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有钱人家的伙食

文/宋燕

古人说饱暖思淫欲,不过那得看什么样的饱暖。同样是有钱,贵族和土豪的区别就在于对质量的不懈追求,哪怕是吃顿包子,也得有不一样的讲究,那才是大户人家。

大户人家讲究起来什么样?咱们就从吃上说吧。

唐朝的宰相元载是个讲究吃的人,他的讲究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他吃一顿饭,光餐具就要用三千套,而且都是珍贵物品。李德裕也是讲究吃的人,他喜欢吃羊羹,每餐吃的那杯羹,是用珠玉、雄黄、朱砂碾碎与羊肉一起煎煮的,一盅价值3万钱。他泡茶用的水,要专门用快递从江南运来的(当时他住在长安),因为他觉得长安的水不好。世家子弟韦陟(zhì),对食物有洁癖,他家做米饭要用鸟羽捡米,菜肉也都要用最好的部分,他每吃完一顿饭,厨房里扔掉的菜肴食物就不止万钱。唐笔记中还记载过一户大户人家的子弟到别人家赴宴,人家精心准备的饭菜他们一口也没动,说是烤肉的碳事先没有处理过,烤出来味道不对。

伺候这样的主儿,后厨怎么也得几十人吧?

几十人那刚够择菜的,四百人起。宋代大户人家随唐制,发展出一套后厨管理体系,号称“四司六局”,四司指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六局指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专门负责日常的伙食和办理酒宴。这套系统是从唐代皇宫里学出来的,到宋代后来也逐渐商业化,老百姓只要掏得起钱,也能让市场化的四司六局给你办次酒席。

ZY09047_0032_01

四司六局需要多少人?既然是从皇宫里学出来的,那拿皇宫御厨做做比较应该差不多。周代时御厨定员二千二百九十四人,唐代连官带马仔近三千人,明朝最多时达八千人之数,清朝算历朝历代最少的,也有四百多人。这些人分工明确,有专管盐的,有专管酱的,周代规制中,光负责用布把菜盖起来的,就有三十一人。

别以为皇宫是最奢侈的,历朝历代的世家子弟里,都有不少根本看不上皇宫的。西晋的何曾每次去皇宫赴宴,都要带着自家厨子烹制的馔品,根本看不上太官准备的膳食,连晋武帝都拿他没办法。上面说的韦陟,去公主家、王公家做客,几乎不动筷子——嫌人家做得太糙,没的可吃。

支撑这种讲究需要的财力,绝不是一般土豪能应付得起的。史上有过不少暴发户觉得自己有钱了,想学贵族们讲究讲究,效果往往都很难看。宋朝有个太守告老还乡,攒了不少钱,想起在京城某大户人家吃过的晚膳,对当时的味道气氛都印象深刻,也想摆一摆阔气,就托人在京师雇了个大户人家的厨娘。厨娘来了先不进家门,在距他家五里地的地方住下,写信让他发四抬暖轿接自己进府。进府之后,自带白金餐具、刀砧杂品,挥刀切肉,运斤如风。菜是做得好吃,场面也够排场,但每次做完菜,都要求按规矩赏赐,或绢帛百匹,或铜钱百千。不久后,太守就承担不起,只好“善遣以还”。小富和大富,还是有质的区别啊。 VToN5IEyhMysgFSDKU3AZaGbDRgP9ZYZ0gnBoP3ZgfoFNYqvLtgKcbDe6lQeddT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