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爸去世后,家里的很多事都要杨善洲来做,但杨善洲不想一辈子给人看山林,一辈子给人放牛羊。阿妈说,大旱三年也饿不死手艺人,去学一门手艺吧。
滇西农村有很多手艺人,其中最吃香的有三大匠:石匠、木匠和泥水匠。人们兴建桥梁,建造房屋,做家具农具等都需要他们。石匠是三大匠中最苦最累的,身体不好或耐力不足都干不好。杨善洲觉得自己能吃苦,可以做石匠。于是他拜了一个石匠师学艺,先从学徒做起。
做学徒的第一年,杨善洲每天都很辛苦,但他做的事情却和石匠手艺没有任何关系。每天天不亮,杨善洲就要早早起床,他要在师父和其他师兄起床前挑水劈柴,准备好早饭,有时候甚至还要给师父打好洗脸水。
大家开始干活以后,杨善洲要把他们头一天换下来的衣服洗干净,收拾屋子,再买菜做晚饭。晚上,所有人吃过饭后,杨善洲要收拾整理好厨房,给师父烧好洗脚水,打扫干净院子才能休息。
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杨善洲每天都在师父家的院子里忙前忙后,连石匠的铁锤都没有摸过,但他一声不吭,只管埋头把自己手里的事情做好。师父看在眼里,觉得这个小伙子很不错。过了年之后,师父对杨善洲说:“你洗完衣服、做完饭以后,如果有时间,就去给你师兄们帮帮忙吧。”
杨善洲很高兴,给师兄们帮忙的意思就是可以学手艺了。第二天开始,他比以前起得更早了。他把白天要做的事情尽快做完,好赢得时间去学手艺。每到吃饭时间,大家还在吃饭,他已经匆匆把饭菜吃光,拿起铁锤叮叮当当地开始凿石头了。
杨善洲离开家的时候,阿妈曾告诉他:“马桩,学手艺要肯吃苦,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你一定要踏踏实实,好好干活。”杨善洲牢牢记住了阿妈的话,虽然一天中只有大半天时间可以学习,但他虚心向师父请教,一有机会就去观察别人怎么干活,自己练习的时候也很舍得下力气,所以他的进步很大。
大家都喜欢这个勤快的小学徒,看到杨善洲做的活有什么地方不对,师父和师兄们就会给他指出来,教他该怎么做。杨善洲认真地听完后,又仔细琢磨,尽量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短短一年的时间,杨善洲虽然比第一年辛苦,但他的技艺得到快速提高。
杨善洲的刻苦和努力让师父做出了一个决定——带着他和师兄们一起到镇康去干活。师父说:“镇康做石活的人家多,你到那里可以学到更多东西。”
他们从姚关出发,走了三天,来到镇康的流水村。这里居住的人多,比姚关热闹得多,找他们做石活的人也多。师父告诉杨善洲,他只管专心做石活,不用再做饭洗衣服了。杨善洲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师父,只有更加卖力地干活。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学徒期很快就满了。师父对杨善洲说:“我能教你的都教给你了,你可以自立门户去了。”
杨善洲舍不得离开,他恳求师父道:“师父,我还有很多东西没学会呢。师父您再教教我吧。”
师父沉吟了一下说:“什么手艺都是学不完的,因为好的手艺人干一辈子就会琢磨一辈子。石匠活分很多种,如果你还想学的话,只能再去找一位师父。”
师兄们纷纷反对:“师父,他是您门下的学徒,怎么能再去拜别的师父呢?”
师父笑了笑:“这有什么?他愿意多学一点儿是好事,我们应该支持他。”
在师父的支持下,杨善洲又拜了邻村的一个石匠为师父,跟着他到镇康的勐捧去干活了。勐捧的一个大户人家正在建造新房,把所有的石活都交给了他们。
能够参与整座新房的石活打制,是很多学徒的梦想。杨善洲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他每天早早来到工地,准备好干活的工具。干活的时候,无论师父叫他做什么,杨善洲从无怨言,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自己的活干完后,杨善洲马上就去帮其他人。建造这座新房期间,杨善洲把建一座新房需要做的石活都干了一遍。
新房交工的时候,杨善洲已经对建房子要做的石活非常熟悉了。他不仅知道要做些什么,长时间的练习还让他有了一副好手艺。师父不在的时候,师兄弟们都称他为“二石匠”,不懂的问题都来向他请教。杨善洲耐心地教导大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心得告诉他们。
有一次,他们接到了一户人家打石脚的活。师父有事要出远门,就让杨善洲带着大家去。打石脚就是给房子打基石,石脚打得好不好,关系到这座房子的基础是否牢固,因此主人家都很看重。
杨善洲要求大家把每块石头的截面都要凿平,上下八个棱角都要整齐。一个师兄说:“不用那么仔细吧,石脚打在地下,棱角整齐还是不整齐谁看得到!差不多就可以了。”
“做活计要凭良心,不能看不到的地方就糊弄人。棱角对齐了,基石才稳。”杨善洲说完,选了一块石头就开始认真地凿。不一会儿,他凿出了一块方方正正的石头,对大家说:“就照这个样子做吧。”
主人家看到了,激动地说:“有你们这样的石匠,我家的房子可以住上一百年。”
大家看到主人家很满意,就都按照杨善洲打制的那块石头干了起来。几天以后,石脚打好了。主人家付了工钱后,看到杨善洲的衣服有些破旧,又专门送了他一套新衣服。
杨善洲做了几年石匠后,当地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为人厚道,干活舍得下力气,从不偷工减料,从不偷奸耍滑的小石匠。很多人家专门去找他干活。要干的活多了,杨善洲依然毫不马虎。他和原来一样,对每一道工序都尽量做到最好,绝不降低要求。
一九八三年,杨善洲家的茅草房要修理,清理屋子的时候,家里人打算把杨善洲的石匠工具扔掉。时任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知道后,请人转告家里人:“家里其他东西要扔可以,但我的工具不能扔。要保护好,我还用得上。不要把‘当官’当成是永久的职业,永久的职业是好好地做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