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

如何早期发现肾病

多数肾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治疗困难,极易复发。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十分重要。早期发现肾脏疾病,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注意。

定期检查身体

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快,人们的压力大,不能得到较好的休息,一些慢性疾病常常被忽略。尤其是中青年人,由于身体素质一直较好,机体的代偿能力较强,肾病的早期可能无任何症状,当疾病的严重程度超出人体的代偿能力时,才出现临床症状,此时治疗已经晚矣。临床上在单位体检时发现肾脏疾病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定期(如每年1次)检查身体可以早期发现肾脏疾病以便提早治疗。

了解常见肾病的早期信号

各种肾病的早期往往都有一些临床表现,也就是肾病相关的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检查也可以做到早期发现。以下即是肾病的早期症状表现:

肉眼血尿或尿色深,呈咖啡色或酱油样。

浮肿,如眼睑、颜面或下肢浮肿,清晨明显,自然可消退,浮肿按后有凹陷。

无原因血压高,没有高血压家族史。

尿频、尿急、尿痛。

腰疼、疲倦乏力、头晕。

尿液中出现泡沫。

肾病易患人群

肾病患者中存在着肾病易患人群,比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自身免疫疾病、系统性感染、泌尿系结石、下尿路梗阻、肥胖等病人容易患肾病,此外老年人、有肾病家族史的人也易患肾病。

肾病的早期征兆

对照肾脏病的症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我检查,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有没有浮肿

浮肿是内脏异常的一种警告。

(1) 可能是急性肾炎

得了感冒之后,两周内要注意:脸上的小皱纹和眼部周围细小皱纹是否因浮肿而不见了;小腿骨的部分用手指去压,手指压凹陷处,很久才会恢复。

(2) 可能是肾硬化综合症或肾功能不全

脸和脚、腹部、肋膜等水分积留,造成全身浮肿;胸水积存、腹水滞留。

(3) 可能是妊娠中毒

一般妊娠妇女都有水肿现象,这可能是妊娠中毒。

排尿有没有异常

排尿异常应早做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肾脏病。一日的排尿量1000~1500毫升,次数4~8回属正常。

(1) 频尿

常有频尿的尿意,但排尿量很少。可能是膀胱炎或肾炎、前列腺或尿道有问题。

(2) 乏尿

一日400毫升属乏尿。可能是急性肾炎、肾硬化症候群或急性肾功能不全等。

(3) 多尿

一日2500毫升以上,可能是慢性肾脏炎、糖尿病等现象。

(4) 夜间多尿

夜间要上好几次厕所,有可能是慢性肾脏炎或前列腺肥大等。

(5) 尿崩症

排尿量一日在5000~10000毫升的话,大约每30分钟就要上一次厕所。

(6) 蛋白尿

和肾脏病的关系很密切,但是蛋白尿严重的程度不能作为判断疾病轻重的指针。生理性的蛋白尿和疾病无关,剧烈的运动之后、酷寒之时或情绪激动之后,有此现象,并非肾脏病的症状。

(7) 血尿

是非常重要的肾脏病的症状。

可分为肉眼可见的血尿(可以直接目测的血尿);显微镜的血尿(在显微镜下才可看得见尿里含有血)。是肾炎、肾癌、膀胱炎、结石等症状。

扁桃腺每次发炎就出现血尿,这种是年轻人的一种免疫球蛋白A型肾炎,或是一种目前原因不明的特发性肾出血。

(8) 尿的颜色

正常尿液是淡啤酒色而且是透明的,如果尿液是混浊的颜色,那么就有几种可能:

混了细菌。

混了红血球或白血球。

有大量结晶。

浓尿白血球增多,尿液混浊,有可能是膀胱炎或急性肾盂肾炎。

腰或背是否疼痛

要注意腰或背部、下腹部的疼痛感!

