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船长”张德庆和百年经纶

1975年起,他先后担任语文教师、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书记、校长等职务;2000年,他参加北京市朝阳区教委的校长择优竞聘,出任陈经纶中学校长;15年来,在经纶校园,他致力于“办适合于孩子们的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提出“办学个性化、施教科学化、校园数字化、规模集团化、学习国际化”,逐步形成“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三唯本”学校管理文化;他将百年老校陈经纶中学发展为“一校十址”集团化办学的首都名校,为学校的发展、朝阳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获“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无数。他就是“用教育的理想追求理想的教育”的教育家张德庆,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校长。

印象

“船长”张德庆

再次写张德庆时,总是想到“船长”一词,觉得十年前采访过的这个校长,虽然外表变得更加祥和,但定力却更足。

百年老校陈经纶中学,在他的领航下,如今成了一艘大船,以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模式,由“一址”变“十址”,在探寻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浩然前行。

大船的舵手,就是“船长”张德庆,一个对教育有大追求的人:

他有胆有略却谦虚——“陈经纶中学不会在我的手里辉煌。我做的一切都是在构建,如果真有那一天,我可以无愧地说‘我曾经为她出过力、奠过基’。”说完这话的十年后,陈经纶中学发展成一所“一校十址”集团化办学的首都名校。

他敢想敢干重务实——“我的教育理想,就是让喊了20多年的素质教育在陈经纶中学的校园里‘着地’,让长期挂在学校墙上的口号变成校园里的日常教育行为。”说完这话的十年后,陈经纶中学“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管理文化形成,向着“学者—学府”式校园发展。

他心怀理想勇创新——“为孩子们办学,让孩子们健康、个性、全面地发展;为教师发展服务,教师的专业发展想多远,学校的平台就搭多远。”说完这话的十年后,陈经纶中学搭建起了“办学个性化、施教科学化、校园数字化、规模集团化、学习国际化”的教育教学平台。

这就是“船长”张德庆,一个“用教育的理想追求理想的教育”的教育家。

(红袖子)

百年老校历久弥香的“经纶气息”

坐落在首都繁华地段的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从“朝外两间半平方”走出的陈经纶中学,四易其名:始建于1921年的崇贞学园,后更名为北平女子四中;新中国成立后,易名为北京市第四女子中学;1954年市政府定其为重点中学,“文革”时易名为北京市朝阳中学;1991年因香港企业家陈经纶先生捐资改建,市政府遂名之为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如今,这所老校将迎来95岁华诞。

这里是陈经纶教育集团之源,七个校区依托陈经纶中学发展起来,如今,陈经纶教育集团已是“一校十址”。

这所厚重而不事张扬的老校,是这闹市中的一片绿洲,宁静、惬意,内俭、高贵。园林化的校园、别墅式的教学楼,给进来的人一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安逸,与那些坐落于郊区有着超大场地的学校有着迥异的风格。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老实、宜强、勤奋、创新”八字鎏金校训,它诉说着“老实做人、勤奋做事、自强不息、创新发展”的经纶历程。

穿着白色校服的学生,三五成群经过,给这静静的校园添了许多生气,这是他们的青春校园。花丛中、竹林边点缀着现代的艺术雕塑,楼道里、教室中则是学生们充满思想的作品。

但在这古朴的园林式校园中,却有着最现代、最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有着最前沿、最丰富的基础教育课程;有着最优秀的师资和最高的办学质量。

在这里,每一个人最受感染的是那传承近百年又不断繁衍的经纶文化。从“老实、宜强”到“勤奋做事、创新发展”,再到“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学校管理文化、师生共同发展的课程文化、科学育人的“三施教文化”、个性发展的学生文化以及氛围和谐的环境文化,这所学校的思想内涵不断深化,也不断向这个社会证明——她在育人。

春天是青色的,夏天是绿色的,秋天是黄色的,冬天是白色的——一年四季,陈经纶中学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芳香气息,更在积淀了百年、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呈现着丰富多彩的育人魅力。

(红袖子)

