恰当地用药,消除肾脏疾病发展的因素后多可得到缓解,而使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若失治误治,正虚不复,邪实加剧,则使疾病进一步恶化,正虚程度不断加剧,多表现为由气虚发展为阳虚,更使病情复杂化,再进行治疗,已较为困难。可见,脾虚之证既可向愈,亦可恶化,因此可以说脾虚是多种肾脏疾病发病及病机转变的重要环节。

肺之病变

肺与肾,一属金,一属水,为母子之脏,有金水相生、金水同源之内在联系。二者在经脉上亦相贯通,生理上相互紧密联系,病理上必然相互影响,每每肾亏及肺,肺虚传肾。在肾脏疾病上,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水液代谢上,肺为水之上源(注:),功主通调水道,肾主水而司二便,若感受外邪,肺气不宣,水道不通,皮毛闭塞,水液外不能得汗而泄,内不得从小便而排,形成肺肾俱病,如风水之患即是。若为内伤,或先伤于肺,致水液不得外散,下不能达于膀胱,留之于内,肾无所主,或先伤于肾,水湿内留,上千于肺等,皆可致肺肾同病,表现出水液代谢失常。二是在精微布散上,肺主宣发,主布散精微,肾主藏精,若先病于肺,则肺失宣发,精微不布,或肾无所收,易致肾精亏乏,或肾精无所布散,聚而外溢。若先病于肾,肾失闭藏,则肺无所散等,皆可导致精微在体内代谢失常,从而出现蛋白尿等等。

肝之病变

肝与肾经脉相联。肝藏血,肾藏精,而精血可以互化,故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之说,故二脏之阴可以互注,而同盛同衰。在各种肾脏疾病中,其病理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肝阳上亢

当各种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损伤肝肾之阴,水不涵木,以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甚则肝阳暴张,亢而化风,亦可出现肝风内动之征,在各种肾脏疾病中多见于高血压,或肾脏疾病后期所见之抽搐等。

(2) 肝不藏血

或见血液外溢,从而可出现血尿等,或肝血不足而见贫血、妇女月经量少甚或闭经等。

(3) 肝之疏泄失常

肝主疏泄,与胆、三焦等共同主持着人体气机之升降调节,若各种原因导致肝之疏泄失职,则三焦不通,气逆则水逆,上则水入即吐,时时津液微生,下则腹满肢肿,小便时时不通。肾病日久,水湿内留,阻碍气机,影响肝之气机升降,气机内郁,又是形成瘀血及内毒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其与心包共同为厥阴之主脏,二者一近君火,一藏相火,又主疏泄而藏血,最易导致虚实夹杂、寒热互见、阴阳气不相顺接及浊毒内壅之证,多见于各种肾脏疾病的后期。四是肝木失养,肝主筋,开窍于目,在各种肾脏疾病中,由于种种原因以致肝肾亏虚,每致筋目失养,从而可见下肢拘挛、视物昏花,或眼底出血等。

膀胱之病变

膀胱与少阴肾经直接相通,在经脉上互相络属,构成了表里关系,说明二者联系最为密切。其主要生理功能为贮藏和排出尿液,因其经脉分布于人体最外,且其又与外界直接相通,故最易受邪侵,无论外邪从皮毛而入,或是从外阴而犯,膀胱皆首当其冲,其病变为尿急、尿频、尿痛、小便灼热疼痛、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则尿闭。又因其经脉上与少阴肾互相络属,结构上与肾互通,故膀胱病变最易传肾,在各种肾脏疾病中膀胱病变极为常见。

小肠之病变

小肠泌别清浊之功能,与尿液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其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反之,若小肠泌别清浊之功能异常,则大便稀溏,小便短少,甚则亦可导致小便点滴不通。种种肾脏疾病中,初期多由外邪入侵,首犯太阳,侵入膀胱与小肠,导致二腑功能失常,出现小便异常,进而产生诸多病理产物,为害机体,加重病情。因肾为水脏,又为一身元气之根本,故二者关系极为密切。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为人体元气和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正常情况下肾、脾、肺等功能正常,三焦畅通,元气贯通,水津四布,内外和调,自无病生。反之,如果外邪内积,影响了三焦功能,使其气化失常,三焦不通,即可造成水液潴留。少阳胆附于肝,其有疏泄气机之作用,与三焦共主人体之枢机,当各种原因致三焦及胆功能失常,初则致水液内侵外溢,发为水肿,继则致毒素内积,毒害脏腑,出现种种变证。

