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原始章(三):
有礼有节,万事可为

经典再现

者,人之所履 ,夙兴夜寐 ,以成人伦 之序

迷津指点

①礼:表示敬意,泛指古代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礼治”的重要内容。

②履:践踏。这里指身体力行。

③夙兴夜寐:早上起床晚上睡觉。这里指每天的生活行为。

④人伦:指封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一般来说有君臣、父子、夫妻、师生、长幼等关系。

⑤序:秩序。

古文译读

“礼”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的秩序,通过早上起晚上睡的日常生活,树立起有礼有节的人伦秩序。

前沿诠释

“礼”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社会是用来规范道德和行为的准则。无论是封侯拜将的人还是平常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遵从“礼”的约束。当这种约束形成一定系统之后就变成了“礼法”,乃至“礼教”。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礼”的国家,并把它作为人伦道德的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只有言行有礼、遵守人伦之间的正常秩序,人们才能和谐相处,社会才能井然有序;决策国家大事,只有遵从礼法才能有权威性。在古代,事君、奉亲必须进退有度,这就是礼的一种表现。到了现代社会,封建伦理道德大部分被抛弃了,“礼”成为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循的标准,其目的在于给对方应有的尊重,使其感受到我们的诚意。这样一来,“礼”就不仅是礼节和礼貌,更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待上下级懂得进退,对待父母亲人孝顺亲近,对待朋友心怀坦荡和信任,对待陌生人懂得尊重和礼让。这些都是讲究礼的表现。讲礼之人收获的也大都是对方给予的礼的对待,从古至今,都有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

信陵君礼遇侯生得救赵

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名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少子、魏安釐王的弟弟。信陵君非常喜欢结交四海士人,无论对方的才能高低、身份地位如何,他都以礼相待。因为他礼贤下士的作风,几千里内的士人都愿意投到他的门下,时人称他拥有三千食客。正因为手下有大量人才,信陵君才能在战国时期险恶的环境中保持耳聪目明,并且受益良多。

有一次,信陵君听说国内有个隐士名叫侯嬴,已经70岁了,家境贫寒,是大梁夷门的守门人。他立刻前去邀请,态度恭谨地给侯嬴送上厚礼。但侯嬴却不肯接受,说自己洁身自好很多年了,不能因为贫困就接受信陵君的礼物。

信陵君与侯嬴。信陵君以谦逊的态度结交侯嬴,最终侯嬴成为信陵君府中的上等宾客。

此次信陵君虽然没能打动侯嬴,但他并未放弃。一天,他趁着家中摆酒大宴宾客的机会,坐着马车,空出左边的座位——车上最尊贵的座位,亲自去接侯嬴来府上做客。侯嬴看他来了,也不客气,穿着破衣烂衫就径自登车坐在左边的上位上。其实侯嬴此举是在观察信陵君的反应。结果他看到的是他越无礼,信陵君的表情就越恭敬。当二人乘车欲返回信陵君府邸时,侯嬴却出了一个难题,说:“我有个朋友在街市上的肉铺卖肉,希望您让我顺路去拜访他。”

信陵君的手下开始不高兴了,偷偷骂侯嬴,觉得这个老头真是不知好歹,怎么能一直让公子迁就他?而且信陵君是贵族,怎么能去市井之地?但是信陵君仍然恭敬地顺从了侯嬴,并且亲自驾着马车进入街市,来到一家肉铺外面。侯嬴下车去和那个卖肉的朋友朱亥谈话,故意聊了很久,还不时偷偷用眼角的余光观察信陵君的表现。结果,他发现信陵君的脸色温和,一点也没有显出不耐烦的样子。侯嬴这才辞别了朱亥登车到了信陵君府上。

信陵君带着侯嬴来到宴会上,请他坐在上座。满座的宾客都是大臣、宗室,看到信陵君领进来一个衣衫褴褛的人,都十分奇怪。信陵君把宾客一个个介绍给侯嬴,殷勤劝酒。酒兴正浓的时候,信陵君来到侯嬴面前祝酒,侯嬴这时才有所表示。他首先对信陵君的礼贤下士表示非常钦佩,说自己绕路去看朋友,故意让他的车马久久地停在街市里,是为了观察他的态度,“这样人们都认为我是小人,而公子是个宽厚的人,能够谦恭对待士人。”于是侯嬴就成了信陵君的上等宾客。后来侯嬴告诉信陵君,他去看望的那位朋友朱亥也是个贤能的人,“世人不了解他,他才隐居在屠市之中”。从此之后,信陵君也常常去集市上拜访朱亥。但是朱亥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一直都没有答谢过信陵君。

魏安釐王二十年,经过之前的长平之战,赵国的军事力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已经无力对抗秦国。在这一年,秦国再度进攻赵国,兵围邯郸,赵国的形势岌岌可危。战国四公子中的赵国平原君是信陵君的姐夫,他派人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部队援救赵国,但是大军还没有出境,就收到了秦国的警告,说如果魏国敢救赵国,那么秦国攻下赵国之后下一个要打的就是魏国。安釐王害怕了,命令晋鄙停止进军,把军队驻扎在邺城隔岸观火。