故事

“船长”张德庆的后十年教育生活

再访张德庆,刚好时隔十年。

2005年,在张德庆位于老楼的办公室里,他告诉我,十年后,陈经纶中学要成为首都名校,要朝着集团化方向发展。

2015年,仍然在位于老楼的办公室里,张德庆告诉我:“今天的陈经纶中学,可以无愧为首都名校,从‘一址’变‘十址’,完成了‘办学个性化、施教科学化、校园数字化、规模集团化、学习国际化’的办学任务,贯通了十二年基础教育,实现了集团化办学。”

一句话,浓缩了教育家张德庆的后十年教育生活;一句话,彰显出百年老校陈经纶中学丰富的教育内涵。

从校长到“船长”

十年前,校长张德庆有一个心愿:陈经纶中学的发展永无止境。这个心愿把张德庆推到了时刻站在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前沿的状态。

“建设个性化学校,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当年张德庆提出的发展理念,十年来一直引领着陈经纶中学追求“创一流教育之优,施素质教育之范”。

十年磨一剑。从2012年开始,陈经纶中学连年获得朝阳区中高考质量双优的成绩,陈经纶中学的办学质量牢牢地稳定在北京市教育大区朝阳区的第一质量平台上。2010年,陈经纶中学九年三段示范校建设画上阶段性圆满句号。

“成为首都名校已经是一步之遥。”校长张德庆在全校大会上为老师们鼓劲。

“巩固成绩、稳定发展、追求特色、深层创新、促进学校科学内涵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鼓劲之后,他开始给老师们加码。

2011年春节后新学期的第一天,陈经纶中学借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奥运赛事的场馆,举办了陈经纶中学历史上,也是朝阳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开学典礼:陈经纶中学“一校三址”师生首次欢聚一堂。

“今天的开学典礼在陈经纶中学的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是陈经纶中学全面建设和发展的里程碑。她所吹起的号角,将激励经纶人走向一流首都名校的新辉煌!”开学典礼上,已是“一校三址”总校长的张德庆激情澎湃,“每一个人有一个新起点,每一个人树一个新目标,每一个人有新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011年8月,学校发布《陈经纶中学首都名校建设规划与行动方案》(2011—2016),目标明确:坚定地站在九年三段示范校建设已经夯实的办学平台上,继续全面践行素质教育,着重用科学化和个性化追求学校的内涵发展,全力打造首都名校具备的办学风格和特色,通过建设个性化学校,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最具保障的教育,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培养提供最有特色的教育,努力实现“办学个性化、施教科学化、校园数字化、规模集团化、学习国际化”的首都名校办学任务,成为百姓最满意的“学者—学府”式学校。

此时的张德庆,以“船长”身份站在了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前沿。

2013年底,首都均衡教育战役打响。2014年2月,张德庆积极响应朝阳区教委“均衡教育学区化”的改革号召,率先合并了安慧北里中学等三所学校,以“一个学校,一个标准;一体管理,一体打造”的工作原则,成立“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开展“集团统一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办学”的新探索。

一个学校,即统一经纶的办学思想,统一经纶的办学文化;一个标准,即统一经纶的质量标准,统一经纶的师德标准,统一经纶的工作要求;一体管理,即统一经纶的规章制度,统一经纶的组织设置和管理,统一经纶的考核评价;一体打造,即统一经纶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统一经纶的教育科研,统一经纶的校本培训。

至此,百年老校陈经纶中学,在他的领航下,成了一艘大船,以集团化办学模式快速发展起来。“一校十址”办学,包括:陈经纶中学高中校区、陈经纶中学初中校区、陈经纶中学嘉铭东校、陈经纶中学嘉铭西校、陈经纶中学帝景西校、陈经纶中学帝景东校和陈经纶中学保利分校,七个校区十个校址,涵盖了从小学至高中的12年基础教育,拥有在校生8000余人,在职教职员工700多人。

“真正的教育家,是无所畏惧的,他们敢于进行教育实践和教育创新,他们本身就是教育创新的楷模人物。于这个意义上讲,张德庆是一位教育家。”一位曾经采访过张德庆的教育记者这样评价这位教育界的领航人。

合而不同

经纶人,无论走进陈经纶中学“一校十址”中的哪一所学校,你都能发现师生们以此为自豪。

熏染“经纶气息”,烙上“经纶印记”,是让每一个陈经纶中学的人感到光荣的事。

“经纶教育集团”倡导的是“集团统一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办学”,强调“一个学校,一个标准;一体管理,一体打造”的经纶教育管理理念,但张德庆却这样描述经纶的校园和师生的未来:“我们要在学校和学生中构建丰富多彩的活动文化、特色鲜明的课程文化、千姿百态的学习文化、全面发展的成长文化、百花齐放的教师文化……”

