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读懂孩子敏感期的神奇与奥秘

孩子是一个神奇的生命个体,他的成长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有着不可思议的敏感性。我们要对这个新生命心怀尊重与爱意,及时捕捉到他生命中所有的敏感期,并为他打造一个适合成长的空间,让他的身心都能愉悦地成长。

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客观规律,认识生机勃勃的敏感性

每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尤其是人类的新生命,看似十分柔弱的婴儿,随着一天天地成长,总能给周围人带来一连串的惊喜。

也许有人认为,新生命的成长有赖于周围良好的教育。这话不能算错,因为教育的确是每个新生命成长过程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但是当这个生命还不具备与妈妈沟通的能力时,他又是怎样成长的呢?

想想看,新生儿从只会哭到某天可以走路可以说话,这个过程其实与教育者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紧密。就拿说话来说,妈妈是没法教孩子如何开口,怎样用舌头,怎样动用声带发声的。可是孩子就是能有本事学会说话,学会表达,学会交流……

神奇吗?究其根源,全是因为生物敏感性在发挥神奇的作用。

实际上,大自然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神奇,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都遵循着奇妙的客观规律。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当一个新的生命降生时,它自身就包含着一种神秘的本能,这个本能将指导它如何活动,形成什么样的特性及怎样适应环境。”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那就是生物都具有生机勃勃的敏感性。

所谓生物敏感性,就是指生物对环境的敏感程度。每个生物都具有被称之为“本能”的敏感性,这种本能是通过对某种确定的活动进行刺激而被激发出来的。蒙台梭利认为,生物在其初期发育阶段都具有一种特殊敏感性,它可以被看做是一种灵光乍现的秉性,这种灵光乍现一般只在获得某种特性时才闪现出来。

荷兰科学家雨果·德弗里斯首先从昆虫身上发现了这种敏感性,他是从对蝴蝶的观察过程中得到这个惊人的结论的。

德弗里斯曾认真观察过一种蝴蝶,他发现这种蝴蝶的幼虫在刚出生的时候,只能依靠吃树梢的嫩芽为生。可是,雌蝴蝶一般都会将卵产在树枝与树干连接的隐蔽位置,因为那里非常安全。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破卵而出的幼虫需要从树枝与树干的连接处爬到树梢,才可能吃到它所需要的嫩芽。

德弗里斯惊讶地发现,几乎所有的幼虫都能准确地找到这些嫩芽,并没有在中途迷路,也没有被树枝两边的大叶子所吸引。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这种蝴蝶的幼虫有一种本能,那就是对光线的敏感性。嫩芽生长在树梢,那里往往是光线最强烈的地方,刚出生的幼虫就会本能地顺着光线的方向朝树梢爬过去,最终得到它需要的美味。

不过,随着幼虫慢慢长大,它开始能吃各种粗糙的食物了,那些树枝两侧的大叶子也就成为了它的日常美食。这时它对光的敏感便消失了,那树梢上闪耀的光线对它似乎丧失了吸引力。

又一段时间过后,它从原先不停地吃,变成了不断地做茧,然后它便在茧中等待,直到最终破茧而出、舒展双翅那一时刻的到来。

这种蝴蝶的幼虫所经历的那段光的敏感期,就是它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必然。正是有了这个敏感期,幼虫才可能存活下来,才可能成长并继续繁衍后代。这就足以证明敏感期对生物成长的重要性。

再说回到孩子。孩子更是一个神奇的生命个体,初生的婴儿对世界一无所知,但他却能很快适应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甚至能够在没有任何老师的教导下,毫不费力地掌握像语言这样在成人看来很难学的技能。显然,孩子的这种生命的“本能”,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生物敏感性的不可思议,进而体会到生长发展规律对万事万物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我们要尊重万事万物的客观规律,尊重孩子内在生机勃勃的敏感性,从而为他创造一个最适合的成长环境,让他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敏感期是孩子成长的推动力,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期

你可能听说过“狼孩”的故事,也就是下面呈现的这个案例:

1920年,印度米德纳波尔小城中的人们从附近森林的狼窝中带回两个女孩,大的大约七八岁,小的才两岁左右,两个孩子一直跟着狼生活在森林里。后来,人们将两个女孩送到了小城中的孤儿院,还给她们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

人们发现这两个孩子的生活习性与狼一模一样。比如,她们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活动,对火、光和水极为害怕,只吃肉,吃的时候会趴在地上用牙齿撕开肉来吃,等等。

