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牡丹亭》问世以来,它的舞台演出形态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这些变化主要由历代艺人们所促成,其原则基本遵循了李渔改编古剧的要领:“仍其体质,变其丰姿。”清代中期的舞台演出本《缀白裘》和《审音鉴古录》“体质”相似,都沿承了《牡丹亭》原著中的骨干情节和主旨,但它们的“丰姿”(具体的舞台呈现形式)和原著相较又出现了许多的变异,因而经常被作为例子来讨论舞台演出实践对于戏剧文学本所进行的改写。
《缀白裘》目前通行的本子是刊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的四教堂本,1940年经汪协如点校,其中收录《牡丹亭》的《冥判》《拾画》《叫画》《学堂》《游园》《惊梦》《寻梦》《圆驾》《劝农》《离魂》《问路》《吊打》十二出折子。《审音鉴古录》约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订定,共收《牡丹亭》九出:《劝农》《学堂》《游园》《惊梦》《寻梦》《离魂》《冥判》《吊打》《圆驾》。两个演出本都通过多种方式对原著进行了改编,如删改念白与唱词,使其更加通俗、流畅;删减原文内容,加快演出节奏;丰富人物动作,增强戏剧效果;根据演出需要,改变人物上下场顺序,以便突出核心人物和演出风格等。尤其是《审音鉴古录》更具有导演说明的性质,它用详细的表情、语气、装扮、调度、道具等舞台提示指导演员掌握表演要领和尺度,营造舞台视听效果。除了这个比较明显的差异外,检视这两个舞台演出本,会发现它们在念白处理、动作设计乃至剧情铺叙等方面也常常迥异有别,而这一点似乎还没有引起更多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