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各大电商平台困境

一、阿里巴巴

“时间将近公元2016年11月11日0时0分。北京某小区仍是灯火通明,窗外月光幽静,万籁俱寂,窗内除了鼠标嗒嗒声,似乎连呼吸声都听不见了。”

“突然,一只小老鼠溜了出来,在传达室包裹堆中寻觅美味,就在时间将要凝住的瞬间,门卫在手机屏幕前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呼喊‘抢’,小老鼠闻声慌不择路,逃到小区总电箱处,不慎误碰电闸,灰飞烟灭,小区的灯火也瞬间熄灭。”

“那一晚,它的牺牲为小区业主挽回了上亿元的财产损失……”

关于“双十一”,类似的段子层出不穷,“剁手”剁了一万遍,还是抵不住全民购物狂欢节。据阿里巴巴实时数据显示,2016年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最终以1207亿元的交易额落下帷幕。其中无线交易额超912亿元,占比达81.87%,又一次刷新了中国乃至世界电商史的纪录。

尽管交易数值刷爆各大媒体头条,面对这样的成绩华尔街依然不买账,阿里的股价不涨反跌。难道巨额消费数字的背后,还暗含巨大的危机旋涡?

创办已8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已成为每年阿里旗下电商平台业绩证明的重头戏。“剁手族”的热情也一年比一年强烈了。从数据上来看,2016年11月11日零点过后,阿里平台完成10亿交易额仅用了6分58秒,比2015年快了将近6分钟。

虽然“双十一”的销售额可能和阿里这个平台的收益没有直接关系,但前期的推广投入和品牌效应对商家的吸引力,以及采用的支付手段(2016年“双十一”大力推广阿里旗下消费信贷产品“蚂蚁花呗”),都和阿里有直接利益关系,也会影响到旗下电商平台的边际设想。

从最初5000万元的销售额,到2014年的571亿元,实现千倍增长后再到2016年的1207亿元,天猫“双十一”的交易额不断刷新着电商日销售额的上限。

与此相应的,是对电商行业的无限遐想,狂欢节前的“云栖大会”上,马云表示:纯电商很快就会终结,未来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这一说。这些看似惊人的预言背后,却藏着更多深意。

马云作为阿里的“最佳发言人”,其言论总是不断冲击着受众关于电商“上升边际”的设想。马云引导着诸多关于电商产业变革的话题,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他在年底提到的一个新词:新零售。当然这是后话了。

过去两年“双十一”同期数据均为上一季度销售额的166%,因为“双十一”的提前收割,每年第四季度财报(1月1日到3月31)中的销售额数据都比较难看(较前一季度下降了36%~39%)。正是这种提前收割,造就了“双十一”靓丽的数字。

如果只是把后期的业绩提前,把视线放到全年似乎也没什么差别,那为何阿里还乐此不疲每年坚持费钱费力地整合“双十一”活动呢?

一是为了品牌,二是为了活跃用户数。

品牌效应的提升意味着后期吸金能力的增强,而活跃用户数,则是阿里电商平台赖以生存的重要指标。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2016年,阿里巴巴拉长战线,试图规避掉每年销售额增长速度的放缓。而不间断引入娱乐因素,恰恰是为了掩饰阿里刚刚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反映的短板:活跃用户数的下降。

根据阿里巴巴最新的第三季度季报披露,截至第三季度末,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年度活跃买家已达4.39亿户,较上季度净增长仅500万户,同比增长13.7%,而环比增长只有1%。

活跃用户量的下跌对电商平台来说是致命的。一旦活跃用户量下降,点击量和流量都会随之下跌。而平台营销服务变现,也就是对商家卖广告,是阿里目前最大的收入来源。

况且,其中还有大量“刷单”的水份无法计算。阿里在电商领域的刷单只是冰山一角,京东、聚美优品、当当等电商平台无一幸免。中国在互联网上提供刷单效果服务的企业不下百家,这类企业除了能刷网站排名之外,百度指数、网店交易额、App下载量和评论、新媒体账号粉丝阅读量等都可以进行“人造”。保守估计,中国每年的“刷单”市场在百亿元级别。

淘宝订单主要以小散户为主,更多大量批发的用户是通过电话、QQ等途径私下接洽完成。通过“刷单”产生的虚假订单总量,预计将达到百万量级。2016年11月22日央视《新闻直播间》罕见地用13分钟的超长时间曝光了淘宝等电商平台“刷单”的虚假交易行为,但事实上阿里早在半年前便开始打击“刷单”,也因此让诸多商家不知所措,深受打击。

