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国内外学者曾对它做过多次界定,但至今仍没有一个为大家公认的科学定义。这不仅因为比较文学学科处在发展过程中,尚未建立一套严密的科学体系,更因为它是一门开放型、交叉型的学科,有许多界限始终困扰着学者,难于划定。

关于“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定义,在欧美学界的界定除以梵·第根等人为代表的法国学者、以韦勒克等人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外,还有以波斯奈特等人为代表的英国学者。

波斯奈特在1886年出版的《比较文学》一书里,把比较文学界定为“文学进化的一般理论,即文学要经过产生、衰亡这样一个进化的过程”。他认为比较文学研究的顺序是“采用逐步扩展的方法,从氏族到城市,从城市到国家,从以上两种到世界大同” 。与波斯奈特的观点相似的,还有19世纪德国的豪普特、俄国的维谢洛夫斯基、英国的西蒙兹和法国的勃吕纳狄尔等。但由于进化论根本无法真正解释文学的复杂发展历程,因此这种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的比较文学观随着进化论的衰落必然走向消亡。

“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比较文学只关注各国文学的“关系”,是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性质的界定,也是该学派学科理论基础的奠基石。

法国学派的奠基人梵·第根在论述比较文学的性质时指出:“真正的‘比较文学’的性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性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它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总之,‘比较’两个字应该摆脱全部美学的含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比较文学的目的,主要是研究不同文学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不注重关系的所谓“比较”是片面的、不足取的。梵·第根认为:“那‘比较’是在于把那些从各国不同的文学中取得的类似的书籍、典型人物、场面、文章等并列起来,从而证明它们的不同之处,相似之处,而除了得到一种好奇的兴味,美学上的满足,以及有时得到一种爱好上的批判以至于高下等级的分别之外,是没有其他目标的。这样地实行‘比较’,养成鉴赏力和思索力是很有兴味而又很有用的,但却一点也没有历史的含义:它并没有由它本身的力量使人们向文学史推进一步。”

法国学派的主要理论家马·法·基亚(M.F.Guyard)进一步论述了比较文学其综合目的是研究各国文学在精神方面的关系,“比较文学的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联系”,“凡是不存在关系的地方,比较文学的领域也就停止了”。因此,比较文学的学科立足点不是“比较”,而是“关系”,他指出:“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定义应该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对此,美国学者并不认可,他们专门针对法国学派的观点,强调比较文学研究应当回归文学,以美学为中心。

美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定义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超国界”的文学研究;二是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研究。

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韦勒克指出:“比较文学已经成为一个确认的术语,指的是超越国别文学局限的文学研究……就我个人来说,我希望干脆就称文学研究或文学学术研究。” 而韦斯坦因把文学分为国别文学(national literature)、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和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在此意义上,他对比较文学的定义必须受到文学定义的约束做了进一步阐明,他认为凡是与文学有关的各方面都可列入讨论范围,可是与文学无关的科目则不应作为研究对象。奥尔德里奇认为,“比较文学”应当以不局限于一种国家文学的观点,或与他种或数种学科联合来研究文学现象。

我们可以从学者对比较文学定义的不同诠释概括出比较文学的根本属性:跨越性。法国学派重国别文学之间事实关系的跨越研究,美国学派提出对没有实际关系的国别文学文本也可以进行跨越性的文学研究,也就是所谓的平行研究,同时提出从文学和人类其他知识领域的跨越性研究也是比较文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过由于西方中心主义的局限,一些美国学者拒绝将比较文学的跨越性研究拓展到异质性的东西文明之间的比较研究上面。

因此,当比较文学发展到第三阶段,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对比较文学定义的界定就显得不那么符合研究实践。于是,中国学派的学者们尝试着进一步深化对比较文学学科性质的认识。

由于跨越性是比较文学学科成立的核心属性之一,国内有影响的比较文学教材和最新研究论文都是根据“跨越性”特征来界定比较文学的,但对跨越的具体内容却各持己见。本教材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跨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界限和视域的有关文学事实和理论的比较研究。它以实证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文学变异研究为基本方法,主要考察和分析不同语境的文学现象之间的关联性、同源性、类同性或异质性和变异性。

需要说明的是,国内学者根据跨越性特征界定比较文学时,已有“跨国家、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提法,在此改用“跨文明”来代替跨文化,主要“因为只有‘跨文明’才能真正彰显比较文学此次重大转折的基本特征,并且不至于与目前被滥用和乱用的‘跨文化’一词相混淆”

“同源性”:是指法国学派强调的影响研究目标是通过梳理“影响”发生的“经过路线”:从放送者(起点)经传递者(媒介)再到接受者(到达点)的流传研究(形成流传学),从到达点出发向起点追根溯源的渊源研究(形成渊源学),以及流传影响的媒介研究(形成媒介学),都使得文学影响的过程保持其自身的同一性,也即影响的源头是相同的。法国学派理解的文学国际关系和相互影响就是某种实证关系、因果关系、求同关系。研究影响关系的同源性包括主题、形象和文类的同源性等。“同源性”是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可比性基础。

“类同性”:是指没有任何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情节、技巧、手法、情调、流派、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理论等方面表现出的相似或契合之处。类同性是美国学派平行研究的突出特征。

“异质性和变异性”:在本教材中异质性是指不同文明的本质差异性。跨文明研究是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基本特征,而异质性则是跨文明研究的理论前提。忽略文明异质性的比较文学研究可能会落入简单的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的窠臼。变异性是指在国际文学关系和相互影响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心理、意识形态、历史语境等因素,译介、流传和接受过程中存在着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变异。

“比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存在于一切学术领域之中。在比较哲学、比较史学、比较法学、比较文化等学科名称里,“比较”只是作为这些学科使用的一种方法,与这些学科本身是不能等同的。正如比较文学不等于用比较方法研究文学一样。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有自己的方法。

比较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多次争论始终离不开方法论的争议。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最早是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说得确切一点,是以法国为中心的整个欧洲的“影响研究”。

