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望 岳 [1]

杜 甫

岱宗夫如何 [2] ,齐鲁青未了 [3]

造化钟神秀 [4] ,阴阳割昏晓 [5]

荡胸生曾云 [6] ,决眦入归鸟 [7]

会当凌绝顶 [8] ,一览众山小 [9]

【注释】

[1] 望岳,杜集中以“望岳”为题的共三首,余二首一写西岳华山(卷六),一写南岳衡山(卷二十二)。

[2] 岱宗,泰山别名岱,因其居五岳之首,故曰岱宗。夫(fú),语助词。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四云:老杜诗凡一篇中皆工拙相半,“《望岳》诗无第二句,而云岱宗夫何如,虽曰乱道可也”。说得很有道理,我们还可举出《咏怀古迹》中的“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两句来。

[3] 齐鲁,原是春秋时两个国家名,都在今山东境内。齐在泰山北,鲁在泰山南。未了(liǎo),无穷无尽。意谓泰山横跨齐鲁,故青翠的峰峦望个不尽。明王嗣奭《杜臆》云:“语未必实,而用此状岳之高,真雄盖一世。”

[4] “造化”句,意谓大自然把神奇和秀丽都集中在泰山了。造化,万物的主人之意。钟,赋予,集中。

[5] 阴阳,阴指山后(山北),日光不到,故易昏;阳指山前(山南),日光先照,故易晓。在同一山区内,而光线如此幽明不同,足见泰山之高大。割,分划。

[6] “荡胸”句,意谓望着山中云气层起,不觉心胸爽朗,就像云气在胸间波荡一样。曾,通“层”。

[7] 决,裂开。眦(zì),眼眶。入归鸟,山高鸟小,远望归鸟,几乎睁得眼睛也裂开了。这是一种夸张说法,实是“极目”意。入,“入目”之“入”。

[8] 会当,终当,总有一天。凌,跃上。

[9] “一览”句,用《孟子·尽心》“登泰山而小天下”意。

【评析】

作者在洛阳下第后,曾探其父杜闲于兖州司马任上,乘便游兖州一带名胜。这诗大约写在这段时间。诗题叫“望岳”,第七句也说“会当凌绝顶”,可见只是瞭望,并未登顶,故也从“望”字上着意,而山的形势和作者抱负,也就毕现于诗中。到大历初,他的《又上后园山脚》一诗中曾云:“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日观为泰山东南岩,似乎后来还是上去。一说即这一次。但他以“望岳”为题的尚有望西岳、南岳二首,皆望而未登。

施补华《岘佣说诗》云:“‘齐鲁青未了’五字,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后来惟退之‘荆山已去华山来’七字足以敌之。”

【辑评】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刘辰翁曰:“齐鲁青未了”五字雄盖一世。“青未了”语好,“夫如何”跌荡,非凑句也。“荡胸”语,不必可解,登高意豁,自见其趣;对下句苦。周珽曰:只言片语,说得泰岳色气凛然,为万古开天名作。句字皆能泣鬼磷而裂鬼胆。

《杜诗详注》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上六实叙,下二虚摹。《龙门》及此章,格似五律,但句中平仄未谐,盖古诗之对偶者。而其气骨峥嵘,体势雄浑,能直驾齐梁以上。

《唐诗别裁》“齐鲁青未了”五字,已尽太山。

《读杜心解》公望岳诗凡三首,此望东岳也。越境连绵,苍峰不断,写岳势只“青未了”三字,胜人千百矣。“钟神秀”,在岳势前推出;“割昏晓”,就岳势上显出。“荡胸”、“决眦”,明逗“望”字。末联则以将来之凌眺,剔现在之遥观,是透过一层收也。……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Z7WCGhLPly8wZPyGX9XGtZ9acI9NWu2hRiMQaCQ2BX/mnk7uDqGteKk09A3JVZZ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