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356年,岁在乙丑。庄周十四岁。宋桓侯二十五年。
周显王十三年。秦孝公六年。楚宣王十四年。魏惠王十四年(晋悼公十三年)。韩昭侯七年。赵成侯十九年。齐威王二年。燕文公六年。鲁恭公二十七年。卫成侯十六年。越王无颛五年。中山桓公四十七年。
年初,韩昭侯率领鲁恭公、宋桓公、卫成公,共赴大梁,参加大梁宫的岁首朝会,朝拜魏惠侯。
魏相白圭主持了四国朝魏的隆重典礼。
进入战国百余年以后,魏惠侯成功组建了第一个诸侯联盟。
鲁、宋、卫是西周旧封诸侯,国君称公。魏、韩是战国新封诸侯,国君称侯。十四年前,天下诸侯吊唁周安王,朝觐周显王,按照封爵先后和爵秩高低依次排班,鲁公、宋公、卫公在前,魏侯、韩侯在后。如今鲁恭公、宋桓公、卫成公朝拜魏惠侯,颠倒尊卑,不合礼仪。为了合于礼仪,鲁恭公、宋桓公、卫成公被迫贬号为“侯”。魏、韩同封同爵,韩昭侯无须贬号。
魏惠侯看见原本与己平起平坐的四位诸侯拜在自己脚下,大为得意,在范台设宴庆祝。
白圭邀请鲁恭侯:“君侯是周公后裔,爵位最高,地位最尊,敬请祝酒!”
鲁恭侯起身避席,致祝酒辞:“从前仪狄作酒,献给大禹,大禹饮酒,觉之甘美,于是疏远仪狄,戒酒不饮,警告说:‘后世必有贪恋美酒而亡国者。’从前齐桓公半夜饥饿,易牙烹调五味进献,齐桓公贪食过饱,数日不饿,警告说:‘后世必有贪恋美味而亡国者。’从前晋文公宠爱美人南威,三日不听朝,于是疏远南威,戒除美色,警告说:‘后世必有贪恋美色而亡国者。’从前楚庄王登上强台,眺望崩山,左为长江,右为洞庭,游玩彷徨,乐而忘死,于是发誓不再登临强台,警告说:‘后世必有贪恋高台美池而亡国者。’如今君侯的酒尊、美酒胜过仪狄所作;君侯的食簋、美味胜过易牙所烹;君侯左抱美人白台,右揽美人闾须,美色胜过南威;君侯前为夹林,后为兰台,享乐胜过强台。拥有其中之一,业已足以亡国。君侯兼有四者,怎能不知戒惧?”
鲁恭侯虽然被迫朝魏贬号,仍然恪守周礼,婉言讽谏。
魏惠侯僭窃天子威仪,胁迫四国朝魏,迫使鲁公、宋公、卫公贬号为“侯”,名不正言不顺,闻言大惭,只好称谢嘉言。
魏惠侯成为五国盟主,命令庞涓筹备大举伐赵。
魏人庞涓,齐人孙膑,师出同门,共学兵法。学成以后,各归母邦。
庞涓明白孙膑远胜自己,又是孙武后人,家传《孙子兵法》,为免将来魏、齐交战,自己败给孙膑,就把孙膑骗到魏国,膑其双膝。
孙膑躲入齐国使者的马车,逃回齐国,成了齐将田忌的门客。
田忌请教孙膑:“主公喜欢玩乐,最爱与我赛马。我的军马,对阵主公的御马,分为上马、中马、下马,总是三阵全败。先生既学兵法,有无妙计让我反败为胜?”
孙膑说:“此事甚易。将军可用下马对阵主公的上马,先败头阵。再用上马对阵中马,中马对阵下马,就能连胜两阵。”
田忌依计而行,首次胜出。
齐威公大惊,得知计出孙膑,遂拜为国师。
赵成侯明白魏伐在即,采纳大成午之策,先往燕都蓟城(今北京),与燕文公会盟。又邀宋桓侯同往齐国平陆(今山东平阴),与齐威公会盟。
宋桓侯准备赴会。
戴剔成谏阻:“赵成侯邀请主公参与赵、齐会盟,意在破坏魏、宋之盟。主公如果赴会,必将得罪魏惠侯。”
宋桓侯不听,前往平陆,与赵、齐结盟。
戴剔成内心大怒,隐忍不发。
商鞅三十五岁。变法三年,执法公平无私,罚罪不畏权贵,赏功不偏亲近。
秦国上下一心,气象一新。
秦孝公二十六岁,生太子嬴驷。任命公孙贾为太子太师,嬴虔为太子太傅。
庄周十四岁,不再师从裘氏学儒,转师子綦学道。
子綦说:“入我之门,学习老聃之道,必须丧忘儒门六经。”
庄周问:“学习老聃之道,应读何书?”
