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匈奴的挑战

在剿灭异姓王的战斗中,白登之围无疑是刘邦最为危险的时刻,同时也是对禁卫军最大的考验。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韩王信在匈奴的军事压力下叛国投降。第二年,震怒的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讨伐韩王信。韩王信被汉军击败后投奔匈奴。匈奴王冒顿令左右贤王以万骑南下,抢占广武到晋阳之间的有利地形,企图阻止汉军北进。汉军杀至晋阳,在铜鞮、晋阳、广武、离石、楼烦等战斗中连战连捷,大破韩王信与匈奴联军,追亡逐北。鉴于正面作战无法取胜,冒顿率军且战且退,诱敌深入。其时隆冬已至,天降大雪,刘邦急于结束战事,轻敌冒进,仅率少数禁卫骑兵追击冒顿到达平城附近的白登山,不幸陷入冒顿大军重围之中。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说,刘邦率领十万骑兵,在白登山上被冒顿四十万大军围困。但后人考察古战场后发现,白登山平台的总面积仅有一万平方米 左右,根本不可能摆下十万大军。因此,这一仗的实际规模要远远小于《史记》中的记载。当时刘邦手下可能仅有万余禁卫骑兵,他们在登上白登山时,遭遇大雪封山,又被冒顿率军断绝归路。由于大雪封路,汉军后续部队无法前来解围,刘邦和他的禁卫军在优势敌军与恶劣天气的双重夹击下陷入绝境。《汉书》记载,天气极寒,汉军士卒 “堕指者十之二三” ,有很多人连指头都冻掉了。七天七夜,汉军粮尽援绝,陷入绝境。《史记》载,最终谋士陈平设计,找人画了一张美女图,送给冒顿的阏氏 ,说刘邦将把此美女献给冒顿。害怕失宠的阏氏于是大吹枕头风,鼓动冒顿网开一面,放刘邦逃跑。

现代历史学家对这个近乎演义小说一般的说法多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冒顿素以心狠手辣著称。他刺杀头曼单于时,曾经以响箭射向阏氏,以训练手下的绝对服从。为了向东胡示弱以骄敌,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最喜欢的阏氏送给东胡。说他会因为枕头风而改变军国大事的决策,很难令人信服。

◎ 汉代铁戟,汉代戟矛头部分加长,枝有所缩小,增强了刺杀能力,更加适应骑兵作战要求

另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冒顿兵围白登山七日,但面对万余汉军却迟迟不敢攻山,可能另有隐情。晁错认为,匈奴有“长技三”,汉军有“长技五” 。匈奴的长处是战马能够上山下涧,士卒擅长骑射,吃苦耐劳;汉军的长处是骑兵和车兵的冲击能力强,有严格的队列纪律,擅长肉搏战、下马列阵作战,步弓手和弩手的射程远、精度高。咸阳杨家沟汉墓出土的汉兵马俑表明,禁卫军骑兵坚铠长戟,是执锐冲坚的重骑兵。在正面作战中,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驱散匈奴骑射手。在铜鞮、晋阳、广武、离石、楼烦等地的一系列作战中,汉军连战连捷,打得匈奴连连败退。加之韩王信的叛军迟迟不来汇合,即使匈奴占尽优势,但冒顿对于正面进攻仍迟迟下不了决心。

最终,被围七日之后,利用一个大雾天,禁卫军们架起上了双矢的强弩,突围而走。冒顿并没有追击。此时,汉军主力也已赶到平城,与禁卫军汇合。刘邦终于脱险了。

从战略上看,白登之战展现出汉初国力与军力上的局限。刘邦动员三十万大军与匈奴交战,不可谓兵力不强;汉军士卒冒着严寒大雪,连战连捷,也可谓三军用命;但是匈奴骑兵利用其强大的机动性,不与汉军正面交战,而是用游击战消耗、迟滞汉军,这样,汉军的庞大兵力与劲弩坚甲均无法发挥作用,而庞大兵力带来的巨大消耗反而成为汉军最大的弱点。从高祖到景帝的数十年间,尽管一直在执行和亲政策,但匈奴仍然多次入寇,杀掠汉朝人民。文帝、景帝多次组织军力驱逐匈奴,但匈奴始终避免与汉军主力交战,使汉军耗费巨大的出征只能做到驱逐匈奴,无法对匈奴造成实质性的打击。历史事实证明,战国时代全民皆兵式的庞大军队,已经不再适应全新的时代与全新的战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时代正唱起《大风歌》,时代正需要新的英雄。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去世,年仅十六岁的刘彻继位。景帝留下的帝国,表面上富裕而兴盛,但水面之下却暗流涌动。经过汉初七十年推行黄老之道的无为而治,中央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已经被压缩到极致。农业税仅为3.3%,商业税也只有3%—6% ,郡国甚至民间都有自行铸币的权力。较轻的田租虽然减轻了农民负担,但也增强了地主阶级兼并土地的经济实力,加速了小农的破产。低商业税的政策导致商人收入丰厚,进一步加强了富裕阶层的经济实力。铸币权的泛滥则进一步损伤了中央集权,造成诸侯贵族普遍强大而中央相对弱小。所以纵观整个文景之治,诸侯王叛乱时有发生。汉景帝时期,吴王刘濞所发动的七国之乱,叛军总兵力竟达五十万之巨。如果不是刘濞本人指挥技能拙劣,连续犯下不可饶恕的战略错误,这次七国之乱很可能对汉帝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更令有识之士忧虑的是匈奴的不断南犯。高祖至景帝时期,汉王朝一直在执行对匈奴和亲与互市的政策。但是,无论是和亲还是互市,都无法满足匈奴贵族越发贪婪的胃口。文帝三年,匈奴右贤王率军入侵上郡,劫掠大量人口牲畜而去。文帝十四年,匈奴老上单于亲率十四万大军攻向北地郡,一度深入到皇帝避暑的甘泉宫附近,又一次掳掠大量人口而归。景帝中原六年,匈奴突袭雁门郡的汉朝马苑,掠走大量良马,汉军两千人战死……匈奴右贤王跨过黄河河套地区,其进攻出发阵地距离长安仅有七百里地,严重威胁长安的安全。

