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催促+纠错”的后果

亲子关系本来应该是快乐和谐的,孩子本来就具有自我成长的能力。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家长对儿童的关注其实并不多,儿童成为家庭的生活中心在中国的历史其实只有三四十年而已,在没有那么多关注的年代,孩子们也都成长得很好,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多问题。

而不经思考的催促和纠错却非常有可能破坏孩子原来的成长轨迹,破坏孩子自己的成长动力,更会破坏亲子关系。

首先,催促和纠错思维常常把没问题变成有问题。孩子偶尔一两次尿床,本来是成长过程中非常正常的失误,但是,由于家长看到一次问题就非常紧张,想着一定要及时纠正过来,就会不断询问孩子为什么会尿床,甚至重新调整作息,使得孩子的压力反倒增加,进而引起更频繁的尿床。当父母不断因为孩子的尿床问题而焦虑,给孩子贴上容易尿床的标签时,孩子自己也内化了“我是个尿床的孩子”,尿床就真的成了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孩子偶尔一两次数学没有考好,就担心孩子没有数学天赋,不断纠正孩子作业的每个错误,催促孩子更努力地预习复习,反倒会使得孩子对数学学习望而生畏。催促和纠错的思维会压缩孩子自己探索和不断试错的空间,从而影响孩子发展。

其次,不经思考的催促和纠错常常会使得真正的错误得不到重视,流于空泛的讲道理。比如我们上文提到的孩子学习习惯的问题,家长不断纠正孩子的坐姿和写字好坏,忽略了孩子手腕力量的不足,不仅无法达到原来的目标,还会让孩子不喜欢写字。在儿童早期成长中,手腕的力量、身体的素质其实和学习能力紧密相关,如果父母没有把孩子看成一个有自然发展轨迹的独立个体,而是把他与标准体对比,和所谓的“正常孩子”相比,一旦发现不符合的地方,就会马上想到纠正或加速成长。纠正的方法必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不符合就改哪里,而这些表征特点很可能根本不是问题,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然表现,背后真正的问题反而被掩盖了。

孩子发烧了,父母一般都会去寻找发烧背后的原因,到底是细菌导致的还是病毒导致的,而不会只是想着降温(当然,对于大部分的发烧,孩子都有自愈的能力)。同样,孩子出现行为上的问题,背后往往也会有“细菌”或“病毒”作怪,因此只关注表面问题常常会使得真正的问题被忽视。

在有关学习力的研究中,专家们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仅和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有关,与其整体身体素质有更紧密的联系,所以,增加体育活动、多晒太阳等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帮助可能比多刷题有更深远的意义。但是,这些方面却常常被忽视。

纠错产生的第二个后果是不仔细思考问题背后的原因,大部分的纠错不仅没有用,反而会造成伤害。这样做产生的第三个后果就是孩子认同父母或老师给自己贴的负面标签,其归属感受到伤害。

父母或简单粗暴或苦头婆心地不断给孩子纠正错误的时候,给孩子传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你很糟糕,我帮助你那么多,你还是做不好。虽然很多事情在成人眼里很简单(比如字写好,专注力提高,不粗心),但是对孩子来说,他做不到,尤其当他努力过,却还是不能很快达到父母的要求,这个时候就会产生深深的无力感,觉得自己很差,没有能力做好。

尤其有的父母还喜欢给孩子贴负面标签,比如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偷懒、胆子小、喜欢打人……说得多了,孩子就会信以为真,把这些标签内化为对自己的认识。一旦孩子也认为自己就是注意力不集中,那他就很难跳出这个框架找到方法,因为只要第一次尝试失败,他就没有信心再坚持了。但实际上,任何成长都需要反复试错、多次尝试。

我针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学生举办了一个“逻辑思维与学习方法训练营”活动,把自我认同、社交能力、批判性思维、学习方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给他们上课。每次课一开始都是让他们做一个自我介绍,但每次的自我介绍是不同的。有一次,我让学生以比喻的方式做自我介绍,结果很多孩子用的比喻都是“爸爸妈妈说我像……”。其中一个孩子说:“爸爸妈妈说我就像一个饭桶,除了吃什么都不会。”我追问:“那你也觉得自己是饭桶吗?”他想了想说:“是的,没有别的可以比喻了。”

