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山南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前前后后

刘一章

1975年4月至1980年10月,我在安徽省肥西县山南区任区委副书记,1978年初开始负责区委的日常工作。我作为当时包产到户的具体实施者和组织者之一,回顾往事,仍历历在目……

包产到户的起因

1978年是安徽历史上罕见的大旱之年,春季虽下了几场小雨,但雨量都不大,已有些旱情。从春天到夏天一直到秋天,没有下过一场透雨,山南区的旱情在肥西最为严重。这是因为山南区地形很复杂:山多、岗多、圩田少。全区共7社1镇78个大队,其中有2个街道大队,913个生产队。山区涉及4社21个大队。从防虎公社到金牛公社,一条长龙般的山岭贯穿东西,卧在山南大地。圩区沿丰乐河,由西大圩到洪桥龙嘴圩,涉及7个大队,余下就是一个易旱的多岗地带。因百年不遇的大旱,许多地方绝收,就连山岗和荒滩上的野草都干枯了。当时只有少数水源好的地方早稻有些收成,而晚秋作物亦收获无望,有的农民冬天吃饭也成了问题。

随着旱情的不断扩大,山南区委的领导们议论:“今年的生产形势又不妙,但要先解决群众生活用水问题。”区委组织群众抗旱保苗,要求农村用本地水源放水与提水相结合的办法抗旱。集镇采取打井的办法解决人、畜饮用水困难。我们开始从山南镇干起,新打了4口井。新中国成立前全山南镇只有1口水井,供1000余口人用水,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又陆续新增了3口井,就是1975年以前食品站、粮站、区委会等区直机关单位打的那3口井。1978年夏天,由于旱情不断扩大,人口增多,现有的井已不能满足现状,我们便在山南公社、山南医院(分院)、山南镇委、药材公司等处再打了4口井,这样周边群众用水总算得到缓解。

可是连续几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雨。到了秋季,旱情更为严重,有些庄稼已颗粒不收,面对老天如此无情,许多群众束手无策,心里出现了恐惧。这时肥西县委常书记来到我区,要求我们号召群众种“保命麦”,并对我们说:“要接受以往教训,要早准备,以防后患。”此时省委也在想办法,万里书记号召种“保命麦”,广泛发动群众抗旱种麦、打井种麦。但是大呼隆干活,捆绑在一起,人心散,出工不出效,社员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困难重重,“保命麦”种不下去。由于干旱持续时间太长,地难以翻动。当时沟渠断流,塘坝干涸,较大的水库只有库底尚有一些水,却提不上来,抗旱种麦进度非常缓慢。

黄花会议

1978年10月,区委书记汤茂林蹲点到柿树岗公社督促秋种。白天他跑田埂,晚上就带领干部党员学习“省委六条”(1977年11月,安徽省以省委名义下发的文件《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简称“省委六条”)。它的主要精神是:农村一切工作要以生产为中心、尊重生产队自主权、允许和鼓励社员搞正当的家庭副业和自留地、生产实行责任制等等。其中,尊重生产队自主权、允许搞家庭副业和自留地的政策深受社员欢迎。特别是有一条规定对大家触动很大,就是要根据不同农活,生产队可以组织临时或者固定的作业组,定任务、定质量、定时间、定工作;有些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人们从中读出了一些含义和希望。

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人们想起20世纪60年代自然灾害时期的经验教训。当年曾希圣在安徽全面推行责任田制度,使生产很快得到了恢复,且卓有成效,挽救了安徽人民的生命,受到人民的欢迎。此时我们萌发了“借地与民”的想法,但担当很大的风险:当时怕“倒退”“复辟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名。这时区委书记汤茂林在黄花大队召开老党员、老干部、老农民“三老”座谈会议,发动群众提措施、想办法,以加快秋种进度。会上有人提出借鉴1961年推行责任田的办法,说这就是希望。会议讨论结果是借田给农民种麦,实行“四定一奖”的办法。这个办法一提出,社员的劲头大了,纷纷说:这样秋种进度就快了。

