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这本书写给那些努力想要成为好父母的朋友和教育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希望能从社会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把当代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讲清楚,减轻大家的焦虑,帮大家找到家庭教育的方向和具体操作方法。

中国的父母太冤了

2007年到2009年,作为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教师,我在哈佛大学做燕京访问学者。由于我的研究方向是家庭社会学,所以我当时跟合作伙伴——哈佛教育学院和人类学的教授们一起到社区去走访那些“有问题”的孩子。这里所谓“有问题”的孩子不是指人品不好的孩子,而是指那些在街头斗殴、离家出走,甚至有吸毒情况的孩子。

我们在走访中发现,这些孩子几乎都处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里:要么是他们的父母自己有严重的问题,比如吸毒;要么就是父母自己的生活很艰难,或者对孩子没有什么责任心,不太管孩子,甚至遗弃孩子。总而言之,在美国,孩子出现问题往往是因为背后有一个特别不靠谱、特别不负责任的家长。

回到中国以后,我也开始接触一些“有问题”的孩子,比如离家出走的孩子,经常打人的孩子,网络成瘾不回家的孩子……这时,我发现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这些“问题孩子”的父母跟我在美国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当然也有不管孩子的父母,但是大部分父母不是自我享受型的,而是极具牺牲精神,把时间、精力、金钱都投入到孩子身上,甚至有些父母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可是,孩子还是会离家出走,跟父母的关系还是很糟糕,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爱和牺牲在全世界都是有名的,可是收获的结果却和投入完全不成正比。这么一对比,我就觉得咱们中国父母太冤了: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对孩子这么尽心尽职,可还是出问题了!美国家庭出问题的都是那些父母不负责任,或者自己不努力的,而我们完全不是啊!

所以,从2009年开始,我就把研究的视角放到了那些委屈的父母身上。我很想找到问题所在:为什么这么努力的父母却没有收获好的结果?怎么做才能让父母不再委屈,让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更多“想不通的父母”“努力的父母”。他们各有各的问题,但是背后的原因却有很多的相似性。

想不通的父母

2019年上半年“小龙女”吴卓林又上热搜了。据港媒报道,曾经有网友连续两天在加拿大多伦多偶遇吴卓林及其女友。该网友爆料,吴卓林在附近垃圾站拾荒,将居民丢弃的物品循环再用,疑似靠捡垃圾为生。

“捡垃圾”加上成龙非婚生女的身份,再一次让这个18岁的女孩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这已经不是吴卓林第一次上热搜。2015年,她以“遭受母亲虐待”为由第一次“报警抓母”。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她又因“自杀自残”“出柜”“离家出走”“二度报警抓母”“失踪加拿大”等缘由,和频频失控的母亲吴绮莉一起成为TVB式八卦连续剧的主角。

在被女儿报警抓进警察局后,吴绮莉曾在节目里讲述她对女儿的溺爱和体罚。

她回忆,在“报警抓母”之前,她们的母女关系都很好。女儿“9岁前,每天早上上厕所,都是我抱着她去的,15岁前她还没醒我已经开始帮她换衣服……”但同时,吴卓林“不乖,我抓过去就打,打完以后就拿《辞海》,让她顶头上两小时不能放下来,否则就挨打”,还“试过用皮带抽女儿的大腿和屁股”。还有一次,过了晚上11点,催了好几遍,吴卓林都不睡觉,吴绮莉就“拿了很厚的纸,让她在那写‘我不睡’,停下来就打……写到第二天早上5点多”。

吴绮莉一直没有想通,为什么孩子到15岁就变了?为什么自己这么爱她,对她那么好,她却不领情?为什么自己那么严格要求她,她还是会变坏?为什么相比父亲,她更憎恨付出这么多的妈妈?

这样想不通的父母有很多很多,中央电视台曾播过一部名为《镜子》的纪录片,里面的很多“问题少年”的父母都是这样想不通的父母:为什么孩子就不能学好呢?为什么我说的话他都不听呢?

努力的父母

一位因为孩子出生而考了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直在教育路上努力的妈妈,看了很多的育儿书。在孩子六岁以前,她带着孩子旅游,给孩子讲各种故事,让孩子学各种艺术,并且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非常有计划性,孩子也很开朗。她觉得已经给孩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孩子一定能顺利成长。结果孩子小学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就让她崩溃了,竟然考了全班第四名,而且是倒数第四名!她实在想不通,这么聪明的孩子,她用了这么科学的方法,为什么竟然考了倒数?

