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承担着班级管理、教育学生等重要任务。班主任工作有其内在的规律,因此班主任必须走向专业化。班主任面对的是学生,不论是班级管理还是教育引领,都必须基于对学生的全面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学生逐步发生着变化。

为了研究学生,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2011年笔者申报了北京市海淀区区级课题“中小学生时代特点与班主任工作范式转变研究”,带领五十多所中小学的班主任开始了研究。2012年,课题被批准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名称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班主任开展价值观教育的研究”,2013年3月,海淀区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开题,北京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谢春风主任、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赵学勤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周丽娟教授对本课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对价值观教育的研究由来已久,众多教育流派同时影响着教育实践。与此同时,价值观教育一直是世界各国教育的关注重点。为了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导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推动立德树人工程。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价值观教育着力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始终思考“通过教育向社会输送怎样的人”,这也将成为教师引领自身职业生涯的航灯。

本课题侧重于行动研究,主要通过对价值观教育流派成果的运用,来达到干预实践、补充和完善教育理论的目的。同时,希望通过研究为班主任开展价值观教育提供可以借鉴的行动策略。为此,在专家建议下,课题组成员经过头脑风暴式讨论,最终确定了六种价值观教育方法来开展研究。随后,为了获得更多的学术支持,课题组加入了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张广斌副处长牵头的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价值教育的校本化研究”,共同开展研究。

在研究前期,课题组通过多种方式研究当前中小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研究当前中小学生的价值观特点,研究班主任与学生的“契合点”和“矛盾点”,这些研究为后期班主任开展价值观教育的行动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随后,课题组组织班主任进行了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学习,同时,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优势,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分为六组开展行动研究。课题组成员边学习边实践,边行动边总结,边反思边改进。通过三年的研究,促成了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同时也促进了班主任自身的专业成长。

作为课题组负责人,笔者与老师们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梳理和总结。老师们扎实的行动干预、鲜活的案例都为课题推进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成功的案例让我们兴奋,进一步认定这样的方向和策略是正确的。通过不断螺旋上升的行动干预,我们逐渐看到了学生在情感、认知、行动上的变化。很多老师在干预中记录下学生的变化历程,这为后面的理论梳理以及思想升华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通过老师们的行动干预,我们也深刻认识到:研究不是空洞的,而是真真切切能够推动变革,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的。

班主任工作琐碎繁杂,但价值观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和主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为此,本书内容将分上、下篇呈现。上篇主要介绍价值观教育、学生价值观的特点、班主任开展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下篇主要介绍班主任开展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李秀萍
2014年4月 LOd4XLKhdCR1t4xQtnJFSSh7Xb21NsKwCMjN/yZC9zY/xUSMaq97Ap1dsRdVWV8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