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3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生与死

千百年来,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都试图用宗教、神话和传说来解释人的生与死,解释我们从何处来,又将要到何处去。前面说过,宗教和神话正是西方艺术得以产生的土壤,是艺术永不枯竭的灵感来源。那么,在艺术中,各个文明对待生死的态度都是怎样的呢?

小时候,我们都会问一个问题: “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

妈妈会说:“你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当然,长大后我们都知道其实是父母生的,父母又是由他们的父母生的。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最早的祖先,他们是谁生的?那时科学并不发达,这些疑惑就触发了人类的想象,继而形成了许多“创世神话”。虽然神的世界并不比人类太平,但当我们扒开那些故事纷乱的外衣后就会发现,它们其实都是在追问两个困扰我们最深的问题:世界是从哪里来的?人类又是从哪里来的?

第一个问题, 世界是从哪里来的?

中华文明有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古希腊时期的人则相信原始神叫盖亚,这位众神之母创造了所有的神明。希伯来文明的源头《旧约》写道:“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这就有意思了。要知道当时的人们可没有电话和互联网,不可能串通起来编造逻辑如此相似的故事,那为什么不同地方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人类生于混沌之中呢?

《创造亚当》(The Creation of Adam)

米开朗基罗(M ichelangelo Buonarroti)

1508—1512年

在神话学研究里,有一种现象叫“比照性”,即 “神话的起源来自于人类对于自身的认知”。 换句话说,他们在创造神话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自身认知的过程。因此,当人类祖先发现鸡蛋里原本是一清一浊两团液体,却能孕育出小鸡时,他们再看着清澈透亮的天空和浑浊厚实的大地,便渐渐地有了这样的感想和推论。

解决了“世界是从哪里来”的问题,我们再来想想 “人类是从哪里来 的”。 《圣经》中的《创世记》说,耶和华神(上帝)用地上的尘土捏出人,一口气吹进他鼻子里,立马就成了世界上的第一个人——亚当。而希腊神话中是这样描述普罗米修斯造人的:“他捧起泥土,用河水把它沾湿调和起来。”普罗米修斯多了一个先用水沾湿的步骤,这很明显是古代早期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至于中国,讲的当然就是女娲泥土捏人的故事。

这些神话里关于“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竟然也是出奇的一致: 是由泥土造出来的。 对此,历史学家们认为,遥远的天空会引出无尽的遐想,而充满未知的自然让人心生恐惧,只有土地能孕育农作物,赋予人类延续生命的物质资源。这和女性非常相似,所以不难理解先民会将土地联想成一个生命力旺盛的妇女,还称它为“大地母亲”。当人类进入氏族社会后期,学会用泥土烧制陶器的时候,他们又开始畅想:既然泥土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器物,那么泥土能不能造人呢?

人们在蒙昧时期汇总出来的思想精华都浓缩在了神话里,成为了早期艺术创作的母体。艺术在神话世界里就此生根发芽,形成了不同的体系和风格。

“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解决了,接下来就是 “我们要到哪里去”的问题。 可惜这个话题就不是那么轻松了,因为它的答案只有一个:死。

人们恐惧死亡。一个曾经会唱歌、会劳作、会思考的身体,就这样僵硬了,腐烂了,那我们的意识将去向何处?那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活着的人是不会知道答案的。有人相信,死后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也有人相信死只是一个短暂的停止,生命是可以复活的。人们尽情发挥想象,仿佛这样就不那么可怕了。

曾经有一个国度,对“重生”的想象登峰造极,甚至因此创造出了举世无双的艺术。它就是古埃及。 古埃及人为什么如此执着地相信着“死而复生”这件事呢?