她觉得自己不在乎孩子的成绩,允许孩子自由发展,可是当孩子期末考试依然是倒数的时候,她一下子从一个强调快乐、自由发展的妈妈,变成了一个“鸡血妈妈”,一个寒假给孩子报了三个培训班。结果,一直活得比较散漫的孩子对这种安排出现了生理性不适应,开始有各种小毛病。

这位妈妈说:我不在乎成绩,可是考倒数肯定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也会让他的学校生活变得很悲催,这个时候,我们父母一定要帮助他成长。

于是,这位妈妈又开始努力地学习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自驱力、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等各种教养理论。孩子的成绩终于有了起色,亲子关系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位妈妈开始逢人就说:孩子还是要上培训班的,要提前学习,否则进小学会很惨。曾经的快乐教育似乎被证明失败了。

在后来做大范围的研究和咨询的时候,我遇到很多这样委屈、想不通、努力的父母,他们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中间几乎可以没有过渡,孩子从听话变成叛逆似乎也是刹那的事情。

今天做父母真的很难,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所以跟大家一样,也会有很多育儿上的压力和困惑,也看了大量的育儿书,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学术界有很多靠谱的文献,把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是怎么一回事讲得非常清楚了。可如果把这些理论用在孩子身上,就需要很小心,因为各个家庭的文化语境、背景和孩子都是不同的。

尤其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包括我们的朋友圈和各类公众号,各种良莠不齐的理论、方法等充斥眼球。我发现好多错误的家庭教育理念在朋友圈里到处转,一会告诉你孩子哭泣坚决不要抱,一会又告诉你孩子哭泣一定要抱起来。很多年轻父母感慨,看的育儿书越多,读的文章越多,面对孩子反而觉得越束手无策、越焦虑。

散乱的、没有依据的“育儿理论”不仅不能帮到父母,反倒让父母不知道到底什么是正确的。甚至有人离婚两次,有一天突然幡然悔悟,就可以作为“专家”讲婚姻的真谛了;有的父母仅仅因为孩子幼升小上了一所不错的小学,其拔苗助长的经验就被作为真理来传播了。

没有任何知识能成为永远的真理,但是有事实依据和被实验证明的理论的确会更有效,也更能帮助到个体,而这些理论有时候却由于太过学术而“养在深闺人未识”。我觉得应该有人把这些知识和规律总结出来,以通俗的语言和可落地的方法进行传播。

否则,家长们常常很努力,用了各种方法,但却找错了方向,结果越努力越感到委屈,还想不通。

把生活升华为学术,把学术翻译为实践

家庭教育有一个特点,就是延迟性。如果家庭教育不当,其带来的后果并不会马上暴发,比如在孩子0~10岁累积的问题很可能在孩子青春期集中暴发。家庭教育问题的隐蔽性和延迟性使得很多家长无法及时调整,等到问题发生的时候,已经非常严重了。在研究中,我看到很多可以被称为惨烈的家庭冲突的悲剧,很多时候孩子跟妈妈之间根本不交流,偶尔一次交流也都是以父母崩溃收场,孩子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见了这么多悲剧,我深刻体会到,家庭教育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那后果真的太严重了。而预防问题的发生,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真的太重要了。

现代的父母已经意识到“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会看很多育儿文章。但是我发现,很多“专家”讲座都会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在讲完现状有多糟糕后,强调“爱”“平等”“放手”等概念,可是这些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如何更全面地认识这些概念已经没有版面或时间展开了;另一种倾向是告诉大家家庭教育中有关“术”的东西,比如直接就告诉你如果孩子拖拉怎么办,怎么培养孩子的某个学习习惯等,而对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没有进行讨论。也就是说,这些理论往往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病,而对于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并没有做全面的分析。

