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走向今文字系统

再来看今文字阶段。

由篆书走向隶书,或更准确地说,是由古文走向古隶再走向今隶,是今文字阶段起步的第一站。

之所以区别说这是相对于古文字的“今文字”,是因为以下三项理由。第一,“今文字”在字形结构上更趋于简洁,不再是篆书那种盘曲弯转的样式。由圆势变成方势,这是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且空间也由均匀切割走向不平均切割,这使得文字的空间意识更趋于多变。第二,“今文字”在线条排布与表现方面也更注重提按顿挫的变化,如隶书出现了蚕头雁尾的线形,楷书则有了更多的圆转与方折之区别。至于点逗笔与撇捺笔,更是一种新的书写动作,故而今文字的线条更富于节奏感。第三,“今文字”在打散固定模式方面有着层层递进的持续发展,如由隶字到楷字,是一次“打散”;由楷字再转向行书(手写字体),则又是一次“打散”;再由行书走向草书,则更是一种“打散”。当然,草书从严格意义上说已脱离了文字的实用书写范围,而是艺术的书法范围,但没有前面的层层推衍、层层递进,则很难走向草书(如狂草、大草)的层面。因此若论发展的原动力,应该还是在文字书写行为本身。它并不是在一开始即是以纯艺术的面貌出现的。

(汉) 《额济纳居延前汉简》(局部)

(三国·魏)钟繇 《荐季直表》(局部)

以文字学的立场看:古文字年代久远,有一个如何辨识的问题。许多文字的意义已失传,读音已无从知晓,甚至它是从何处变化而来也无从考察;相比之下,今文字因为与近代以来我们所使用的汉字(楷字)相去不远,按说应该在辨识上不成问题。但深入一想:今文字的历史也有两千多年了,它并不是在一开始即被人为规定明了的,它自身也有一个渐变的时势推移的过程。而只要有这个过程,则它就不可能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十分清晰可按,故而在文字学意义上说:今文字也有它自己的问题。比如隶书有个“隶变”“讹变”的问题,楷书有一个“俗写”“别字”的问题,而草书则更有一个“草讹”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不是书法艺术方面的,而是从属于文字学方面的。比如,隶书是以什么样的规则,从古文大篆与小篆中汲取养分而至于此的?其间有多少种通用的“隶变”方式?又比如楷书成形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别字”(如六朝别字极多)与“俗写”现象的出现?它的学理依据是什么?“俗写”有没有规律可循?再比如“草讹”现象,是出于书写便捷的需要还是出于艺术表现的需要?是“匆匆不暇,草书”(草草而书),还是“匆匆,不暇草书”(无法从容地写草书书法)?草书与草稿书的分界在哪里?

(晋)王珣 《伯远帖》(局部)

(唐)怀素 《自叙帖》(局部)

“今文字”的文字学研究成果,至今也还是积累不多。但从书法艺术立场上看,正是这些“隶变”“楷别”“草讹”的文字学式的变异,构成了书法艺术向多方向自由发展的极佳空间。没有“隶变”,即不会有隶书完整形态的出现;没有“草讹”就不会有从章草、小草到大草、狂草这样一个完整的草书系统的成立。至于“楷别”,没有楷书对各种“别写”“俗体”的接纳与筛选,就不会有唐代对楷书的完整定型,也就不会有汉字在今天的以“楷字”作为标本的选择;没有这一些,汉字就不会定型于“楷”、完成于“楷”、凝固于“楷”。甚至不妨说,连我们今天在汉字改革方面的种种举措如简化字方案,也皆是首先定位于“楷”,而且在思维上与具体的简化方案上,与楷书的“别体俗写”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这即是说:在今后,“今文字”系统的发展空间,并不因客观外界条件的改革而改变,它还将沿着自身的逻辑发展轨道继续前行。相对于古文字而言,它也有一个自身的历史特征可供参考:首先,它是与古文字阶段相反,不是从散漫走向集中、从自由走向权威,而是正好相反,是从古文字的终点“秦篆”再出发,先发而为汉隶,再发而为六朝楷书;至于草书,则是在晋唐形成一个新的艺术高峰。就其走势而言,是层层推衍、循环生发、有无相生,这种相生还不仅仅是指文字体式的相生,还更指由文字字体转向艺术书体的相生。前者是同一质的量的增长,而后者则是不同质之间的互为生发。直到明末甚至清代与民国,我们在文字史、书法史中看到的,几乎都是“今文字”系统在历史舞台上淋漓尽致的表演。 lWvkWgzeF8dV8ObKedrp3ZyKWEjiHMgIYHKdND9WzIDjDwZ33qxPzaaxDAadhQU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