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收了潜意识!

N是一位著名的电器设备发明家,当他心中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时,他会先构想它的雏形。然后他知道,潜意识会自然而然地向他呈现其他细节。他从来不刻意去想应该怎样改进,也不过分探究,他只是随意而为。面对作品时,那些想法会自然而然地涌出,填补他的构思。因此,N每次设计出来的产品都是成品,20年来无一例外!

F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他在实验室里工作了很长时间,他想知道6个碳和6个氢原子组成汽油时,它的分子式是怎么排列的。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很久,一直没有找到答案。一次,他在打盹的时候,潜意识突然向他提示:一条蛇在咬自己的尾巴,并且盘旋运动,像个玩具风车……一下子,他的问题解决了!后来人们所知道的苯环原子环形排列,就是这样产生的。

A教授是一个著名的自然主义者,几个星期来一直在辨认石板中一个鱼化石的种类,但是这个鱼化石从外表看有些模糊不清。疲惫之下,A教授暂时放弃了辨认。一天晚上,他梦到了这条鱼没有被辨认出来的部分,他努力想记住梦中鱼的细节,但是想不起来了。他回到工作室,想看着鱼化石去追忆梦中的印象,但是毫无结果。第二天,他又梦到了鱼,但是醒来后又忘了。第三天晚上睡觉前,他在床头放了一支笔和一张纸,希望能再梦见鱼。在早晨快醒来的时候,他果然又梦到了,而且记得很清楚!他终于用笔将鱼画了下来。天亮时,他匆忙赶到工作室,用凿子按他在纸上的草图凿了起来,当鱼化石完全暴露时,与他画的鱼完全一样!

40多年前,D是一位著名的医生,一直在关注糖尿病的治疗,他知道这种病给病人带来了多大的痛苦。当时在医学界尚无药物能对症下药,D花了大量时间进行研究实验,想要解决这一国际医学难题。一天晚上D很疲倦地睡着了。在梦中,他梦见自己从狗的退化胰腺管中抽取残液……这就是胰岛素的起源,它帮助了成千上万名患者。

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潜意识就是这样来“造福人间”的,它让人有了超人的悟性和洞察能力,而且,人们在对某些事情进行持续关注的情况下,所关注的内容会被写进大脑的潜意识。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比如梦中,潜意识开始动用它的力量帮我们解决问题。当你为某件事绞尽脑汁而不得结果的时候,不妨先睡一觉!

潜意识这般神奇的力量是我们早已了解的,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我们如何能够在清醒的时候掌控它,为己所用呢?因为我们不可能天天都睡大觉,靠做梦来悟出点儿什么吧。其实答案很简单——暗示!

暗示能有多厉害?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杀生》。主角“牛结实”平日飞扬跋扈,这种行径在封闭的深山小镇中尤为离经叛道,伤风败俗,令众人无法容忍。于是每个人都盼着他死掉才好,但是又都不想背负杀人犯的罪名。于是他们想到一条“妙计”,让每一个见到牛结实的人都跟他说“你的脸色看起来很差”,用各种方式施加“暗示”,让牛结实真的觉得自己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久而久之,他真的就这么死掉了。

再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一块木板架在一条浅沟上,试着从木板的一头走到另一头,这很容易。同样的木板,架在一道万丈深渊上,再试试从一头走到另一头,就不是那么轻易可以做到的了。你可能会胆战心惊地迈出一两步,然后赶紧往回撤,因为如果不及时止步的话,就会有坠落的危险。为什么同样一块木板,两次的反应会如此不同呢?

那是因为,当木板架在万丈深渊上时,就会对你产生“坠落”的暗示,因为“坠落”意味着危险和恐惧,所以你的潜意识会立刻预见到你有发生坠落的可能性,并做出反应——后退。尽管你用逻辑说服自己:“架在万丈深渊上的木板和架在浅沟上的木板完全是同一块,刚才我都成功走过去了,这次也一样能成功。”但是,实际上你做不到,因为逻辑思维是意识层面上的事,潜意识已经替你做了主,接受了“坠落”的念头。如果你坚持踏上木板的话,很可能会真的坠落丧生。这就是暗示的力量!

但是,不是任何暗示都能起作用,来看这个例子:

一位女乘客正站在一艘船的甲板上,海浪轻轻起伏,她感到有些轻微的摇晃。这时你对她说:“天哪!你一定很不舒服吧?你的脸已经发绿了!你是不是有点儿晕船?要不要我扶你到船舱里去?”这位女乘客的脸马上就会变得毫无血色,同意你的提议。但是如果你对一位老船员说:“嘿,兄弟,你看上去有点儿不舒服,是不是晕船了?”如果他脾气好的话会礼貌地告诉你是你弄错了,如果脾气不好的话,没准你已经在海里了。

为什么同样的暗示对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效果呢?那是因为他们的潜意识状态不同!

女乘客接受了你的建议,是因为你的暗示同她自身的恐惧和不安形成了共鸣,这一切已经足以让她相信自己有些晕船了,于是她同意你扶她回到船舱。就这样,你的口头暗示变成了现实。

而这种暗示对老船员来说是没有效果的,因为他的潜意识已经坚定地对晕船产生了免疫。当你说这话的时候,他非但没有受到你的影响变虚弱,反而倍加自信。

所以说,只有对方或者自己真正信服暗示的内容,暗示才能发挥作用!

掌握了这一点,你就可以大肆享受暗示带来的好处,最著名的心理效应就是“罗森塔尔效应”,又叫作“皮格马利翁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得名于美国的一个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所做的一个实验。

罗森塔尔和他的团队来到一所学校,他们要求学校18个班的孩子都要完成一项智商测验。然后他们将智商测验的结果告诉老师,但学生不知道。他们告诉老师这项测验表明哪些孩子是智商超常的,哪些孩子是智商正常的。然而所有的孩子都是随机抽选,跟他们的智商测验结果没有任何关系。令人震惊和发人深省的是,8个月以后,另一项智商测试结果显示,大约一半被标上“正常智商”的孩子的智商测验分数提高了10分,那些被贴上“超常智商”的孩子中,将近有20%的人分数提高了30分以上。这些孩子神奇地变成了他们被“期望”的那样!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因为这个谎言对教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能力的评价;而教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在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期望变成什么样,你就会变成什么样!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如果你相信事情会不断受到阻碍,这些阻力就会产生。向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暗示,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暗示,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最后,你也可以给自己一个暗示:看过这本书以后,我会变得更聪明,更智慧,对心理学更感兴趣,更快乐!

好了,你正在成为这样的人! COfoub0AzHp+YzXb5IhPmfauMeaONgUZLL0d29EBruamonXhB/qhQSmWLXFseuJ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