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先秦儒家

一、概述

中国儒家思想导源于先秦时代,其创始人是孔子。后来,战国时代的孟子和荀子不同程度地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随时代有着自己的发展,成为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中,儒家思想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艺术、教育、文学等领域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意义。20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汤恩比(英国人)教授曾说,“要想解决21世纪人类社会的问题,只有靠中国的孔孟学说”。1988年1月,9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法国巴黎,发表了联合宣言:“人类要想更好地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汲取中国孔子的智慧。”可以说,先秦儒家的思想至今仍未过时,且为今世所需。

(一)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祖籍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率天时,下袭水土”(《礼记·中庸》),并“独秀前哲,镕钧六经”(《文心雕龙·原道》),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为自华夏文明开辟以来的集大成者。孔子的思想体大虑周、含蕴深广。他最主要的哲学思想是“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仁爱的思想,是儒家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孔子以道德品质的不同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两类,“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而儒家教育的目的,正在于使人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并努力成圣成贤。孔子的伦理思想,构成了他思想内容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第一,五伦关系的落实,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第二,“五常”的实践,即“仁、义、礼、智、信”,这是人之为人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第三,八德的修习,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孔子的伦理思想,构筑了中华民族道德哲学的基石。孔子的政治思想,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提倡以德治为本,而以法治为辅,反对苛政与暴政。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礼,齐之以德,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文行忠信等重要方面。在教学内容方面,一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二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孔门四科),三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孔子的教育思想里,虽才德并重,但德行排在才能的前面,“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在孔子的思想当中,有很多见解可为有志于学者所继承,诸如学思结合的思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温故知新的思想,快乐学习的思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思想,“修学有次第”的思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慎独”的思想,“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等,无不是中华民族特有之宝贵精神财富。

(二)孟子的主要思想

孟子是先秦儒家的第二大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孟子》一书当中。在政治思想方面,他提出“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这使得他的政治思想带有浓厚的民本色彩,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他还力倡“仁政”,力倡君主之德对百姓的感召。在治国方面,应勤政爱民、不可懈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思想的独特贡献,还体现在他的伦理学与心性哲学上。他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善而非恶,“善”是先天的资质和人性的本有,“恶”是后天的熏习与染污,而教育的意义正在于使人复归本性、弃恶从善。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章句上》)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善)与天地万物相通,人通过修身养性,便可知天命、立己命,“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章句上》)而君子之修身养性,重在反躬内求,而不在于向外驰求、责备外物。若求在外,则于所得无益,且于所学无补,求在我,才能真正得到圣贤学问的受用,并能得到切实的利益。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尽心章句上》)在伦理思想方面,孟子尤为注重“耻”的重要性,他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章句上》)此外,他还提出修身行道不论穷达的思想,他说:“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而欲扩充德性,便要长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并能居仁由义,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这三个“不能”可以说是孟子所提倡的“大丈夫”人格的集中体现。“大丈夫”的理想人格,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重要追求。孟子还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他认为,“浩然之气”是君子和大丈夫所必不可少的特质,是人修养身心、提高自身德性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与天地自然相应的体现。孟子这种提倡“浩然之气”与“大丈夫”人格修养的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值得一提的是,孟子对于人生的快乐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他提出了著名的“君子三乐”,此即“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由此足见孟夫子之人生境界。

