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从“英雄和群众之间”找答案

这一节我们介绍一种读历史的有效的方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英雄与群众”的视角读历史。

也就是说,在读历史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痴迷于英雄,但也不能因为“群众是真正英雄”这句话,就忽视个人作为,把一切成就都归功于群众。我们应该注意从英雄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看门道、寻规律,提炼出管理者真正能用的方法来。

大家想一想:在“英雄与群众之间”的,把英雄和群众连接起来的会是什么东西?不就是组织吗?对。“英雄与群众之间”的观点,就是组织的观点。

关于英雄和群众,我们会听到两种说法,一种是“英雄创造历史”,一种是“群众创造历史”。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局限性。

应该说,历史是由决心代表群众的人物,以创新的理念和有效的策略,把群众组织起来创造的。最直接创造历史的,其实是在英雄人物带领下的,具有广泛社会感召力的组织。

因为单靠英雄是创造不了历史的。以一当百,单刀赴会式的英雄是绝妙的小说题材,但这种“孤胆英雄”无法形成社会影响。在现实社会中,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把原本互不相识、一盘散沙的群众集合起来变成一支团队,去追求一个共同目标。

从英雄的角度来看,我们就需要考察他们是怎样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

同样,单靠群众,没有人来发动和领导,也是创造不了历史的。社会上的人,原本各怀私利,如果不经过组织,是不会平白无故形成团队、展开合作的;而不经过激励,没有人带领的团队,更不会形成集体力量。

从群众的角度来看,最要紧的,也是要看他们怎样才会被带动起来、组织起来的。

在英雄和群众之间,总会有一些人在发挥特殊作用,比如那些想做英雄的人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或媒体,他们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等。

我们时间有限,今天只能聚焦一类人:那就是通常所说的核心圈、决策层里的人。这些人数量极少,有些人甚至没有具体职务,但他们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力,有时甚至都要超过董事长、CEO。

无论古今中外都是这样。《哈佛管理评论》曾有过一篇论文,专门讨论企业领导与身边“心腹”的关系。事实上,一位CEO,无论他的“群众观点”再强,每天能接触到的人和事毕竟有限;而他们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来跟周围有限的几个人讨论工作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公司领导身边的那些“心腹”,他们的知识、品德,以及他们与领导人之间关系的性质,必然会影响到一个组织的顶层决策和全面管理。

我们甚至可以说,面对一家公司,当我们对董事长、CEO并不了解的时候,通过观察它的决策层,以及那些每天进出董事长办公室的人,基本上就能够判断这是一个好组织还是一个问题组织。

我们可以想想,如果整天跟董事长、CEO一起开会的,都是一些既缺少能力,又没有经验的人,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因为无论这家公司基础多么好,表面上多么强大,它的生命力一定是很脆弱的。

历史上这样的案例也比比皆是。著名的楚汉相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秦朝被推翻以后,刘邦、项羽两大势力争夺天下展开角逐。

史籍记载,项羽贵族出身,大战无数,霸王做派,美人相随,论气概无与伦比。

而刘邦呢,史家并不讳言,他背景微贱,教养有限,半辈子游手好闲,带队伍也没那么英勇善战,甚至曾被项羽紧逼追打,仓惶逃窜。这种形象,无论再怎么美化,也难以与对手媲美。

从英雄的观点来看,似乎楚霸王项羽更应最终胜出。

从群众的观点来看,谁当皇帝对他们生活的影响都没什么区别。

但为什么项羽的谢幕,竟然是“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呢?

所以单纯用英雄的观点,或是群众的观点,都不能解释为什么后来是刘邦坐了天下。

但是,如果我们用“英雄与群众之间”的视角去分析,就能看到:在刘邦身边集结了一个很强的决策团队。

而项羽,不管个人形象如何,要想赢得天下,却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他的组织能力,实在太渣。

正如项羽在《垓下歌》里唱道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意思是:“我力可拔山,雄风盖世,但时运不济,征马不前;征马不前,又能怎么办!虞姬啊虞姬,对你,我又能怎么办?”

这种英雄末路的告白,是项羽霸王心态的真实写照。他爱他的美人,也爱他的战马,这些不容置疑。但他对自己的部下,怎么就没有一星半点的表示呢?那些今晚围聚他的身边,听他挥泪悲歌的人,是多年与他并肩奋战,明早就注定要与他一起去赴死的弟兄啊!