法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巴登斯贝格深受19世纪实证主义和进化论的影响,崇尚考据和实证的研究方法。他认为:“仅仅对两个不同的对象同时看上一眼就作比较,仅仅靠记忆和印象的拼凑,靠一些主观臆想把可能游移不定的东西扯在一起来找类似点,这样的比较绝不可能产生论证的明晰性。” 可见他反对“主观臆断”,而主张比较文学要有“论证的明晰性”,强调在事实基础上进行比较论证。法国学派紧紧地抓住事实联系,把渊源、影响、媒介和名望等作为唯一的研究课题。此方法把文学作品看成是渊源和影响的总和,他们收集材料、分类鉴别,积累了大量的事实考据,如文学内部的关系、文学名誉的历史、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翻译者等;关注于文学事实的报道、翻译、考据和舆论等方面,把比较文学研究的根本对象——文学——抛到一边,忽视了文学作品是一个艺术整体而不是事实的拼凑。影响研究要求根据材料演绎或归纳出结论,论证过程严密,而忽视论证结论和内容的本质特征。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从梵·第根到卡雷都把比较文学看作文学史的一支,十分强调对历史脉络和事实联系的探索而排除文学的价值评论。巴登斯贝格曾猛烈地抨击价值评论:“当这些作品结出丰硕果实的时候,他们又尖刻地将它们的价值进行比较,而这些价值往往又是无法估量的,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证明什么?证明莎士比亚的成熟高于或低于高乃依;证明现代的古典主义是否是真正的古典主义;证明法兰西人绝不可能了解但丁。” 他极力批判美学的批评、心理分析批评,而坚持历史的观点。梵·第根在侧重于影响研究的同时也认为“接受到的和给予别人的那些‘影响’的作用,是文学史的一个主要的因素”,可见他把影响研究归于历史范畴。梵·第根、卡雷和基亚等人都着重研究作家、作品、文体或一个国家的整个文学在外国产生的影响,强调“放送者/接受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他们都忽视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和文学性,没有注意到文学艺术的独特内涵和性质,甚至还否定了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把影响研究局限于文学的事实、历史、源流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中。因而比较文学陷入了文学事实比较的泥潭之中,在文学、社会学、历史学之间游走徘徊。

法国学派的这种种斤斤计较“文学外贸”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使比较文学领域成为“一潭死水”。

正是在此“岌岌可危”的处境中,1958年,在美国举行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二届年会上,一些美国学者对法国学派发起了大胆的挑战。美国学派针对“影响研究”提出了“平行研究”的方法。围绕这一方法的理论是由韦勒克、雷马克、马隆等人为核心的美国学者建立的。

平行研究在具体内容上反对法国学派重事实考据,因果解释的保守和狭隘,主张扩大研究范围,不囿于对影响的给予、接受、传播诸方面的事实考察,没有实际联系和影响的作家、作品均可在研究之列,甚至文学与别的学科之间的研究也可进行,从而探讨它们之间的类同和差异。平行研究破除了影响研究要求“事实联系”的界限,即便没有任何关联的各民族文学作品,也能进行平行的类同比较,意在探讨各自内在联系、规律和各民族文学的特质,正如雷马克所说的,“纯比较性的题目其实是一个不可穷尽的宝藏”,当然,这种比较要以有“可比性”和“文学性”作为前提,而非漫无边际地比较。

平行研究强调纯比较和大规模的综合,在方法上主要是美学的、批评的,而不是历史的、考据的。平行研究注意到比较文学研究的终极对象是文学,而不是一堆数字、符号,文学作品具有美学价值、人文特性,涉及人的美学判断和审美心理,它重视的是审美价值的判断,而不是事实关系的考证。韦勒克大声疾呼反对以思想史的研究,或宗教和政治概念以及情感的研究来代替文学研究,强调文学艺术品本身作为一个整体的观念,尽管他并不否认产生文学作品的外部诸关系,但他不自觉地流露出更重视对文学“内在”研究的热情。

美国的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关注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作品的美学比较,在当时影响很大,把比较文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在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两种方法的对立与争论中,不少学者看到了它们各自的偏颇与不足,力图采取调和折中的立场,如韦斯坦因。韦斯坦因力图取中间立场,弥补两派的不足,他表示:

我们愿意在自己限定的研究范围内取一条中间道路,即在法国学派的正统代表们(特别是梵·第根、卡雷、基亚)所持的相当狭隘的概念和所谓的美国学派的阐释者们所持的较为宽泛的观点之间取中。

韦斯坦因主张融合法国学派、美国学派研究之长而避其短。他认为,依靠一种单一的方法研究文学作品或者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以及近年批评中出现的一元论都是错误的。这种比较文学“中道”蕴含着一种宝贵的文化相对主义立场,折射出其健康、公允、开放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学理价值。

当比较文学的新方法引起中国学界的关注之后,一些中国学者曾在上述两种方法之外提出了“阐发研究”的设想。古添洪在1978年所写的一篇文章中说:

利用西方有系统的文学批评来阐发中国文学及中国文学理论,我们可命之为“阐发法”,这“阐发法”一直为中国比较学者所采用。

1975年在台湾召开了第二届东西方文学关系的国际比较文学会议。会上,朱立民先生提出“运用西方的批评方法来研究中国古典和现代文学”的构想,但他的意见在讨论中遭到绝大多数与会者的反驳。 此后,“阐发研究”的方法虽在一些论文、教材中有所提及,也有一些学者在实践中运用,但并未有学者进行深入研究。“阐发研究”具有理论综合的意向,但理论在实践中仍然是分解运用,表现出方法机械化的单一操作规范和程序。

2005年,《比较文学学》 首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将文学变异学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理论范畴,而文学变异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是曹顺庆在其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 中提出来的。2006年1月曹顺庆发表了《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一文,阐释了文学变异学的实质内涵:“比较文学变异学将比较文学的跨越性和文学性作为自己的研究支点,它通过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现象交流的变异状态,以及研究没有事实关系的文学现象之间在同一范畴上存在着的文学表达上的异质性和变异性,从而探究文学现象差异与变异的内在规律性所在。” 该论文把文学变异学的研究对象归结为四个层面:语言层面变异学、民族国家形象变异学、文学文本变异学、文化变异学研究,这样就和法美学派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有了鲜明界限,在跨异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过程中,对不同国家、文化、文明体系之间进行异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的诗心”。由于社会历史背景、审美习惯、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一些全新的变异因素出现,这些往往就是文化和文学新质的最初萌芽,它最终必将推动不同文学和文化的发展进步,可以说,比较文学的跨异质文明研究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拓展了比较文学学科的研究领域。

【原典选读】

比较文学的定义与描述(节选)

◉克莱门茨

【导读】罗伯特·克莱门茨(Robert J.Clements,1913—1993)是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系主任,美国现代语言协会领军人物,主要从事比较文学理论研究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研究,著有《米开朗基罗艺术理论》(Michelangelo’s Theory ofArt)、《文艺复兴书信集:一个新世界的天启》(Renaissance Letters:Revelations of a World Reborn)、《中短篇小说解析》(The Anatomy of the Novella)等书。《比较文学学科》(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 Academic Discipline:A Statement ofPrinciples,Praxis,Standards)是其研究比较文学的代表作品。《比较文学学科》全书共十五章,围绕着比较文学大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心,论述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及大学比较文学学科的建设。在书中前五章,作者主要论述了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及课程的设置。从第六章开始,作者依次论述了比较文学五种主要方法:文类与形式,时代、运动和影响,主题和神话,文学与其他艺术的相互关系研究,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并逐一探讨每一课题的课程安排。另外,除了比较文学学科书目和索引,本书还穿插了21个大学的比较文学程资料(如列表、摘要、教学大纲等),极具参考价值。本文节选自《比较文学学科》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与描述(Comparative Literature Defined and Described)”,主要对比较文学的定义作了详尽的阐述。文中,作者首先引用了基亚、科修斯、雷迈克和奥尔德里奇对比较文学的定义,然后对比较文学研究的三个主要范畴加以明确。同时,作者预示了今后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将超出这三个既有范畴,向其他被忽略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学延伸开去。

Comparative Literature Defined and Described

With some history behind us,we are able to address ourselves to a series of formal definition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rticulated by some of its major proponents in America and Europe.