第一次课程结束的时候,这个孩子说,他觉得自己不像饭桶了,因为他发现了自己在建筑设计方面的长处,觉得自己像透视镜了。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所以,即使不同意父母的说法,时间长了也会从产生自我怀疑到最后内化了父母的说法形成自我认同。无论他表现出愤怒还是沉默,父母的语言对他来说一定会产生严重的威力。

这种负面标签贴多了,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造成孩子归属感的缺失。归属感是孩子对自己的认识: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对世界有什么意义?当孩子不断被挑剔、不断被打压的时候,他会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做不了,对这个世界是没有意义的。当没有了归属感,他面对这个世界会有很多的错误反应和处理,甚至自暴自弃。他会缺乏学习的动力,甚至缺乏生活的动力。网络成瘾、厌学、抑郁症等背后都有共同的归属感缺失的问题。(我会在第二章详细分析归属感的问题。)

这种纠错式教育的第四个负面作用是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化。父母的纠错教育在孩子的学习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当指导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总是不断地挑错,而且他们对于孩子的学习也最为焦虑,催促也会更多。因此,在孩子上学后,亲子关系恶化特别快。很多父母对这句话深有感触:“不谈学习,欢声笑语;一谈学习,鸡飞狗跳;快乐就是,出门旅行;学习就是,刻苦努力。”

父母的每一次纠错和催促都是“为你好”,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成长,也是爱的表现,但问题是,孩子非常难理解“我很爱你,但是不能接受你的行为和情绪”这样一种逻辑。

一个人感受到爱的前提是被尊重、信任和理解,但是“纠错+催促”的模式常常带着成人的傲慢,带着成人自以为是的永远正确。“我爱你”意味着“我要对你负责,你要听我的,按照我说的做”。这种模式和尊重、信任、理解往往相悖,爱的基础没有了,孩子也就很难感受到爱。

其实爱一个人,前提是尊重其个体独立性,孩子和父母是不同的,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人生;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每个个体都有犯错的权利,也有成长的权利,当父母以爱的名义挑剔孩子的时候,希望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帆风顺的时候,也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权利;要理解孩子所处的境遇,只是告诉孩子“我不接受你的行为和情绪,这是我爱的逻辑”是很难的,因为这恰恰不是成熟的爱。

成熟的爱是权责利明确的,我会告诉你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你自己选择之后的做法,并承担这些做法的后果。尤其在情绪方面,情绪无所谓好坏,孩子的伤心、沮丧、愤怒、害怕,父母都应该接受,而不是非要按照父母的想法来改变。

“无条件接纳”不是说孩子做的每件事我们都认同,当然不是这样的,父母应该有自己的是非观并传递给孩子。“无条件接纳”强调孩子的情绪父母都能接纳,孩子的行为方式如果他们自己能承受后果,那么父母也可以接纳孩子的尝试,当孩子希望改变或需要指导的时候,父母要让孩子确信我就在你身边。我愿意用自己的行为(而非语言)引导他们走光明的道路。

用行为而非语言,可以把纠错降到很低的比例。比如希望孩子一回家就做作业,单纯的语言挑剔没什么用,家长可以尝试自己一回家就先总结一下当天的工作情况,这样会引导孩子一回家就写作业。如果家长自己做不到,可以反思一下提出要求的合理性。如果希望孩子多看书,那么在家里,父母也不要看电视、看手机,多抽出时间看书,孩子也会耳闻目染。但现实情况经常是,父母自己做不到却要求孩子做到。孩子没有立刻达到父母的要求,父母就不断催促和纠错。长此以往,亲子关系的和谐就被耗尽了。 SYCqbcOw52DLFQg7qX9RcKWGRtFpr/cT0sxZot8Czf6ONZ7KjqmoA+zlQHGE6O0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