◎ 铜弩机,汉代弩机在秦弩机的基础上又有所改进,结构更加精巧

在此背景下,汉武帝决定废弃黄老之学,采用董仲舒的儒家之学,任用田蚡等青年儒生,强化中央集权,展开了一轮轮改革。通过这些改革,汉武帝削弱诸侯贵族,打击豪强势力,增加中央收入,强化中央权力,汉王朝的面貌也为之焕然一新。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网罗人才,对抗匈奴与旧贵族势力,军事改革尤其是对禁卫军的改革是汉武帝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即位的第三年,他决定在郎卫内部增设一个叫作“期门”的禁卫组织,拉开了军事改革的序幕。

“期门”的意思是殿门,也就是随时等候在殿门外,听候皇帝的调遣。期门主官称为“仆射”。汉武帝喜欢微服出访,身着便衣巡视长安郊县。他在微服出访时自称“平阳侯”,只带少数随从,骑马出行。期门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汉武帝微服出行时担任他的便衣侍卫——至少在刚刚建立时是如此规定的。

最早的期门卫士是在郎卫内部选拔的,但汉武帝很快就把期门作为一块特殊的试验田经营起来。他开始在关东、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两河等六郡良家子中,选拔新的期门卫士。这六个郡都距离长安不远,而且历来以出优秀骑兵著称,即所谓“六郡骑士”。汉武帝希望亲自训练期门,培育出一支精锐骑兵。

汉武帝如此行事自有其道理。西汉军事制度继承自战国时期的普遍征兵制,每个适龄青年都要在二十三岁开始服役两年,之后转入预备役。在诸侯王国之间以步兵为主的战争中,这样的兵役制度无疑能够提供庞大的补充兵力。但是,这样的军队却不适应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兵力强大、行动迟缓的步兵集团尽管无坚不摧,但是却无法在北方的广袤原野上抓住行动快捷、来去如风的游牧骑兵。在人口稀少、粮食全靠长途运输的北方草原作战时,庞大兵力所带来的巨大粮食消耗,则成为比敌军更加难以对付的敌人。审视汉王朝前七十年与匈奴交战的历史,汉武帝认为,汉军必须建立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这支骑兵部队不仅能像传统的汉族骑兵那样执锐冲坚,而且能够像匈奴人一样长途奔袭,大漠猎逐。而期门,就将是这支新型骑兵的孵化场与军事学校。

◎ 新疆鄯善苏贝希墓出土的马鞍,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年代最早的马鞍

和只需要学习队列、射弩和刺杀等一般性军事技能的义务兵不同,这种新型骑兵不仅需要精通骑射与格斗,还要学会野外生存、照顾马匹、辨向导航、长途追踪等等高级军事技能和指挥技能。因此,期门没有南、北军中严格限定的服役期限。他们长期服役,反复打磨自己的军事技能,成为远超普通士兵的职业战士。为了训练期门骑兵,武帝经常率领他们在野兽出没的山林里骑马射猎,甚至亲自示范与熊等猛兽搏斗。

据说,有一次,武帝率领期门骑兵到长安周边打猎。他们晓伏夜行,在田野之间追逐野猪、狐狸,踩坏了很多庄稼。受害的农民不干了,告到县令那里。县令大怒,说哪儿来的“平阳侯”?八成是哪个京城恶少招摇撞骗来了。于是县令点起手下,把武帝一行人围住不放。骑士们好说歹说,最后不得不拿出皇帝的御物表明身份,县令才把他们放走。

从此以后,武帝也觉得老是这样出去打猎实有扰民的问题。于是,他下令修建上林苑,专门作为期门军骑马射猎与军事训练用地。随着上林苑的建立,期门军的训练走上正轨,很快扩充到一千五百人左右。 Y3Yf5kZEaJ2+DOoy8z+mDrQG5zYturQRxBzKnY40/QMLvcKfJ05Of/HxA2f8Jxn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