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相伯先生文集》方豪编
马相伯(1840—1939),原名志德,字相伯,晚号华封老人,江苏丹徒人。1862年入耶稣会,后获神学博士学位。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1903年创办震旦学院。1905年创办复旦公学,并两度担任该校校长(监督)。1907年参加梁启超组织的政闻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11月,马相伯在流亡途中重病,寿终越南谅山。遗有《马相伯先生文集》。
毕道玉: 马老,您好。现在,“中国学生原创力不够”“中国学生缺乏想象力”的问题常常被人们提及,是什么导致我们中国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下降呢?我们的教育要做些什么?您能否给我们指点一二?
马相伯: 中国学生的原创力不足主要是因为生活中缺乏想象力。学习中“只重记忆,只知依样画葫芦,等于只知贩卖,不愿创造”。父母和老师从小就教学生,你只能这样做,不可以那样做,你要按老师交给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不敢也不会去质疑所谓的标准答案了。记忆力取代了想象力,也就无创新可言。
我国课程改革虽已实行多年,但现在很多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模式,过多地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我一直推崇在教学中要采用“提举纲领、开示门径”的启发式教学法,坚决反对只停留于文字表面的训诲或者教条式的灌输。教师平时的教学要注重研究与实验,引导学生手脑并用,敢于质疑,主动探究,求得“真的知识”与“活的学问”,从而提高原创力。
毕道玉: 您自幼进入私塾学习,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成年后,又求学于法国天主教会创办的依纳爵公学,可谓学贯中西。您能结合近年来我国掀起的学童“读经热”,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吗?
马相伯: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主张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现在,一些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只追求在形式上能吸引公众的眼球,豪不客气地说,这简直就是在作秀。他们对诵读的内容不加分析,不加甄别,不深入研究,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为此,学生“读经”要遴选那些优秀的、有进步意义的经典篇章。
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不同年龄的学生理解力也是不同的,诵读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学生自身的认识特点,切不可搞一刀切,从小学到大学都一个样。
总之,对经典的选择和学习,一要能完善学生个性和提高人文修养,二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独立人格的培养。让学生在真正的经典中汲取养分,继承中华文化的真谛,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儒雅之士。
毕道玉: 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大学生“同室操戈”,致人死亡的冲突案件。有人说这是当代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马相伯: 我在代理北京大学校长时发表演讲说:“所谓大学生,非校舍之大之谓,非学生年龄之大之谓,亦非教员索薪水之大之谓,系道德高尚学问渊深之谓,诸君在此校学习,须遵循道德和专业内容,庶不辜负大学生三字。”我所阐述的道德既包括中国儒家优秀道德元素,又包括西方资产阶级一些重要的伦理道德品质。这都属于人文教育的范畴,“人和人的品性”的正确价值观培养都蕴涵其中。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代,学术研究和教育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讲究实用、速效,显得急功近利。从小学到大学的思想品德教育课也局限于简单的政治说教,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被忽略了,坚持了几千年的以孔子的“仁学”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人文教育传统被抛至一旁。可以说,你刚才提出那些发生在校园的伤害事件与我们的学校教育轻视人文教育不无关系。
所以说,教育之责在于唤醒,教育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培养出有修养的、善于待人接物和懂得为人处世的、具有宽广胸襟和博爱精神的大写的中国人。
马相伯论教育
1.教育乃立国立人之根本,国与国民,所以成立,所以存在,而不可一日或无者。
2.俾吾国有志之士,得以研究泰西高尚诸学术,由浅入深,行远自迩,内以修立国民之资格,外之以栽成有用之士。
3.一切制度、职务、职权,上不属于政府,下不属于地方,岿然独立,唯以文化为己任。
4.中国民族如果要救亡图存,发挥广大,一定要设法培养全国人民的哲学思想,就是说,要使他们人人能用他们的头脑去思想,去分别,去分析,去判断,夫然后才有民权自由可言。
5.以树通国之模范,庶使教中可用学问辅持社会,教外可用学问迎受真光。
6.唯国家柱石,端在人民,今日亡国现象,其根源首在人民之懦弱。为诸君计,与其呼吁政府,莫如开导人民,街头巷尾,茶寮酒肆,皆诸君为国宣劳处也。
(摘选自《马相伯先生文集》)
江苏省句容市天王中学 毕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