阿玛拉在被带进孤儿院的第二年就去世了,人们随即对卡玛拉展开教育。但是,经过7年的教育,卡玛拉才只掌握了四五个词,勉强学会了几句话。16岁时,她也去世了,但直到那时,她的智力也才相当于三四岁孩子的智力。

这是个真实的事例,卡玛拉并没有什么先天的缺陷,她的生理系统都是正常的。而她之所以无法真正像人那样去生活,就是因为她所有的重要敏感期都是在狼窝中度过的。

由于长期脱离人类社会,她没有产生人所具有的脑的功能,她的语言、行为等各种表现已经在那个阶段里,形成了稳定的“狼的神经通路”,以后再想改变,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孩子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当孩子顺利地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其心智水平就会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可见,孩子可能遇到的各种敏感期,是他成长过程中最主要且最佳的推动力,一旦错过,将会给他的生长发育包括心理发展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科学家们将大脑在接受外部信息时具有的时间段称为“机会之窗”,对于孩子来说,敏感期就是他的“机会之窗”,当这些“窗户”都打开了,他才能广泛地接受成长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他的学习也才会更加自然且轻松。

所以,当孩子处于敏感期时,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些关键期,并尽量提供他所需要的环境刺激,以满足他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美国儿科神经生物学家哈利·丘加尼教授通过扫描观察婴儿大脑发现,婴儿脑部的各个区域,在出生后一个接一个地活跃起来,并互相联系。

他的这个发现也是在提醒我们,孩子的敏感期是一个接一个地开始的,所以我们要保持耐心,更要细心、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每一个敏感期。只有重视敏感期对孩子生命的影响,我们才能给予他以正面的影响,才能让他“顺理成章”地健康成长。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着难以解释的神奇与奥秘

当与孩子在一起时,我们也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某些时候,他的某些表现总是透着一种神奇,他的行为经常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惊喜。

比如,世界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果用我们这些成年人来做实验,当耳边充满说话声、音乐声、钟表声、汽车喇叭声、流水声、切菜声等各种声音时,先不用想象那些声音都是怎样的,单就看到这一长串的声音名称,我们可能都会感到无比厌烦。如果再让我们从中去辨认某种声音,甚至模仿、学习,恐怕内心就会一下子烦躁到快要崩溃了。

可是,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孩子就是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他会听见各种各样的声音,但随着他的成长与自我学习,他能从所有的声音中很快辨别出我们说话的声音,并用转动视线、握拳、微笑、蹬腿等一系列行为来向我们表现他听到这种声音时的喜悦感。

而接下来,他会希望像我们一样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要不了多久,他会喊出第一声“爸爸”或者“妈妈”;再然后,这种高低错落的声音就会从他的口中接二连三地冒出来;直到最终,说话将会变成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是多么神奇的变化!

这就是孩子的成长,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好像水流经过设定好的河道那么顺畅。除了说话,孩子还有很多其他令人感到惊奇的表现。比如,他生来就有吮吸反射,这是他得以生存的最基本保障;他的手会帮他认识各种东西,让他更快地接触这个世界;他的腿会带他到所有他想去的地方,这就帮他扩大了行动范围。

这些都是孩子最基本的敏感期表现,而他的敏感期行为又远远不只这些。可以说,只要孩子处在敏感期,那么他的成长过程就像是一部电视连续剧,一集接着一集,而且集集精彩。

孩子就像一棵树,他会在合适的时机发芽,在恰当的时机抽叶,在准确的时机开花,在最佳的状态结果。就如预先设定好一样,孩子会让自己按部就班地成长。也许正是因为孩子的这种“生命自控成长”能力,我们才会被他那神奇的成长所感动。

所以,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就越要扮演好“看护者”的角色,只有尊重孩子的内心发展,理解他的内心变化,给予他最需要的东西,他的成长才不会变得艰难。

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孩子的成长也是一种挑战,任何一种强制或干涉,都有可能使他在挑战中失败,而这种失败也许会给他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从而误导孩子的成长方向。换句话说,既然发现了孩子那神奇的成长过程,那就用一种欣赏的心情去认真体会这种神奇吧!这种神奇带给你的惊喜,可能会替代你的大吼大叫!

