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原始章(五):
审时度势,万事了然

经典再现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 ;审乎治乱之势 ,达乎去就之理

迷津指点

①数:指规律性、必然性。古人认为兴衰成败是有一定运势存在的,人们可以通过探知规律来推算前事,预测未来。

②势:一切事物表现出来的发展趋势,一般是指政治、军事或社会变革等表现出来的情势,如时势、局势。

③理:道理,指的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或是时机。

古文译读

贤明有为的圣人、道德高尚的君子,能够看清天下兴盛或衰亡的道理,通晓事情成功或失败的规律,体察社会清明或大乱的趋势,懂得隐退或出仕的时机。

前沿诠释

黄石公认为,有智慧的君子善于观察形势,对世道的局势有清楚的了解,从而能确定何时进,何时退,顺应天下大势来达到成功、成名的目的。古人对于时局的看法是不同的,有的是天下乱则归隐,天下治则出仕,而有些人则是趁着天下大乱崛起,虽然方式不同,却都是在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形势。那么这些又与“道”有什么关系呢?古人认为,贤明之人对于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有着非常敏锐的认识,他们能够看出事物乱象之下蕴藏的发展趋势,对未来要出现的情况有所预料,从而掌握做事的时机,更好地为自己的事业发展服务。

纵观古今中外,在任何时候,洞悉主客观规律都是做大事者应该掌握的技能。要想成就杰出的事业,就必须具有敏锐的战略眼光。所以说,能够审时度势是任何一个能人志士必备的能力。

吕不韦奇货可居

战国末期,诸侯间的厮杀已经陷入了胶着状态,原来的几十个大小诸侯国现在只剩下了秦、齐、楚、燕、韩、赵、魏七国。就在这风云变幻的战国局势中,一笔历史上最大的投资正在悄悄地展开。

吕不韦,韩国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因经商时贩贱卖贵,很快就积累了千金之富。

吕不韦墓。墓地位于河南洛阳大冢头村。至今墓冢岿然,往往使人联想到两千年前那一幕幕复杂的政治争斗。

当时的赵国邯郸在战国末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位于齐、燕、韩、赵、魏五国的中心地带,各国间谍外出活动时都会在邯郸落脚,因此,这里也成为七国情报的集散地。吕不韦在邯郸经营生意多年,听闻了许多诸侯国的事。听说了张仪、苏秦改变各国格局的传奇后,他心里也开始有了新的打算。战国时代,商人虽然经济富裕却地位低下,所以吕不韦一心想在政治上出人头地。就在这个时候,他在邯郸遇到了正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

当时的异人只是秦昭王一个不受宠的孙子,在秦王室中地位并不高。这一点可以从秦赵两国的国家力量上看出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有互相以贵族子孙为质子的传统,但是当两国力量不均等的时候,就可以看出做人质的那一位公子的地位了。弱国向强国——或是一方有求于另一方时,派的质子须是太子或是重要王子。公元前266年,赵威后向齐国请求发兵救援,就曾经因为齐国要她最宠爱的小儿子长安君做人质而大闹朝堂。至于强国向弱国派人质则只不过是程序性的,派的也是无足轻重的宗室。所以说,异人在秦国不过是个普通的王孙公子。

但是吕不韦却从这个没有势力的公子身上看到了商机。他曾经去问父亲:“耕田能够获利几倍?”父亲说:“十倍。”他又问:“贩卖珍贵的货物可以获利几倍?”父亲说:“百倍。”吕不韦最后说:“那么扶立一个国家的君王又能够获利多少倍呢?”父亲十分惊讶地说:“那可就数不胜数了!”吕不韦得意地说他现在就找到了一个可以获利千万倍并且传至后世的门路。秦国的公子异人现在可是“奇货可居”,只要在他身上投资就可以得到一个国家的回报。确定这一心思之后,吕不韦就经常去看望异人,送给他贵重礼品,与他交好。异人在赵国受尽冷落,得到吕不韦的关照自然是满心感激。

秦昭王四十年,秦国太子公子市在魏国被杀,后来,秦昭王立次子安国君为太子。这个安国君就是异人的生父。虽然异人的父亲做了太子,但是异人的母亲是地位低下的夏姬,不得宠又早亡,没有什么势力可以凭借。而安国君还有二十多个儿子,异人要想出头是难上加难。

但是吕不韦却觉得扶持异人上位非常可行,他的消息渠道四通八达,也曾经到过关中,因此他对于千里之外的秦国王室的情形了如指掌。当时刚刚当上太子的安国君最宠爱的就是华阳夫人,已经立她为正夫人。但美中不足的是,华阳夫人没有儿子。