After the maturation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present century,a new intensified effort was made to define in simple terms the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our discipline.Some contemporary definitions of recent gestation follow from five works of wide circulati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s th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literary relations.The comparatist stands at the frontiers,linguistic or national,and surveys the exchanges of themes,ideas,books,or feelings between two or several literatures.His working method will adapt itself to the diversity of his researches.A certain equipment is indispensable to him.He must be informed of the literatures of several countries.He must read several languages.He must know where to find the indispensable bibliographies.

MARIUS-FRANÇOIS GUYARD,La Littcrature comparce, pp.12-13.(slightly condensed in translation)

It is now generally agreed that comparative literature does not compare national literatures in the sense of setting one against the other.Instead,it provides a method of broadening one’s perspective in the approach to single works of literature—a way of looking beyond the narrow boundaries of national frontiers in order to discern trends and movements in various national cultures and to see the relations between literature and other spheres of human activity….Briefly defined,comparative literature can be considered the study of any literary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e than one national literature or in conjunction with another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or even several.

A.OWEN ALDRIDGE,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Matter and Method,p.1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s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beyond the confines of one particular country and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iterature on one hand and other areas of knowledge and belief,such as the(fine)arts,philosophy,history,the social sciences,the sciences,religion,etc.on the other.In brief it is the comparison of one literature with another or others,and the comparison of literature with other spheres of human expression.

HENRY REMAK,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Method and Perspective,p.1

Western Literature forms a historical community of national literatures,which manifests itself in each of them.Each lyrical,epic,or dramatic text,no matter what its individual features,was drawn in part from common material,and in that way both confirms this community and perpetuates it.For the creator of works of literary art,literature from both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forms the main ideational and formal context within which he works.Literary movements and literary criticism also document this basic unity of Western Literature.Comparative Literature is based on this view of Western Literature.It is by viewing objects of literary research—texts,genres,movements,criticism—in their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that it contributes to the knowledge of literature.

JAN BRANDT CORSTIUS,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Literature,p.ⅴ

Professors Pichois of Basel and Rousseau of Aix admit in La Littcrature comparce a penchant,one toward philosophy and the other toward history,which infuses their definition“so lapidary as to figure in a repertory.”

Comparative literature:analytical description,methodic and differential comparison;synthetic interpretation of interlinguistic or intercultural literary phenomena,through history,criticism,and philosophy,in order to understand better literature as a specific function of the human spirit.(p.197)

Not as a definition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but as an incremental view of the dual nature of literary study(viz.,the work itself and the principles and criteria that envelop it),we add an often quoted passage from Wellek and Warren’s Theory ofLiterature:

Within our“proper study,”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literary theory,criticism,and history are clearly the most important.There is,first,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 view of literature which sees it primarily as a series of works arranged in chronological order and as integral parts of the historical process.There is,then,the further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study of the principles and criteria of literature and the study of the concrete literary works of art,whether we study them in isolation or in a chronological series.It seems best to draw attention to these distinctions by describing as“literary theory”the study of the principles of literature,its categories,criteria,and the like,and differentiating studies of concrete works of art as either“literary criticism”(primarily static in approach)or“literary history.”

These six recent quotations represent a whole catalog of similar statements concerning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 an art or a science.Although Guyard limits his remarks to the European heritage of literature,they tend to agree on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its involvement as a field of study and research with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There is little that anyone at this late date can contribute in the realm of definition.

I should like,however,to sum up and describe(not define)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Throughout the following pages this description will come into contact with definitions,of course,but the premises behind this volume must be stated in minimal form,to be explained and developed below.In the manner of the Renaissance philosophical tables,I shall describe the divisions and dimensions of our discipline—an area in which there is still something to contribute as more and m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itiat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e basic premises of Guyard,Corstius,Remak,and Aldridge are all acceptable.Within these definitions five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impose themselves:the study of(1)themes/myths,(2)genres/forms,(3)movements/eras,(4)interrelations of literature with other arts and disciplines,and(5)the involvement of literature as illustrative of evolving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The reading of literature must be in the original language,in conformity with,and to the extent of,the language requirement.A seminar on the nature and method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another on the history of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must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curriculum.

The three major dimension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 presently practiced must be firmly understood and will occupy Chapter ii.The narrowest dimension is the Western Heritage and its traditional minimal components French-English,German-French,LatinEnglish,etc.This narrowest dimension,when restricted to only two authors or literatures within the Western Heritage,is to be discouraged at the level of academic discipline.The second dimension is East-West,an area in which some exploration has been undertaken.The third dimension is World Literature,a much abused term in America.These three dimensions are not static terms,not passively conjoined,but they must,as fief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follow the methodology of Western Heritage comparative literature,utilizing the five approaches whenever possible to achieve meaningful comparison.It is of course logical to predict a future development of other dimensions than these three—conceivably Asian-African(Asian poets are now aware of the freedom movements in Africa,as demonstrated on p.47),Western Heritage-African,or even an Eastern Heritage dimension within the vast continent of Asia itself,a development hindered by the particular language problems in Asia(see p.33).As Pichois and Rousseau remind us,if our approaches and dimensions seem rigorously defined,our researches themselves offer great freedom.

All comparatists must surely be grateful to UNESCO for its effort to present a viable description of what goes on,or should go on,within comparative departments.Since UNESCO’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ISCED)(Paris,1976) endeavors to summarize in three paragraphs the“Levels and Programs of Study”of our discipline—reducing the Iliad ad nucem as it were—it may be useful to quote them before embarking on a large and detailed volume on the subject.This statement in somewhat simplified form reads:

Programs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generally require as a minimum prerequisite a secondary-level education and lead to the following degrees:Bachelor of Arts,Master of Arts,and the doctorate,or their equivalents.Programs consist primarily of classroom sessions,seminar,or group discussions,and research.

