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贼退示官吏 [1]
有序

元 结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 [2] ,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郡,不犯此州边鄙而退 [3] 。岂力能制敌欤?盖蒙其伤怜而已一。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篇以示官吏。

昔年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4]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5]

井税有常期 [6] ,日晏犹得眠 [7]

忽然遭世变 [8] ,数岁亲戎旃 [9]

今来典斯郡 [10] ,山夷又纷然 [11]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12]

使臣将王命 [13] ,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14]

思欲委符节 [15] ,引竿自刺船 [16]

将家就鱼麦 [17] ,归老江湖边。

【注释】

[1] 贼,旧时也贬称抗官起事者。

[2] 西原,在今广西境。道州,今湖南道县。

[3] 永,指永州(今湖南零陵县)。郡,应作“邵”,指邵州(今湖南邵阳市)。两处皆近道州。边鄙,边境。

[4] “山林”句,指隐居时。

[5] 壑,山谷。

[6] 井税,井,原指所谓“井田”。据说古代将九百亩地分为九区,中为公田,余为八家私田,八家又共耕公田。因其形如“井”字,故名。这里借指赋税。

[7] 晏,晚。

[8] 世变,指安史之变以来的战乱。

[9] 亲戎旃,参加军事生活。指作者于肃宗乾元二年充山南东道节度参谋,参与对叛军之战。戎旃,军帐。旃,通“毡”。

[10] 典,治理。斯郡,指道州。

[11] 山夷,指“西原蛮”,实即当时山居的少数民族。

[12] 见全,指道州未受进攻而得保全。

[13] 使臣,指朝廷派遣的催征官员。将,奉。

[14]“谁能”两句,意谓怎能绝了人民生计而犹作时世的贤臣,也即欲为时世贤者即不能绝人命。谁能,犹怎能,岂能。

[15] 委符节,意即弃官而去。委,弃。符节,古使臣出行持符节以示信,唐代刺史也加号持节。他的《舂陵行》中也说:“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

[16] 刺船,撑船。

[17] 将,带领。

【评析】

代宗广德元年(763)癸卯十二月,“西原蛮”攻陷道州城。次年五月,元结到道州刺史任。七月,“西原蛮”攻永州,破邵州,却不再犯道州,因作此诗。他另外还写过一首《舂陵行》,也是记述此次变乱。两诗的主旨,实是说官比“贼”凶。当时的老百姓已经到了“大乡无十家,大族无单羸。朝餐是草根,暮食乃木皮”(《舂陵行》)的地步,可是官吏们还要勒索;勒索不得,鞭挞随之而下。故他之褒“贼”,正是为了贬官。

两诗朴质平实,没有矫饰作态地方。说明好诗必然是真实的,好官也应当是爱民的。

施补华《岘佣说诗》云:“诗忌拙直,然如元次山《舂陵行》、《贼退示官吏》诸诗,愈拙直愈可爱。盖以仁心结为真气,发为愤词,字字悲痛,《小雅》之哀音也。”

【辑评】

《唐贤三昧集笺注》 真朴恻怛,如读“变风”、“小雅”。不独有仁慈之心,亦可以为诗史也。

《絸斋诗谈》若纯作刺时语,亦伤厚道。看首尾词意和平,可知古人用笔之妙。 0/Aqz+H/PMrYAU26TEP2aUkCmc28YChKfs1PMEx6w8eVfcDTDrjju2DWjZXmEnw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