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自上次我参与制作系列军事文集,7年时间一晃而过。目前的国内市场上,就剩下指文图书还在孜孜不倦地从事着军事历史作品的专业出版发行工作。在指文图书的邀请下,我决定担任《战争事典之热兵器时代》的主编。和当年一样,我希望能给国内的作者群体提供一个供其发挥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能施展自身的才华,为军事爱好者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时光荏苒,昔日的作者群体中,许多人或已为人父母,或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和领导岗位,还有少数人甚至已经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今天下午,我就参加了海军史和海权研究学者章骞的追思活动,他在2016年8月留下大量精彩文章和数本著作之后驾鹤西去,离去时还不满50岁,令人嗟叹。老作者的水平无须多说,新作者的功力有待检验,可以说他们肯定会有诸多不足和缺点,但新人的成长需要呵护,需要鼓励,更需要机会,而指文就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和机会。读者可以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文章,但对其个人,还是多一些宽容为好。我相信总有一天,新作者中会有人成长为参天大树。

首次面世的“热兵器时代”的作者团队中,有在中国古代史、抗日战争史和太平洋战争史方面颇有建树的知名作者谭飞程,有美国海军航空兵发展史的研究者、《全甲板攻击:战火中成长的美国航母》一书的作者谭星,还有新作者杨剑超、游茗煊和张大卫。张大卫曾出版过《哈尔科夫1942》,他一直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法两国的军事思想和军事战略有着浓厚兴趣,因此本辑中的《霞飞、“进攻崇拜”和17号方案:一战时期法国的战争计划及准备》一文很有看头,为饱受诟病的霞飞好好地洗了一下地。其余的文章也各有千秋,《化身鸵鸟的高卢鸡:1940年的阿登之战》比同题材文章更进一步地讲述了德军突破阿登高原时的细节,包括德军高层如何人为地为自己的装甲部队设置种种障碍。更有意思的是法军方面的想定和作战准备,对德军突破阿登高原的种种可能性,他们始终坚持“这不可能,我不相信”的态度,直至悲剧酿成。剩下的内容在这里便不再一一介绍了,总之不容错过。

“热兵器时代”基本上会保持每辑4~6篇文章的篇幅,以近现代世界范围内的战史、装备、人物等内容为主,欢迎广大读者多提意见和建议。目前,我和朋友在做的“点兵堂”公众号的作者群是本系列文集的坚强后盾,当然,我更欢迎新、老作者不吝赐稿,提升稿件的整体质量水平。

如果你觉得在生活中找不到喜欢军事的同好,请跟我们联系。我们都知道,喜欢军事不等于喜欢战争,富国强兵更不等于穷兵黩武,军事爱好者在中国也许只是个小众群体,但绝对数量上并不少。事实上,我们,并不孤单!

董旻杰
2017年11月 jqhWAKpXGiOSGHfEfT7HnNZo9OnwQutvgj2eMf9plwuMy5UjSlFhzRLcEmrlfMH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