同样是拖拉,背后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孩子性格本身的问题,可能是孩子碰到了难题,可能是孩子的生活节奏跟家长的节奏不一样,也可能是孩子在用这种方式去对抗父母,等等。很多时候,家长仅仅是学了某个技巧,并没有跟进其背后更深一层的原因,从而导致处理完一个问题又出现一个新的问题,问题好像层出不穷,家长简直要崩溃。这也是为什么我想给大家全面剖析一下家庭教育理论,建立一个系统的家庭教育理念,并介绍其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此外,我发现目前在市面上流行的很多家庭教育理念,更多是偏向西方的理论,比如正面管教、PET父母效能法、非暴力沟通等,这些理论和方法有其合理性和优势,但它们更多是基于西式教育环境和西方问题,用到中国来常常会走样,也会让很多年轻父母产生困惑。比如,自由是不是就等于放任?放任是不是就一定快乐?如何理解权责利?这些话题如果不放到中国语境中去理解,就很容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心理学强调人性,社会学强调关系,中国和西方在人性上很相似,但是在关系和文化上却相差极大,很多西方家庭关系的心理研究结论是否能直接运用,还需要看本土环境。因此,理论的本土化也是很重要的。

此外,中国目前比较严重的密集母职文化(后文会详细讨论)让6双眼睛都在关注孩子,使得孩子缺乏试错的机会和自然成长的空间,出现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同时也使得照顾者,主要是母亲,长期处在焦虑、内疚和生气的状况中,既影响母亲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亲子关系。

作为一个长期研究家庭的学者,我想我可以做好这样一个桥梁:把学术翻译为实践,把那些靠谱的研究传播开来,讲清问题背后的来龙去脉,讲清各种研究的长处和局限,讲清方法背后的“道”和可操作性的“术”,也许这样能更好地帮助那些委屈的、想不通的、努力的父母。

所以在写这本书的时候,除了把理念和操作方法写清楚外,我特别希望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我并不是单纯从孩子的立场出发。我觉得在讲家庭教育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如何使孩子能更好地成长,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家长的现实。因为我自己是一个母亲,所以很清楚女性在养育孩子时会遇到什么问题,会有多么无助。简单要求女性做个完美妈妈正是女性焦虑和有压力的原因。所以,我希望同时兼顾家长跟孩子的利益,让妈妈变得更轻松、更快乐,只有父母变得更轻松、更快乐、心态更好,才能更好地帮到孩子。所以,要想孩子优秀,首先要帮助家长成长,让家长成长和享受亲子关系。

第二,希望能找到适合中国现状的育儿理论,把西方的理论、中国的研究和现实结合起来思考,做一套本土化的家庭教育方案。比如,相比于西方,我们不得不面对应试的问题,对于暴力问题的容忍不同,对于权利的理解也不同。今天,我们中国的家庭教育问题有现代教育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因此,教育的本土化特别重要。优势累积家庭教育法正是本土化的一种努力。

第三,家庭教育的方法既要有“道”的高度,又要有“术”的落地性。今天的很多育儿教育太注重“术”,没有把背后的“道”理清楚。比如看到孩子做作业拖拉,以前家长会跟孩子说“你做作业不能拖拉,要再拖拉我就揍你”,学习了某些育儿理论后,家长转变态度,温和而坚定地说“宝宝,我们可不可以稍微加快点速度,妈妈在旁边提醒你”。但是,这两种方法其实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我们其实还是在催促,还是在要求孩子做到我们要求的事情。即使家长态度变好了,也只是换汤不换药。这一现象背后有孩子的成长规律,有父母的角色定位等大问题没有被充分讨论和考虑。因此,优势累积教育法力图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教育体系。该体系既有理论阐述,帮大家理清家庭教育中“道”的逻辑,也有实践操作,让大家能够迅速上手。

家长常常说:道理我都懂,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做。但真实的情况可能是父母连这个道理都没有真正弄明白,因为还没有体会到切肤之痛,也没有真的改变认知,所以父母的理念和行为是不会改变的。

因此,在这本书中,我希望能把这个“道”讲透,能改变家长的认知,同时又给父母提供可操作的方法,从而真正提升父母的能力。这些操作性的方法,我们在过去的几年中,做了很多演练。通过近1 000个家庭的各种案例分析和咨询,我们在这本书中提出来的各种方案是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切实帮到家庭和孩子。

