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原始章(六):
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经典再现

故潜居抱道 ,以待其时 。若时至而行,则能极 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 ,没身 而已。

迷津指点

①抱道:守道不失。

②时:时机。

③极:达到极致。

④遇:际遇、机会。

⑤没身:湮没无闻。

古文译读

因此要隐居深藏、守道不失,等待可以有所作为的时机。如果时机到来就马上行动,那么就能获取人臣的最高职位;如果得到机会就立即奋起,那么就能够成就举世无双的伟大功业。如果没有遇到舒展抱负的机会,那就只能一生默默无闻了。

前沿诠释

在古人看来,兴衰和成败是有定数的,如果贸然出仕就会给自己招来祸端,而如果不能及时奋起,又会使自己湮没无闻。因此,黄石公认为,贤人如果不能遇到合适的时机,最好“潜居抱道”,默默守候,并且保持正道不失。

这种隐伏并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如同猛兽扑出之前的蛰伏,是为了积蓄自己成就大业的力量。只有“潜居”才能不出大错,只有“抱道”才能不失本心。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会在时机未到之时静思己身、修身养性、增强能力、增长学识,一旦看准时机,便可以凭借自身本领一展身手。古往今来,我们看到了无数这样的例子——邦不兴则隐,恰逢其时就奋发突起,所以彼时就会出现很多入世的隐士。在现代社会里也是如此。每个人的生活和事业不可能都是顺风顺水的,在不利的时机里要学会韬光养晦、积蓄力量,等待让自己大干一场的机会。

潜居抱道,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心态

《素书》中所谓的“潜居抱道”,在笔者看来具有双重的含义:一是“潜”,意味着人处于隐居深藏的状态,而“抱道”则意味着要坚守心中的那个“道”。这个“道”要解释清楚并不容易,它既包含宇宙精神的“大道”,也包含人类社会的“道”。而在一般情况下,它指的是人们要建立功业的基础所包含的诸多内容。黄石公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遇到很好的时机,就应当“潜居抱道”,默默锤炼自己的能力。

在某些人看来,“潜居抱道”似乎是“时不利兮”下的一种无奈选择,实际上,它更像是一种坚守的心态。有的人因为不够坚持而中途放弃,让成就绝代之功的机会从手边白白流失;有的人庸庸碌碌,不懂得充实自己,结果,当所谓的“时机”到来时,却因为胸中无物而丧失了一鸣惊人的机会。只有那些始终坚持信念并不懈努力的人,才能够登上事业的高峰。

诺贝尔奖是全世界最令人瞩目的奖项,在任何领域的人看来,它都是一项巨大的荣誉。其中诺贝尔文学奖褒扬的是人类对文学与思想领域的探索,往往被人们看做文化思想领域的盛宴。199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南非女作家戈迪默,对她来说,得到这个奖项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等待。

戈迪默生活的南非充满了不平等的色彩。为了打破种族隔离的藩篱,无数斗士奋斗着,比如曼德拉,比如戈迪默。1991年,这两位杰出人物同时令世界瞩目:曼德拉被释放出狱,并很快当选为南非总统,而戈迪默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戈迪默是一位早慧的作家,她从9岁就开始写作,15岁已经在杂志上发表作品。她的作品富有现实主义色彩,描写了种族隔离之下的南非现状。她重视对人性的塑造,着重刻画这一社会现状下黑人与白人的种种心态,控诉种族主义制度对人性的扭曲。所以说,她既是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以笔为剑的政治活动家。

纳丁·戈迪默(1923—),南非女作家,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翻开戈迪默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充满了对南非种族隔离政策的审视与批判。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的著作曾多次被当局列为禁书。然而,戈迪默没有停下她的笔,仍在不息地写着,揭露着,控诉着。为此,当她登上诺贝尔文学奖的奖台时,瑞典文学院给予了她高度的评价:“她的获奖是因其壮丽史诗般的作品使人类获益匪浅。”这是对她几十年“潜居抱道”的肯定。

