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乃是剖析人物的灵魂,探索人物心灵的奥秘,不被其豪言壮语、花言巧语所蒙骗,而是从人物的言行追究其动机。在场面上,面对众人,哪个独夫枭雄不装出正人君子、民族救星的大义凛然的样子;当着妻子的面,哪个不忠的丈夫不信誓旦旦地表示矢志忠诚?但是深究下去,就会辨明真伪。这是茨威格小说创作中精妙绝伦的手段,也是他撰写人物传记时得心应手的工具。但是出发点仍是人性、人性之常。他从一开始就深信歌德所说的“两个灵魂寓于人的心中”。这种深层心理学揭示出来的广袤天地,正是他的小说引人入胜之处,也是他传记作品中与众不同之处。记述传主生平事迹的作品甚众,要在诸多传记中出类拔萃,必须独树一帜,另辟蹊径。这便是茨威格的《巴尔扎克传》得以矗立于同类作品之中,占有独特地位的原因所在。这部传记不仅让我们跟随茨威格去认识巴尔扎克,也通过他对巴尔扎克的评述加深了我们对茨威格本人的了解。

茨威格在人物传记中使用心理分析方法的特点便是把传主的内心活动放在主要地位,而把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活动放在陪衬的地位。所以这部传记写得凝练集中,没有可有可无的多余人物,没有头绪纷繁的庞杂情节,传记作家的注意力,放在传主的心理活动,心路历程,而对于现实生活中他的活动,则尽量压缩,不使庞杂的枝节影响传主性格的突出。在这本传记里,茨威格对于传主所处的历史背景,时代特色,生活环境,和他交往的人物,有他参与的事件,都删繁就简,不蔓不枝。

倘若把1946年出版的茨威格的《巴尔扎克传》和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亚1915年发表的《巴尔扎克传》相比较,就会看出这两位传记作家的个性特点和这两本书的差异,就会发现茨威格侧重心理分析手法所写的传记具有哪些鲜明特点。

莫洛亚是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法国作家之一,也是位出色的传记作家,他的《巴尔扎克传》被视为他传记文学的“冠冕之作”。莫洛亚和茨威格一样,都要把他们崇敬的作家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理解和学习这位文学巨匠。但莫洛亚《巴尔扎克传》中许多有趣的资料,茨威格一概不用。两人对同一位传主的分析和结论也各不相同。

莫洛亚颇为详尽地描写了巴尔扎克出生的时代,他的家庭,他的父母。对他父亲在大革命时代暧昧的经历,母亲何以下嫁给比她大三十二岁的男人,即日后巴尔扎克的父亲,作了一些交代,也简单介绍了巴尔扎克的母亲。她相貌端正,聪明能干,受过良好教育,有点冷漠无情。1799年5月20日,巴尔扎克便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出生后寄养在奶妈家里,八岁被送进教会学校。接着莫洛亚描写巴尔扎克在学校学习的情况和家里的情况,外祖母为何住到他家,他妹妹洛尔如何和未来的丈夫相识结婚,对二妹洛朗丝和小弟弟亨利也描写得颇为详尽。再看茨威格的《巴尔扎克传》,这些介绍全都不见。为了说明巴尔扎克的成长过程,茨威格详细介绍了巴尔扎克在教会学校的经历,三言两语就交代了他家的情况。仔细想想,这些内容对于巴尔扎克的成长究竟起什么作用?难道他妹妹洛尔的婚事影响了他的学业和他的奋斗?

巴尔扎克登上法国文坛的时候,正好是1830年前后。1830年的“七月革命”结束了波旁王朝的复辟时期,新登王位的路易·菲力普,被称作“平民国王”。复辟时期的精神高压和检查制度放松,巴黎成为革命中心,一时吸引了欧洲各国的革命家、艺术家、诗人。马克思、恩格斯、海涅、肖邦、李斯特等人纷纷来到巴黎,使这个革命中心成为欧洲当之无愧的文化首都。文坛上群星璀璨,人才毕集,一批拥有特色,做出独特贡献的作家汇聚一堂。这样的背景在《巴尔扎克传》里并没有重点描述。同时代的作家和他的交往也鲜有提及,只提到戈蒂叶、乔治·桑、雨果、海涅、司汤达和桑多等。目的是为了突出传主巴尔扎克的活动。

茨威格在传记中,突出巴尔扎克的内心矛盾和由此引起的奇特表现。一方面他是天才的作家,另一方面是势利的市民,这互相矛盾的两面,犹如浮士德和梅菲斯托,在他心里搏斗,此消彼长。茨威格以简练的文笔,描述巴尔扎克童年时代的悲剧,在教会学校受到的虐待,异乎寻常的初恋,经商失利,恋爱失败。他走过弯路,犯过错误,为了尽快获得金钱,他为人捉刀,抄袭剽窃,匿名炮制日后为之汗颜的庸俗作品。可是一旦醒悟,找到自我,他便狂热忘我地写作,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不臻完美,决不罢休。茨威格不吝篇幅,详尽介绍巴尔扎克惊人的写作方式。巴尔扎克以每天十二到十六小时高强度的写作节奏,在窗门紧闭的书房里,夜以继日地努力写作。几周之内,完成一部长篇小说,然后又不厌其烦地对校样进行加工、改写,一遍一遍地改,直到他感到满意为止。他以志在征服全世界的拿破仑为榜样,决定以笔完成拿破仑用剑未能实现的理想,确定人生的目标,创作卷帙浩瀚、气势磅礴的《人间喜剧》。 axkLQ0tbA9Qk1dvNUfCnYDNRIxiZNnpKawL9e9TEly1ba0Lcy4fKWa4wWaImgS9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