10月19日,区委召开会议。汤茂林把在黄花大队先行借地的办法,拿到会议上进行讨论。他说,黄花借地种麦按照“四定一奖”办法进行。我们搞的“四定一奖”,就是定土地、定工本费、定工分、定上缴,超产全奖、减产全赔。区委7个委员都认为这个办法好,既符合社员的心愿,又符合种“保命麦”的要求,一致同意在全区各社队全面实施。“四定”的关键是“定土地”,它是按人头计算,每人包一定量的田地种麦、种油菜。这其实就是包产到户,但当时谁也不敢说它是,所以就采用“四定一奖”的称谓,巧妙地代替了。这在当时是一个大胆的举措,我们也冒着很大的风险。但我们不认为它是分田单干。借田与分田,应该是两码事。至于后来外面指责我们山南区是“分田单干、变相单干、搞资本主义、开历史倒车”等等,都是强加于我们的不实之词。当时只是权宜之计:一是为完成国家的任务;二是为完成生产队里各项提留;三是为社员有饭吃。许多事情我们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后果,要不怕一切困难,做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事,做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所以区、社干部大力推广黄花经验,没有想到后来竟然搞成了包产到户。

“借地与民”的三部曲

面对持续干旱,根据县委书记的指示,区委研究先“借地与民”,借些田给社员种麦。当时省委于1978年9月初召开抗旱保秋种会议,万里在会上提出种“保命麦”,规定每人3分地,把一些集体难以点种的地借给群众自己去种。但是,我们当时并不知道这些精神,因为会议内容还没有传达到基层。我们之所以“借地与民”,是被老天逼出来的,而且,我们一开始就按每人1斗田(5分地)借地。关于“借地”,我们分三步走,先易后难,即把容易种的田地先分给社员种,将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工作非常顺利。

第一步,每人借5分地,先种“保命麦”。社员在借到土地后拍手叫好:“照这样干下去我们就有饭吃了,有好日子过了!”纷纷行动起来。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田野里一片繁忙。田地犁翻不动,就用铁锹挖、铁镐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麦子在很短时间里已基本种下去了,只有少数农户因为劳动力少稍慢些。

第二步,在首批麦子种完的基础上又借给每人5分地。因为近田、好田、容易种的田已借出先行种下,所以这些田地种起来更艰巨、困难更多些。那些田地干裂得每块如磨子大小,裂缝都能伸下拳头去。尽管如此,社员们依然用铁锹撬,锄头刮,锤子锤,利用各种工具,找窍门、想办法、挖潜力。群众精神振奋,热情高涨,在自己的土地上,自主地、自由自在地干活,心情舒畅。他们抓紧一切时间,送水送饭到田头,吃喝在田埂,早下田晚收工,点种的时间虽然要长一些,但都完成了任务。

第三步,借地种油菜。麦子种完之后,我们又考虑到农民的吃油问题应该解决。通过前两次借地种麦看到了社员种田的积极性,区委研究决定,再借地种油菜。但此时存在着两个不利因素:一是季节。江淮之间有句农谚叫“寒露油菜霜降麦”。此时点种油菜已经有些迟了。不过大旱之年有些特别,因主要是要求种“保命麦”,以粮为主,油料次之。二是土地质量差。借出去的土地多数是户旁岗梢山脚下离村庄较远的地方,群众说这些都是兔子不拉屎的土地,既贫瘠,又不易管理。但社员们在借的土地上却精耕细作。他们根据以往“三干”(地干、种子干、肥料干)的点种经验,先施底肥再盖肥,做到合理密度,确保质量。有的群众还将菜种放在水中浸泡一夜,以便早发芽,多出芽,千方百计多种下一些,保收一些,争取多收。虽说种油菜是第二位的,土地、季节等条件都比较差,但社员表示既种就有收。他们说:“种是基础,管是关键,三分种七分管,得雨后不影响正常生长。”果然,后来油菜也获得了大丰收。

1978年11月初,山南区下了一场小雨,湿润了土壤,麦菜受到了一场喜雨的催生,确实长势喜人。社员的心情受到极大的鼓舞,看到了希望。此外,群众在肥料上做起文章,积极收集各种肥料,加强田间管理,促使来年有个好收成。