同样坚持“潜居抱道”之志的人,还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这位被称为“闯进文学殿堂的‘黑马’”的黑人女作家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黑人女作家,她出生于俄亥俄州钢城洛里恩的佃农家庭,父亲是一名工人,母亲在白人家庭做女佣,总之,这是一个相当平凡的家庭。1949年,莫里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美国专为黑人开设的霍华德大学,攻读英语和古典文学。后来,她还到康奈尔大学就读。她在1964年改行,成了一名编辑,在工作期间审阅了大量的文学手稿。在这段时间中,她对美国文学开始感到迷惑。那么多的文学人物,为什么唯独看不到黑人女性的形象?为什么没有人细腻地描写过她们的爱与恨呢?于是,莫里森决定自己动笔来写。

托尼·莫里森(1931—),美国黑人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莫里森的文学创作之路走得并不轻松,即使是在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也是一样。莫里森的青年时代正处于美国黑人严重受歧视的时期,她对此感触颇深。因此,她拿起一支史诗之笔,写下了一个个充满魔幻现实主义性质的神秘世界,描绘了身处丑陋的世界、备受歧视的黑人生活现实。

20世纪70年代,莫里森写出了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这部作品使她崭露头角。之后,莫里森又不断地发表新作品,这些成就奠定了她作为黑人妇女精神榜样的地位。她写啊写啊,《秀拉》《所罗门之歌》《沥青娃娃》《宠儿》《爵士乐》等作品从她的笔端流出。在此期间,莫里森的文学技巧和语言艺术也在不断升华。于是,在笔耕不辍23年后,莫里森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当白人世界的桂冠落在黑人头上时,一些人跳出来表示不满。有人说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只不过是善意的臣邦政治的胜利”;批评家斯坦利·克劳西讽刺她:“我希望这项奖金能鼓励她写出好一点的作品来。”痛失诺贝尔文学奖的英格兰人质疑莫里森是否实至名归,认为莫里森不过是在多元文化主义和女权主义的影响下,因为是黑人和妇女而捡了个便宜。

面对这些质疑,莫里森的反应很平静,她坚持创作,不断拿出新的作品以证明自己的才华。2010年11月,莫里森在巴黎获得了法国骑士勋章。法国文化部部长弗雷德里克·密特朗亲自为莫里森颁发了勋章,他称赞莫里森用自己的作品向全世界读者解读了“美国梦”,而莫里森本人成长及奋斗的历史也是一部很好的传奇作品。

老子在《逍遥游》中曾说,水聚积得不深,那么它负载大船就会浮力不足。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处,那么只有小草可以做它的船;放一只杯子在里面就会被粘住,这是因为水浅船大的缘故。所以,没有足够的积淀就承载不起太大的荣誉与成就。“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考验的正是人们的坚守与勤勉。当一个人走在奋斗的道路上时,只要找准方向,勤耕不辍,必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就。不是所有的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都要由诺贝尔文学奖来证明,但是不付出努力的话是绝不会得到这个奖项的承认的。戈迪默、莫里森以及无数杰出人物的故事都告诉我们,“潜居抱道”非常重要。

梅兰芳蓄须暂别京剧舞台

梅兰芳,近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中的翘楚,他的艺术修为和高洁人格被人们长久传颂。

梅兰芳蓄须照。梅兰芳是“四大名旦”之一,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在抗战期间,他蓄须拒绝为日伪表演。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略者大举进攻中国,大片国土沦陷,中华民族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中国的文化艺术界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在这段时间里,许多著名艺术家都被日本占领者或威胁或利诱地为“大东亚共荣”效力。