胃与大肠之病变

胃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之府,其又主肌肉,凡一切水谷皆从口入于胃,当邪从口入者,多犯于胃,大肠又主水液之吸收等,在肾脏疾病中,或邪从外入而侵及阳明,或从口入而犯之于胃,多从热化,久而生毒,外溢肌肤,发为毒疮,内侵脏腑,产生诸多病变等。

经络之病变

经络为人体脏腑、组织及气血水液等的联系通道。在病变过程中,一则外邪侵袭致经络闭塞,水液不布,酿成水患。再则水气为病,多侵及脏腑,阻塞经络,导致经络病变。

总之,种种肾脏疾病尤其是后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更是形成多脏腑、多组织、多器官的广泛病变,上焦不纳,浊阴上逆,则呕恶必现;中焦不化,湿溢于外,则浮肿立见;下焦不通,浊邪无外排之路,邪毒内生,损气耗精,加之卫阳不充,易招外邪等。清气不升,元气不利,决渎失职,浊毒内蓄,五脏六腑皆乖,全身上下俱病,寒热虚实并见,已涉及多个脏腑为病,形成关格重证。

由上可见,肾脏疾病的病位,已波及人体脏腑经络和营卫气血,与六经辨证所述病位相当。

中医认为肾病的病理特性

西医所说的肾炎、肾结石,中医所说的肾虚、肾囊风,都可称之为肾病。肾患病之后,它在病理上有一些特性,从中医角度来看,肾的病理特性有以下几点:

肾恶燥

肾是主水之脏,肾水欲其充沛而不匮乏,宜润而恶燥。肾恶燥是历代医家治肾病时一直恪守的一条准则。辛润肾燥之药,是指菟丝子、巴戟天、补骨脂这一类润药,不是指肉桂、乌头、附子一类的燥药。在饮食宜忌方面,一定要注意,如食品中的辣椒、生姜之类,其味虽辛,肾水枯燥者食之实属不宜,因为这些食品之性不润,自然起不到润燥的效果。

阴常虚

《难经》将肾一分为二,于是便有了左肾主水,命门(右肾)主火之说。在生理情况下,这种水火都是无形的,无形之水火,被人称为元阴元阳。元阳中医称少火,有温熙作用,是生命的一种动力。这种火不能妄动,妄动就成为一种能劫伤肾水的贼邪了。这种“贼邪”因为是生自肾中,是有形之火,中医称之为“相火”。之所以称肾火为“相火”,是因为心在五脏中属火,肾在五脏中属水,在五脏中,水只有一,而火却有了“君火”(心火)和“相火”(肾火)。古人认为一水二火,不易取得水火均衡,所以就把这看作了肾阴常虚的原因。因为肾属水,心属火,火属阳,水属阴,所以有些医家有时直接称肾虚为阴虚。基于“一水不能胜二火”的论点,中医认为“火易亢,水易虚”,根据肾的这种病理特性,用苦寒咸寒之药来泻火,通过泻火来补肾,可以使肾阴得以坚固,即以泻药之体作补药之用。

精易耗

中医的肾并不单指解剖学上的肾,而是一个藏精之脏。五脏的伤损,时间久了,都会影响到肾所藏精气的充盈。精之为物,“施之则生人,留之则生身”,但房事太过,泄精一频,也会影响肾精的充盈,所以古人认为,精为人身之大宝,成之难,亏之易。若精气充盈,就不会有肾虚之症。所以《难经》论五损治法时指出:“损其肾者,益其精。”至于补精之法,《阴阳应象大论》原则性地指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内经》则扼要指出,女子月经不调这一类病,是血脉不调;男子肾气虚亏这一类病,是阴精不足。治疗后种疾病,一般要降心火益肾水。益肾水一般习惯用柔润滋补之药。降心火就是通常所说的“泻南补北”法。

火宜藏

肾为水火之脏,藏于水内的火是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少火,火藏水内。肾水不寒,才能蒸精化气。但如果下焦阴寒之邪太盛,寒水之气使少火不安其位,迫阳上越;或肾水虚亏,阴不涵阳,阳不恋阴,导致虚阳浮越。这两种虚火前人都称之为“龙雷之火”,龙雷之火上游是肾火不藏,是一种病态,因为肾火只宜敛藏而不宜上越。