(1) 腰部有沉重感

水肾症或囊胞肾等,肾脏会慢慢肿大。

(2) 腰部、背部疼痛

肾结石在尿道中通过时,有肾盂肾炎或急性肾脏炎时,肾脏忽然急肿涨,就会出现剧痛。

(3) 排尿时剧痛

排尿有剧痛现象,可能是尿道炎。

疲倦或头疼的现象

疲倦和浮肿是肾脏病的征兆。

(1)疲倦

在感冒或扁桃腺炎发病的1~2周之后,全身无力,开始头痛,可能是得了急性肾炎。

(2)头痛

突如其来的头痛,可能是肾脏病造成的高血压。若头痛、眼花、心悸、失眠要赶快去看医生。

(3)浮肿

浑身无力又浮肿,脸色也不好,可能是慢性肾脏炎。

浮肿或脸色不好看,也可能是慢性肾炎。

脸色不好看

脸色不好、印堂发黑就得注意了!

(1) 脸色青白,皮肤没光泽

这可能是浮肿和贫血造成的,也可能是急性肾脏炎及肾硬化症侯群。

(2) 皮肤发黑、浮肿

这可能是肾脏病正在发病,肾功能降到正常的10%以下,肾量减少;体内毒物排不出去,造成积留。

看近物吃力

连看报上的字都觉得吃力,就得去检查!

平常要注意视力的变化。肾脏病发病中会造成视力障碍。视力障碍的形成是肾脏病造成血压上升,影响到视网膜,以致眼底发生变化的结果。

肾病的常见症状

肾脏病的常见症状有水肿、尿少或无尿、多尿、尿频、血尿、尿中泡沫增多、腰酸痛、高血压及其他一些全身性症状。

水肿

常出现于眼睑、足踝及背臀部。严重时可伴有胸水、腹水及会阴(阴囊、阴唇)水肿。若皮肤破损,水肿液可溢流不止。水肿位置可随着体位的变化而移动,如平卧时以眼眶周围的软组织最明显,站立或久坐之后可以在内踝处出现凹陷性水肿。水肿发生时均伴有尿少及体重增加,严重患者全身水肿液可高达20~30升,所以要识别有无水肿,宜每日起床排空大、小便之后,空腹测体重,观察逐日的变化。

尿少或无尿

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少于15~20毫升)叫少尿,少于100毫升叫无尿。此时肾脏已不能从尿液中排出人体的代谢废物和毒素,无法调节水、电解质和内环境的稳定与平衡,应紧急找医生诊治。

多尿及夜尿

每昼夜尿量超过2500毫升称多尿。如果没有饮水过多、没有使用利尿药物、没有患糖尿病、没有垂体系尿崩症等肾脏以外的因素,则多尿是肾小管浓缩功能不全的表现。正常人日夜排尿量有一定规律,日间尿量应多于夜间,其比例为2.3∶1,夜尿不应多于750毫升。若夜尿增多,日夜尿量之比发生改变,亦是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的表现。若进行检查可发现尿比重及尿渗透浓度降低,中医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肾气虚弱、下元不固、摄纳无权所致。

尿频

尿频是指小便次数多,但每次的尿量却很少;尿急是指憋不住尿;尿痛指排尿时尿道口及小腹胀痛,多见于膀胱炎。

血尿

是血液经损伤的肾小球、肾小管或混入尿液造成。如出血量多,不需辅助工具,肉眼便可察觉者称肉眼血尿;出血量少,肉眼看不见,需离心沉淀之后取沉渣涂片,经用显微镜观察才能发现的称镜下血尿。一般认为肉眼血尿多见于结石、肿瘤等泌尿外科疾病,而镜下血尿多数为肾小球疾病引起。

尿混浊

尿液混浊的状态,盐类或细胞性混入物都是导致尿混浊的原因。

以盐类为成因时,会呈酸性反应,而且冷却后会产生尿酸、尿酸盐、草酸石灰的沉淀。含尿酸的尿液加热后,会呈透明状,相反含草酸石灰的尿液加热后,则不会呈透明状。另外,呈碱性反应时,会产生碳酸石灰、磷酸盐和磷酸盐,加醋酸后,便会呈透明状。

以细胞性混入物为成因的尿混浊,是因为尿中混有红血球、白血球、上皮细胞、细菌类等。其中细菌类的细菌包括大肠菌、葡萄状球菌、连锁状球菌、结核菌、伤寒菌、螺旋菌等。

患有急性肾盂炎、膀胱炎、肾脏结核等病时,白血球会增多,从而会导致排泄浓尿。

此外,当尿中含有淋菌时,所产生的脓并不会溶入尿中,而是成丝状在尿中浮游。而当尿中混有脂肪、乳糜、精液、女性阴道分泌物等时,尿液也会呈混浊状态。

蛋白尿

患有肾脏病后,大部分尿中都含有蛋白质,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往往并未患有肾脏病时,尿中也会有蛋白质出现。妇女月经或生产时,经常会有蛋白尿的情形,此外,脑震荡、便秘、冷水浴后等,也都可能会现出暂时性的蛋白尿。若是冷水浴后或激烈劳动后所产生的蛋白尿,便无大碍。