Programs that lead to a first university degree deal with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literary and cultural relationships.Principal course content usually includes some of the following:the currency,reception,and influence of writers and their works in countries other than those of their origin;the transmission and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literary movements;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genres,themes,and motifs;folk literature and folklore;criticism;esthetics;intermediaries,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literatures,as well as those between literatures and the other disciplines.Background sources usually include history,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philosophy,religion and theology,and the natural sciences.

Programs that lead to a postgraduate university degree deal with the advanced study of international and cultural relations.Emphasis is given to research work as substantiated by the presentation of a scholarly thesis or dissertation.Principal subject matter areas into which courses and research projects tend to fall include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literary movements,folk literature and folklore,criticism,esthetics,intermediaries,epics and sagas,tragedy,comedy,modern dramas,the contemporary novel,problem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the comparative method in literary studies,the forces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and research techniques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is composite description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will do very well as a start.Since it is applicable to Europe as well as America,one notes a few points on which American practice may differ.The basic foreign language requirements are bypassed.The early French,Dutch,and Finnish stress on folklore study is reflected.The various dimensions(Western Heritage,East-West,World)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re not specified.The fairly common American honors thesis for the B.A.is not mentioned.Yet all these matters will be dealt with at length in the pages to follow.

The Name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e importance of Betz’s bibliography of 1896-1897 was considerable,for it did much to establish the terminology of our discipline.Wellek’s researches into the origins of this terminology have revealed the number of rival terms that persisted during the eighteenth and early nineteenth centuries:universal literature,international literature,general literature,world literature,comparative literature science,and so on.At least in French and English the term we use was eventually fixed once and for all.The European origin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have been traced diligently by several European and American scholars,notably Baldensperger,Weisstein,and Wellek.The evolution toward a terminology satisfactory to all nationalities has understandably been a slow one.

As is further demonstrated in Chapterⅲ,the nam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has been elastic in its application.It is used for the study of one or more authors of one sprachraum with one or more authors of another speech area,or one national literature with another.It is used for the study of individuals or literatures within a more encompassing Western Heritage dimension.It is used for authors or literatures within the East-West or,finally,global dimension.Other dimensions,as yet largely unexploited,are mentioned in the following chapter.As we know from some commercial anthologies,these terms may be rendered static by the mere chronological juxtaposing of texts,making no commitment to method a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does.To be truly precise,one should in our profession refer to Comparative Western Literature,Comparative East-West Literature,and so on.However,in an academic context these terms in their simpler form imply a methodology and thus meet reservations of Bataillon,Frye,and others(see p.13)about the exact meaning or engagement implied in the word“comparative.”

(Robert J.Clements,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 Academic Discipline.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ew York,1978.)

比较文学概要(节选)

◉野上丰一郎

【导读】野上丰一郎(1883—1950),东京大学英文科博士,日本著名的外国文学研究者,能乐研究家。长期从事比较文学研究,著有《能乐研究的发现》《西洋纵览》《翻译论:翻译的理论与实际》等书。野上在1933发表的《比较文学论》中介绍了梵·第根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这对法国学派的研究方法传入日本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比较文学论要》一书是其有关比较文学思考的核心所在,书中分十二章分别讨论“比较文学产生的历史渊源”“比较文学的方法论”,以及“比较文学与国别文学、总体文学的关系”等相关问题。全书不仅跳出“欧美文学中心”的视角,将比较文学从西方扩大到东方,而且认为“文学的境界线”划分不仅要考虑国家的地理分界,还要考虑语际分界。此外,野上在该书第八章中提出“文学最重要的东西在表现”,在此基础上他将文学的比较延展到文学表现的比较,并认为如果翻译者为了追求形式的一致而放弃原文的意涵,不如比较稳妥地保持意涵而舍弃与原文一致的形式。《比较文学概要》这本书写于1934年,被收进《岩波讲座·世界文学》系列丛书中。本文节选自原书的第四章、第五章,文中主要对比较文学的方法、类别及形式作一个介绍。

比较文学的一般方法

比较文学是探讨什么问题的呢?

原则上说,比较文学的目的是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不待言,这包括西方与东方、古代与中世纪的、与现代的全部有价值的作品。现仅就西方世界来看:第一,古典文学之间的比较和研究。换句话说,希腊拉丁之间的关系,这里是后者接受前者的影响问题。其影响是单向的。其次,现代文学是受中世纪或者受古代,或者通过中世纪受古代的影响的研究。这也是一方负债的关系。最后是近代文学相互间的关系。例如,在英国文学与法国文学的关系中,英国文学有的地方来源于法国;同样,法国文学也有很多地方来源于英国。对于近代的各国的文学来说都有同样的现象。因此,这最后的问题是范围更加广泛,关系更加复杂了。

在“导言”中曾介绍我们的文学爱好者,偶然的机会沉溺于阅读《俄狄浦斯》,感受到对古典文学与近代文学的兴味。现在由于比较研究者的关心,将要解决各种各类的问题。但是,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有关比较文学的一般方法问题。

首先是国界的问题,比较文学如前面所说,是一种国际文学的研究方法。它探究A国与B国文学的关系。假如研究者是A国人,当然他论及的是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多数情况下,即存在政治的国界也存在语言的国界。如英国与法国,或如法国和西班牙那样。然而,有时一个国家的语言可以越过国界被其他国家使用,这种情况产生的文学应归附到哪国去呢?例如,据说德语被瑞士和奥地利使用,在德国,瑞士人鲍尔美尔(J.J.Bodmer)和哈莱尔(A.van Haller)、凯勒尔(G.Keller),以及奥地利人罗赛格尔(P.K.Rosegger)和盎森格鲁伯尔(L.Anzengruber)等归在本国(德国)的文学范围内。另外,在法国,日内瓦人卢梭(J.J.Rousseau)、沙伏阿伯爵、美斯特尔(Maistre)兄弟。其他瑞士人维奈(A.Vinet)、薛雷(E.Schcrer)、洛德(E.Rod)、式尔布利(J.Cherbuliez)。另外,比利时人洛登巴克(G.Rodenbach)、维尔哈伦(E.Verhaeren) 都属于自己的文学伙伴。但是,也有相反的例子,英国人并不把使用同样语言的美国作家记载在他们的文学中。这个癖性,如使用苏格兰方言的彭斯(R.Burns) 被认为是引以自豪的诗人。

根据这些例子,文学境界线的划分,大体上把国语的共同地带认为是同一圈内,但它是适用一切场合的。假如作更进一步历史性地考察,虽说有既定着的文学境界线的原则,却并非一成不变。它也是随着形势的转变而转变,它的转变方式也没有一定标准。

