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吴越民族的音乐生活

吴人与越人语言相通,风俗相近,同文同种,享有共同的生活方式:饭稻羹鱼,断发文身,裸身赤脚,习水便舟,居住干栏式建筑。吴越音乐文化是吴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久远的历史。

这一时期吴越地区器乐得到较大发展,浙江余姚徐家畈出土的无旋镛、江西新干县程家沙洲殷末大墓出土的涡纹兽面纹镈、浙江萧山杜家村出土的甬钟等青铜乐器制作工艺精美、纹饰华丽,反映出当时高超的乐器制作工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吴越先民在音乐方面的追求。考古发现的吴越青铜器上的铭文,为我们了解吴越文化及礼乐制度提供了有力证据。“江苏丹徒王家山吴墓出土的乐舞刻纹铜器,其中规模宏大的乐舞场面、人物的衣冠特点和巍峨的高台楼榭等,皆透露出江南水乡的生活风貌。再如吴县长桥出土的12弦筝,说明战国时期,不仅有‘秦筝’,而且还应有‘吴筝’。” 通过对考古文物的直观观察,也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吴越民族的音乐生活,浙江绍兴狮子山春秋墓中的祭祀铜屋模型,该模型高17厘米、长13厘米、宽11.5厘米。铜屋小巧精致,屋顶中心立有一神鸟,反映吴越先民对鸟图腾的崇拜。屋内有六个铜人,分前后两排坐。其中有两个唱歌的女巫,其余四人为男性乐师:一名击鼓,一名吹笙,另一名演奏弦乐器。这些都是音乐考古方面的重要发现。

早在新石器时期,吴越民族的原始先民就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河姆渡音乐文化。以《候人兮猗》、《弹歌》等吴越民歌为代表的吴越民族音乐文化,更是将其先民的音乐文化继续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虽然由于古代吴越地区被视为蛮夷之地,对其音乐疏于整理、记录而导致其大量流失,但就今发掘的乐器和记录吴越民歌的少量文献中,我们仍然可以对吴越音乐文化进行推断,来了解吴越民族的音乐生活。清新淡远的吴越民歌是吴越人民生活的真实反映。吴越人民即兴吟唱的水平很高,越王夫人为夫君送别时吟唱出《越王夫人之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的佳作——《越人歌》。可以猜测吴越人民大多善于抒发浪漫的情怀,每每感情激动之刻,都会吟唱出动人的歌声。

当时的越国人民,从贵族到平民,都能即兴吟唱,出口成歌。这是一个浪漫抒情的民族,他们善于用歌声表达喜、怒、哀、乐的各种情感。在各种喜庆场合里,常伴有大型的音乐演奏活动。越王伐吴胜利,置酒文台,群臣为乐,命乐作伐吴之曲。由此可见,在当时的庆典活动中,还伴随着音乐表演活动。春秋战国时期,越人的音乐舞蹈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当时在王室贵族府邸中有一批来自民间的女乐倡优,她们将民间歌舞带进了宫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苎萝西村(今诸暨市南)浣纱女西施。汉代赵晔的《吴越春秋》载有关于西施习步舞蹈的传说。这些音乐舞蹈活动促进了当时吴越地区音乐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推动了吴越音乐文化走向繁荣。 VeZh5yq+8rD0QOA2BSREHJoTsKMzhyBd2CsUgGk3BnvrDQjyZKBwNrBImMWhxU5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