后面就很好理解了。阿里的“双十一”,难道不是为了增加用户的访问频率和停留时长,以弥补活跃用户量增长放缓的缺憾而设的?社交、用户推荐、互动直播,凡是和互动挂钩的设计和业务铺设,作用难道不同此类?它们都不外乎是为了增加用户在平台留驻的时间:不仅是在购物时才登录,而是将平台变成一个可以随时打开、对用户更“有用”的入口。这才是阿里真正想要的。

阿里用户增长高峰期已过,已成为行业共识。也许在阿里这里,电商的增长率已经触到“天花板”了?

马云在接受央视专访时是这样回答的:趁着阳光灿烂时修缮屋顶。

关于“天花板”是否到来,我们暂时还不得而知,但马云的危机意识却是显而易见的。纯靠电商?不行。纯靠实体,更不行。阿里的未来,也绝对不可能只有电商,马云想要的,可比这多得多。

二、京东商城

2017年3月2日晚,京东集团发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中,京东宣布实现年度扭亏为盈,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下年度净利润达10亿元人民币。

但有分析人士认为,正是因为采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框架,京东数十亿元的成本被忽略:减去23.4亿元的股权激励成本、21.8亿元的无形资产和投资减值和16.2亿元的摊销,才使得2016年业绩从净亏损34.7亿元变成“盈利”10亿元。

京东的收入增长已连续经历了七个季度的下滑。从2014年第四季度到2016年第四季度,其收入增长从73%一路下滑到仅为38%。

京东公布的财报还显示,2016全年交易总额(GMV)为6582亿元人民币,但增速仅为47%,其2014年、2015年的增速分别为107%和84%。与去年相比,增速降幅高达44%。

赢利主要来自挤占资金?

年报显示,京东2016年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实现净利润10亿元人民币。

华尔街分析人士称,年度财报同样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京东应付账款周期为52.6天,在拖欠商家应付账款的同时,京东却在大力给供应商贷款。

财报显示,2016年年末,存货、应收、消费者预付三项合计达845亿元。存货周转和应付账款周期分别为38天和52.6天。

京东存货账面金额从2010年年末的11亿元到2016年第四季度的289亿元,六年间增长了26倍。存货占压的是自营业务供应商的资金。

在“应付账款”部分,2010年年末,京东应付账款约为12亿,2016年第四季度增到440亿,六年间增长了36倍。消费者预付日渐庞大,“京东卡”到2016年第四季度已积累到116亿。

与此同时,京东利用这部分挤占的资金发展“贷款”业务,将这部分资金贷给供应商,收取8%的贷款利息。

进入增长瓶颈

年报显示,京东2016年第四季度的增长还有并购1号店的助力,撇除该因素,原业务增长应该只有40%左右。

而京东的核心业务,3C家电业务增速下滑更为明显。以手机为例,权威数据报告公司GFK对手机类目在2017年的业务预测为负增长(-0.1%)。

为了突破核心自营业务的增长瓶颈,京东寄希望于三到六线城镇的扩张能够弥补一二线城市业务的乏力。但下沉渠道在进展缓慢的同时,还拉高了营销、物流等费用,进一步增加了下沉难度。例如,2016年年初,京东宣布未来要在县镇一级市场开店两万家,最近已经降调到一万家。

在自营平台受挫的同时,京东正在大力发展第三方平台。年报显示,第三方平台卖家数达12万家,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9%。

除了核心品类的瓶颈期,京东的物流投入也陷入了“规模不效应”的境地。年报显示,尽管2016年用于物流的投入超过209亿元人民币,但京东的仓库数量只增加了43个;2016年第四季度京东总仓库数量比第三季度增加2个,库容约560万平方米,环比增长仅为2%。配送站和自提点达到6906个,环比增长2%,连续两个季度增长率为个位数。配送能力覆盖了2655个区县,与上季度基本持平。

除了正品保证和体验较好的自营业务外,京东还接入提供其他商品的第三方平台。从数据上我们也看到,自营GMV增速低于整体GMV增速,说明第三方平台增长更快,对于整体GMV的占比已经超过40%。但结果是,接入了第三方后,用户体验下降很快,第三方平台的退货率也超过40%,而且很多第三方不是用京东的物流体系。京东曾经认为自己不会碰到另一个能够在物流上“烧那么多钱”的竞争对手,然而阿里的菜鸟网络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稍微有过一些购买经验,就能发现阿里的菜鸟网络在用户体验上并不输给京东。这样一来,原本两个压制阿里的优势都在逐渐消失。