了解蒙台梭利归纳总结的“孩子九大敏感期”

对于孩子来说,敏感期就是大自然赋予他的生命动力,如何能让这些动力真正发挥作用,则是身为妈妈所要肩负起来的重要职责。

蒙台梭利根据对婴幼儿的研究与观察,将孩子的敏感期分成了九大类:

第一,语言敏感期。

在孩子0~6岁期间,语言敏感期会一直存在。当他开始关注我们或其他人说话的口型,并尝试着自己发出声音时,就意味着他进入了语言敏感期。这时的孩子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语言敏感力,只要我们为他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用标准的语言教他学习说话,用准确的遣词造句教他表达,他将来就可能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而拥有这项能力将为他未来的人际关系以及个人能力打下稳固的基础。

第二,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一般出现在孩子2~4岁时,这个阶段的孩子秩序感强烈,对物体摆放的位置、事情完成的顺序以及物品的归属等问题会有极强的执念,他会很坚决地维护他认定的秩序,不允许任何人随意改变。而就在孩子于环境之中建立内在秩序时,他的智能也在同时进行逐步建构。

第三,感官敏感期。

感官敏感期会从孩子0岁时出现,并一直持续到6岁左右。孩子是依靠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来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以此来感知与熟悉他周围的环境。这些感觉同时也会促进孩子的记忆、表征、思维等高级心理的进一步发展,并引导他自己产生智慧,这对他的个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关注细小事物敏感期。

这个奇特的敏感期一般发生在孩子1岁半至4岁之间。这时候的孩子对于周围环境中的细小事物格外重视,比如地上的小蚂蚁、墙上的钉子眼、衣服上不起眼的小黑点、一根头发丝,甚至是随便一小块碎纸片都能引起他极大的兴趣。当孩子处在这一敏感期时,我们应该引导他学会观察这些细小的东西,这也是对他敏锐观察力的培养。

第五,动作敏感期。

动作敏感期从孩子0岁开始出现,并且一直会持续到6岁左右。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大肌肉的运动,比如走、跑、跳、肢体运动等;另一部分则是小肌肉的运动,比如手、眼协调活动等。孩子身体各部分肌肉如果能获得很好的运动,将有助于他左右脑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小肌肉运动,更能促进他智力的发展。

第六,社会规范敏感期。

孩子在2岁半左右时,便进入了社会规范敏感期,这个时期将一直持续到6岁左右。这个时期,他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开始喜欢交朋友,喜欢群体活动。这时也是帮助孩子明确日常生活规范、礼仪,教育他遵守社会规范、学会自律生活的关键时期。

第七,书写敏感期。

孩子在3岁半到4岁半时,就进入了书写敏感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爱拿着笔四处涂涂画画,可能他只是画几条直线,戳几个点,假装写点什么,而实际上他也许什么都写不出来。这时我们不要刻意约束他,而是要采取正确的方法予以引导。

第八,阅读敏感期。

当孩子进入阅读敏感期后,图书就成了他最好的朋友,这一时期一般出现在4岁半至5岁半之间。此时他喜欢我们给他读书,也喜欢自己看书。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时机,让孩子爱上读书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九,文化敏感期。

这个敏感期发生得时间有些晚,虽然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大概从3岁开始,但实际上,很多孩子在6~9岁才出现想要强烈探索事物的欲望。当孩子进入这一敏感期之后,我们就要为他提供更丰富的文化资讯,帮助他了解或者学会更多的知识。

从这九大方面来看,儿童敏感期集中出现在0~6岁这样一个关键时间段里,在这段时间中,儿童的成长变化是惊人且飞速的,有的变化几乎瞬间爆发,也有的变化细水长流,这些变化对儿童未来的成长都可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这个汇集了诸多敏感期的阶段里,儿童的能力、智力、心理都将发生质的飞跃,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成长奠定了他一生的发展。

认识并善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里的“敏感期理论”

敏感期理论是由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来的,尽管其源于西方教育,但却并不是西方独有的教育理论。我国古代的先贤们,也都产生过类似于“敏感期”的见解。

比如,我国群经之首《易经》中早就提到过与“敏感期”相类似的理念。《易经·艮卦》就提到,“时止则止,时行则动。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这里提到的“时”,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机或时期,这句话意思是,要观察时势,该停止的时候就停止,该行动的时候就行动,只要动和静、行与止都不失其时机,其前途就会更加光明。《易经·系辞传下》也提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说的是,君子把利器藏在身上,等待有利的时机而行动,又怎么会有什么不利呢?这两处所讲的意思,尤其是“时”的说法,已接近今天“敏感期”的概念。