当时梅兰芳的事业正值鼎盛时期,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艺方式,世称“梅派”。为了收买人心、粉饰太平,日本人几次要求梅兰芳出场演出,都被他严词拒绝了,但是日本人并不死心。其实,日本人之所以对控制梅兰芳念念不忘,是看中了他的影响力。梅兰芳不仅是一名著名的京剧演员,在艺术界还有着独特的地位,被称为京剧文化外交使节。从1919年开始,梅兰芳就多次率领京剧艺术代表团赴国外演出,并获得了巨大成功,我国的京剧艺术也得到了外国文化艺术界的极大关注,他本人还被美国波莫纳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因此,在日本人看来,如果梅兰芳投靠了他们,他们就可以大肆鼓吹中国艺术界在为日本统治者服务。可惜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因为梅兰芳先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之后,梅兰芳就在上海排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剧为抗战事业助威。后来抗战全面爆发,日寇大肆进攻中国,梅兰芳身处沦陷区,生活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为了保持自己的民族气节,梅兰芳舍弃了心爱的京剧事业,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脱离了京剧舞台,隐身在没有喝彩和掌声的台下。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战争爆发。此时梅兰芳正住在上海。日军占领了上海,日军官员得知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上海以后非常兴奋,很快就派人来请梅兰芳去电台讲话,要他表示对日军的欢迎。梅兰芳识破了日本人的阴谋,找借口推托,说最近要外出演戏,并且找了个机会和家人连夜离开了上海,奔赴香港。

梅兰芳出演《贵妃醉酒》的剧照。

从这以后,梅兰芳开始了深居简出的生活。他在香港的住处每日看报纸、学英语,无事时打太极拳、打羽毛球、画画。然而不久之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占香港,梅兰芳又一次陷入了危机中。为此,梅兰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蓄起胡须,罢演京剧。留着胡子的京剧旦角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梅兰芳把自己的扮相破坏之后却对友人说:“别瞧我这一撮胡子,将来可有用处。日本人要是蛮不讲理,硬要我出来唱戏,那么,坐牢、杀头,也只好由他了。”

1942年,日本驻军司令酒井去见梅兰芳,对他说:“梅先生,你怎么留起胡子来了?你是大艺术家,怎么能就这样退出舞台呢?”梅兰芳不为所动,只是说:“我年岁大了,扮相也不好看了,嗓子也不好听了,以后就不演戏了。”后来酒井再次派人找梅兰芳演戏,正好梅兰芳患牙痛,脸都肿了,才逃过一劫。梅兰芳感到香港也不是久留之地,就坐船回了上海老家。此时的上海已经沦陷,大汉奸汪精卫成立的南京伪政权在上海建立了特务机构。特务们知道梅兰芳回到了上海,也来邀请他。梅兰芳感叹:“才出虎穴,又入狼窝,这世道让人怎么活下去!”为了避开演出,他甚至打了防疫针让自己发烧。于是,当时的中国京剧舞台上再也没有出现过梅兰芳的影子,就算是在公寓里,他也没有吊过嗓子、练过身段。

因为没有演出工作,家中原有资产也在香港银行被冻结,梅兰芳陷入了举债度日的困境。为了生活,他卖掉了在北平的房子,接着又卖了收集的藏品。之前在香港的时候,梅兰芳为了打发时间而学会了作画,此时,画画却成了他谋生的手段。他在空袭不断、断水断电的上海艰难作画,创作了一百七十多幅作品,用卖画的钱安排家庭生计,并接济剧团里生活更困难的人。梅兰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来表现他在抗战期间的生活:“一个演员正在表演力旺盛之际,因为抵抗恶劣的社会环境而蓄须谢绝舞台演出,连嗓子都不敢吊,这种痛苦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之所以绘画,一半是为了维持生活,一半是借此消遣。否则,我真是要憋死了。”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梅兰芳蛰伏在家的生活终于结束了,他满怀热情地在上海复出,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在上海解放之后,他又应邀成为北平文艺工作者代表,后来又陆续担任了文化部京剧研究院院长和中国京剧院院长等职务,指导了无数学生,将京剧艺术发扬光大。

梅兰芳的“潜居抱道”,抱持的是民族气节。在那个时代,他登台演戏虽然可以得到高官厚禄,却会丧失国人的尊严,因此他毅然选择了隐退,宁愿蓄起胡须也不上台,成为艺术界的道德典范,被后人景仰。所以说,“以待其时”的时机不仅是成就事业的时机,更是实现心中道义的时机。 7LcDXywAklXoRo/6zv/xh8DwLXmUgysCFMF3SUl/IuN6p2FwISD8GN4w+miNlO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