(三)荀子的主要思想

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赵国猗氏(今运城临猗)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主要思想收录在《荀子》一书当中。荀子生活的时代略晚于孟子,其思想较之于孔孟虽有承继,亦有不同,体现出较为鲜明的个人特色。在政治思想方面,荀子提倡以修身和教化为基础的德治,但同时也特别重视政令和刑法的作用。“夫天生蒸民,有所以取之。志意致修,德行致厚,智虑致明,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也。政令法,举措时,听断公,上则能顺天子之命,下则能保百姓,是诸侯之所以取国家也。志行修,临官治,上则能顺上,下则能保其职,是士大夫之所以取天邑也……(《荀子·荣辱》)德治与法治并重的思想,在荀子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较之于孔孟,荀子提高了法治和政令的地位,更加强调法治与政令的作用。而在治国之策法中,“道”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荀子·君道》),可见,“道”的存在与否是国家成败的决定因素。在这里,荀子所强调的主要不是天道,而是人道。在伦理思想方面,他进一步明确了贵贱、贤愚、长幼的次序性,“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荀子·非相》)他还重视圣人对于“道”的统管作用,强调圣人对于天下国家的重要性,“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归是矣。”(《荀子·儒效》)在宇宙本体论方面,荀子认为自然天道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但人应顺应自然与天时,而不应违背之,“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故而,荀子在天人关系上的观点是主张天人和谐,在此基础上人可以因势利导,“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在心性哲学上,荀子则与孟子截然不同,提出“性恶论”。他认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荀子·性恶》),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荀子·性恶》)所以说人性的本质是“恶”,而不是“善”。欲矫恶而扬善,便要“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荀子·性恶》),亦即德化与法治并举并重。

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可谓是慧行天下,德播四海。今天的国人与大学生,有必要认真学习先秦儒家的经典,以长养正气、开启智慧、接受中华文明特有的思维训练,感悟中华文化特有的言说方式、表意方法,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塑造自身的文化品格。

二、原典选读

論語(选录)

學而

子曰 [1] :“學而時習之 [2] ,不亦説乎 [3]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 [4] ,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5] :“其爲人也孝弟 [6] ,而好犯上者 [7] ,鮮矣 [8] ;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 [9] ,本立而道生 [10] 。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 [11] ,鮮矣仁 [12] !”

曾子曰 [13] :“吾日三省吾身 [14] ,爲人謀而不忠乎 [15]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16] ?傳不習乎 [17] ?”

子曰:“道千乘之國 [18] ,敬事而信 [19] ,節用而愛人 [20] ,使民以時 [21] 。”

子曰:“弟子入則孝 [22] ,出則悌 [23] ,謹而信,汎愛衆 [24] ,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25] 。”

子夏曰 [26] :“賢賢易色 [27]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28]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 [29] ,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 [30] ;學則不固 [31]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 [32] 。過,則勿憚改 [33] 。”

……

有子曰:“禮之用,和爲貴 [34] 。先王之道,斯爲美 [35] ;小大由之 [36] 。有所不行 [37] ,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 [38] ,亦不可行也。”

子貢曰:“貧而無諂 [39] ,富而無驕 [40] ,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 [41] ,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42] 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43]

(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80年版)

【註釋】[1]子:《論語》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下同。[2]時:按時。習:溫習。[3]說通:“悅”,欣喜。[4]慍:怨恨,惱怒。[5]有子:孔子的弟子,姓有,名若,魯國人。[6]孝弟:孝順父母,敬重兄長。弟:通“悌”,敬重兄長。[7]犯上:冒犯上位的人。[8]鮮:少。[9]務本:專心,致力於。本:基礎,根本。[10]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11]巧言:花言巧語。令色:偽善的面貌。[12]仁:仁德。[13]曾子:孔子晚年的弟子,姓曾,名參(shēn),字子與,魯國人。[14]省(xǐng):反省。三省:指多次檢查。[15]謀:為別人謀事。忠:盡忠。[16]信:誠信,守信。[17]傳(chuán):老師傳授的知識。習一:溫習。[18]道:治理。千乘(shèng)之國:有千輛兵車的國家春秋時期常用兵車的數量來衡量一,個國家的強弱。[19]敬事:對待事情謹慎專一。[20]節:節約。愛人:愛護人民。[21]使民以時:役使百姓不違背農時。時:農時。[22]弟子:年紀幼小的人。入:在家。[23]出:在外。悌:敬重兄長。[24]汎:同泛,廣泛。[25]學文:這裡指學習《詩》《書》《禮》《樂》《易》《春秋》。[26]子夏:孔子的弟子,姓卜,名商,字子夏,衛國人。[27]賢賢:第一個賢是動詞,意為尊重。賢賢即尊重賢者。[28]致:奉獻。[29]未學:沒有進入學堂學習。[30]重:莊重,自持。威,威嚴。[31]固:堅固,鞏固。[32]不如己:與自己志氣不同。[33]憚:畏懼,害怕。[34]用:作用。和:適合,恰到好處。[35]先王之道:先王的治國之道。斯為美:可貴之處就在這裏。[36]大小由之:事無大小都按照這樣的原則來處理。[37]有所不行:有行不通的地方。[38]節:節制,約束。[39]諂:巴結,奉承。[40]驕:傲慢。[41]若未:比不上。[4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琢磨、探求之意。[43]往:過去的事。來:未來的事。