子綦说:“《归藏》、《老子》、《文子》。”
曹夏带着儿子曹商,来见子綦:“曹商今年八岁,到了发蒙年龄,恳请南伯也收为弟子,得闻《归藏》绝学。”
子綦笑了:“我看着庄周、曹商长大,二人同玩同学,正可互相切磋。”
宋桓公朝拜魏惠侯,贬号为“侯”,宋人忿忿不平。
庄周问子綦:“魏惠侯强迫四国朝魏,有何图谋?”
子綦说:“魏、赵、韩分晋为三,摆脱了三晋宗主晋君的束缚。赵、韩分周为二,三晋又摆脱了天下共主周王的束缚。三晋之中,魏国最强,赵国次强,韩国最弱。魏、赵先争三晋盟主,后争天下共主,韩国夹在魏、赵之间,骑墙摇摆。韩昭侯担心魏伐,被迫朝魏。赵成侯不惧魏伐,不肯朝魏。四国朝魏以后,魏惠侯必将首伐赵国。三晋内战,必将波及中原,祸及天下。魏惠侯奉行否术,鄙弃泰道,恃强凌弱,必有后祸。鲁、卫、宋遵循泰道,朝魏贬号,以弱事强,必有后福。”
庄周问:“为何魏惠侯奉行的是否术,鲁、卫、宋遵循的是泰道?”
子綦说:“《老子》有言:‘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魏惠侯身为大邦之君,宜处下流,却处上流;宜下小邦,却欺凌小邦。违背泰道,必有后祸。鲁、卫、宋朝魏贬号,乃是小邦以下大邦,遵循泰道,必有后福。”
子綦弟子颜成子游,督导庄周、曹商学道。
曹商问子游:“师兄从师多年,可否告知夫子之道的要义?”
子游说:“夫子之道,难以言说。我从师以后,一年由文返野,二年因循内德,三年与道相通,四年与物齐同,五年众人来亲,六年鬼神来舍,七年天然有成,八年不知死生,九年达道大妙。”
庄周问:“何为一年由文返野?”
子游说:“儒墨之道,无不趋文。墨家反儒,其文略少。老聃之道,则是由文返野。”
庄周问:“何为二年因循内德?”
子游说:“德为道施,因循内德,就是顺应天道。”
庄周问:“何为三年与道相通?”
子游说:“德为道之一端,循德进道,就能与道相通。”
庄周问:“何为四年与物齐同?”
子游说:“万物均为天道所生,表象不齐,本质齐同。”
庄周问:“何为五年众人来亲?”
子游说:“不悟万物本质齐同,必定坚执自我,于是众人不亲。既悟万物本质齐同,必能丧忘我执,于是众人来亲。”
庄周问:“何为六年鬼神来舍?”
子游说:“天地万物均为一气所化,表象同者为同类,表象异者为异类。领悟同类的本质相同,必将众人来亲。领悟异类的本质亦同,必将鬼神来舍。”
庄周问:“何为七年天然有成?”
子游说:“顺应天道,因循内德,必能天然有成。”
庄周问:“何为八年不知死生?”
子游说:“物之始终,人之生死,均为万物表象;囿于万物表象,无法勘破生死大惑。气之聚散,终而复始,死而复生,才是万物本质;领悟万物本质,就能勘破生死大惑。”
庄周问:“何为九年达道大妙?”
子游说:“天道无始无终,无生无死,无古无今,遍在永在,永恒循环;万物为道所生,为道主宰,有始有终,有生有死,旧终新始,旧死新生,终而复始,始而复终,永恒循环。有此彻悟,至乐大妙!”
庄周受教,醍醐灌顶。
曹商闻言,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