亚马逊模式之困

业界认为京东正在走亚马逊模式,但如果走亚马逊之路,京东就需要承受长期不盈利带来的压力。亚马逊也是在亏损长达20年后,依靠云计算才摆脱亏损局面的。

到底谁和亚马逊是最像的?记得很多年前,刘强东就说京东一直在学习亚马逊。这么多年后,我们发现其实中国电商中最像亚马逊的反而是阿里。亚马逊是真正的平台型互联网公司,大家对其估值已经不再拘泥于盈利还是亏损,而是其本身会变革这个社会所创造的价值。

电商的流量红利已经终结了。电商是最早伴随移动互联网用户发展起来的,这批最初的流量可以看作电商最早的红利。许多人以前没上网,没用智能手机,看到周围人都在淘宝,都在买东西,智能手机也普及了,于是也开始上淘宝、京东什么的。这一批大规模的流量红利早已分割完成了。

其实,目前电商困境主要来自于用户的消费需求,如今市场不景气,消费者会有意识地节制消费,而政策上的清库存、供给侧改革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预防性措施。从这个角度来讲,京东作为纯电商所面临的困境怕是一时半会儿难以摆脱的。

三、苏宁易购

从1999年开始,苏宁电器就开始了长达10年的电子商务研究,2009年全新改版升级并更名为苏宁易购。原来苏宁实体店商业模式和电商其实类似,但在真正运营层面看还有一个实质性差别,即苏宁是类似百货业那样不做自营的,电商则大多是自营的(除了阿里),或至少起家时依靠了自营(因为自营,所以才可以像唯品会那样做特卖,包括京东早期也是如此)。

家电厂家是全包一切经营流程的,实际事务其实和苏宁无关,苏宁只是开发票。海信、海尔、美的既在苏宁、国美渠道销售,也在商超渠道、三四级城市渠道、乡镇渠道和电商渠道等售卖。在新环境下,线上线下如何协同,是令传统厂家非常头痛的一个难题(但也是个诱人的机会)。对苏宁易购来说,这同样是个大难题。

如果让主流商品在苏宁易购上架,并以电商的便宜价格去卖,和小米、乐视正面接触,那么线下渠道怎么办?不仅厂家不能接受(这意味着全面O2O),苏宁实体店也不能承受(这是苏宁电器乃至苏宁集团的现金牛)。如果像京东一样卖非主流大家电(比如小尺寸电视,低端冰箱、空调、洗衣机)以及数码产品(如手机等),那么苏宁易购等于没有任何优势。如果苏宁易购在家电和3C上没有优势,那么在其他品类上就更没有优势;如果在自营上没有优势,那么平台的建设和竞争就非常勉强。一个平台必须具有自创流量的能力,这是最基本的。

京东崛起的路径,似乎可以分为三步。首先是在3C领域通过直营的方式,利用融资的支持,不断取得竞争优势和赢得口碑;其次是切入大家电,做法上类似唯品会的特卖,帮大厂家处理库存,帮小厂家吆喝博取存在感;最后是架构大平台,覆盖全品类。

所以苏宁和京东已经不能相比。前者仍然需要在家电和3C领域寻找存在感,而对后者来说,通往更为开阔的世界的大门其实已经打开了。

小结

电商绝不是零售的最终归宿,只是零售行业的一个发展阶段。因为对于任何一个电商平台来说,如果不以大资金投入来提高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即使在诞生之初有着其他竞争者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消费者基础,也一样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摔下马来。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淘宝、京东将依然是电子商务的老大和老二,但显然不可能是所有细分品类的老大和老二。接下来,线上的淘宝、京东等平台也会类似线下商超渠道走过的历史,渠道越来越向碎片化、专营化和社群化发展。曾经“大而全”的卖场、网购平台依然会存在和发展,但如今“小而美”“小而特”的平台会得到较好的发展。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一旦错过风口,不管之前多么强大,在新领域竞争真是进退两难。 BXDkuP2+TdpmWjjYFImQIshVoXVUOl/MRj1n81xauwtHdj3Jd7AAk7JpxEneEOF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