于是吕不韦对异人说,如果能够讨好华阳夫人,让华阳夫人把他立为嗣子,那么将来的太子之位就有望了。异人却说自己身在邯郸,对于秦国的事情鞭长莫及,而且也没有财力去做。吕不韦一口答应为异人效劳,随后就把自己的千金拿出来为异人活动。异人得到这笔钱后先对自己进行了包装,将自己的服饰车马全部更换一新,摆出了大国公子的气派,并买下大宅院,雇用了大量奴仆,开始结交宾客。这就为异人的成名铺设了道路。吕不韦自己也没有闲着,他搜罗了大量奇珍异宝运到秦国,求见华阳夫人。

吕不韦先是贿赂华阳夫人的姐姐,盛赞了一番异人在赵国的声望,渲染说异人如何敬重华阳夫人,日夜饮泣如同思念生母一般。华阳夫人的姐姐把这些话和吕不韦的厚礼都带到华阳夫人那里。华阳夫人对吕不韦送的宝物爱不释手,又被这些话触动,想起了自己眼下没有儿子的遗憾。吕不韦使人去打听消息,知道华阳夫人的心思已开始松动,便趁热打铁说了一番“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的话,劝华阳夫人要为自己以后着想。

被吕不韦说动的华阳夫人便来到安国君面前说异人是贤能之人,并流着泪说异人天性纯孝,对她十分孝顺。安国君被哄得高兴,便奏报了秦昭王,将异人立为华阳夫人的嗣子,又派人给异人送去了代表身份的玉符。

秦庄襄王(秦异人)墓。秦庄襄王墓俗称“韩森冢”,圆丘形封土,底径140余米,高约22米,占地30余亩。

就这样,在吕不韦的一系列运作之下,异人成功地成为华阳夫人的嗣子。吕不韦也当上了异人府中的座上宾,他还把一个美貌的歌伎——赵姬送给异人。后来赵姬生下一子,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嬴政。嬴政出生的时候秦赵关系急剧恶化,赵国要杀异人泄愤,吕不韦用六百金贿赂了关卡官吏,将异人偷送回秦国。几年之后,秦昭王驾崩,安国君即位,异人当了太子,不到两年又当上了国君。而后,他感念吕不韦的恩德,便封他做了丞相。

至此,吕不韦的富贵计划完全实现,他成为秦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封文信侯,食邑十万户。在嬴政即位初期,他还被尊称为“仲父”,权势煊赫天下。

纵观吕不韦的一生,他做得最划算的一笔投资便是扶持公子异人。也许有人觉得吕不韦的打算过于冒险,在异人的祖父还在世,中间不知隔着多少个公子王孙的情况下就为他策划通往帝位之路,能够成功是因为其中有很多巧合之处。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吕不韦之所以敢把全部身家都拿出来赌一把,不就是因为他能够看出“奇货可居”的“货”有价值吗?吕不韦的投资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对秦国内政的了解之上的。他看出异人的身上有许多可以挖掘的价值,而其他身居显位的秦国公子却未必有入华阳夫人眼的机会,因此他才能操控形势,使异人一步一步走向权力的中心,也让自己到达了权势的顶峰。这就是“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的表现。

库图佐夫火烧莫斯科击败法军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拿破仑可谓风光无限,年仅30岁就出任了法兰西第一执政,挥动法军大旗征服了大半个欧洲,并在1804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使其成为欧洲最有势力的军事强国。然而,这个帝国却很短命,拿破仑只当了10年皇帝就在内外交困下被迫退位。谁能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莫斯科竟是这个短命王朝的催命符之一。

如果世上有后悔药,拿破仑可能宁愿势力范围小一点,也不会去远征俄国。1812年,拿破仑再次出动军队,这次的目标是盘踞在欧洲东部的大帝国俄国。在当时,只要打垮俄国,法国就能取得欧洲真正的霸权,成为欧洲大陆的主人,从此之后,谁也无法撼动其地位。但是战争结果事与愿违,那次远征不仅拖垮了法国,也让拿破仑的不败战绩毁于一旦。令他陷入这种境地的就是俄国元帅库图佐夫。

库图佐夫是俄国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

库图佐夫于1745年出生于圣彼得堡的一个军人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中将军事工程师。他在长大之后也成为一名军人,并不断升迁,经历了数次大战,担任过立陶宛督军和彼得堡督军。库图佐夫的军事指挥史不是一帆风顺的,在1805年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中,他率领的由17000名士兵组成的军队遭到了苏尔特率领的法军的突袭,被打得大败,他也因此被降职。但是在1811年俄罗斯与土耳其的作战中,库图佐夫节节胜利,与土耳其政府签订了有利于俄国的《布加勒斯特和约》,这就使得1812年法国纠集其他国家远征俄罗斯时,土耳其不能参与其中,保障了俄国西南边境的安全。