久病之伤,穷必及肾

疾病拖延治疗的时间长了,机体上的伤害到最后一定会牵涉到肾,引起肾的阴、阳、气、精的虚亏。这是中医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久病之伤、穷必及肾”就是这一经验的总结,对以后的临床实践,一直起着指导作用。

“及肾”是指伤及到肾,即肾虚。近代中医,在治疗一些慢性病,特别是在已经有腰膝酸软、耳鸣眼花、小便清长等一些肾虚体征时,常常加用一些补肾药或以补肾为主,用补肾的办法来作为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段,这既是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结合,也体现出中医治疗学特别注重增强自调自控能力的特色。实践证明,这一特色也正是中医治疗学之所长,它对某些缺乏特效药的疑难杂症和某些不易治愈的慢性疾病,确实具有自己独到的优势。

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传统上认为肾无表证与实证,肾之热,乃阴虚之变,肾之寒,由阳虚而来,但根据临床实际,肾的实证还是存在的,如湿热内蕴、淤血阻络、砂石阻滞等,是为肾的实证,或虚中夹实之证。肾虚之证,一般分为阴虚、阳虚两大类,总的治疗原则是“培其不足,不可伐其有余”。阴虚者忌辛辣,忌过于苦寒,宜甘润益肾之剂,以补阴配阳,使虚火除而阳归于阴,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者忌凉润,忌辛散,宜甘温益气之品,以补阳配阴,使沉阴散而阴从于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此外,基于阴阳互根的道理,补阳时应顾及阴津,补阴时应顾及阳气,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而源泉不竭”。

至于阴阳两虚,则为精气两伤,就宜阴阳并补。肾阴虚者,往往导致相火偏旺,此为阴虚生内热之变,治法应以滋阴为主,参以清泄相火;肾阳虚者,在温肾壮阳的基础上,必须佐以填精益髓之品,以资其生化之源。

中医从辨证分型的角度将肾病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两大类。

肾阳虚主要包括以下四种证型:

肾气不固

主要是劳损过度,久病失养,以致肾气亏损,失其封藏固摄之职。

肾不纳气

主要指劳伤肾气,或久病气虚,气不归元,肾失摄纳。

肾阳不振

主要指禀赋薄弱,久病不愈,或劳累伤肾,下元亏损,命门火衰。

肾虚水泛

主要指禀赋素虚,久病失养,肾阳亏损,不能温化水液,水邪泛滥而上逆,或外溢肌肤。

肾阴虚主要包括以下两种证型:

肾阴亏虚

主要指房事不节,劳倦过度,或久病之后,真阴耗伤。

阴虚火旺

主要指劳倦过度,耗伤肾阴,或热病之后,阴津耗伤,阴虚生内热,水亏则火浮。

肾病中医治疗的优势与不足

对肾病的治疗,目前就总体来说,中医应该优于西医。

西医对各种肾炎、肾病、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多采用激素疗法,但激素对病情的掩盖性较强,副作用明显,且易复发。对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治疗,除了透析,肾移植外,尚还缺乏较理想的方法,况且,透析只能维持生命,治标不治本,且易产生依赖。再说,肾移植成功率较低,排斥现象一时难以解决,再加上费用的昂贵,往往使患者望而却步。

中医则就不然,一方面疗效明显,不易复发,另一方面,无痛苦、无毒副作用、费用低,所以说目前中医对肾病、尿毒症的治疗,与一些医疗技术发达的国家相比不分上下。

总之,肾病虽然难治,但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把握治疗关键,用药合理,一定会取得理想疗效。

而采取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治疗肾病,则既善于宏观的抽象和综合,又精于微观的还原和分析,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基础上,全面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中西医结合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是临床治疗本病的常见思路与方法。自1984年在国内首先提出关于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激素的标准方案以来,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得到很大提高,但是这也仅对部分敏感病例有较好疗效,而且即使加用细胞毒药物也难以避免不良反应及减量和停药后反跳和复发的发生。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取效缓慢,但副作用少,且疗效巩固,经过长期的研究探索,中西药合用可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减少激素的不良反应,提高疗效,推迟或减少复发时间。 2K7M4pGhJjpPjgGRqxzJmaneeswWbgva24c8XLykA6aj6/B+Cea7DScC1z42P3j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