【解读】《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二十篇,大多由曾子或有子的门人编纂。《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传至汉代有《鲁论语》二十篇和《齐论语》二十二篇,《鲁论语》和《齐论语》中的章句多有相同。又在汉景帝时期,传说鲁恭王坏孔子旧宅的墙壁得《古文论语》,不传。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先学《鲁论语》,后讲《齐论语》,以《鲁论语》的篇目为据,将二者合一,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注《论语》,又混合《张侯论》和《古文论语》,成为现行的《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孔子主张德政礼治,认为治理政事必须以教化为首任,以学习为前提,对疑问之事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当政者要从修养自身做起,形成友爱、孝悌等社会风气。孔子推崇周礼,以“礼”来克制人欲,强调社会的秩序,认为长幼、父子等人伦不可废,国家社会的政治体制不可乱,认为有学问有能力的人如果不出仕将自己的能力贡献给国家就不合于义。由此可见孔子的精神是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

孟子·梁惠王上(節選)

齊宣王問曰 [1] :“齊桓、晉文之事 [2] ,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 [3] ,則王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 [4] ,莫之能禦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聞之胡齕曰 [5] :‘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 [6] ?”對曰:“將以釁鐘 [7] 。”王曰:“舍之 [8] !吾不忍其觳觫 [9] ,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 [10] ?”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 [11]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 [12] ,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13] 。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 [14] ,則牛羊何擇焉?”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15] 。”

王說曰 [16] :“《詩》云 [17]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18] 。’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曰:“有複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 [19] ,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20] ,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21] ?”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獸 [22] ,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

曰:“挾太山以超北海 [23] ,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 [24] ,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25] 。詩云:‘刑于寡妻 [26] ,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27] 。’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于諸侯,然後快於心與?”

王曰:“否,吾何快於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

王笑而不言。

曰:“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煖不足於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 [28] ?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 [29] ?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

曰:“否,吾不為是也。”

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 [30] ,朝秦、楚 [31] ,莅中國 [32] ,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 [33] ,猶緣木而求魚也。”

王曰:“若是其甚與?”

曰:“殆有甚焉 [34] 。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

曰:“可得聞與?”

曰:“鄒人與楚人戰 [35] ,則王以為孰勝?”

曰:“楚人勝。”

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葢亦反其本矣 [36] !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 [37] :其若是,孰能禦之?”

王曰:“吾惛 [38] ,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

曰:“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 [39] ,則無恆產 [40] ,因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41]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42] 。今也制民之產 [43]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 [44] ,奚暇治禮義哉 [45] ?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 [46]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47]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華書局1984年版)