今天,陈经纶中学已形成了“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发展的就是成功的”办学价值观,为践行素质教育奠定了丰厚的理性基础。在陈经纶中学统一的办学思想和办学传统的引领下,陈经纶中学各校区已经成为“经纶教育品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形成了各校区自己“合而不同”的办学特色:高中校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领集团优生培养;嘉铭分校和帝景分校“九年四段”办学、育人模式初见成效;帝景分校“七环节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形成教学特色;保利分校以“朋辈教育”为载体,构建特色自主成长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什么是经纶教育?这些年来,张德庆多次问他身边的干部和老师。他说:“作为经纶人,大家时时刻刻要思考什么是经纶教育。不得用一般的教育来概括陈经纶的教育。过几年陈经纶中学就要建校一百年了,是朝阳区最老的学校,一个世纪的老校的品牌,含金量及其内涵应该是什么,每一个经纶人都应该思考,并且有义务为它‘镀金’,增砖加瓦,让陈经纶中学的校名成为品牌,让它的含金量更高。”

“各校区卓有成效地建设和发展,实现了陈经纶中学综合办学质量的全面提升。”10年后再次采访张德庆,他胸有成竹地说。

“2016年5月,陈经纶中学将迎来建校95周年。在95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四易其名,校舍、校长、教师、学生都在变化发展,但有一种东西始终没变,那就是凝结在校训中的学校精神‘老实做人、勤奋做事、自强不息、创新发展’,这种学校精神已经让陈经纶中学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奋进的办学成绩。”站在新的起点上,“船长”张德庆心愿未改:陈经纶中学的发展永无止境。

“第一”不是唯一的目标

在经纶中学,“第一”不是唯一的目标。

无论是做校长还是当“船长”,张德庆心怀一个不变的教育理想:为孩子们办学,让孩子们健康、个性、全面地发展。秉承“学而事人”的办学传统和百年积淀的深厚的办学文化,这十年来,张德庆坚持立德树人,推行全人教育,让每个经纶学子做到“全面地修养、坚定地爱国、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推进“实施做人德育,创建青春校园”的德育工程,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奠定丰富的人生基础。对教学工作提出“三施教文化”:科学施教、因材施教、快乐施教。对校园文化建设,倾心尽力地营造“学者—学府”氛围,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让经纶学子充分享受全人教育和全面发展……

这些理念,已溶入每一个经纶人的精神世界,感染、激励着每一个经纶人。

曾经就读于陈经纶中学的孙梦泽回忆陈经纶中学时说:“学校在保障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导了我们如何做人,能够让我们在历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学校不是灌输‘你要当学霸’这样的思想,而是让我们‘成为你自己’。”他很留恋中学时的母校,“总之,经纶是一所令人留恋,令人时不时想回来看看的学校”。

曹宇辉老师在陈经纶中学工作了13年。13年来,她不仅见证了学校的发展,也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北京市学科带头人。

对经纶中学,她有很深的情感:“当我第一次走进陈经纶中学的校园时,就被这里优美的环境深深吸引住了。”吸引她的不仅仅是学校优美的环境,更重要的是校长张德庆提出的“建设个性化学校,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的办学理念。动情之下,身为化学老师的她,写下了如此优美的文字:

我眼中的陈经纶中学就像是个调色板,用多姿多彩的颜色装点着自己,也装点着所有经纶人。

绿色,代表着经纶的未来,代表着朝气。在这里,没有年轻、年老,青春挂在每个人的脸上,大家在希冀中努力奋斗,在奋斗中充满着希冀。

蓝色,代表经纶的宽广,代表着辽阔。学校以博大的胸怀,拥抱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老师,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学生在这里翱翔畅游,追寻自己的梦想,涌动无限的激情。