左手幸福,右手成功

优势累积教育法首先帮到的是我自己和我的家庭。

当把这些研究成果用在培养自己的孩子上时,我发现非常管用,而且用好的方法陪伴孩子不仅不累,还特别愉快。

比如,对于孩子要不要上学前班,很多父母都很纠结。很多父母认同孩子需要玩耍,不应该提前学习,但不上又担心孩子跟不上,学习落后。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4年在中国4个省对4万名父母和孩子(2万名父母亲,2万名孩子)做了一项调查,其中一个发现是:上过学前班跟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孩子,没有多大区别,甚至在成绩优秀的小学生里面,没有上过学前班的比上过的要多10.89%;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里面,上过学前班的比没有上过的多10.89%。因为过早学习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对立情绪,还没有进学校就恐惧学习了,也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个研究就把我的纠结消除了,学前班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帮助,还可能有负作用(具体的负作用后面会具体展开论述)。

我的两个孩子都没有上学前班,就进了学校。果然,像另一些研究说的一样,如果进了一个比较好的小学,孩子在一二年级成绩没有优势,几乎都是从倒数开始爬起来的,但慢慢他们就上升了。

我做中美教育研究的时候,就发现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国家都认为在早期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探索和游戏的机会,让孩子发展出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进行知识或技巧的训练;孩子到一定年龄,比如12岁以上,学习技巧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就会大幅度提高,那个时候,孩子只要自己有兴趣就能突飞猛进。

但是,不上学前班,并不意味着家长什么都不做,家长在孩子能力的拓展和眼界的开拓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小学一年级成绩倒数并不意味着孩子的学习能力有问题,反倒是给了孩子很好的机会,让他自己探索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我主要做的工作是:让孩子喜欢学校,不讨厌学习,逐渐学会和自己对话,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这也是很多研究告诉家长的诀窍。

为了让孩子既不用上培训班又适应小学生活,我研发了一款家庭益智桌游“能量逗”。该桌游通过和孩子的互动游戏,激发孩子的能力成长,帮助孩子掌握幼小衔接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我通过自己家庭的实践发现,真的存在一种既不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孩子的能力得到成长的方法,做父母的还不辛苦。

我家的两个孩子虽然性格脾气迥然不同,好胜心也不同,但他们都成长得让我很满意。他们都热爱生活,愿意尝试各种挑战,能够承担责任,也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每天回到家,和孩子、丈夫一起说说一天的经历,我觉得非常愉快。我们各自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第二天大家再精神抖擞地出门。我觉得家庭就是能量站,每个人都从中获得力量,继续努力。2017年,我们家被评为“上海最美家庭”;2018年,被评为“上海文明家庭”。我觉得这是对我们幸福的肯定。

在过去的10年里,我也帮助了几百个家庭走进幸福,虽然每个家庭都不同,每个孩子也不同,但孩子成长背后的规律有很多共性,这些共性应该让更多人知道。

成功和幸福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幸福的家庭并不是不发生矛盾,而是发生矛盾的时候能够有能力去解决;好孩子并不是不会犯错误,而是在犯了错误之后有反省的能力,知道去改正;好父母也不是必须要时刻正确,而是愿意改变自己来适应孩子的成长。

成功可能是某些人的人生目标,但幸福应该是所有人的人生底色。

我的人生目标就是“把生活升华为学术,把学术翻译为实践”。作为学者,我希望把生活背后的规律总结出来,变成学术成果;而作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我希望把好的学术成果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在中国逐步进入小康社会后,每个家庭都可以是幸福的,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快乐成长的环境。但现实并不理想,逐年上升的离婚率和青少年抑郁、焦躁等症状,提醒我们科学的育儿理念还需要传播得更广,还需要有更落地的操作,这样才能让更多人一起幸福。

本书力图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突破原来的思维困局,吸收有价值的教育规律,回到中国的教育现实和家庭现实中来,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教育方法,让每个父母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量和能力。

书名《做“对”懒爸妈 养出省心娃》有两层意思:第一,希望父母都能放下焦虑,不要管得太多,要给予孩子试错和成长的空间,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自己成长的智慧;第二,要做“对”的懒爸妈,父母不是彻底不管,也不是真的懒惰,而是用智慧和同理心来陪伴孩子成长。如果父母用点心,孩子就会告诉你正确的育儿方向,这样才能父母轻松,孩子上进。

相信通过这本书,你能对家庭教育有新的认识,会发现做爸爸妈妈是件轻松又愉快,而且令人非常享受的事情,孩子也会因为你的学习而受益,你这一次的学习将是对孩子最好的投资。

让我们一起成功而幸福地生活着。 fRm1aGeckRSHwE3sNbaf9sXTK6Vi37RSPRQP44d6EHPzYYRhSG1TabCq0Q4V5KU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