所患的肾脏病若是原发性萎缩的初期,并不会有蛋白尿,而且患有肾炎或糖尿病性肾症时,有时也并不会有蛋白尿。

以肾脏病为成因的蛋白尿,又称肾性蛋白尿,这是因为血清蛋白素和血清球蛋白留于尿中所致。

一旦出现蛋白尿,血清蛋白素便减少,相反地血清蛋白便会增加,而血清蛋白素的减少正是形成浮肿的原因。

患有因尿细管机能障碍导致的肾硬化疾病,尿中会出现大量蛋白尿;患有急性肾炎时,一般不会产生。不过,患有急性肾炎丝球体疾患、瘀血肾、淀粉状脘肾、萎缩肾时,便会有较浓的蛋白尿。

蛋白尿的多少不一定和疾病的程度有关,往往患有萎缩肾时,虽然蛋白尿很少,却是严重的疾病。

患有肾结核、化脓性肾炎、肾肿疡时,不但排脓尿,而且会有蛋白尿的现象。

尿中泡沫增多

是尿中出现大量蛋白的表现,此时应做尿常规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

腰痛

阵发性的剧烈腰痛,甚至沿侧腹部向会阴大腿内侧放射,或伴呕吐,称为“肾绞痛”,多见于肾盂结石或输尿管结石,此时要观察有无血尿。肾盂肾炎时,腰痛常伴发烧,肾区(背部二侧肋脊角吐,即背腰处)有叩击痛,尿检可发现白细胞增多,尿培养有细菌生长。肾小球疾病时多数只有腰部不适、隐痛、或仅感腰酸。

高血压

肾脏病人就医时应注意检查血压,若血压升高,常是病情加重的表现。另一方面,高血压病人亦应注意检查尿常规,观察血压变化与尿蛋白增减的关系,以便医师鉴别是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还是高血压导致的肾脏损害。

其他现象

如出现精神委靡、食欲不振、肢软乏力,面色苍白、贫血等,应考虑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宜及时做血、尿的有关检查。

肾病的主要危害

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国内外均属常见病。据美国肾病学会统计,在美国,慢性肾病的病人约占全国人口的3.3%。老年人好发肾病,近几年也呈年轻化趋势。随着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高,继发性肾病也越来越多。据最新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近百万人死于各种肾病引起的疾病,而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当中继发性肾病已占主要部分。

慢性肾功能衰竭可导致尿毒症性肺、高血压、心力衰竭、尿毒症性心包炎等循环系统病变以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多脏器、多系统损害,并可导致代谢失调、肾性骨病并发感染等。慢性肾病多属于终身治疗性疾病,需长年用药,高额医疗费用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因此,要极力保护肾功能,避免肾功能不全病症的发生。

肾病的综合预防

引起肾病的原因很多,但一些肾病还是可以预防的。比如说急性肾小球肾炎。其预防措施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感染细菌、病毒后免疫反应性损害的发生。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锻炼等于为健康投资。肾病的发生与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常以感受风寒、风热、风湿之邪为始因,所以,要预防肾病的发生,就应注意天气寒暖的变化,增减衣服,避免阴雨天外出,避免汗出当风、涉水冒雨、穿潮湿衣服,时刻警惕外邪的侵袭。如发生其他疾病必须早期进行有效治疗并保持愉快的心情。

加强个人卫生

注意保持皮肤、口腔清洁,睡前后、饭后漱口,预防皮肤疖肿等皮肤化脓性感染。一旦有病,早诊断早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勤换衣裤,可防止泌尿系感染;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有利于代谢废物的排除。

应劳逸结合,起居规律

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因为生活无规律、睡眠不充足、暴饮暴食、酒色过度、劳逸过度,均可降低人体对外邪的抵抗力,增加患病的机会。房事过频易伤肾精而致肾亏,因此房事应节制。应多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冲洗尿道,促进细菌和炎性物质的排出。