在这儿,作为比较文学的实际问题,无论在怎样的时期、被认为是怎样的文学境界线,A国的作品越过它的国境线移植到B国时,一定要经过作家的加工。这种移植的形式是作为书信的传达。假如A国的原作者或者原作品为“发信者”,而接收它的B国作者的作品为“收信者”,发信者与收信者之间应该要有担任中介工作的传达者。从中翻译、介绍、模仿等工作就是中介。往往是在收信者和发信者之间相互进行传达,传达者也像发信人一样选用受理。例如,在勒·都尔纳(Le Tourneur) 翻译了杨(Edward Young)的题为《哀怨》( Night Thoughts )的诗(1742年),生、死,对于不死的冥想的挽歌中,虽然没有那么深远的思想,但,一时在大陆也都宣传起来。由于原著没有直接移入,法语译Nuit(LeTourneur)被看作原著。在意大利也好,或是西班牙也好,都传播开了。这样的例子还不少,传达者有时也是发信人及收信人,都受到同等的重视。

作为比较文学的实际问题,应该向着努力去发现移入的经过路线,有必要去研究原著。对影响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与原著的关系上,而应在同传达者的关系上。这意味着对首先移入的经过路线要作充分的探求。或者作品由A国移入B国当中往往被进行各种变更和修改,或者是由于时代的社会情况所致;或者是个人的、集团的、思想感情的原因。要想详细地调查,如果可能的话,希望把当时全部的定期刊物和个人日记、书简等类都收集起来,全部翻阅查对。

为了这个工作,比较文学家应该尽可能多的具备多国语言的知识。但也未必需要一定像语言学家、文法学家那样去掌握科学语法和惯用法等方面的问题。然而,假如我们用一种情况的例子来说明,把原作者讥讽的事物,却没有感觉到这种讥讽的尖锐,仅接受表面言词的意味,含糊、呆板、表面地解释,马马虎虎的语言是不行的。我们看到大量的像这样的翻译和介绍,我们也看见过,把那种阴郁而沉痛的调子,译得轻松而爽快来传播的例子。这种误谬比语法、文法的误谬还危险。这样说来,既不要犯文体上的误谬。当然也不可能要求达到完全标准。但至少说具备那种程度准确的语言知识对于比较文学家来说是必要的。比较文学家为了在比较上的需要,当然必须使用几国外国语。英国的研究者在调查法国的事情时,往往不能不接触西班牙的事情,也不能不读意大利语的书籍。另外,法国的研究者,对于德国的事情要做比较研究时,也会发现它与英国的事情有着联系,也与北欧的事情有着联系。就这样,特别是在近代由于这种关系是复杂的,所以,对研究家要求的语言学的负担并不一般。因为这种原因,在某种情况下分担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所谓分担研究,不仅需要研究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而且也需要对世界文学史诸方面的知识进行研究。例如,政治的、宗教的、哲学的、科学的、文学的等。要到所有的部门进行调查时,这种情况依靠一个人去完成终究是不可能的。而作为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如前所述,和普通的文学史的研究方法一样,不仅取其一流的杰出的重要的作家,而且一直寻找和吸收二三流以及四五流的一群小作家来参加。因为,这些必须的研究资料,单单是作为统计的实际业务来看,也应迫切地有必要建立团体的调查机构。例如,戴克斯特的工作、巴登斯贝格的工作,无论谁都使用了很多助手。

其次,比较文学家应该具有关于文学传统的充分的知识,首先要观察现代欧洲文学的潮流的动向,认清其中什么是主流,什么是支流。特别是对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应该正确地捕捉它的思想表现的特点。

西方文化,溯其根源,是希腊和希伯来文化,是此二要素结合发展的结果,文学潮流也把此二要素作为源泉。按照阿诺鲁道(MatthewArnold)的解释,支配希腊文化观念是意识的自然发生,希伯来则认为是严正的良心。 虽然是二要素,但是,用希伯来信徒的话来说,对于我们是把神的性质作为目的的 。然而,希腊是想依据理性来完成的,因而我们也要以其所有的原来的现象去看待。对于这些,希伯来则是以行为第一,要求我们去服从。前者使荷马的诗和雅典娜的悲剧开花,后者成了圣经中的结晶。现在的西方不仅仅文学,其他的艺术、哲学、科学、政治、法律等,一切都是从希腊精神发源的,也没有不是从希伯来的神话成长起来的。希腊精神与希伯来精神最初的结合是在亚利山大利亚大帝时代。当时希腊精神普及一切,开明国家,连最排外的希伯来民族也不能从那里免除。甚至巴勒斯坦的生活也已经希腊化了。与此同时,继巴勒斯坦以后,亚利山大利亚的都市成为犹太人生活的中心地。希腊精神、希伯来精神的第二次结合是在罗马帝国时进行的。使原来建立在传统希腊文化之上的罗马文化就更加希伯来化了。希腊文化具有看起来真实、爱美、喜爱单纯、喜欢新鲜等特长,而罗马人以他的适应性应用代替了希腊人的创造力。所以,在文学方面,即使罗马没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但却促进了罗马对国家法律、社会制度、家庭生活制度等这些方面的新生,形成了那样的新组织。现代文学的结构,提供了根深蒂固的值得吸收的各种要素。其后,形成了中世纪长时期内分散在各处的希腊、罗马精神与希伯来精神。通过文艺复兴的风潮刮到了一起,实现前所未见的紧密配合,这是第三个结合。就是从这次结合,开始了现代生活,产生了现代文学。

如果就人种观察这个变迁,最初登上舞台的是亚利安人种中的希腊民族和塞姆人种中的希伯来(犹太)民族。塞姆人种中的埃及民族、巴比伦民族、亚西利亚民族兴旺得很好,灭亡得也很早。其他民族,如阿拉伯民族对中世纪文学作出了贡献。亚利安人种、印度民族、西班牙民族与阿拉伯民族前后也对西方文学作出了贡献。同时亚利安人种克勒特民族、斯拉夫(俄罗斯)民族、日耳曼民族等稍有落后。这些工作在中世纪阶段,其内部是混淆的。最后至文艺复兴的活跃时期才呈现出百花缭乱的局面。语言虽是这个民族的,但各自搬出各地的语法,使其改变、修正、翻译、模仿,结果其经过路线困难而复杂交错。……

