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魂游》曲本的演变

《魂游》这出戏在明清之际的各种戏曲选本中(如《吴歈萃雅》《醉怡情》《缀白裘》等),都没有当成折子戏选录。不过,作为清唱曲词,曾一度受到重视: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凌虚子(李郁尔)等编刊的《月露音》卷三中,曾将《牡丹亭·魂游》选入,但删去了开头的[挂真儿]、[太平令]和收场的[忆多娇]、[尾声],只选[孝南歌]、[水红花]、[小桃红]、[下山虎]、[醉归迟]等七支,不载角色科白。明末清初,钮少雅对《牡丹亭》的曲律进行了“格正”,他在《格正还魂记词调》中把《魂游》[孝南歌]校订为集曲,把[醉归迟]分为[五韵美]和[黑麻令]二曲。清代乾隆年间,两位著名的清唱家均有为《牡丹亭》订立的工尺谱,一是冯起凤的《吟香堂牡丹亭曲谱》,刊印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对《魂游》原作全都谱了曲,并依照《格正还魂记词调》厘定原作[孝南歌]为双调集曲,曲牌改标为[孝南枝],自首句至第七句标为[孝顺歌],自“怕未尽凡心”至“再休似少年亡”标为[锁南枝]。又把[下山虎]原作中的一句夹白“(看)姑姑们这般志诚”作为曲文旁缀了工尺谱。把[醉归迟]分为二曲:自“生和死孤寒命”开始标为[五韵美],自“不由俺无情有情”开始标为[黑麻令]。另一个是叶堂的《纳书楹牡丹亭全谱》,刊印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在曲律上依照冯谱。与冯谱稍异的是,叶谱因首曲[挂真儿]属于[南吕宫引子],便没有旁缀工尺谱,对于[孝南枝]的[前腔],冯谱没有按集曲的体例分标,叶谱则在“瓶儿净”之前补标为[孝顺歌],在“有水无根”之前补标为[锁南枝]。这样一来,《魂游》的清宫谱(不点小眼)就完善了。

再从台本戏宫谱(点出小眼)的系统来看,晚清光绪年间的《遏云阁曲谱》《霓裳文艺全谱》《霓裳新咏谱》等书都没有选录《魂游》。因为《牡丹亭》原作五十五出中能独立存在的折子戏,自《醉怡情》《缀白裘》以来,只有《游园、惊梦》《拾画、叫画》等十一二折,《魂游》并没有作为独立的折子戏出现。近世昆剧传习所的“传”字辈也没有这出戏,所以殷溎深传承的全本戏《牡丹亭曲谱》中保留《魂游》的戏宫谱,就是比较珍贵的了。根据《牡丹亭》的剧情脉络来评说,如果演全本戏,从《叫画》发展到《幽媾》《回生》,演示杜丽娘还魂,便需要有《魂游》作为过渡,这个环节不能缺失。这是殷传本《牡丹亭曲谱》中留存《魂游》的根本的原因,而昆班艺人在演出全本戏的实践中,又创造性地把《魂游》一分为二,增加《道场》折目作为铺垫。由于艺人已将《魂游》开头的[挂真儿]、[太平令]、[孝南歌]分到《道场》里去了。所以台本《魂游》以旦扮杜丽娘鬼魂从坟茔中出来唱[水红花]开场,下面以[添字昭君怨]作为上场诗,还有念白“这是书斋后园,怎做了桃花庵观”也全依原作。然后接唱[小桃红]、[下山虎],夹白“再看这青词上,吖,就是石道姑在此住持,一坛斋意,度俺升天”,这与《道场》中石道姑“念疏施斋”的情节衔接起来,收到了前后呼应的舞台效果。至于“看姑姑们这般志诚”一句,台本吸收了冯谱和叶谱的意见,把原作的念白变成唱词。同样是依据冯谱和叶谱,台本把原作[醉归迟]也分成[五韵美]和[黑麻令]二曲。最后以众道姑同唱[忆多娇]收场,删去第二支[尾声]。而在[下山虎]与[五韵美]之间,台本对原作的宾白做了适当的调度,突出了小生叫画的白口:

台本《牡丹亭曲谱·魂游》书影

(旦)吓,想起俺爹娘在何处?春香在何处?(小生内)俺的姐姐吓!

(旦)呀,那里沉吟叫唤之声,待俺听来。(小生)俺的美人吓!

(旦)谁叫谁也?(小生)俺的嫡嫡亲亲的姐姐吓!(旦)咳!(唱)

五韵美 ]生和死孤寒命,有情人叫不出情人应,为什么不唱出可人名姓?似俺孤魂独趁,待谁来叫俺一声,不分明无倒断,再消停!(

(小生介)俺的美人吓!……

台本中标出的“浪”是指打击乐器中的锣鼓点子“浪头”,其作用是强调演员的身段动作。“小生介”的“介”不是指“科介”,而是指“介白”、“介口”(在主角演唱过程中插入另一角色的念白)。从这里可以看出,台本比文学本加重了柳梦梅叫画的分量,凸显了艺人二度创作的舞台功能。这样的加工,便为下一场《幽媾》(台本分为《前媾》《后媾》)预先制造了气氛和悬念。

在殷传本《牡丹亭曲谱》印行以后,王季烈和刘富梁合作编纂《集成曲谱》(192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于声集卷五中拟订了《牡丹亭》的本子戏二十折:

其中《魂游》没有一分为二,仍按照原作从[挂真儿]“台殿重重春色上……细展度人经藏”开始,以下接唱[太平令]、[孝南歌]、[前腔],但角色则参照殷传本而定,如将原作“净”扮石道姑依殷传本改为“付”扮。而后半场从魂旦唱[水红花]开始却基本上是仿效殷传本的格局,以下接唱[小桃红]、[下山虎],[醉归迟]一曲也依照殷传本改为[五韵美]和[黑麻令]。科介和念白也效法殷传本。如众道姑关于杜丽娘鬼魂的一段对白:

(付内)殿上什么响?出去看来。(丑上)是哉,南无阿弥陀佛,让我来看看介。呵呀,众位师兄快点来!(众上)为何大惊小怪?(丑)灯影荧煌,躲着一个俊脸儿!(众)怎生打扮?(丑)绿袄红裙,翠翘金凤,闪入花簇而去。吖哟,好怕人吓!(众)看经台上乱糁梅花奇吓!(付)这是杜小姐生前模样,敢是幽灵活现,大家再祝赞他一番。(众)有理。(齐同同)(同唱)[忆多娇]。

《集成曲谱·魂游》书影

台本《牡丹亭曲谱·魂游》书影

《集成曲谱》中这段白口,包括吹打标识“齐同同”,都是参照殷传本移录的(只变动个别字眼),可见王季烈和刘富梁对于艺人的台本俗谱还是很看重的。他俩一方面在眉批上指摘俗谱改“藏”为“忏”之误,但另一方面对于俗本的优点长处也是予以肯定并采用的。

《集成曲谱·魂游》书影 /dO7BZnKaDwCYje5s5FL/BfRkIbeUCy8JAaMJdZV9ePOIoQ5hEbxY6TA77RKZv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