平原君的使者接连不断地前来,责备信陵君不能解救赵国的危难。信陵君心急如焚,冲动之下便决定:亲自带领自己的几千门客上前线和秦军拼命。

虎符。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使用,才可以调兵遣将。

信陵君率领数百辆车路过夷门时,见到守门的侯赢,就告诉他自己要去和赵国共存亡。侯嬴却淡淡地说:“公子努力吧!老夫年纪大了,就不跟着去了。”信陵君走出一段路之后心里不服气,又折返回来问:“我对先生的礼节也算周到了,先生却这样对我,难道是我有哪里失礼了吗?”侯嬴却笑着说:“公子招贤纳士的名声传遍天下,如今面临危难却只会去和秦军拼死,这样还要门客做什么?”信陵君一听此话,就知道侯嬴有了好办法,于是连拜两拜,请教如何做。侯嬴就悄悄给信陵君出了主意,要信陵君去求魏王的宠妃如姬偷兵符,然后再去夺晋鄙的军权,带大军救援赵国。如果事情有变,就由他的那位市井朋友朱亥解决。侯嬴最后说:“我这把老骨头没有什么可以报答公子的,只能在公子前去晋鄙大营的时候以死相谢。”

后来,信陵君带着偷来的兵符假传魏安釐王的命令,要晋鄙交出军权。晋鄙感到怀疑,一旁的朱亥就取出袖中的铁锥打死了晋鄙,助信陵君夺取了军权。信陵君选了八万精兵前去救援邯郸,最终保全了赵国。而侯嬴在与信陵君诀别之后,果然面朝北方自杀了。

礼贤下士,从而得到士人的誓死追随,这样的目的是历代统治者都希望达到的。信陵君之所以能得到两位义士的相助,归根结底在于他懂礼、施礼,也正因此,他成了“礼贤下士”的榜样。

以礼待人,万事可为

诚如《素书》中所说:“礼者,人之所履。”从一个人的礼节仪表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整体素质和教养,同时,良好的礼节也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商业谈判的进行。

一个众所周知的小故事形象地说明了礼节的重要性:

古时候,一个商人从开封到苏州去做生意,在苏州的山路上迷失了方向,停在一个三岔路口不知该往哪边走。忽然,一位老人赶着牛从附近的水塘边走来。商人一见大喜,急忙跑过去问路:“喂,老头!从这里到苏州走哪一条路对呀?还有多少路程呀?”老人抬头看他一眼,面无表情地说:“走中间的那条路对,到苏州大约还有六七千丈的路程。”商人一听便奇怪地问:“哎,老头,你们这个地方走路怎么论丈不论里呀?”老人生气地回答:“这地方一向都是讲礼(里)的,自从这里来了不讲礼(里)的人以后,就不再讲礼(里)了。”商人恍然大悟,明白了问题所在。于是他急忙向老人道歉,而老人也原谅了他的无礼,帮助他解决了问题。

这个故事如今被改编成小品,多次在舞台上表演。当我们听到这个故事或是看到由这个故事改编的小品时,不能不感慨礼节的重要,有时它甚至影响到了做事的成功与否。我们可以这样说,以礼待人,万事可为。此话不是夸大其词,而是有实例的。

清初,平南王尚可喜奉皇命带兵平定岭南之乱。队伍到达广州城后,当地的士绅前往拜会。岭南距离北京城比较远,当地的士绅们还不知道清朝的单腿跪拜礼,于是大家都以本地通行的叩首礼对这位平南王表示欢迎与问候。为此,平南王非常不高兴。可是,他初来乍到,也不好得罪这些有头有脸的本地人,不过他心里的不快还是在脸上表现出来了。那些士绅都是场面上的人物,怎么会看不出来这一点呢?但是这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只能面面相觑。平南王帐下的一个广州籍的谋士不忍心看到同乡们为难,就出面打圆场说:“众位士绅,你们今天用本地传统的礼节参拜王爷,表明了对我们大清朝的倾心归附。但是今天平南王一路舟车劳顿,实在是有些疲倦,不如大家改日再来拜会。另外,各位士绅应该知道现在是大清朝了,希望大家回去对我们大清朝的习惯和礼节多加了解。明天再来时,请各位以本朝礼节拜见平南王。”听到自己的谋士的这番话,平南王的脸色有所好转,他便借着这个台阶略带笑容地说:“本王今日确实有些困倦,各位改日再会。”

聪明的谋士的一席话就这样将大清王朝的平南王与广州当地士绅的一场礼仪之争化解了。第二天,士绅们再去拜会平南王尚可喜时,全都是齐刷刷地行单腿跪拜礼。受罢此礼,平南王尚可喜顿时满面笑容地大摆酒席款待士绅们。

在这个故事中,广州本地的士绅本来是满腔热忱地迎接平南王的,可惜因为礼节不对,不但没让对方感到高兴,还险些把双方的关系搞僵。如果不是有好心人点拨他们,接下来的场面还不知有多尴尬,更不用说彼此之间以后的相处了。