【註釋】[1]齊宣王:威王之子,名辟疆。據推測,孟子在見到梁襄王之後便離開魏國到了齊國,這時齊宣王即位也不過兩年。[2]齊桓、晉文:齊桓公名小白,晉文公名重耳,在春秋時候先後稱霸,為“五霸”之首。[3]以:同“已”“,無以”猶言“不得已”。[4]保:安也。[5]胡齕(hé):齊王的近臣。[6]之:動詞,往也,適也。[7]釁(xìn)鐘:王夫之《孟子稗疏》云:“釁,祭名,血祭也凡落成之祭曰釁。。”這是古代一種禮節儀式當國家一,件新的重要器物以至宗廟開始的時候便要宰殺一,件活物來祭它。[8]舍:同“”捨。[9]觳(hú)觫(sù):楊慎《丹鉛宗錄》云:“言牛將就屠而體縮恐懼也。”俞樾《孟子平義》把下句“若”字屬此句讀。楊樹達古書句讀釋例以“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十三字作一句讀。皆不可信。[10]諸:“之乎”的合音。[11]愛:吝嗇之意。[12]褊(biǎn):小也。[13]異:動詞,奇怪,疑怪。於:對。[14]隱:趙岐注:“痛也。”哀痛,可憐。[15]君子遠庖廚:君子,有時指有德之人,有時指有位(官職)的人,這裏兩者都可解。遠,這裏作動詞,使動用法,使他遙遠的意思。舊讀去聲。[16]說:同“悅”,高興,喜歡。[17]《詩》云:詩句見於《詩經·小雅·巧言》。[18]忖(cǔn)度(duō):揣想。[19]鈞:三十斤為一鈞。[20]秋毫之末:有人說鳥尾之細毛,有人說是禾穂之白毛,總之是極細小的東西。[21]許聽信:。[22]“今”字前省去“曰”字,便是表示孟子的話是緊接宣王的話的。[23]挾太山句:太山即泰山,北海即渤海。墨子兼愛篇雲:“譬若挈泰山越河濟也。”可見此是當時常用的譬喻。[24]折枝:古來有三種解釋:甲、折取樹枝,乙、彎腰行禮,丙、按摩瘙癢。譯文取第一義。[25]天下句:《列子·湯問》:“大王治國誠能若此,則天下可運與一握。”即此意。[26]刑於寡妻:詩云以下三句見於《詩經大雅思齊··》。“刑”同“型”,猶言示範。寡妻:嫡妻也。這“寡”字和《尚書·康誥》的“寡兄”、《康王之誥》的“寡命”諸“寡”字同義,大也。可參攷俞正燮《癸巳類·稾寡兄》解。[27]家:指卿大夫之有封建采邑者。[28]抑:選擇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還是”。采色:同“彩色”。[29]便(pián)嬖(bì):在王左右親近之有寵倖者。[30]辟:同“闢”,開闢擴大。[31]朝:使動用法,使其朝覲。[32]莅:臨也。[33]若:如此,後來寫作“偌”。[34]殆:副詞,不表示肯定。可譯為“可能”“大概”“幾乎”“或者”。有:同“又”。[35]鄒:國名,就是邾國,公羊又作邾婁,國土極小。今山東鄒縣東南有邾城,當時古邾國之地。楚:春秋和戰國時的大國。[36]葢:同“盇”,“何不”的合音。[37]愬:同“訴”。[38]惛:同“昏”。[39]若:轉折連詞,“至於”之意。[40]則:假設連詞,假若。[41]罔:同“網”,此處用作動詞,張網羅以捕捉之意,猶言“陷害”。[42]輕:輕易,容易。[43]制:訂立制度。[44]贍(shàn):足夠。[45]奚:何。[46]盍:“何不”的合音。[47]申:趙岐注以“申重”解“申”,是也。《荀子·仲尼》云:“疾力以申重之。”楊倞“申重猶再三也。”此“申”用法正與《禮記檀弓》“申之以子夏”同。譯文故以“反復開導”表達之。

【解读】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很少,《韩外传》记载了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记载了其母“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受业子思之门人”,却倒有可能。无论是否受业于子思,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学成后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但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荀子·禮論(節選)

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 [1] ,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 [2] 。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 [3] 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