这也就暴露了问题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尽管楚汉相争在刚开始的时候,是楚强汉弱,但是到了垓下决战的阶段,在刘邦率领的汉军里,已聚集起越来越多谋臣、战将,以及他们带来的强大军力。而项羽的楚军里,就连最后一位谋士范增也他被炒了鱿鱼。

竞争双方在组织资源上的差距,在大决战之前就已定型。

所以说,历史上明君能臣的作为,其实都不是个人行为,都是通过他们领导下的组织去实现的。英雄创造了组织;组织也成就了英雄。

同样地,庸主奸臣之所以失败,也是因为他们先把组织搞坏了,把能人都赶走了,核心层里留下的尽是层次较低、能力较差的人。在每个权力中心走向没落时,都会出现国无良臣、军无良将的人才危机,绝对不是偶然。

再来看看楚汉之争的另一位主角,刘邦。对于刘邦阵营来说,聚集人才就是聚集全社会顶尖的能人异士,以及这些人能够调动的社会资源。

这就需要一种组织机制,有助于各种人才在团队协作中发挥各自的能力。

事实上,历史上风云一时的人物很多,但能够建立起一个组织,既聚得起,也用得好天下英才的,少之又少。这是一个严酷的现实。

它不像有的外行说的,人间万事,给钱就行。如果事情真的这么简单,为什么自诩有拔山之力的项羽就做不到呢?不但项羽做不到,历朝历代走下坡路时都做不到。世界上所有那些不听劝告、屡犯错误的企业领导人,也做不到。

那么一个高水平的决策班底应具备哪些条件呢?我们还是从刘邦和项羽夺天下的历史来看:

第一,它必须是聪明人的集合。刘邦的阵营里,接纳了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等,极大地丰富了决策层的知识结构。而且“政审”也不那么严格,对原来为项羽做事的人,也不计前嫌。

第二,有了聪明人还不够,还要有交流思想、辩论方略的经常性机制。根据《史记》记载,在刘邦阵营里有过好多次决策辩论。这些辩论,叫出点子也罢,提劝告也罢,本质上都是不同意见的交流,竟然好多次也的确把刘邦的想法改变了。

相比之下,有知识、有经验的人想要跟项羽合作就很难。这一点,老军师范增和他的关系就很说明问题:范增给项羽出主意,说了半天他也不听。但别人来挑拨他和范增的关系,却并不费事就叫他相信了。

第三,也正是因为有决策辩论,一个组织才有可能维持内部的活跃思想,或者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思想市场”,也才能够不断把新想法吸纳到决策过程中去。

其四,决策辩论要兼顾眼前斗争和长远发展,在眼前任务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就想好下一步要做什么。在楚汉相争的战争期间,刘邦阵营就在它的精英顾问团队促请下,举办了不能“马背治天下”的讲习班。这应该说是开创了高级干部理论培训的先例。

可能有人会问:内部决策辩论固然好,但吵翻了怎么办?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这是刘邦特别走运的地方。除了我们刚才讲过的四点,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有人为他主持和协调决策辩论。这个人就是德高望重、足智多谋的张良(约前250-186)。

刘邦自秦末起兵,一直对张良言听计从。汉朝建立时,刘邦公开对部将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互联网上更有“若是没有张良的谋划,刘邦不知道死了多少次”的评论。

这样的关系,一方面是因为张良的确脑力高超,刘邦不得不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张良深知,自己满肚子治国平天下的妙计,只有通过劝说刘邦才能得以实施,别无选择。于是他出让兵权,不争地位,换取了刘邦的信任。

作为“王者师”的张良,不但能够屡屡面谏刘邦,而且并无独霸高位、妒贤嫉能之心,还能向刘邦转述意见,引荐他人。这样他就成为了刘邦阵营里的决策辩论的主持者和整合者。

在规模较大、业务较复杂的组织里,不可能由董事长或CEO从早到晚事必躬亲。他必须有很忠诚(至少没有私欲),又很有水平的人来协助组织会议,来整合七嘴八舌的决策建议。只有这样,才会建立起一个高素质、高效率的组织核心,让不同意见变成决策的资源,而不是决策的障碍,最终实现大权力与大智慧的配合和互补。

好了,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

我们一上来就说,作为企业家和管理者,读历史的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英雄与群众之间”眼光来看问题。

接下来我们指出,在“英雄与群众之间”有一些人是特别不能忽视的,也就是那些能够影响组织决策的人。他们的知识和品格,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组织的未来发展。

通过楚汉相争的案例,我们总结出一个高水平决策班底应具备的几个条件:它必须是聪明人的集合;必须有决策辩论的经常性机制;必须保持思想活跃;必须兼顾眼前任务和长远使命;还必须有称职的主持者和协调者。 RKkxP6ehHZ+xAfEPyISlq8kfG/ybdPXzdPHMA17Nz1cpRgPcxp53tYRJiibbt/v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