避免或慎用肾毒性药物

使用对肾脏损害较大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甲氰咪胍、消炎痛、扑热息痛等时要格外注意。

预防继发性肾病的发生

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结缔组织病、乙肝等慢性病的病人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并要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

肾病的日常预防措施

需要就医的情况

(1)喉部、扁桃腺等发炎链球菌感染时,需立即治疗

用药治疗要彻底,不可中途而废,否则链球菌容易感染肾脏发炎(尤其小朋友更要注意)。

(2)止痛剂残害肾脏,未经医师处方严禁使用

一般市售之止痛剂如止痛片、头痛散等如要长期使用时请与肾脏专科医师讨论,因止痛药长期使用,对肾脏有严重伤害。

(3)未经医师处方乱服成药,有碍肾脏功能

有很多人有病时经常自作主张购买成药服用,不恰当地使用药物,会防碍肾脏的功能。

(4)肾脏病请看专科医师

乱投医只会加速病情恶化。不幸患肾病,请马上看肾脏专科医师,做最适当处理,否则乱找江湖医师吃药,误了治疗时机,会产生更多的并发症,甚至于短期内会变成尿毒症。

日常生活的注意

(1)适量(充分)喝水不憋尿

尿在膀胱里太久很容易繁殖细菌,细菌很可能经由输尿管感染到肾脏,每天充分喝水随时排尿,肾脏亦不易结石。

(2)控制高血压

如有高血压,请马上找医师吃药将血液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因长期的高血压将不停地破坏肾脏的微小血管,从而导致肾功能损害。

妇女怀孕前做好检查

妇女怀胎时,肾脏负担会明显加重,所以怀孕前最好检查有无肾脏病,如果有相当程度的肾脏病时,请速向肾脏专科医师咨询可否怀孕,否则盲目怀孕,肾脏病可能马上恶化演变成尿毒症。

养肾要注重平衡

分辨肾阴肾阳

由于肾的重要性,使得人们对其百般呵护,于是在药房中时常可见到琳琅满目的补肾药。但如何进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要是不辨体质进行滥补,其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肾精由于其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人体各脏腑组织起温煦、生化、推动的作用;肾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人体各脏腑组织起到濡润、滋养的作用。平时这两方面互相协调,互相依赖,并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如果某些有害因素影响了人体的这种平衡,就会造成阴阳失调,发生肾阴虚、肾阳虚或阴阳两虚的不同征候。这时如果不辨清人体的情况,一味单纯地补阴或补阳,只会出现雪中送冰、火上浇油的不良效果,使得症状加重。同时由于肾与各个脏腑、组织、经络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肾的病变也会影响到其他脏腑,而其他脏腑的病变也同样会影响到肾的功能。在进补时,如果能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协调好这种关系,往往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少食盐能增寿

对肾的补养和保健,要注意摄入食盐的量。食盐中主要含有钠和氯这两种元素,它们在人体内起着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一旦人体缺少了盐,就会出现全身乏力、头晕、呕吐、血压下降,甚至昏迷等症状。尽管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但如果过多食用,反而会损害肾。据日本的调查资料显示:广岛地区居民每天食盐量在15克以上,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达20%,脑溢血的发病率也特别高。而在每天食盐量10克的其他地区,高血压的发病率为10%,可见摄取过多的钠盐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中年人更应做到饮食清淡,以免血液中的钠离子过高,引起血容量增加而加重肾脏的负担,特别是高血压的患者或易感人群,要少摄入食盐。一般而言,正常人的食盐量应控制在每天不超过10克,最好是控制在6克以内。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低盐饮食和药物治疗是同样重要的。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每天的食盐量最好要控制在4克以内。

肾病的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的检查,是一种临床上普遍而重要的诊断方法。

肾病患者,每日尿量在浮肿时常会减少,在肾功能不全出现代偿性多尿时常增至2000~3000毫升左右,尿常规检查便可以发现许多异常现象。

尿常规检查的异常

(1)蛋白尿

潜伏型者较少,肾炎活动时常增多,在肾病型时,蛋白尿最多(每日可排出5以上)。至晚期,肾小球多数毁坏,蛋白漏出反而减少。

(2)红、白细胞

其数理根据炎症活动程度决定。通常为显微镜血尿,以基膜病变为主者尿中红细胞常不多或溃乏,在疾病晚期,红细胞一般减少。但在尿毒症有出血倾向或急进性高血压出现肾小动脉坏死时,尿中红细胞可以增多。白唇胞也常增多,此与肾炎活动度有关,若有大量白唇胞出现,要考虑并发尿路感染的可能性。