1812年6月24日夜间,拿破仑突然率领军队向俄国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法军一路长驱直入,很快攻下了维尔诺、明斯克、波洛茨克等地。当时的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十分无能,缺乏指挥才能,俄军被法军打得没有还手之力。眼看国土不保,举国上下一致要求任命有为之人做统帅。7月,被“闲置”在家的库图佐夫被任命为彼得堡义勇军和莫斯科义勇军司令。到8月份的时候,军事形势进一步紧张,迫于军队和人民的压力,亚历山大一世把军权交给了库图佐夫,任命他为俄军总司令。

库图佐夫走马上任之后就对战局进行了长远的规划。为了避开法军的主力,他把俄国军队后撤进了俄国内地。在库图佐夫看来,这不是逃跑行为,而是对拿破仑的反击。因为他看到,法军虽然气势汹汹,但是劳师远征,补给线长,对俄国的气候和环境都不能适应。所以拿破仑的唯一选择就是在冬天到来之前与俄军主力进行大决战,将俄军击溃之后迫使俄国投降。

洞察了拿破仑的目的后,库图佐夫开始了全面筹划。为了打乱拿破仑的计划,他初期采用了零星作战、迂回机动的方法消耗法军军力,不久又开始坚决反攻。1812年9月7日,他指挥12万俄军在莫斯科以西124公里处同法军展开著名的“博罗季诺会战”。这一战俄军损失惨重,库图佐夫为了保存俄军力量,很快就放弃了这里。

当法军意气风发地向莫斯科进发的时候,库图佐夫并没有因为首都危急而沮丧,反而开始了下一步行动。他说服了军事首领和国家政要放弃莫斯科,留下一座空城给拿破仑,将有生力量退到纳拉河附近。9月14日,莫斯科城里的部分居民随同军队一道,撤离莫斯科。

位于莫斯科城内的冬宫。莫斯科建城于1147年,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是世界特大都市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城市。

把国都留给敌人,这在任何一个国家中都是非常耻辱的行为,但是库图佐夫认为,我们现在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座城池并不比整体国家利益重要。事实证明,莫斯科之战成了法军的噩梦。

9月15日清晨,法军没费多大力气就占领了莫斯科。然而就在法军在这里住了一天之后,夜里,莫斯科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拿破仑从克里姆林宫中看到莫斯科上空火云密布,城中乱作一团,士兵们尖叫着跑来跑去救火。但是大家发现,城中所有的灭火用具都被破坏了。法军只能用行军提桶和每个人的军帽来递水,这无异于杯水车薪。最终法军的大部分粮草、大炮和枪械都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原来,在放弃莫斯科后,库图佐夫没有像法军认为的那样逃窜,而是在领导俄军进行“塔鲁季诺机动”,使俄国军队避开法军突击,并集中在塔鲁季诺村,从而切断法军南下的通道,为组织和准备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当莫斯科陷入火海之时,库图佐夫已经完成了反击法军的战略部署,在马洛雅罗斯拉维茨布下重兵,静等法军到来。10月下旬,俄法两军在马洛雅罗斯拉维茨展开惊天动地的厮杀,反复争夺这片区域。到24日,俄军终于把法军彻底击败。

取得了胜利的库图佐夫看到法军狼狈不堪,便开始率领俄军转入战略反攻。俄国正规军和游击队不断对撤退的法军进行骚扰,法军被折磨得苦不堪言。最终,库图佐夫利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打败了被认为不可战胜的拿破仑大军。

库图佐夫之所以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与他善于审时度势不无关系。在当时的欧洲,拿破仑军队军威正盛,几乎可以说是天下无敌。但库图佐夫没有迷信这种“无敌”,而是看到了俄国本土作战的优势,使计将法军一直拖到了冬季,并使用多种战略方针对法军进行打击,从而获得了胜利。而莫斯科的那场大火也改变了欧洲历史,宣告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崩溃。正如德国评论家弗朗茨·梅林所说的那样,“莫斯科的大火开始了一个时代”。库图佐夫本人也因为对法作战指挥有方,被俄国皇帝封为斯摩棱斯克公爵,并荣获最高战功勋章——一级乔治勋章。

所以说,要想成就大事就不要盲目冲动,看清楚形势比什么都重要。没头苍蝇只会碰壁,只有真正的高瞻远瞩者才可以享受到得偿所愿的乐趣。这也就是本节所说的“通乎成败之数”的表现之一啊。 O5kvDsZUECNxrGsoIzNXxR675VylHDIGBQj9Te6ofpAajhzwJRXfyGDJ5gPzkqj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