此外,《管子·霸言》也提到:“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列子·说符》说:“得时者昌,失时者亡。”《荀子·仲尼》说:“时诎则诎,时伸则伸。”汉代刘向《说苑》也提到:“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这些都表明,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关键的时期,在关键时期内采取行动,可以通过最少的努力取得最佳的效果。这些思想与“敏感期”的概念非常类似。

而最接近“敏感期”概念的当属中国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里提到的“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意思是如果错过了学习某种事物的最佳时期,以后即使非常勤奋刻苦,也很难再学成。这与“敏感期”或“学习关键期”的意义是相同的。

可见,“敏感期理论”就隐藏在两三千年前的中国传统经典中,只是中国的古圣先贤没有明确地提出“敏感期”这个概念而已。

如果仔细研究分析,就会发现蒙台梭利的儿童敏感期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强。

第一,二者都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蒙台梭利敏感期教育思想,强调早期教育,就是要在孩子人生的前几年抓住每一个发育的关键点,给予必要的帮助与重视,促进孩子各方面发育的顺畅自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他的敏感期里学会自我调节和掌握某些东西,正是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极其强烈的程度接触外部世界。在这一时期,他们很容易学会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因此,将孩子早期每个敏感期的教育紧紧抓住,教育才能更有成效。

而同样的,中国传统教育也非常注重这一点。我国早期完整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颜氏家训》就强调要对孩子及早施教,指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汉书·贾谊传》中指出“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对孩子要尽早开展教育,因为人在小时候精神最专一,这时施教,就容易在孩子纯净未受污染的心灵上“作画”,容易先入为主,教育作用十分深刻而有效,是施教的最佳时机。如果等到再长大一些后,他的思虑就会分散,教育也就会更加有难度。实际上,如果小时候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人从小就有好教养,养成好习惯,长大后自然也会一身正气,不会轻易为歪门邪道所污染。

中国传统教育还提到“三岁看大”,这也说明,儿童时期接受到的教育、受到的影响、养成的习惯,可以预见成年之后这个人的表现是好还是坏。

第二,二者都强调教育要适应自然规律。

蒙台梭利的敏感期教育理论认为,自由活动是每个孩子的内在需要,也是适应每个孩子发展节奏的最佳途径,为了满足他们内心的需要,孩子在“工作”中可以自由选择工作材料、自由确定工作时间。

而中国文化则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肯定人与自然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中国文化的这种观念,其实就是在表达对自然的尊重。老子强调“自然无为”,主张“不言之教”,其本意就是不要刻意改变孩子的天赋秉性,尊重他的自然特点,重视其自然的思想觉悟,教育的本意就是要完善他的自我人格。

同时,《学记》中也讲道:“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意思就是,应该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也就是抓住最佳的时机,及时施教;不超越个体本身的知识基础与认知能力去教导,让其按照自己的规律循序渐进,但也不能错过时机。这也是在提醒人们,学习是有关键期的,需顺应自然规律发展,到了应该好好学习的时候就一定要抓住时机去努力。总结来说就是,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自然发展的规律不能违背。“揠苗助长”的成语,就是提醒人们不要妄图打破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尤其是在教育上,要尊重孩子成长的天性,在合适的时机施展合适的教育,才能给孩子的成长以良好的助力。

第三,二者都强调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蒙台梭利敏感期教育提醒教育者,一定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这个环境要以孩子为本,不仅给他足够的安全感,还要在其中准备充足的可以促进他发展的内容,同时这个环境也要具备自由度和视觉美感,还要有一定的限制与秩序性。通过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与受教育,孩子要学会面临未来世界及不同文化的方法与手段。

同样的,中国文化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环境也有着强烈的“关注度”。古代的孟母之所以几次三番择邻而居,就是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适合他成长的好环境,避免他从周围环境中学到坏习气,这正如《孔子家语·六本》所指出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亦。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墨子·所染》也强调,“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意思是,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周围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一个人品性的发展。尤其是对孩子,天性纯然,好的环境才能让他受到更多的正向影响。

可见,敏感期理论与中国传统教育有诸多相通之处,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完全可以做到中西融合。让孩子受到更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点的教育的同时,又能吸收西方敏感期教育的精华,让两者共通的理念相互碰撞融合,对孩子无疑是有好处的。这需要教育者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多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对孩子开展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成人的细心对待,更需要成人本身做一个好榜样。教育者的文化素养、知识水平以及谈吐表现,都将成为影响孩子的关键因素。作为妈妈,也同样肩负着向祖国新一代传承文化的重任,所以若想要更好地在敏感期教育中做到中西融合,就要多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如此才能在接下来的教育中做到游刃有余,且不会出错。