黄色,代表着经纶的辉煌,代表着腾飞。经纶人每一天每一刻都在收获着喜悦和感动,学生成长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幅画面都累积成了经纶厚厚的果实,累积成了经纶熠熠生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红色,代表着经纶人的感恩,代表着关爱。每个人在这里都找到了归属感,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圆梦。也许成绩奖杯可以锻造出辉煌,但只有碰撞心灵才能感受到刹那间的永恒,只有携手共进才能体会到艰难中的幸福。当时光流逝,岁月流转,我们也许记不清学生的样子,但是却会永远记得共同用感情所谱写的青春童话。

紫色,代表着经纶的尊严,代表着神圣。经纶是一座神圣的殿堂,她的尊严与骄傲是用历史书写出来的。她肩负着厚重的历史,屹立不倒,托起了万千栋梁立地擎天。她让所有的人懂得了价值的意义,懂得了爱与责任,懂得了四海一家。

白色,代表着经纶的纯净,代表着起点。这里有最新鲜的空气,有最纯洁的心灵,也有最青春的笑脸、最激扬的脉动,跟随着时代的节奏,奏出属于我们的青春乐章,用我们的希望挥洒出陈经纶中学更绚烂的明天!

13年的岁月,我的根深深扎在陈经纶中学这一方沃土中,这里就是我的家。学校给我的发展构筑了宽广的舞台,只有学校日益成长,不断壮大,我们每个人才能有良好的发展环境。陈经纶中学的未来之路也是我们的未来之路,陈经纶中学的成功,源于每一位师生的辛劳和汗水,只要大家共同努力,陈经纶中学的前程会更加辉煌”。

在师生们心里,张德庆是经纶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船长”、领航人。

用教育的理想追求理想的教育——“船长”张德庆的后十年教育生活,在经纶即将迎来95岁华诞之际,大幕正徐徐拉开。

(红袖子)

管理

陈经纶中学办学理念

经纶校训:老实、宜强、勤奋、创新

经纶精神:老实做人、勤奋做事、自强不息、创新发展

经纶办学宗旨:建设个性化学校,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

经纶“三施教文化”:科学施教、因材施教、快乐施教

经纶学生学习观:尊重老师、学习老师、质疑老师、超越老师

经纶办学质量追求:爱生+和谐+效率+品质

经纶教师责任:我教我管我负责,让学生长分长能力长见识

经纶办学和管理文化: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

(红袖子)

一个学校,一个标准;一体管理,一体打造——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集团化办学管理模式

陈经纶中学始建于1921年,历经崇贞学园、北平女子四中、朝阳中学、陈经纶中学四个历史时期,是北京市首批高中示范校。目前“一校十址”办学,包括:陈经纶中学高中校区、陈经纶中学初中校区、陈经纶中学嘉铭东校、陈经纶中学嘉铭西校、陈经纶中学帝景西校、陈经纶中学帝景东校和陈经纶中学保利分校,七个校区十个校址,涵盖了从小学至高中的12年基础教育,拥有在校生8000余人,在职教职员工700多人。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教育集团”成立后,进行了“集团统一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办学”的初步探索:以“一个学校,一个标准;一体管理,一体打造”为原则,积极进行集团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办学的探索,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同时,不断推进陈经纶中学的各项改革,全力打造“经纶优质教育品牌”。

一个学校
1.统一的经纶办学思想

陈经纶中学各校区都秉承“为孩子们办学”的优良传统,全面践行素质教育,以“建设个性化学校,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为办学宗旨;以努力“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最有保障的教育,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培养提供最有特色的教育”为办学承诺;以“办学个性化、施教科学化、校园数字化、规模集团化、学习国际化”为办学目标和任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并围绕《陈经纶中学首都名校建设规划与行动方案》,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确立工作立项,确保师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2.统一的经纶办学文化

陈经纶中学作为朝阳区唯一“全国文明单位”的学校,将文化建设蕴含在首都名校建设之中,以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原动力。各校区都秉承九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以“老实、宜强、勤奋、创新”为校训,以“老实做人,勤奋做事、自强不息、创新发展”为经纶精神,使用统一的经纶标识、校徽、校训。在追求“办学个性化”和“施教科学化”的办学文化过程中,一方面以“实施做人德育,创建青春校园”的德育工作目标,面向整个集团,适用于小学、初中、高中,构建“三构建一加强”和“三深入一自主”的经纶德育工作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全人教育”,呵护和培养学生健全个性的育人文化;另一方面,围绕着“教学民主性,课程多元性,学科和谐性,学习自主性”的经纶教改目标,大力倡导“科学施教、因材施教、快乐施教”的“三施教文化”。

