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台本《道场》和《魂游》的来历

《道场》和《魂游》的台本见于晚清艺人殷溎深传承的《牡丹亭曲谱》中,这是清代昆班艺人二度创作的产物。殷溎深(约1825—1916),苏州人,家中排行第四,人称殷老四,原为晚清道、咸、同、光年间姑苏四大昆班之一“大雅班”的旦角演员,中年以后改行,专司场面伴奏之职,以“戏多、笛精、鼓好”而誉满江南。清末民初,曾先后在苏州、昆山、上海的曲社担任曲师。他通晓音律,有丰富的演唱经验,喜欢抄谱、订谱、传谱,合计所藏台本工尺谱多达七百余折,曲白俱全,交由张馀荪(号怡庵)等人分期分批整理出版。

殷溎深传承的《牡丹亭曲谱》是昆班艺人演出用的台本戏宫谱,曲文、科白一应俱全,工尺谱的节拍有板有眼,一板三眼和赠板曲的头眼、中眼、末眼都分别点上了,甚至还标有吹打锣鼓的字谱符号。这种款式与清唱用的清宫谱《吟香堂曲谱》和《纳书楹曲谱》大为不同,完全是适应舞台演唱的登场格局。殷传本《牡丹亭曲谱》由张馀荪整理后,在民国十年(1921)由上海朝记书庄石印出版,分上下两卷,装订成四册。版权页上的署名是:“曲师殷溎深原稿,校正兼缮底者张馀荪藏本。”全谱分上下二卷共十六出,目录是:

这反映了晚清昆班演出《牡丹亭》由折子串成全本戏的基本格局(不是五十五出的全本而是晚清舞台串演的全本),也显示了从文学本嬗变为演出本(台本)的舞台生命力。《道场》和《魂游》就是这个台本中紧接《叫画》之后的两个折子。晚清另有三部戏宫谱,一是光绪十九年(1893)上海著易堂铅印本《遏云阁曲谱》。二是光绪二十二年(1896)苏州新建书社石印本《霓裳文艺全谱》。三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南京周蓉波抄本《霓裳新咏谱》,都没有收录《道场》和《魂游》,比较下来,这两出戏是《牡丹亭曲谱》的独得之秘。 v9Jj5t2GeTIa80KZ6ZOBU3jbNdglIgRf3rrO0dQUpGYOK4EmboPGesqvy+Z21/p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