山南:全省包产到户的试点

山南区不声不响搞起包产到户,这在省委机关引起了轰动。据说当时机关的人都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激烈争论。因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问题的两个文件规定了“两个不许”(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所以山南的做法明显违背了中央文件精神,还违反了宪法规定。特别是有人写“人民来信”给万里,说我们的包产到户是“刘少奇路线的翻版”,是“曾希圣阴魂不散”等等。后来省委派人来山南调查,来调查的人被山南农民的创造精神感动了,并向万里如实汇报了情况。

1979年2月,春节刚过,省委工作组由省农委主任周曰礼带队,县里也组织工作组配合,一行30余人到山南宣讲中央关于农业的两个文件,即1979年中央4号、5号文件。估计是省委想在下面有计划地搞责任制试点。工作组召开区直机关会议,传达贯彻中央文件精神。讨论中,省农委主任周曰礼说:“农村生产怎样搞上去,大家大胆设想;农村各种作坊是否可以给私人经营?”他要求参会人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参加会议的同志也注意到,周曰礼是有计划地在引导大家怎样来改变生产方式,实现土地承包制。当时万里对农村改革确实有远见,他以超人的胆量,排除非议,支持包产到户。周曰礼要求到会的同志围绕包产到户这个主题大胆地讲,他说:一不打棍子,二不扣帽子,三不抓辫子,四不搞秋后算账。要解放思想,农业生产形势要多样化,怎么想就怎么说。但是到会的人总是“怕”字当头,顾虑重重,因为过去吃够了苦头,当时对情况都摸不透,所以只讲官话。周曰礼强调说:“三中全会路线是实事求是的,要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

第二天,我陪同工作组到刘老庄大队宣传中央文件。刘老庄的社员在讨论中情绪高涨,与区直会议上的情况大不一样。他们说:“大锅饭”吃尽了苦头,“大锅饭”是绑家穷。有的说:一个队有100来口人,吃饭都靠生产队长一人,出力不讨好,真是难为他了。有的说:我们干一年口粮难以支回来,春耕大忙时争着要回销粮,人心涣散,怎么不闹家穷?更有人说:要想让我们有饭吃,富裕起来,分一份田地给我们社员自己耕种。要发挥大家智慧,不要把生产重担压在队长一个人肩上。政府只要出几条对国家、对集体、对个人都有利的规定,加强检查就行了。大家七嘴八舌,气氛非常热烈,我们也很兴奋。这些都是我们想说而未敢说的话,社员替我们说了,心情特别激动。

通过两天的宣讲,山南区的群众一致要求包产到户。周曰礼立即回到合肥,向万里汇报了情况。针对出现的情况,万里于1979年2月6日召开省委常委会议。会上万里说:“我主张在山南公社搞包产到户试点!”并同时指出:“不宣传,不推广,不登报,秋后再总结。”这些精神是周曰礼当晚回到山南区向我们传达的。第二天,他又召开社、队干部会议,传达了省委试点的意见,我们区的干部群众都拍手欢迎。万里的话一锤定音,山南公社因此成为全省包产到户责任制的试点。我们牢记万里的“不宣传,不推广,不登报”指示,说实在的,当时我们也不想扩大影响。所以后来山南区的包产到户反没有其他地方叫得响亮。

