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到底是在怎样影响着现代组织和我们现代人的组织行为呢?
如果我们留心,就会在自己的工作场所,时不时地发现一些“穿越”现象。比如说,有的领导在做决策的时候,完全以个人喜好为依据,这种做法像不像皇帝?就连中国的书店里也曾堂而皇之地销售过这样的管理书籍,书名叫《公司就是朝廷》。
又比如说,有的同事在团队协作的时候,总是扭扭捏捏地要总想比别人少付出一点,要么多获得一分,这样做事又像不像小农?也难怪总会有同事在一旁嘲讽说:“小家子气!”
上面提到的这些行为习惯,都是从正式的组织构架图上画不出来、看不到的,但它们却潜伏在一个组织的各个角落,对人们的日常工作关系,产生着真真切切的影响。
正如一个注重健康的人,一定会对自己容易出现的症状提高警惕;同样,一个想要管理好组织的人,也非常有必要对人们潜在的行为习惯加以了解。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类似于“公司是个小朝廷”的“穿越”行为,以及团队协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小农风格”,这种种的行为习惯到底是属于什么性质的东西?它们在正式的组织构架图表现不出来,也就是说在严肃的组织设计中属于本来不被考虑、更未曾授权的东西。但为什么它们却能够弥漫和渗透整个组织,甚至比“总裁办”下发的规定还具有更大影响力?
因为很多时候,人们在做出相关行为时,并不是出于深思熟虑的决定,而是出于习惯,或者说是无意识的举动。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集体潜意识”,或“集体无意识”,是指那些历史进程中的集体经验,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在语言上、文化上的强化,在后人内心留下的精神积淀。这种精神积淀,在一个社会的集体期盼和个人行为的层面,都会经常表现出来。
心理学家曾对“集体潜意识”做过一个比喻:如果把一个人有觉悟的意识比作高出水面的小岛,那么落潮时才会露出的海岸,代表的就是这个人的个人潜意识;而支撑起所有岛屿的海床,就是集体潜意识。
爱尔兰裔管理学大师查尔斯·汉迪指出:创业者与其说是“白手起家”,不如说是在“复制影子”。他们都是在情不自禁、并无察觉之中,把自己早年的某种体验、某种渴望,融入到他们今天所创立的组织里。
同样道理,一个社会的发展,明面儿上,是不同的人一起创业。但既然他们都是同一个社会的成员,他们的个人体验,也都会反映出某些相似的东西,也就是说属于“集体潜意识”层面的共同模式。
共同的历史文化积淀,赋予了一个社会一些行为习惯的基本模式。全社会的人,除非个人特别留心、有意避免,都会心照不宣、不约而同地表现出那些倾向。
那么从组织行为上来看,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有哪几种类型呢?
我在这里总结了三个最基本的类型:那就是帝国、小农和军队。
○ 第一个模式,源于历代王朝的权力设置和治理经验。
○ 第二个模式,源于以农户为经营单位的传统乡村社会。
○ 第三个模式,源于历史上那种危急时刻克敌制胜的战斗组织。
这些基本模式,就像我们处理公司文书的模板:千百年来,它们在无数组织和无数人身上中反复呈现。它们大致覆盖了中国社会的所有组织,甚至还能划分出不同的方方面面,以及更多的子模式来。
它们都是从中国社会的最长期的管理实务,最广泛的经营活动,以及最激烈的竞争过程中演化形成的。
这三大模式,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每当它们与正确的目标,同时与市场环境和时代变迁的机遇结合起来,就能发挥很好的作用。但如果领导者水平不够,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就会暴露出很多弊端。
我们把第一个模式称为“帝国朝廷”模式,因为这个称呼最贴切地反映了这个模式的起源和功能。
帝国朝廷的建立,通常会追溯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实际上,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前770-221),前后550多年,在体制上,都是一场重新打造权力制度的马拉松竞赛。“大秦帝国”之所以胜出,是因为它的制度在统治效率上压倒了其他国家。
这种体制通常被称为“大一统”,因为它不允许地方独立,自行其是;而是用郡县制,把各地方、各分支机构的管理牢牢地置于权力中心的行政控制之下。自秦朝以来,历代朝廷,都是因循这一模式。
它的最重要特点,就是由一个很小的,宝塔尖式的权力中心,在精英顾问的支持下,驾驭着一个很大的、覆盖面很广的,行政官僚体系。
现代人觉得这种体制比较残酷。但在当时,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产物,也是与社会,以及那时人们的行为习惯,长期磨合的结果。在以后的2000多年里,也正是这种体制维系了华夏文明的延续性。
“帝国朝廷”作为组织模式,它有两个强项:
○ 一个强项是执行。它能够通过行政手段,甚至强制手段,把管辖范围内的一切资源全都动员起来,去完成最迫切的任务。现代中国各种“运动式”的管理方法,都折射出这个模式的影子。
○ 另一个强项是能够把一切智力资源全都吸纳进来,为它的决策过程服务。历代科举制就是一个例子。
当然,以上两个强项也决定了,这个模式也有一个明显的弱项:
○ 如果决策失灵,或者没有把组织内部的智力资源真正调动起来,这种模式就会造成极大失误和破坏。
中国的很多企业,只要上了规模,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朝廷”倾向:董事长、CEO都是同一个人;所有的决策权也都集中在这个人手里。
如果老板是第一代企业家,一辈子摸爬滚打干的就是一行,在主营业务可做到准确决策,日进斗金。
但现代市场经济气象万千。在老板知识欠缺的领域,如果身边没有经验丰富的顾问,也不经过程序上和私下里的反复讨论,这种“拍脑门”式的决策往往会铸成大错。
现在来看第二个模式。我们称它“小农经济”模式,也是因为它最贴切地反映了这个模式的起源和特点。
“小农经济”作为一种生产方式,从春秋时代就开始了。虽然它作为一个完整制度,包括产权和产权交易,时间要晚一些,但也有大约2000年历史了。
中国传统农户的特点,就是小,甚至只有几亩地。相比之下,美国的农场动辄占有上万倍的土地。
小农的组织模式有两个强项:
○ 一个强项是,地虽然小,但人们为了生存,就必须日复一日地对有限资源和人力做安排。所以说,“搞管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 另一个强项,同样是因为小,为了防范风险,也为了发家致富,人们就得根据社会条件、当地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捕捉多种机会。中国传统上“男耕女织”、“耕读传家”等等说法,就反映了这个特点。
因而这种组织模式,规模有限,却活力很大。只要环境允许,它就能像“星星之火”一样燎原,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为市场提供丰富多彩的产品和服务。
当然了,小农模式也有一个明显的缺陷:
○ 它毕竟格局有限,难以做大。更重要的是一种小农心态的存在——乐于独处,惯于单干,贪图小利,难躲大灾。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农民虽数量众多,但自我保护能力、快速反应能力、集体行动能力都很差。虽然这种情况与大一统帝国覆盖一切的行政功能,形成互补,但在帝国朝廷来不及反应,或反应不到位的情况下,农民的处境十分凄惨。
中国大量的小微企业可以说是小农组织模式的缩影。在市场条件较好的时候,这些企业很快就能聚集起一股繁荣的势头。但在市场条件不好的时候,它们就只能苟延残喘了。
第三个模式,称为“胜兵之师”的模式。中国历史上的军队,被人们视为楷模的,当然不能是乌合之众无效组织,也不能是入侵者的虎狼之师,而只能是军纪严明、战绩杰出的那种,尤其是能打硬仗的精锐部队。
怎样建立一支有效的军队?历史上流传下来很多理论著作和经典案例,也有一脉相承的标准。最有名的《孙子兵法》,写于春秋时代,比秦始皇统一中国还早300年。
一支军队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也必须具有两个非常明显的强项:
○ 一个强项,是“胜兵之师”所推崇的战略与计谋。中国人向来对那种耗费资源、旷日持久,却并无胜算的战争充满鄙夷,思想根源,就在这里。
○ 另一个强项,就是同仇敌忾、上下一心。这也是《孙子兵法》特别强调的。这样的定义,对现代人来说并未过时。
但这个模式也有它的局限性:
○ 相比和平时代的各项事业,打仗虽然残酷,但毕竟目的单一,步骤简单。
○ 具体到一个组织发展的过程中,上下一心、埋头战斗的模式,在它的草创期可能是很有用的。但在取得了阶段胜利之后,当这个组织开始更多地承担管理职能和社会责任,当初那种质朴的战斗模式就难以再延续下去了。如果领导者不能及时在管理机制上有所调整、升级,那么这个组织就很难承担更大、更复杂的任务。
这方面的现代案例很多。很多中国企业,从80年代、90年代一路打拼发展至今,都是靠老板身先士卒,员工甘愿奉献。但现在企业做大了,甚至从第一代企业家移交到了第二代手里,管理制度就不得不做调整,而新制度的着眼点,也不能仅仅是眼前的“战斗”。
总结起来,我们讨论了中国传统对人们的组织行为有大致三种模式的影响:
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第二个,小农经济。
第三个,中国历史上那种最能打仗的军队。
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模式属于心理学家说的集体潜意识的范畴。但它们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这些,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谈论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