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次站在讲台

从搬到后八家村小民房里住的时候,我就经常看见有一些看起来像来自外地的小孩背着书包上下学,这引起了我的好奇。

一天,我就顺着他们走的路,找到了一所学校。学校很小,说是学校,其实就是由一排普通的房子改成的教室,房子前面的一条巷道,大约几米宽的空场就算是操场了。开设的年级只有小学一到三年级,全校总共有100多名学生。小操场打扫得很干净,中间还竖起一根钢管当旗杆,高高地悬挂起了一面国旗。说实话,我还从没见过这样的学校。

不知是怎么了,自从看过这家学校之后,我心里老是惦记着,时不时就会想起在那里上学的孩子们。

后来,我打听到,这家学校是来自河南的张宝贵夫妇开办的,他们在老家都是教师。他们来北京办学也是事出有因。

在后八家村的外来人口中,河南人很多。他们大多从事废品回收行业,很多的废品回收站往往就开在村子四周,这样就吸引了很多从事废品回收的小商小贩来这里做生意。为了做生意方便,他们就租当地村民的房子居住,当地村民也乐意把空闲的房屋租给他们,可以有些收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从事废品回收的外来人员就想把子女带在身边,便于照顾。孩子小的时候,在家待着还行,等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就不能老在家待着了,可后八家村的公立学校不收这些孩子上学,这时候,就有老乡找到还在河南老家教书的张宝贵老师,向他说了这些情况,希望他来北京办学校,也算是帮老乡解决一个大问题。

就这样,1993年,张宝贵夫妇来北京办起了这所简陋的学校,起名叫八家社会学校。这是北京市第一所打工子弟学校。

学校开办之后,消息不胫而走。除了做废品回收的商贩把孩子送过来上学,种菜的、上班的、做小买卖的,这些外地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到张校长的学校。就这样,学校就有了100多个外地来京的孩子在这里上学。家长们虽然也交学费,但很少,一个学生一学期300块钱学费。

了解到这些后,我被张宝贵夫妇的办学精神所感动,于是给张宝贵校长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说自己是一名自考生,酷爱文学,同时,热爱教育工作,自己从小曾梦想过,能当一名作家或老师。后来,因为辍学这些愿望都没能实现,希望张校长能给一个机会,能招收我进学校当一名老师。工资多少都行,够我一个人租房和吃饭就可以。

也许是张宝贵校长被我的真诚所打动,他看了我的信后,同意我到他的学校教课。1998年,一过完春节,农历大年初三,我就从老家回到北京,找张校长报到了。学校开学以后,我就正式到八家社会学校上了班,每月工资300块钱,比之前在齿轮厂和文化公司都要少。

这是我第一次当老师。因为我参加高自考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张宝贵校长就安排我教语文。初次站在讲台上,我还多少有些紧张。说是讲台,其实根本没有讲台,就是学生的课桌和黑板之间那小得可怜的一小块地方,小到往往只能站下一个人。我自认为教语文会很有把握,但刚开始面对一群十来岁的小孩,还是“玩不转”。后来,听了听张宝贵校长的课,又请他亲自指导我,我渐渐找到了当老师的感觉,很快就能把课讲得很好了。

张宝贵校长人很实在。在老家从教多年,教学业务很熟,出试卷、教课,样样精通。别看是校长,但他从来不脱离教学第一线,对待教育教学工作从来都是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在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中,他是我见到的为数不多的一位懂教育的人在办学。

张宝贵校长的敬业,给我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也偷偷学习他的一些教课方法,然后,再进行吸收和创新,形成了我自己的教学方法。

当时学校里最高的年级就是小学三年级,我教三年级语文。为了不辜负张校长对我的信任,我就买了一些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专著回来自学。经过一段时间摸索,我琢磨出来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真正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当课堂的主人!

在课堂上,我把我自学的一些方法用在了教学上。我争取少占用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们。我少讲多启发,多让学生自主学习,看同学们自学得差不多了,我查漏补缺,观测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哪儿,掌握了这些情况,我再集中进行讲解。这样一来,同学们学习效果上去了,感到学习是件轻松有趣的事。

我给孩子们讲课时,虽然纪律要求很严格,但我时常用些小幽默、小笑话来活跃课堂气氛。孩子们时常被我的话逗得哄堂大笑,看着孩子们在学校开开心心地学习我也感到非常开心。

我会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遇到不敢在课堂上说话的学生,我就想办法让他开口,直到他开口说话为止。我不但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干预孩子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我通过教与学的这个互动过程,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一点更加重要。

还有一点,就是要真正爱学生,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平等相待。不管什么机会都要公平公正地给每一名学生。老师有了私心就会让学生心里不服,这样老师就不好做下去了。

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很喜欢我给他们上课了。张宝贵校长看我工作认真踏实,就在学校专门腾出一间房子免费给我住,虽然和我在外面租的房子一样小,但至少是免费的,水电费也不用我交,都是学校出。

我还真没想到,我这个半路出家的人第一次当老师还不错,不到一个学期的相处,我和这群孩子已到了有点儿难舍难分的地步。每到周六日,小小的校园就没了学生,我一个人站在校园里,心里感到空落落的,原来我是想孩子们了。

到了周一,孩子们一大早来到学校,他们顾不得放下书包,就来找我。有个好玩的,或者好吃的,就非要给我。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告诉我,甚至把心里话也和我说。我被这群朴素而天真的孩子感动了,每到周一,我和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迫切心愿,就是非常想第一眼就能看到对方!

在后八家这所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里,我待的时间虽然只有一个学期,但在这里我接触到了打工子弟这群特殊的孩子,从此和这群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子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的朴实、天真、好学,给我带来太多太多的感动。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学习条件的简陋,让我对他们心生些许怜悯和不舍。

这短短的一学期,却改变了我以后的人生。 d+SB8Ciax+G+RqX/UxKIAuSFpUB3KJcbPI0rS8v/gIqD86rlI0SlKaT7ue6uaim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