山南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1979年夏,山南获得大丰收,麦子突破3000万斤大关,超额完成定购任务。过去没有搞包产到户,即使是风调雨顺之年,每年上缴给国家入库的麦子也只有60多万斤。夏季大丰收后,山南区受到省委领导的高度赞扬,同时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许多人都发表意见,有赞同的,有反对的,声音都很高。总的说,当时的学者、记者们对我们山南的责任制给予了大力支持。其中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郭崇毅就对包产到户有很大功劳,为山南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郭崇毅是山南金牛人,他善于体察社情民意,关心群众的疾苦,敢讲真话。20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时,他以省政协委员身份,来到肥西肥光高级社视察,后曾因如实向省委反映当地的浮夸风,以“反对合作化,造谣破坏”的罪名被定为“现行反革命”,判刑12年。1962年,在李葆华当省委书记时得到改正。1978年秋天,我们悄悄地将土地划到户耕种,一下子把农民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播种面积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多种30%。1979年夏收比上年有大幅度增产,增加了2倍多。郭崇毅闻此欢欣鼓舞,他意识到肥西县农民创造了一条解放农村生产力的路子,于是顶着炎炎烈日跑遍了全区各社。在农村,他不仅深入农户家中调研了解,听取家乡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意见,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而且写出《关于参观肥西午季(夏季)大丰收情况的报告》。他在报告中高度赞扬了山南农民的创造精神,肯定了包产到户,还如实反映了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要求实行包产到户的愿望。同时坚信包产到户会改变农民,给全农村带来新的气象,发出了打破“大锅饭”、给农民土地经营自主权的呼声。当许多人指责山南搞包产到户时,1979年7月,郭崇毅不顾年老体弱,冒着盛夏酷暑,赴北京将调研报告呈送中央,对山南区包产到户给予有力的支持,帮助山南区人民树立了信心。

其后,许多新闻单位都来到山南区进行采访。当时主要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安徽日报》等,还有许多著名人物来肥西县访问,报道山南的包产到户。那时山南很热闹,在全国很有影响力,先后有很多省、市的领导来山南区考察。1979年,万里来到山南区,使我们坚定了改革的信心……

改革中的碰撞

1979年夏季获得大丰收是山南区人民受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的影响、先进思想的鼓舞而辛勤劳动的结果;各级领导的支持,尤其是省委、中央一些领导的支持,促使山南区人民坚定了对包产到户的决心。这一年对山南人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两种观点较量的一年,是摆脱穷困走向丰收的一年,也是破除“大锅饭”走向包产到户开始的一年。当我们坚定地按照实事求是路线前进时,山南区周边地区的县、区、社及社会上的舆论给我们的压力很大,他们对责任制的非议很多,言辞非常激烈。特别是在与山南区交界的地方,有的架起高音喇叭,整天高喊“坚决抵制肥西的单干风”;有的在地界上竖起牌子,上面写着这些字。就连有些路过肥西县的客车上面也写有“坚决抵制肥西单干”的字样。即使是在本县内,大多数干部也不赞成,主要是怕犯方向、路线上的错误。有些集体家底比较厚的公社,坚决不准社员搞包产到户。有一个公社书记在大会上说:“筑防浪墙,打拦洪坝,坚决顶住单干风。”许多社员跑去论理:“山南能搞包产到户,为什么不给我们搞?我们搞犯不犯法?”这个领导就说:“我不准你干也不犯法!”此外,还有一些重要媒体对我们进行尖锐的批评。当时的山南区,包括肥西县四面楚歌,县委更处在旋涡之中。

一天下午省委书记王光宇从肥西县小庙区打来电话,其内容大体上是:你们区搞包产到户不能动摇,要定下来大胆干。你们夏季不是已获大丰收了吗,秋季不也是丰收在望了吗?省委在一个区搞试点,即使搞不成功,也不影响大局;如果搞成功影响就大了!当时邓小平来安徽视察,由王光宇陪同邓小平上黄山。我估计王书记向邓小平汇报了我们山南包产到户的情况,所以给山南区委打来电话。既然省领导如此表态,我们也就意识到邓小平对包产到户可能是支持的,心中的石头才算落地。

秋季我们山南区又获大丰收,全年总产量达亿斤。大旱之年得到全面高产,如此的大丰收创了历史奇迹。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分户经营使产量倍增。这是对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都有利的好事。当时人民群众发自肺腑地说:“翻身不忘毛泽东,致富不忘邓小平。”但是,我们更不忘万里在农村的改革,不会忘记他冒着政治风险,让山南区农民搞包产到户,使农民因此能够吃饱饭,启动了改革的航船。

此后,虽然仍有曲折,但是包产到户走向全国,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黄雅玲 整理) UhfvKBaA2aXXTnZ2f8VONP9etKawF7gt1O7r4qILQAo5OTjbp/8i36PJUB2x006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