一个标准
1.统一经纶的质量标准

陈经纶中学各校区一致共识:“素质教育是我们追求理想教育的高限,升学质量是我们支撑素质教育的工作底线”,既要保证学校中、高考的质量稳居在朝阳区的第一质量平台上,又要追求实施素质教育一流的办学质量。为此,陈经纶中学的综合质量标准统一确定为:办学质量=爱生+和谐+效率+品质。

统一的经纶学子培养目标是:“让每个学生戴着健康的王冠,睁着理性的双眼,挺起自信的胸膛,装上知识的马达,扬起理想的风帆,插上科技和艺术的翅膀,翱翔出陈经纶中学,成为国家的英才和栋梁。”

2.统一经纶的师德标准

陈经纶中学的师德建设也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深化,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三个层面的师德标准:一是体现责任意识的经纶师德底限,即“我教、我管、我负责”。二是体现教学相长的经纶师德新标准,即学生的学习态度来自老师严谨认真的施教行为和规范;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自老师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能力来自老师科学施教的能力和水平;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自老师对教材和大纲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三是体现人格魅力的经纶师德新境界,即人格境界高尚、思想境界深邃、学识境界宽阔、教学境界创新。

学校每年都按照标准,以30%的比例评选出百余名校级师德标兵和50余名校级优秀党员。

3.统一经纶的工作要求

陈经纶中学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具有经纶特色的德育工作框架和教学工作框架,各校区的教育教学工作立项都是围绕这两个框架开展的。其中:

经纶德育工作八个模式为:(1)经纶自管自育教育管理模式;(2)班主任与班集体相托教育模式;(3)人生远足活动体验教育模式;(4)社会实践活动责任强化教育模式;(5)校园内大手拉小手互育教育模式;(6)学科育人的课堂德育模式;(7)经纶主题班队会教育模式;(8)个性化班主任为人师表教育模式。

经纶教学八个工作模式为:(1)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模式;(2)框架式备课等教研组建设工作模式;(3)校本课程和活动开设及选课模式;(4)科技人才班等优生培养模式;(5)骨干教师成长及梳理培养提升模式;(6)理性减负及有效课堂教材创新改革模式;(7)“人人参与,人人提升”的教科研工作模式;(8)读书、反思、提升教师星级自我发展模式。

一体管理
1.统一经纶的规章制度

陈经纶中学坚持依法治校,坚持“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按照“安全、和谐、效率、成本、质量”的综合管理思路,统一管理制度,使陈经纶中学各校区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学校按照上级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坚持校长负责制、书记监督制、工会主席反馈制,建立了统一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校重大问题决策制度》《领导班子汇报工作制度》《党员干部民主评议制度》《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校务公开》《党务公开》《陈经纶中学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意见》等制度,畅通了民主渠道,加强了民主建设。统一的规章制度,确保了各校区依法治校和办学的规范性。

2.统一经纶的组织设置和管理

陈经纶中学统一进行党政工团的组织设置和管理。陈经纶中学的岗位设置包括集团层面的和校区层面的。集团层面,设置集团校长、党总支书记、工会主席、集团行政副校长、集团初中副校长、集团教科研副校长,下设校长办公室、党务办公室、物业处、教科研室。校区层面,设置校区校长、校区支部书记、校区教育教学副校长,下设行政物业部、学生发展部、教学管理部三个部门。集团层面的各级干部和各校区校级干部由集团统一考核聘任,各校区中层干部由校区考核聘任。设立集团校长办公会和校区行政会,讨论研究学校不同层面的工作。集团校长办公会由集团副校长以上干部和各校区校长书记参加,重点研究解决涉及集团“三重一大”的相关事项和集团重要教育教学改革、重要工作的立项。

集团还统一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设立集团层面的人事主管、财务主管,统筹协调各校区的岗位设置、教职工职称评定、骨干教师评聘等各项工作。

3.统一经纶的考核评价

陈经纶中学为调动各校区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本着“公平公正、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原则,统一制定了《绩效考核奖励方案》《中、高考质量奖励方案》《绩效工资发放方案》等各种评价奖励方案,各校区依据方案进行考核评价,并完成考核奖励工作。