(3)管型

细胞管型的出现预示着疾病的急性发作,肾病发生时可常见大量颗粒和透明管型。所以在疾病时期,残存的肾小管增粗,管腔扩大,可有粗大的颗粒或蜡样管型出现。

(4)尿比重

受尿量、尿蛋白量多寡影响,晚期因肾脏浓缩及稀释能力减退,尿比重常可固定于1.010左右。

尿常规检查的方法

(1)煮沸法

将尿加热煮消费品,待白浊后滴醋酸数滴,结果若仍呈白浊的话,即可确定为阳性蛋白。

(2)矿基水杨酸法

加醋酸数滴,再加2~3滴20%的矿基水杨酸,若结果呈白浊,即可确定为阳性蛋白。

(3)试纸检验法

将试验纸浸在尿中,以试纸颜色变化的强弱,来判定蛋白浓度。使用这种检验法非常的简单,每个人都可以做,适于在家中疗养的人。

(4)观察法

一般使用的是石蕊试纸,健康人的新鲜尿呈弱酸性(PH60)。

(5)显微镜检查法

尿呈混浊时,用离心法使其沉淀,再用显微镜观察沉淀物,可分别判定红血球、白血球、上皮细胞、圆柱体、细菌等物质。

肾脏损害的先兆

肾小球是构成肾脏的最基本构造,它是250~300万个负责清除和过滤人体新陈代谢后的废物和毒物的肾小球。肾小球的“外衣”在医学上称为滤过膜,其通透性的强弱对血液的净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将体内的某些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酐等大量滤出,同时又能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等保留下来。而一些小分子物质,如无机盐、水分和葡萄糖等,即便被滤出,也会被肾脏的另一重要结构——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倘若肾小球发生病变,如肾小球肾炎,会使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强,血液中的蛋白质,甚至红细胞都可由此滤出,出现血尿、蛋白尿。如肾小球发生大量硬化,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则可降低或消失,使血液中的代谢产物滞留在体内,导致尿毒症的发生。

肾脏功能如此重要,抽以对于肾脏疾病的征兆必须引起重视,当发现以下3~4种情况时,请及时去医院就诊:

早晨起床时发现上眼睑不明原因的肿胀。

手或脚水肿,按之凹陷。

排尿时有烧灼样感觉。

尿量持续增多,特别是夜间尿频。

尿中带血,或夹有血块,或尿液呈洗肉水色。

尿液混浊,且带有大量的泡沫。

腰背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与运动无关。

血压升高。

肾病的应对措施

许多病人当发现患有肾病时马上就会与尿毒症联系在一起,十分恐惧。其实,肾病并不可怕,除了急进性肾病外,多数肾病都表现为一个慢性过程。只要能够在早期积极治疗,预防和控制肾病的加重因素,许多病人是完全可以避免最终发展至肾功能不全的。

得了肾病以后不必悲观,应面对现实,消除对疾病的恐怖心理,不要忌讳就医,应到正规医院肾病专科咨询并进一步检查确诊自己得的是哪一种肾病、肾脏功能如何、肾功能不全处于哪一期,并积极接受正规的治疗。

肾病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消除心理压力,保持一个乐观健康的心态。注意休息避免过劳,预防和积极控制上呼吸道感染,饮食宜清淡,注意血压和血糖的变化,以促进临床症状和尿常规检查恢复正常。恢复期应定期复查,适当注意身体锻炼。

肾病是慢性疾病,一般治疗期较长,药物见效较慢,所以不要频繁更换治疗方案,要有一个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一些肾病病人往往只注意尿常规的结果,其实,肾病的治疗并不仅仅是为了改善临床症状和尿常规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护肾功能。 qvJJ8jBz01gqadYRJgdvYtvM7f0jAdG9s5d+0HEJNWTp8q4mbi/xFziyWMF/3wc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