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截竹为觱篥,
此乐本自龟兹出
[2]
。
流传汉地曲转奇,
凉州胡人为我吹
[3]
。
傍邻闻者多叹息,
速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
[4]
,
长飙风中自来往
[5]
。
枯桑老柏寒飕飕
[6]
,
九雏鸣凤乱啾啾
[7]
。
龙吟虎啸一时发
[8]
,
万籁百泉相与秋
[9]
。
忽然更作《渔阳掺》
[10]
,
黄云萧条白日暗
[11]
。
变调如闻《杨柳》春
[12]
,
上林繁花照眼新
[13]
。
岁夜高堂列明烛
[14]
,
美酒一杯声一曲。
【注释】
[1] 安万善,凉州胡人。觱篥,即筚篥,乐器。其管的下端加喇叭的,就是唢呐。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剪削干芦插寒竹,九孔漏声五音足。”犹可见其形状。
[2]龟(qiū)兹,古西域国名,今新疆库车县。
[3] 凉州,唐辖境在今甘肃永昌以东,天祝以西一带。
[4] 解,懂得。赏,指对曲意的领会。
[5] 长飙(biāo),喻乐声的急骤。飙,疾风。
[6] “枯桑”句,喻乐声的凄幽。
[7] “九雏”句,喻乐声的轻而嘈杂。《古乐府》:“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啾啾(jiū),虫鸟的细碎鸣声。
[8] “龙吟”两句,古有虎啸风生,龙吟泉鸣之说。
[9] 万籁(各种声音)百泉,应上“虎啸龙吟”。
[10] 《渔阳掺(càn)》,曹操命祢衡为鼓吏,衡乃为《渔阳掺》,音节悲壮。后因指乐曲中之悲凉者。掺,本指击鼓的调子,这里指曲调。
[11]黄云,喻云色昏暗。
[12]“变调”句,句中《杨柳》指《杨柳枝》,从古曲《折杨柳》变为轻快的新声,故云。
[13]上林,本为秦汉宫苑名,这里指唐宫,因《杨柳枝》唐时入教坊,故云。
[14] 岁夜,除夕。
【评析】
觱篥和芦管构制相似,因其声调凄清,故前人诗中写到觱篥的,多含伤感情绪。作者听曲时又是身处异乡,时值除夕,因而尤有孤寂之感。
【辑评】
《唐诗归》谭云:与世人学舞只是舞,同一高寄之言,而“长飙风中”句形容聋聩人光景可笑(“世人解听”二句下)。
《历代诗发》行间善自裁制,故不至于烦芜,而笔情所向,又多油然惬适。
《唐贤三昧集笺注》 步步踏实,绝不空衍。亦是对叠,妙乃如此(“傍邻闻者”二句下)。都是叠,甚得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