一体打造
1.统一经纶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陈经纶中学追求学校的科学内涵发展首先要追求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朝阳教委启动的“成就未来计划”、“打造精英计划”和“塑造名家计划”,陈经纶中学开展“人人参与、人人提升的教育科研”,以“教研组和学科建设”为抓手,确立“自我规划、三级平台、课题引领、网络论坛、读书开掘”五大成长路径,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就个性化教师。《经纶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设置了“经纶教师专业发展阶梯标准”,推行“九年三段、三维七级”双层面管理目标。《经纶教师专业发展存折》从公开课、论文获奖、发表的文章、指导青年教师、荣誉称号、校本课程、学生活动、经验交流等十个方面记录自己的专业发展历程。教师每年对照《经纶教师专业发展存折》和《经纶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标准》制定、修订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学校还建立了“导师带教”、“骨干梳理”和“教学思想(特色)研讨”三级发展平台。“教育思想(特色)研讨”是学校搭建的教师专业发展最高端平台,推动教师向特级教师、正高教师、全国名师迈进。“骨干梳理”主要面对市骨干和区学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提炼教师教育教学特色,促进经纶教师个性化的教育教学风格的形成。“导师带教”面对更广大教师,采用层级带教形式,形成特级→市级学带、市级骨干→区级学带、区级骨干→普通教师的“金字塔”形带教体系,辐射大部分中青年教师。

2.统一经纶的教育科研

为加强学校教育科学研究,促进干部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我校成立了陈经纶中学教育科学研究会,并根据学校重点工作要求,下设六个专业委员会,即:学校管理研究会、教师专业发展委员会、班主任工作研究会、青年教师研究会、学生个性发展促进会和“义务教育九年四段”办学研究会。学校依托各研究会,开展各种研究,开展“人人参与、人人提升”的教育科研活动,逐步形成经纶的“三施教文化”。

学校建立了“四级四维”课题体系:“四级”指国家级、市级、区级、校级四个级别;“四维”指校长课题、管理课题、教研组课题和名师骨干课题四个维度。

学校认为科研带教研,项目出特色,可以成就个性化教研组。因此,学校各教研组至少开展一个校级及以上级别课题研究,开展参与体验,提高课题研究能力。我们用“参与式培训”,增强“课题研讨”的培训功能。比如,开题,每个校区都要开展一天七个课题集中开题,区级课题数量不够的校级课题一起开题,课题组教师要全部参加本课题开题,老师利用没课的时间至少参加两个课题的开题,教学处负责考勤,教师均要填写培训记录,计入继续教育学分。

在此基础上,集团各校区的初中部,充分统筹各校区优质资源,开展统一的校本教研,进行统一的框架式集体备课,召开集团初中部的教育教学研讨会,开展集团不同学科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每学期集团统一部署期中、期末考试相关的试卷命题和集体阅卷工作,确保了各校区初中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3.统一经纶的校本培训

每年学校全体教师在寒暑假都会集中参加6~10天的校本培训,每次的培训都是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重要工作立项和教师的发展需求,进行教育、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科研等不同领域的专题培训或主题系列培训,以建立教师整体的职业认识,提升工作标准,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为保证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和教职工的参与性,每次培训,学校都精心设计培训方案和培训手册,同时将培训情况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

(张德庆)

观点

我的教育观

学校与管理

学校应该是一个有序、开放而且灵动的“管理场”,有效的学校管理就在于充分激发这个“场效应”,做到“干部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学生转、学生围着素质转、素质围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转”。

理想的校园应是真心为孩子们创设的充满青春韵味的校园;是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能深深吸引学生,并能给予学生知识和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个性的校园;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师生都能按照素质教育理念共同发展的校园。

学校工作归根结底是育人,实现育人的目标关键是创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设计、让学生参与、要学生发展、使学生满意的育人体系。

为孩子办教育就是为孩子健康成长做实事。

“办学个性化”就是建设个性化学校、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就是努力让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专长、特点和风格,并扬长避短地成长发展。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发展健全的个性,而我们在促进学生发展健全个性的过程中,往往注重外在的养成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原认知的挖掘和培养。

学生是学校德育的主体,如果德育过程没有学生参加就不能体现这种主体性。因此,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保证德育的实效性。

