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哲学家国王”的理想和拉伯雷的价值观

拉伯雷的政治思想体系,同样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人”,是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他心目中的“人”,并非抽象的人,而是以市民阶级为主体的受压迫、受奴役的平民大众。他把欺压百姓的层层官吏和税务人员喻为“掌管葡萄压榨机的妖魔”,把百姓榨得一点汁水不剩,“连葡萄皮和葡萄核里的油水都榨光”。他抨击那些专横暴虐、“以一己私利代替理性”的国王,为了实现其侵略野心,不惜置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拉伯雷认为国君的伟大与否,取决于其国策能否体现民众的意愿和利益,取决于能否“根据百姓的意愿来颁布法令、建立宗教,使每个人享受到自己的权利”。他寄希望于哲学家国王:“只要国君研究哲理,哲学家治理国家”,自然“国泰民安”。乌托邦国的三代巨人国王,个个温良敦厚,平易近人,具有平民的气质与特点:他们使用老百姓的语言,和百姓们一起大嚼猪血灌肠;同时又聪明博学、通情达理,待人宽厚公正,懂得体恤民众。霹雳火入侵时,大肚量能意识到“百姓的劳动维持了我,百姓的血汗养活了我——我自己,我的儿女以及我的一家……”因此他虽已到花甲之年,仍决心拿起武器,保护他的臣民;卡冈都亚领兵御敌,有勇有谋,调度有方,得胜后对内论功行赏,对外安抚与惩戒相结合,俨然是一位执法有度的明君。

值得注意的是,拉伯雷的巨人国王与周围的人完全是平等的朋友关系,丝毫没有封建时代的尊卑界限。这一描写,鲜明地反映了作者对人的价值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见解。从整部《巨人传》,可以看出拉伯雷对皇族贵裔并无好感,倒是对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平民满怀敬意;在作者心目中,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他的身份、地位,而取决于他对社会的贡献。一切从事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人们,都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反之,一切不事生产的人则是社会的蠹虫,理当遭到世人的唾弃。所以约翰修士论及教士为何遭人嫌恶时,便讲出如下一番道理:

你如懂得猴子为何成天受人嘲骂和欺侮,你就会懂得教士为何受大家,不论老幼的一致嫌弃。猴子既不像狗会守门,又不像牛会耕田,又不像羊会产奶生毛,又不像马会驮货。它就只会随地拉屎,到处惹祸……同样,一个教士(我指那些懒散的教士),既不像农夫耕田种地,又不像战士卫国保家,又不像医生治病救人,又不像优良的福音教士和教书先生广布福音、教导世人,又不像商人流通货物和各种生活必需品,为社会人群服务。就是如此,他才到处受人嘲笑和憎厌。

关于这一思想,《巨人传》中还有一段绝妙的插曲:庞大固埃和石甲巨人作战时,一块石片把他的老师哀庇斯忒蒙的头割掉了。巴汝奇施行外科手术,把死者的头和脖子缝接妥帖,使他起死回生。哀庇斯忒蒙醒来,埋怨巴汝奇不该这么快把他召回阳世,因他刚才在阴间见到许多新鲜事情,正想大开眼界。原来地府里的情景全不像教士们宣传的那么可怕,只是过去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如今都须靠双手谋生,成了庄稼汉、牧人、手艺匠、船夫、小贩……:亚历山大补袜子,汉尼拔卖鸡蛋,恺撒、庞培当油漆匠,尼禄沿街拉胡琴,教皇们有的卖糕点,有的在公厕卖手纸,高利贷者爬在泥里水里捡废铁,一百斤废铁也换不来一片面包,半个月也吃不上一片面包皮……倒是往日的哲学家和穷人,到了阴间变得富贵荣华、吃穿不愁。

庞大固埃一行听了哀庇斯特蒙这番见闻,便想到要让战败的阿纳什王学点本领,“好让他日后到了阴间,有一门熟练的手艺”。于是巴汝奇便教他学叫卖青酱油,并说:“世上的贤王圣君顽劣如牛,从来不干好事,专会迫害人民,互相攻伐,害得世人不能安生,他们却把这等伤天害理的玩意看作赏心乐事。如今我要他学件行业,当一名叫卖青酱油的小贩。”

这段故事生动地说明,刚刚从农民、手工业者中分化出来的资产阶级,还不曾脱离生产劳动,而且完全能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商、农业对国家经济生活的重大影响,拉伯雷于是理所当然地把这些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看成真正的社会支柱、国家的主体,死后非但不应在地狱受刑,反该受到报偿;而一切不事生产的帝王将相、僧侣贵族及高利贷者,则应罚他们死后学会靠双手谋生。因此拉伯雷在《巨人传》中劝诫人们:“千万别像贵族老爷那样靠入息过活,啥事不干。” fONCRaQaFNPquPLrQlN9FAvAiH9svKW1KoLooHmGXJhtfjNnZWMje2ZUImF+8+q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