比如,推荐孩子看的经典书籍,妈妈应该了如指掌,熟知其内容,这样不管是向孩子推荐也好还是讲解也好,妈妈都将更有发言权,如果能对书里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对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那在以后的教育中也将会对孩子有更好的引导与帮助。

另外,有些妈妈对传统文化有误读,认为一旦开始学习传统文化,便与现代社会脱节,觉得这种学习是死板而又无意义的。我们生活在现代,要学会用传统文化的理念来处理现代遇到的问题,要将传统文化学活。所以,一定要亲自去接触传统文化,而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思考,才能更好地对孩子开展教育。

第二,把传统文化与蒙氏教育相融合。

每一种优秀的教育模式都是在与本民族文化融合中才能生根发芽进而开枝散叶的,来源于西方的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与中国的实际教育现状也难免会存在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理念、观点与方法又是对孩子成长有益的,所以一个可以借鉴的解决办法就是将蒙氏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

比如,可以以中国传统的方式来开展蒙台梭利教育。将西式的教育内容,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歌、水墨画等形式来展开,结合孩子了解的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道理来进行讲解;用跳绳、跳房子、丢沙包、翻花绳、剪纸、七巧板等玩具或游戏,也能很好地实现蒙氏教育中的要求。因为蒙台梭利所设计的教具的核心是以孩子的生命成长需要为中心,符合人类生命成长的规律,也符合人类认知产生的规律,但蒙台梭利并没有把所有的教具都设计出来,她鼓励结合本土文化为孩子研发教具。所以,妈妈完全可以结合现实生活,给孩子制作、提供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玩具和游戏等。当然,这对妈妈而言,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就是要根据自身所学,善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理念中的精髓进行对比融合,以传统的正确思想理念为依据,开展更适合今天孩子成长的教育。

第三,要理性看待中西方教育的不同。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教育理念上。而中西教育理念的交流,在本质上还是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虽然,今天提倡学习儿童敏感期理论,但并不提倡完全照搬、照抄这种教育思想。因为中西文化底蕴不同,所以蒙氏教育理念中也会存在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或者不相符的地方。

比如,蒙氏教育强调给孩子自由,强调成人应该给予孩子尊重,理解孩子,帮助其成长。这一点没有问题,但是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却并不仅仅要求成人要尊重孩子,也同样要求孩子遵守孝亲尊师的做人原则。儒家文化对中国影响十分深刻,儒家教育重在教孩子学会正确做人的道理是原本蒙氏教育中并未着重提及的。如果一概照搬、复制蒙台梭利原本的教育思想,就不能实现其完全意义上的中国化、本土化。

妈妈在对孩子进行敏感期教育的过程中,应适时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穿插其中,不仅要让孩子接受更全面、更深刻的教育,也能保证中华传统文化在下一代更好地传承。妈妈要学会在实践中反思,更要保证自己的教育不会变成“空中楼阁”。

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理念与模式的学习、吸收与借鉴,只有根植在中国文化的坚实沃土上,才能让蒙氏教育和中国传统教育有利结合,使之成为真正对中国孩子有意义的教育,才能使西方现代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融合、共存。

现在,我们从高妙的教育理论中回到现实生活——如果妈妈能够深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和儿童敏感期理论,并将这些理念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就会增长很多智慧,也会大幅提升自身修养,再面对孩子的各种“不听话”“任性”等行为,也就不会甚至不忍心大吼大叫了。

蒙台梭利的儿童敏感期理论当然不提倡吼叫式教育。实际上,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也是没有吼叫教育的,正如明代学者苏士潜在《苏氏家语》中所说:“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孔子、曾子教育孩子不骂、不怒,以至孩子连什么叫骂,什么叫怒都不知道。可见,圣贤子弟,其成长环境和受到的教育是跟常人不一样的。家里没有吼叫,没有打骂,没有吵闹,没有愤怒……有的只是“善教”——父母懂教育,会教育,即善于教育,而且还教孩子向善。能让孩子“不知骂”“不知怒”,是不是父母的一种修养?是不是教育者的一种自我控制能力?当然是。希望你也能从中有所感悟,努力让自己做一个不吼不叫的好妈妈! SBPWgPcJ6+ORB8lnXnKr9fis6sxeq7Cxh2w1oKi9/z6nODtQghduqjJcvV/PEc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