“校园数字化”就是要加快校园数字化建设的水平和步伐,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自主活动都能建立在最优的数字化环境之上,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与要求。

要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为教师尽善尽美地施展个人的能力和特长创设需要的氛围和一切可能条件的工作思路,教师想多远,学校的平台就搭多远。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因此,教育必须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健康、活泼、主动地发展,培育出个性化的学生。这是陈经纶中学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对学校教育和教师劳动的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检验标准。

每一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只是很大一部分还尚未开发。只要学校尽可能多地提供平等、民主、宽松的发展平台,孩子拿出热情和行动,他们就能轻松学会自主发展。

学校要让全体教职工感受到家的温馨,首先成为老实人和幸福人,再成为和谐人,进而做专业人和事业人。

教书与育人

今天,教师的角色变得多元,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教育资源的利用者和创造者。他们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与家长社区交流的沟通者,更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守护者;尤为重要的是,他们还要在未成年人面前带头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和研究者。这正是由于现代教育生活本身的更新,以及教师职业角色的多元,使教师职业素养的内涵不断生长、日渐丰富,并由此催生和锤炼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师德品格。

首先,教师道德的基础应该是对学习者的关怀。传统师德也讲教育之爱,但今天的教师关怀不再是单向的,不再是一厢情愿的,更不是强加的、控制式的,而是平等的、负责任的,是师生间彼此能够感受到的。今天的教师关怀源自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尤其体现在对每一个孩子的一视同仁,对每一个孩子的真情实意。

新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传授知识的量,更要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善于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有学习热情和愿望、坚韧而自立的学习者;把发言的权力、探究的权力、犯错误的权力归还给学生,并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探讨,让教与学在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有序进行。

教师应该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职责,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不要越俎代庖,不要去为孩子一生的发展作出设计和规划,那样不是为孩子办教育的做法,也不是实事求是的体现。

教师应该将以孩子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以转变学习方式和培养综合能力为改革目标,关注每一个孩子,相信每一个孩子的内在潜力,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分自信与成功。

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成长如同植物的生长一样,需要“阳光”、“雨露”、“养料”,教师不断地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和支持,并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指导和点拨,就能使学生茁壮成长。当学生精神不振时,教师借助巧妙的手段,就能点燃学生好奇的火花;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教师应通过设置问题的情境,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当学生过度兴奋时,教师又通过正确的引导,或委婉的交流,使学生归于平静;当学生缺乏信心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当学生用学到的知识主动去解决问题时,哪怕是取得一丁点儿的成功,教师都应该以鼓励的口吻,让学生读出老师眼睛里所寄予的期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素质教育不仅要追求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还要追求发展过程和方式的生动活泼,充分开发和培养人的个性。

我的教育理想,就是让喊了十几年的素质教育在陈经纶中学落地生根,让长期挂在学校墙上的口号变成校园里的日常教育行为。

应该还教育的本来面目,实实在在考虑到孩子们的感受和要求,为孩子们的成长办点实事。

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课堂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关键在教法,教法必须贴向学法。

只有充分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才能更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素质教育才可能摆脱单纯应试和片面升学的阴影。

有棱角的教师,往往就是有风格、有特色的教师,而这些都是学生喜爱的。不是我看重教师的棱角,作为校长,我必须为学生挑选他们喜爱的教师,这样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爱是教育的真谛,爱是教育的源泉,爱是教育的动力,爱是师德的灵魂。青年教师成为名师必须以爱为基础,离开了爱,就像高楼没有了地基,就像大树没有了根。从师德的角度诠释爱,爱就是奉献,爱就是尊重,爱就是宽容,爱就是严谨,爱就是负责,爱就是质量。

最适合的教育是什么:就是教和学的民主性,学科之间的和谐性,课程设置的多元性,学习过程的自主性。让孩子们得到真正的实惠。

班级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家”,是家就必须有规有矩,况且,班集体建设的状况还直接影响德育的实效和氛围。

学生活动的过程是丰富人生阅历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更是寓教于乐的过程,还是全面发展的过程。

学生没有棱角,民族的未来与创新便是一句空话。

教与学

“施教科学化”就是要按教育的规律、学习的规律去组织教学,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每位同学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保证每个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每个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帮助学生建立起新的学习观:尊重老师、学习老师、质疑老师、超越老师。