比较文学的类别和形式

文学可分为内容和形式,对于比较文学来说,应该是对形式进行比较,或者是对内容进行比较。例如,英国的商籁诗(sonnet)的形式,能分为三种到四种。其中莎士比亚的商籁诗押韵形式(abab.cdcd.efef.gg)和弥尔顿的商籁诗的押韵形式(abba.abba.cde.cde)为什么有如此明显的不同呢?对于前者,使三个不同的四句诗的结尾添上联句,后者根据意大利的商籁体的正式的形式由前八句与后六句结合而成。此种诗形式的不同,认为其结果随着诗节的结构法、韵脚的运用法、主要音的反复法等不同带来的。在根本上是对诗人的韵律的感觉和韵律的效果的解释的不同。那么,莎士比亚的商籁诗与彼得拉克(Petrarca) 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法国文学史家认为商籁诗不是伯洛房斯地方产生的。今天都相信,这种诗体是从十三世纪的意大利挖掘出来的。福拉·古依道尼(FraGuittone)被认为是诗形的创造者。另外成为西利亚的宫廷诗人的彼·德·维缪(PierdelleVigne)也是有这样声誉的人。不管怎么说,商籁体诗是在意大利和法国形成和发展的。在英国它的诗的形式最流行的是十六世纪末期(1591—1597年)。最初是彼得拉克、龙沙·彼埃尔·德(Ronsard) 、杜·贝雷(DuBellay) 等。由于已经被充分地介绍了,所以不受莎士比亚的影响。尽管这样,可是为什么离开莎士比亚的正式格式而采用自由格调呢?这样的问题也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内容吧!

另外,关于对待内容方面,例如,在前章接触到的“浮士德”的主题。如全世界到手,而失去自己灵魂将会成了什么?像这类问题根据各个国家各个时代的诗人理解的不同去进行比较,这的确不失为一个好题目。再有,从浮士德的诱惑者靡非斯特与撒旦确立了怎样的关系来看,撒旦自《约伯记》 《历代志略》以来是对神的反抗者。在《马太传》中称呼贝尔支普(魔王),在《克林道附记》中嘲讽为贝里荷(卑怯的人),在《克兰》被取名为“撒旦”,琐罗阿斯德教(祆教、拜火教)的教义称代乌阿是阿里曼的代表者。但丁把他取名为鲁奇费洛,还有德第、倍支浓,描写着把他埋在地狱的最下层冰圈中。在他身旁出卖其恩惠的极恶的他的弟子们——伊斯卡里奥第的犹大,盖扎尔背叛的布尔刺斯、卡西乌斯之类受到永远的苛责。马洛用靡非斯特 的名字诱惑浮士德博士,莎士比亚以靡非斯特表现着他的罪恶灵魂 。在这以前英国的劝惩剧瓦依斯(不德)作为他(恶魔)的先锋很活跃。然而马洛的巴拉巴斯(《马尔他岛的犹太人》)与莎士比亚的夏洛克(《威尼斯商人》)一起大概以恶魔的成分来描写,对于莎士比亚的依阿古(《奥赛罗》)几乎是被人格化了的恶魔的上等成分。然而,弥尔顿(《失乐园》的撒旦)和歌德(《浮士德》的靡非斯特)对恶魔的目的却予以明确的性格。假如我们追溯到古代,罗马诗人也好、希腊诗人也好,看得出通过对各种恶魔的描写,会发现接受希伯莱思想洗礼后对恶的观念与希腊恶的观念有很多不同。另外,直到近代可见穿着黑衣服很多的恶魔跋扈于文学作品之中。把这等思想分类对照,也能见到对民族的、时代的影响的预料下的研究,成为研究的一个方法。

我们为了整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迫切需要谋求方法的统一。第一,必须决定的是文学有什么样的类别,有什么样的形式,在外国文学的影响下将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文学的种类、产生、进化直到衰亡,某国产生的某种类的文学有被其他国家移植并在该处成长或者变种的情况。也有正在其他国家成长而在本国衰亡了的情况。在古代,非常繁盛的种类的文学也在继续变种,现在也有继续存在的。还有在比较近代的刚刚萌芽的东西,很快衰枯,今天已经看不到它的影子了。文学种类的兴衰变化与植物界或动物界的现象相似。在文学史家中如布伦第尔(Brunetiere)以进化论的理论应用于文学种类的进化的状态,进行了非常机械的说明 。因此,说到个人的才能,往往大部分被忽视了。也有反对的批评家,认为文学除了个人的才能的集合以外别的什么也没有。不管怎样,对于比较文学家来说,文学种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准则。对于这个准则,人类的思想不论是本能的采用,还是经过认真思考的选择,没有广泛的影响和联系铸成某种文体是不可能的。不能认为由某作家的天才造出一个文体。他只能是从各种各样的源泉中吸取材料,使他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样作为一个改变了的文体才能被创造出来。若在变种的文体中照原样保持原型的东西,作家的人格与采用的文体的关系则形成一方面依据其他方面的东西进行说明倒是最方便最好的情况。采用原型的文体、刺激诱导作家,作家的思想、感情得到发展或者受到限制。因此,旧的传统形式与作家独创性之间屡屡发生冲突、引起斗争。特别是古典主义时代,这种现象最为多见。实际上,传统与个性的斗争被说成是为人类思想史提供的最动人情景的程度。这样的话、这样的传统就不一定是一国文学史上的传统,很多情形是属于国际的传统。如果我们不依据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要想正确地解决这样的问题是不可能的。

文学的文体不仅仅只靠个人的才能的关系去考察,当然,这也能提供最好的文学作品的分类。特别是对于文化发展的初期,有着不能否认个人的人格在集成的作品中存在价值的原则。荷马的叙事诗是最显著的实例。例如,色诺芬(Xenophon) 所说《伊利亚特》(Ilias)与《奥德赛》(Odysseia)并非是荷马一个诗人创作。而是很多的吟咏诗人,由于口头吟咏没有记录下来。它的原型大概是继承伊俄尼亚民族,由埃俄利斯民族间简单形成,在继承中被集成统一的。第一,在奥林匹克时代,推断有几部被编成巨大的神话传说集的,一部分至今还保存着。当然与个人创作的东西不同,它是人们口耳相传和共同创作的形式。最初的个人创作存在形式已经消灭了。最初的一个人是荷马,还是最后一个集大成的诗人,今天都未能作出决定,主要是确定地承认了由荷马的名字传播的二个叙事诗,而不是某特定的个人的创作。

世界的时代也像人们幼年时代那样喜欢美好的话语,《伊利亚特》《奥德赛》和其他的许多个人的叙事诗的体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故事、小说是它的近代形式。另外,也是像人类幼年那样,世界幼年也爱美好的歌,抒情诗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它在近代的诗中又复活了。同样对于一切戏曲的种类、一切散文的种类也都适用。