正如这两则故事中所表现的,恰当的礼节可以助我们成事,不当的礼节则会坏事。在日常生活中如此,在生意场上也是如此。

一位美国华侨与国内的一家企业洽谈业务,双方谈了很多次,都没有把这件事确定下来。后来,华侨又一次准备回国与该企业洽谈,临行前他对一个好友说:“这是我最后一次去与他们洽谈了。这次我准备要求直接和他们的最高领导谈。如果这次谈得好,我就和他们合作。”华侨回到国内,和该企业的最高领导进行了洽谈。两个星期后,他回到了美国。朋友问他:“合作谈成了吗?”华侨摇了摇头。朋友问其中的原因,华侨苦笑着说:“对方很有诚意,洽谈也进行得很好。不过,跟我洽谈的那个领导坐在我对面,我们谈话的时候,他总是不停地抖动自己的双腿。我觉得还没和他合作,我的财运就被他抖没了。”

仅仅是抖动双腿这个细小的动作,就让合作成了泡影,礼节对于成事的重要性再次突显出来。

重视礼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就需要我们在多方面下工夫,增加自己在礼节方面的知识。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提高:

首先要在语言上注意礼节,这需要我们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水平。换句话说,就是要学会如何在平时的言谈中不失“分寸”。除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修养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什么身份说什么话。无论与谁交谈,我们都要认清自己和对方的身份。这里所说的身份就是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充当的角色。一个人只有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才不会失礼。

2. 说话时尽量持客观的态度。有些人一说起话来就信口开河,经常会把事情搞砸了。对此,正确的做法是在说话时要尊重事实。不过,尊重事实要视场合、对象而定,还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

3. 心存善意。所谓善意,就是我们在与人交谈时要持与人为善的态度。当我们善意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对方会觉得受到了尊重,自然也会还以尊重。

当然,关于语言方面的礼仪,除了上面这些,还要注意不同场合、不同地方的习俗等,对此,笔者在这里不再多说。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与什么人谈话,灵活地采取“合礼”的方式都是相当重要的。

某家涉外宾馆的中餐厅里,因为恰逢中午时分,客人很多,服务员小姐在各餐桌间忙碌地穿梭着。

一桌外宾在享用完宾馆的美食之后,准备离席。其中一位外宾顺手将自己用过的一双精美的景泰蓝筷子放入了身边的手包里。这一幕被一位服务员看在了眼里。服务员思考了一下,然后转身离开了,随后手捧一个绣有精美图案的小匣来到那位外宾面前。她笑着对这位外宾说:“先生,您好!我们发现您在就餐时,对我们的传统工艺品景泰蓝筷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简直爱不释手。为了感谢您对我们中国工艺品的认可,餐厅经理决定将您用过的那双景泰蓝筷子赠送给您。这是与之配套的锦盒,请笑纳。”一席话下来,既巧妙地暗示了外宾刚才的行为已经被发现,也为外宾留了面子。结果这位外宾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是因为喝多了,才无意中将筷子放进了包里。最后,外宾执意出钱把筷子买了下来,而餐厅经理也顺水推舟地按最优惠的价格把钱记在了账单上。

故事中的服务员就是一个极懂语言艺术的人。她的巧妙用语既保全了外宾的面子,也保证了餐厅的物品不丢失。这就是运用语言艺术的高妙之处。

了解了语言上的礼节,我们还要注意举止上的礼节。因为人的一举一动都代表了自己的形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自己的举止。像上面说的那位领导在交际场合抖腿,就是极其损害自身形象的举动。综合来说,在举止上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不在公开场合做不雅的举动。在生活中,我们常看到有些人在公开场合抠鼻孔、打喷嚏、抖腿等,这些都是不雅的举动,在公开场合尤其要禁止。

2. 注意自己的坐姿和站姿。古语云:“坐如钟,站如松。”我们不要求一定做到这点,但在公开场合,还是要注意自己坐与站的姿势。如坐的时候,不要垮肩,那样显得人比较懒散,站的时候,不要扭靠等。

3. 要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对象采取相应的动作。在一些社交场合,人们见面时要有所动作,有的地方流行握手,有的地方流行拥抱,有的地方则流行亲吻面颊等。具体应该怎么做,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而定。

为确保礼节成事,我们还要注意自己的衣着。关于这一点,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得体,符合场合和身份。因为衣着对人的形象有重要影响,所以,注意自己的衣着是对交往对象和自己的尊重,更是守礼的表现。

小王是一个帅小伙,但一直没交上女朋友。前几天热心的同事帮他介绍了一个女孩,约好双方在周末见面。到了周末,小王满怀期待地前去赴约。二人一见面,小王就对女孩非常满意。双方各自回家后,他便一直在等女孩给他打电话。可惜的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女孩再也没有和他联系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小王不死心,向介绍人追问。最后介绍人告诉他,是因为那天他的穿着不合女孩的眼缘。

看,虽然我们不能以衣取人,但不得不承认,衣着的确能反映一个人的品位,也能表现我们对礼节的重视。

由上面的事例可知礼节对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难怪洛克要说:“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 8mh/d4AdDXMJGpNhCAfY9vbKPwAY0SOg7A7Uzu75UIyW2hwWk3LeeHcQIJraD5/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