教师在教育自己不喜欢的学生时要做到“嘴下留情、手下留情、笔下留情、处理留情”。

教师专业发展有四个模式:第一是自我发展模式;第二是同伴互助模式,包括结师徒对子;第三是组织推动模式,包括教研组和学科建设;第四是管理培养模式。这四种模式中相对宽松、相对自由且工作幸福指数较高的是自我发展模式和同伴互助模式。暑假启动的网上论坛,坐而论道,不仅读书而且交流,就是自我发展模式,也具有同伴互助模式。

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来自教师严谨认真的施教行为和规范,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自教师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能力来自教师的施教能力和水平,学生的学习质量来自教师对教材和大纲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张德庆)

特色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作为首批市级示范校,秉承学校近百年来形成的“学而事人”和“育人为本”的办学传统,充分尊重教育教学和学生心智发展规律,在全面践行素质教育、不断加快学校个性化建设步伐、全面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质量和水平、追求办“人民最满意学校”的进程中,形成了很多学校特色。

三个“个性化”

陈经纶中学全面践行素质教育,着重用科学化和个性化追求学校的内涵发展,全力打造首都名校具备的办学风格和特色,坚持“建设个性化学校,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培养提供最有特色的教育,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五化”办学

陈经纶中学确定的努力实现“办学个性化、施教科学化、校园数字化、规模集团化、学习国际化”的首都名校办学目标和任务,是从不同角度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措施,也是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手段。个性化是办学的基础,学校办学的人性化首先要体现个性化;科学化是办学的方向,科学施教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数字化是办学的条件,校园信息化水平是一流的办学硬件;集团化是办学的效益,规模也是一种办学效益;国际化是办学的潮流,世界经济一体化将促进中外教育一体化。

(1)办学个性化——继续坚持“建设个性化学校,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的办学方针,通过个性化加快学校各项工作的特色发展,逐步形成具有陈经纶中学特色的育人模式和办学模式。

(2)施教科学化——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科学施教和管理创新两方面追求内涵发展,并通过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德育的针对性、管理的科学性,落实“提质、减负、增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一流的办学质量。

(3)校园数字化——继续坚持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构建现代学校的信息办学平台,并以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办学方式,引领学校朝着现代化创新发展,保证学校办学硬件的一流水平。

(4)规模集团化——继续坚持陈经纶中学必须“做大、做强、做活”的发展方针,用集团化的管理方式巩固“一校十址”的办学局面,深入探讨集团运作模式,努力打造经纶教育品牌,充分发挥优质教育集团的辐射作用。

(5)学习国际化——继续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扎实推进经纶国际教育的筹建和发展,积极与国际教育资源合作,自觉将中外教育有机融合,提炼最优质的教育方式,满足学生追求多元优质教育的需求。

“三施教文化”

《陈经纶中学首都名校建设规划与行动方案》中提出的“三施教文化”——科学施教、因材施教和快乐施教——是学校教研组和学科建设的三步走,是学校整体教学工作框架的代名词。“三施教文化”中,科学施教追求的是陈经纶中学教学的搭架子的过程,因材施教是有血有肉的过程,快乐施教是享受成功的过程。“三施教文化”,是陈经纶中学教学当中追求的搭架子、填血肉和享受成果的过程。

(1)科学施教——针对教师个人的能力和水平,要求经纶教师必须做到“五度合一”,从而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尺度和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才能实现科学施教。因此,有针对性地把握知识的高度、能力的厚度、时间的长度、学生的难度、考试的变度就是科学施教。

(2)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学会而言,要求经纶教师必须围绕着如何把学生教会,做到“五点到位”,探究并形成最有效的方式或方法,对症下药,从而保证教学的质量。因此,区别认知的起点、把握兴趣的重点、确认教材的考点、解决学习的难点、抓住能力的焦点就是因材施教。

(3)快乐施教——针对依法执教而言,要求经纶教师规范施教,必须自觉做到“五个统一”,包括:一致减负提质、共同杜绝违规施教、合力构建有效教学、师生共同发展、保证首都名校的教学质量,才能形成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才能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才能享受真正的快乐施教。

(张德庆) w4aIUzPwHWP9zLtGXW0ePQqdwyU1TsxykeayM2Qfd/N6aWPa21H7pgVeOt0ewH7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