在此对于一切文学种类的产生全部详述是不可能的。只叙述一下具有主要国际影响的文学类别。首先在神话故事的诗中,希腊、罗马的叙事诗,荷马、维吉尔——十六世纪给全欧洲带来了影响。因为叙事诗在希腊被吟咏是以民族的英雄事迹作为主题,构成一定的统一性。从这里可以看到叙述的事件和人物性格描写的进展。但未必是后人吟咏的条件,和其他种类的诗是相同的。然而,若是值得读的作品,对描写事件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发展的统一上会越来越紧密的。在中世纪,但丁的《神曲》中是显示得十分清楚的。十六世纪的叙事诗人达梭(Tasso)也是最突出的代表,特别是他给予法国和英国以很大的影响。

在抒情诗方面,像品达(Pindaros) 、施蒙尼迪(Simonides) 、斯泰希克洛(Stesichoros),会唱歌谣的作者如萨福(Sappho) 、阿那克瑞翁(Anakreon) 与歌唱个人情绪的作者们有区别,最初是伴着乐器演唱的。但是,在罗马诗人贺拉斯(Horatius) 的时代仍然还没能那样唱歌。这以后,随着诗的格调的旋律的变更,也传给了后代。作为抒情诗又分为挽歌、牧歌等派别。忒俄克里托斯(Theokritos) 创始的牧歌的诗格从维吉尔袭用而来,甚至对现代也给予强烈的刺激。

对于诗的现代种类的一种,实际并非是以演出作为目的。但是,往往部分地整理为戏曲形式。歌德的《浮士德》作为代表、拜伦(Byron)的《曼弗莱德》(Manfred) ,密茨凯维奇(Mickiewicz)的《祖先》(Aieux) ,缪塞(de Musset)的《酒杯和嘴唇》( Coupe et les lcvres ,爱斯泊龙赛达(Espronceda)的《恶魔世界》(Eldiablo mundo)等都可以称为对话诗,比依据简单的抒情诗更能表达作者的感情,得到更感人的效果。此种类诗的形式,对于今天的诗仍然有其影响。

戏曲的发源地希腊,公元前5世纪悲剧的形式与喜剧的形式一起完成了。狄俄尼索斯(Dionysos) 从祭礼的余兴开始。当悲剧由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还有喜剧由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 以及稍后的米南德(Menandros)完成最终的形式时,宗教的仪礼的意义大体上已经全部失去了。用严肃的感情构成悲剧的基础,对于这人与命运对立的,都是以前者成为后者的牺牲品表现出来的,是根据这人类,特别是通过应该具有伟大性格而显露出来的。喜剧是以捉住现代人的弱点和缺点进行讽刺为目的,所以必须出现谐谑轻快的调子。在处理与人或与命运的对立中,常常是在人类没有被命运压倒方面具有特长。在罗马,作为悲剧诗人有塞内加(Seneca) ,喜剧诗人普拉图斯(Plautus) 、太伦斯(Terentius) 都是模仿希腊的原型写的。文艺复兴以后,得到近代欧洲直接影响的是罗马诗人们的作品,希腊的影响是间接的。在法国,高乃依(Corneille) 、拉辛(Racine) 、莫里哀(Molière) ;在西班牙,洛贝·德·维加(Lope de Vega) 、加尔德龙(Calderon);在英国,马洛(Marlowe) 、莎士比亚(Shakespeare)等。根据这些天才,在十七世纪创造了悲剧、喜剧、悲喜剧各种各样的形式,形成了国际的影响。法国的形式在英国、荷兰、波兰、意大利得到了研究。另外,英国的形式在法国、德国得到了研究,像这样的影响是交错复杂的。到了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特别是莎士比亚的势力,单从国际影响这一点来考虑,至少在十九世纪后半期易卜生 的新的社会剧产生以前,它一直成为全世界占统治地位的伟大剧作。易卜生的社会剧是同以往的悲剧、喜剧、悲喜剧的形式完全脱离的剧种。他把诗从戏剧中驱逐出去,完成了拒绝在舞台上演出罗曼斯的革新,其影响速度之快,范围之大是史无前例的。

散文种类在近代发展了。由于古代,文学大体上都是韵文,没有韵文的东西主要是历史或是演说。作为历史家有希罗多德(Herodotos)、修昔底德(Thukydides)、泰西塔斯(Tacitus)、利威乌斯(Livius)等;作为雄辩家有像狄摩西尼(Demosthenes)、西赛罗(Cicero)等;此外,柏拉图(Platon)、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贺拉斯(Horatius)那样的哲学家、批评家;或以对话的形式,或以记录的形式,多半旨在事实的传达。这样,虽然得到了很大影响,但是像近代的随笔(essay)、小评论形式的在国际上还没有。完成作为文学的一个种类——随笔,最初的人是蒙田(Montaigne) 。他的有名的二卷《随笔》(Essais)于1580—1588年出版。在英国这种类的创始者培根(Bacon) 撰写的《随笔》(essays)在1597年出版。虽然比蒙田的翻译早数十年,但是,不能证明培根没接受蒙田的影响。不限于培根,英国的很多文人在法国的影响下写作随笔,逐渐形成英国固有的形式。可是之所以导致现在这个样子的形式,是因为英国取得了特殊的进展的缘故。可开列五六个杰出的名字:艾迪生(Addison)、斯蒂尔(Steele)、拉姆(Lamb)、赫胥黎(Huxley)、戴昆西(De Quincey)、利·罕特(Leigh Hunt)、海斯利特(Hazlitt)、斯蒂文生(R.L.Stevenson) 等都是具有独到见解的人。这里艾迪生和斯蒂尔在十八世纪初叶,在伦敦发行《闲话报》( The Tatler )和《旁观者》( The Spectator )刊载最初的道义性、政治性、文学性的论文。这以后的一个世纪里流行欧洲各国,波及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