胡夫金字塔(Great Pyramid of Khufu)

约建于公元前2580年

《亡灵书》(Book of the Dead)

约公元前1275年

古希腊的一位历史学家曾说,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从南到北贯穿埃及,注入地中海,养育了这个民族,被称为埃及的“生命之河”。但是这条大河每年的7月到10月都要泛滥一次,淹没农田,摧毁房屋,无数人流离失所。但洪水一旦退去,却能留下最肥沃的土壤,人们又纷纷回来播种、庆祝丰收。这种被摧毁之后又可以重新再来的无限循环,就是古埃及人一直以来的生活环境,也影响了他们的信仰和观念:生命也是这样的,我们可以“死而复生”。

所以,埃及与其他古文明不同,留下的建筑古迹并非君王生前住的地方,而是他们死后的坟墓。这些法老们举全国之力,去搭建他们死后的大房子。生前惨淡一点无所谓,但死后的栖息地必须要稳固啊。在法国埃菲尔铁塔建成前,地球上最高的建筑就是胡夫金字塔。如果你去埃及开罗,站在这些金字塔群脚下向上仰望时,就真的会感叹当时的人们是多么渴望战胜死亡,走向永恒啊。当一种信念达到极致时,它所诞生的艺术形态,便成了这些拔地而起的人类奇迹。

光有房子还不够,重生的基础是人。古埃及人是把肉体和灵魂分开看的,他们称灵魂为“ka”,认为肉体死亡后,灵魂ka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接受神的审判,过关后就会回到肉体,满血复活。虽然灵魂不灭,但肉体会变得腐烂,所以又有了木乃伊。古埃及人把保存好的肉体用纱布一层层地包裹起来,然后在墓室留下如何重生的壁画,等待灵魂的归来。

今天我们看到的古埃及壁画是很有特点的。你会发现他们笔下的人体有着共同的特征:一只正面的眼睛和侧面的头部,正面的上半身连接着侧面的腿,同时还有两只左脚。

这……不合逻辑呀。 但这个不合理恰恰就是古埃及绘画艺术的典型特征,我们叫它“正面律”。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不管你的画是不是符合逻辑,我只管怎么在一个二维的平面中,表现出一个身体最完整的样子。

这是因为古埃及人的完整和我们现在说的“像”并不一样,他们要的是把最能表现特征性的角度保存下来。比如画人脸的时候,要勾勒出侧面的轮廓,因为人的侧脸更具有辨识度,这也是为什么硬币上的头像往往都是侧脸。但是人们对眼睛的印象却是正面所呈现的形状,所以古埃及人会在侧脸上画一个正朝着画面外的眼睛……不只是人,风景他们也这么画。比如其中的一幅方形风景壁画,四周是整齐的树,中间部分用棕色画出一个长方形,里面有一个更小的蓝色长方形代表池塘,池塘里面完整地排布着鱼、天鹅和水草。因为遵循正面律,他们的画面没有前后的景深,也没有合理的空间结构,只要画得完整,看起来就像小朋友画的一样。

除了“正面律”之外,古埃及艺术还有另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程式化。 在画面中,主人要比奴隶大,男人要比女人大;在颜色上,前者也要比后者更深;坐着的雕像必须将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每一个神也都有一个固定的外形,比如太阳神贺拉斯就是一个鹰的形象。如果有一组泥刻板族谱,你一个字都看不懂也没关系,看颜色就行。泥刻板的下方有四个颜色很浅的小人,一看就会知道,她们是这个家族最后的四个女孩。

所以你看,古埃及艺术好像是很神秘、很难懂,但只要你知道,不管是金字塔、木乃伊还是“正面律”的壁画,它们都是为了一个明确的“死而复生”的目的,就都真相大白了。

贝聿铭大师当年在设计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入口时,参照了金字塔的正四棱锥体,设计了玻璃材质的“金字塔”。这件事挺有意思的。以前,古埃及金字塔是用来安置木乃伊和陪葬品的,渴望的是生命的延续;而到了20世纪,博物馆却是用来陈列过去的艺术品,期待的是艺术的永恒。

意公子说

如今,关于“人类是从哪里来”的问题,人们已经知道了进化论和“宇宙大爆炸”。然而人死后要去哪里,世界未来又会怎样,仍旧没有人能说清楚。生存还是毁灭,虽然谁也交不出一张满分的答卷,可双手一握,选择的权利就在手中。时间往复的行进中,我们向死而生。就像古埃及艺术的神秘感,也都是来源于“死而复生”这一目的。关于生死的哲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它们最大的意义,或许是人们在思考的时候,所创造的艺术,所铸就的文明。 gQQNI0uF1b41XXkQflBi9JKlGRSRJTVWbH9eZ/ebcYNlOt/Rod84KD4lRfuZfJ5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