故禮者養也。芻豢稻梁 [4] ,五味調香 [5] ,所以養口也;椒蘭芬苾 [6] ,所以養鼻也;雕琢刻鏤黼黻文章 [7] ,所以養目也;鍾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養耳也。疏房檖貌越席牀笫幾筵 [8] ,所以養體也。故禮者養也。

君子既得其養,又好其別。曷謂別?曰: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 [9] 。故天子大路越席 [10] ,所以養體也;側載睪芷 [11] ,所以養鼻也;前有錯衡 [12] ,所以養目也;和鸞之聲 [13] ,步中《武》、《象》 [14] ,趨中《韶》、《護》 [15] ,所以養耳也;龍旗九斿 [16] ,所以養信 [17] 也;寢兕、持虎、蛟韅、絲末、彌龍 [18] ,所以養威也;故大路之馬必信至教順然後乘之,所以養安也。孰知夫出死要節之所以養生也!孰知夫出費用之所以養財也!孰知夫恭敬辭讓之所以養安也!孰知夫禮義文理之所以養情也 [19] !故人苟生之爲見,若者必死;苟利之爲見,若者必害;苟怠惰偷懦之爲安,若者必危;苟情說之爲樂 [20] ,若者必滅。故人一之於禮義,則兩得之矣;一之於情性,則兩喪之矣。故儒者將使人兩得之者也,墨者將使人兩喪之者也,是儒墨之分也。

(梁啓雄《荀子簡釋》,中華書局1983年版)

【註釋】[1]度量:定多少之數;分界:定彼此之分。[2]窮:謂計無所出也。[3]屈:竭盡。[4]芻(chú)豢(huàn):“”“”指牛羊豬犬之類的肉類。[5]香:當作益,通和。[6]苾:芳香。[7]黼(fǔ)黻(fú):繡有各種華麗花紋的服飾。文章:錯雜的色彩花紋。[8]疏:通,指敞亮;檖(suì):深遠;越席:蒲席;笫(zǐ):竹編的床席;幾筵:古代人席地而坐,依靠的叫幾,墊席叫筵。[9]輕重:卑尊;稱:相稱合宜,。[10]大路即:“大輅”,古代天子坐的車。[3]側:大路的兩旁;載:放置;睪(zé)芷:香草,“睪”通“澤”。[11]錯:涂飾;衡:車前的橫木。[12]和鸞:車上的鈴。[13]武:武王樂;象:武王舞。[14]韶:舜樂;護:湯樂。[15]斿(liú):旗上的飄帶。[16]信:通“伸”,又通“神”,神氣。[10]寢兕:臥著的犀牛;持虎:蹲著的虎;蛟韅(xiǎn):鮫魚皮做的馬肚帶,韅,馬肚帶;絲末:絲織的蓋車布;彌龍:金飾的龍首,在車子的衡軛的末端。[17]禮儀文理禮儀的各種規範和儀式:。[18]說通:“悅”。

【解读】《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意在将当时学术界百家争鸣思想和自己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全书论说方面极广,张觉在他的《荀子译著》中说:“纵观荀子全书,凡哲学、伦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乃至语言学、文学皆有涉猎,且多精论,足以为先秦一大思想宝库。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

作者荀子是战国后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且“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改称孙卿。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因遭谗而适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以后失官家居,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

《礼论》篇是荀子著作中最重要的一篇,系统论述“礼”的起源、内容和作用。荀子的礼学以“性恶论”为基础,他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就会产生争夺和混乱。制定礼义的目的即在调节人的欲望,从而避免纷争,保持社会安定。礼的内容,荀子认为有“养”和“别”两个方面。“养”即“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即满足人的物质欲望和需求,“别”即“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荀子认为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文章对礼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重点论述了丧祭之礼,然后提出了“隆礼”的观点,指出礼是治国的根本,是“人道之极”,“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对礼在维护社会安定方面的作用予以高度评价。

(马建智) pSF0DkXfA4gq55r2f9xdhUia37dKeYHAe8L7owWHMTSLxvyVWLmnBp2YNibyi21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