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来自社会环境的挑战

在班主任对学生开展价值观教育时,除了来自学生成长的挑战外,社会环境也给班主任的教育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原来人们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好”与“坏”之间有相对明确的标准。但是现在,多元文化的冲击尤其是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以及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冲击,使得人们对“好”与“坏”的判断标准越来越多元化,人与人之间道德和伦理观念越来越缺乏一致性,人们的思想危机和价值危机逐渐显现出来。

1.精神追求的迷失

人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之中的,文化塑造了生活于其中的人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性格。文化的内核是精神价值观,它从更基础、更广阔的层面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人们的道德行为以及道德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引领、规约和协调作用。

社会的转型必然伴随着文化的争论。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新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和文化风格的形成。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人的独立意识、效益意识、时间观念、平等竞争思想,虽然符合人类进步、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延伸出来的经济利益至上、个人至上、自利性,与中国传统强调集体利益、强调道德至上的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冲突。科技革命使劳动性质、生活方式、闲暇时间、家庭生活等一切人的生活条件和人际关系发生迅速、巨大的变化,科技革命与中国的小农经济所蕴含的价值观也产生了冲突。小农经济以体力劳动为荣,科技社会以创造性劳动和科技革新为荣;小农经济崇尚简陋古朴的生活,科技社会追求美化和现代化的目标;小农经济认为安分守己、少与人交往为好孩子,科技社会注重培养有交往能力的孩子。

同时,文化的全球化、多元化使得西方文化长驱直入,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冲击,使得中西文化、古今文化呈现一定的矛盾冲突状态。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解构,但新的主导价值观尚未完全建构,因此,中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容易处于无根的游离和漂泊状态。

2.传统文化的断裂

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蕴含的对整体利益的关切,对心灵自由、精神高度和人文理想的追求,都是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不论是衣食起居、生活方式,还是人际交往以及审美价值观,西方文化无时无刻不浸染着人们的身心,再加上一些全盘西化思潮的影响,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了极为偏激、全盘否定的态度,对儒家倡导的传统道德价值观产生诸多质疑。文化传统的断裂使人们丢掉了自身的文化基因,也使我们的文化和道德在转型过程中失去了根基,影响了我们发展方向的定位。

2010年,由上海市政协某课题组对上海社会诚信问题展开调查,调研结果显示:诚信作为社会行为中最重要的准则,在具体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中并未得到肯定。有90.2%的人认为诚实守信在不同程度上会吃亏。

“文化虽然永远在不断变动之中,但是事实上却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一旦尽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文化的重建,“事实上可以归结为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与中心观念在现代化的要求之下如何调整和转化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使传统道德价值观对当代人们包括学生失去了思想和行为应有的约束力。当前,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价值观还没有真正确立,在这个衔接时代,人们的行为不可避免会出现道德失范。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经常面临着由于双方价值观不同而导致的沟通不顺畅的问题。

有的班主任说:“有些孩子自小生活在最底层,什么社会黑暗都见过,所以什么都不愿意相信。我认为助人为乐是应该的,他们认为助人为乐假惺惺。我认为关心老师是对老师的尊重,他们说是在老师面前作假。有的学生很排斥那些‘好’学生,认为他们会‘装’。”

有家长向老师反映,发现自己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竟在网上与一名网友过着网婚生活,让家长震惊不已。

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仁、义、礼等价值规范对当前中小学生已经失去了固有的约束力。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规范缺乏深刻的理解,更谈不上自觉践行。

为了重建人们的精神信仰,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落实这一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4年4月,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校开始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将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建构起中华民族人民的精神内涵。 LllWovCi5uunhB3vYEAAnz9dN4NM96Q94vcp3vX4x55xmHmu2F88s4j3gNnNfmy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