作为散文的近代类别的一种,有虚构旅行故事,这也是十七世纪以后的产物。西哈诺·德·倍易合克(Cyrano de Bergerac)的《另一个世界》( L’autre monde )怎样影响着斯威夫特(Swift) 的《格列佛游记》( Gulliver’s Travels )。另外,霍尔倍格(Holberg)的《尼尔·库里姆的地下旅行》(Niel Klim’s Subterranean Journey)与《格列佛游记》一起,以后对伏尔泰的虚构旅行故事有什么影响;还有和以塞尔柯克(Selkirk)的经验为基础写成的,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 Robinson Crusoe 一起,在后人的想象力刺激下,如何出现了许多模仿者,再有,这些由十九世纪的科学思想的进步所驱使或成为维尔涅(JulesVerne)的虚构旅行故事、地下游行故事、海底旅行故事,或者成为威尔斯(H.G.Wells) 的科学幻想小说。这种体裁是怎样发展到近代的呢?这些也就有资格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项目了。这些空想旅行的主题近来虽然面对着如何逐渐把我们的奇怪爱好合理地表现出来,但是,目前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建设一个在我们的世界之外的理想国。依据这些显示一种意向,以讽刺我们的世界组织的不完全。例如《格列佛游记》的第四篇,马的国的叙述,主要是对人类社会的谩骂、嘲笑,此外没有任何目的。假如回溯此类讽刺的体系,我们经过托马斯·莫尔(Thomes More) 的《乌托邦》( Utopia )和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新大西岛》( New Atlantis 到柏拉图(Platon) 的阿道兰特克斯(Atlantikos)的理想国的神话就可以看到了。 另外,再看看现代新发现的巴特勒·萨缪尔(ButlervSamuel) 的《乌有乡游记》( Erewhon )和肖伯纳(Bernard Shaw) 的《回到马修斯拉时代》( Back to Methuselah )等。

散文最重要的种类是有着各种各样区别的小说。作为小说始祖的薄伽丘(Boccaccio) 在意大利起源,具有人情小说的传统,向着法国、西班牙、英国传播开来。在英国有了诗的形式,可是乔叟(Chaucer) 把它扩大了。从那里分出一派道义的小说,马尔孟岱尔(Marmontel)被称为是代表。另外短篇幻想志怪小说霍夫曼(Hoffmann) 和波(Poe) 最有名。再就是以司各特为中心的浪漫的历史小说;西班牙当地的作为被夸张的恶汉小说,十九世纪中叶在英国和法国流行的政治小说,这是十八世纪流行最多的形式。马里伏(Marlvaux)、理查逊(Richardson) 、卢梭(J.J.Rousseau)、歌德(Goethe)等都对当时给予很大影响。但是,对于小说最有研究意义的,是十九世纪后半期更为发展了的写实小说。所谓写实小说,或对心理进行观察,或进行性格描写,或者进行环境叙述,或者开展社会批评,重点偏重的不一样。可是,把人类生活作为社会结构的一个现象,努力欲将所见都表现出来,此乃是根本,也就是形成了最具有近代特色的文学种类。从英法发生的,然而俄国的天才对它的发展和完成贡献很大。所以,可以知道国际影响交错是越发复杂了。

其次就文学的形式可说是Le style est de l’homme mcme(样式是人本身)。那是它本身的东西,那是由于采用了本国语言的惯用表现法和一些不可分割的形式,与其他的文学成分比较,好多是非国际性的。换言之,形式给予外国的影响如果少,那么从外国接受的影响也少,对于这些来说很明显的是翻译问题。斯莱格尔(W.vonSchlegel) 的翻译无论怎样炫耀辞藻,也不能够写出莎士比亚的英语所具有的色彩和光泽。泰勒(BayardTaylor) 翻译的《浮士德》,不管怎样忠实也未能完全嗅到从歌德那里散发的芳香。因为翻译,仅仅以正确的语言形式,却很难传播像文学写实那样的色彩光泽的。即使能够明白原作的形态和意向,作为对文学来说十分重要的如格调啦、形式啦,也很难从中体会到。因此,依靠翻译过来的作品,想去研究比较文学的人,首先不得不考虑到这个不方便的方面。

翻译只不过是一种情况,即我们欣赏外国文学,要想正确感受它的形式和格调,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本国语言形式去表现。拘泥于词句则恐有失去原格调、注意形式严整又恐有牺牲原意的正确性。即使像英语与德语同属于一个语系尚且如此,若在语系不同的场合可以预见到会更加困难了。

假如像这样,语言越过国境想要波及形式也是必然的。使作品形式发生变化,其原因能够考虑到的大致有三点。以梵·第根为例,一,个人的影响。二,民族的传统。三,外国影响的兴起。在这里对于个人的影响和民族的传统没有必要重新说明。作为外国文学对形式上的一个起很大作用的例子,可以看出表现在爱情的题材上。一般说来,像恋爱诗这样丰富地积累爱情的语汇的例子是很少的。往往是,发现新的表现形式就马上模仿,然后很快又陈旧了。再考虑出新的表现形式、再陈旧。例如彼得拉克,以表现美丽的新鲜的恋爱形式而超越国界,急速传播。不论是西班牙、法国、英国都被迎接。西班牙、法国、英国采用了像意大利一样的表现形式。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诗不仅在外国开始形成诗的新的种类,也开始用新的形式开始创作了。这样的例子于近代特别多。不仅仅是在欧洲诸国之间,今天,对容纳于世界的大部分有巨大影响的国家都是适合的。我们的文学表现,不言而喻,就以日常生活的表现形式,像西方那样激烈地使其受到影响。我们经常浸于其中。由于正在出现着连续的变化,对这种情况并非那样明显地感觉到。假如隔一段时间回顾起来看,那么,对它就有明确的认识了。

(刘介民.比较文学译文选[M].刘介民,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17-115.)

【延伸阅读】

1.Yves Chevrel.Comparative Literature Today:Methods and Perspectives[M].Kirksville: 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Press,1995.

伊夫·谢弗勒被视为基亚的接班人,但在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和理论建设方面,他却比前辈走得更远,其主要成就就体现在这本书中。在书里,作者跳脱出“西方中心主义”的视阈,有意识地对被长期遮蔽的东方文化给予关注。他认为,当前比较文学界处在一种不合时宜的批评框架(分类因素)(classificateurs)中,也就是套用西方的批评模式对东方资源进行分析,这很容易陷入对他者异质性的片面关注。因此,作者颇具学术胸怀地提出“世界文学不应只归结为远东/西方这个轴心”这个概念,将东方资源纳入“诗学”范畴,显然给比较文学界带来了新的活力。

2.Gayatri C.Spivak.Death ofa Discipline[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3.

这篇文章是斯皮瓦克在韦勒克图书馆的演讲。作者试图站在后殖民主义和解构主义的角度来质疑比较文学学科中由来已久的“西方中心论”,并进而指出学科近来意识到的“全球化”问题实际上是“西方中心主义”的变相形式。比较文学学科中惯常出现的“狂热的宗主国意识(metropolitan enthusiasm)”,使得西方比较文学尊崇西方主流文化,忽视边缘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文章建议:比较文学应与区域研究相联系,利用区域研究的资源,摆脱对他者“想象物”的局限。其次,要用“星球化(planetarity)”取代“全球化”,为比较文学带来全新的思考方式。 eRO6ShAVSrezW+t7iIKyWIpjv9jCtrjncN5RYCCkcPdXeDzRg26OCSDZxmWvcnn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